


- 那些在需求评审和迭代计划会议中容易忽视的质量问题
欢迎收听质量三人行第五季。如果你是经常收听质量三人行的朋友,可能会了解我们之前聊过的几乎每一期,都是问题驱动的,我们基于某个软件质量方面的问题,或者测试人员的遭遇,来展开讨论。 第五季,会有一些不同。这一季我们尝试以大规模的虚拟项目作为背景,来探讨在大规模项目中,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的顺序,我们QA或者说质量人员,可能会遭遇到的、与软件质量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那些需求梳理阶段和迭代/冲刺启动会议上有可能被忽视的质量相关问题,以及QA或者质量人员如何更好的介入研发之前的阶段。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刘冉 * 嘉宾:张凯峰,林冰玉,于晓南 时间轴 * 02:25 需求梳理过程中遇到的质量相关问题 * 17:00 需求梳理会开得很重(1-2天),这正常吗? * 26:25 迭代计划会议中容易忽视测试任务和软件的可测性等问题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质量人员要加入软件项目启动阶段的讨论
欢迎收听质量三人行第五季。如果你是经常收听质量三人行的朋友,可能会了解我们之前聊过的几乎每一期,都是问题驱动的,我们基于某个软件质量方面的问题,或者测试人员的遭遇,来展开讨论。 第五季,会有一些不同。这一季我们尝试以大规模的虚拟项目作为背景,来探讨在大规模项目中,按照软件的生命周期的顺序,我们QA或者说质量人员,可能会遭遇到的、与软件质量相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探讨了软件项目初期对软件质量的忽视,以及质量人员如何更好地介入软件项目启动阶段。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刘冉 * 嘉宾:林冰玉,于晓南 时间轴 * 05:12 我曾经遇到过项目启动阶段对质量的忽视,引发的后期开发大问题。 * 08:50 QA很少加入到项目启动阶段的讨论。 * 16:10 很少有在项目启动阶段引入对软件质量的利益相关者。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质量体系中的关键实践
继续上一期我们对正在编撰中的《质量体系白皮书》的讨论。 这一次我们聊到质量体系的构建需要哪些关键实践,这是从更实际的角度思考质量体系的落地过程。我们还讨论到,质量体系的落地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撑,以及为之付出相应的成本。 这是本季的最后一期。在过去的四季中,各位主播收到来自社区的很多支持和反馈,大家的声音我们都听到了,我们会持续更新和优化这个节目。借由这奇妙的缘分,让我们共同期待新的一季。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2:12 质量实践介绍:需求评审、测试覆盖率、线上监控 * 25:02 为什么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单独的维度被提出来? * 32:25 质量基础设施会大概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链接 * 大规模敏捷项目中的测试与质量问题 * 测试环境的管理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人,才是做质量工作最核心的部分,而不是流程
继续上一期我们对正在编撰中的《质量体系白皮书》的讨论。 这一次我们聊到质量策略和测试策略的区分,这是从更大外延来思考我们日常工作的整体性。以及,人才是质量工作的核心组成,因为再完美的策略和流程,也需要人去落地,而人的质量意识是需要不断增强的。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5:35 质量策略是借生产企业的视角来思考软件的质量。 * 16:35 要根据质量目标来制定质量策略,而不是单单复制别家的策略 * 21:20 指定质量策略的人往往不是一线负责落地的人 相关链接 * 测试策略 | 几位嘉宾的观点好像也不太一样 * 要不要做一个测试工具人? * 测试的价值 | QA你如何证明自己的价值? * 当我们说团队为质量负责,是在说什么? * 测试人员的自我修养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我们在编撰一本《质量体系白皮书》
《质量三人行》的主播们打算结合质量领域观察、节目精华和个人经验,推出《质量体系白皮书》。本期我们聊到如何构建白皮书的整体架构,以及它会包含哪几大部分内容。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8:50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构设计? * 15:27 为什么叫质量体系,而不叫测试体系? * 28:16 每个人聊一个主题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QA从其他角色那可以学什么?
质量三人行一直推崇全功能团队,团队为质量负责,以及由此对应的一系列实践,包括测试左移,测试右移。这些都意味着质量人员需要离开擅长的工作场景,进入到业务分析,软件开发,甚至运维的领域,展开合作,并从中学习并不熟悉的知识和技能,反哺对于测试和质量的思考和设计。 同样地,在QA的“进入”后,Dev、BA和Ops也会耳濡目染质量人员对测试的坚持,对质量的权衡,练习用户思维和系统的全局观念。 所以这是一个不同角色互相学习的过程,自然就会共同为质量负责。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10:05 对设计和开发的理解,是建立白盒思维的过程。 * 17:30 开发人员做事有条理,也有规范的约束 * 32:11 QA往往是复杂遗留系统的宝藏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研发自测测什么?研发测了还需要测试吗?
本期讨论的话题围绕研发自测展开。 我们讨论了研发和测试这两个不同的角色对被测软件的理解差异,目前业界研发自测的现状,研发自测需要研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如何协作等问题,并澄清了一些常见的对于研发自测固有的误解。 本期主播 * 主持人:林冰玉 * 嘉宾:林宁,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4:00 目前业界研发自测的现状是怎样的? * 19:38 研发自测到底测什么呢? * 32:00 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如何协作才能更好的研发自测? * 37:16 研发自测和TDD有什么关系?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测试和前端做朋友,共同提升质量(下)
这是一期《质量三人行》与前端程序员播客《Web Worker》的串台节目,我们一起讨论了前端测试与不同角色的测试分工、代码质量和代码评审、测试和质量保证等相关话题。从各位资深从业者的讨论中,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 本期主播 * 主播:《质量三人行》播客 李光毅、刘冉 * 前端嘉宾:《Web Worker》播客 辛宝 Otto 刘威 Franky 小白菜 Cabbage 时间轴 * 00:53 对年轻程序员提升代码质量的建议 * 11:32 优秀的测试什么样? * 22:07 刘老师解释敏捷实践 kickoff 和 signoff * 29:00 大家怎么看TDD?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测试和前端做朋友,共同提升质量(上)
这是一期《质量三人行》与前端程序员播客《Web Worker》的串台节目,我们一起讨论了前端测试与不同角色的测试分工、代码质量和代码评审、测试和质量保证等相关话题。从各位资深从业者的讨论中,相信大家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视角和观点。 本期主播 * 主播:《质量三人行》播客 李光毅、刘冉 * 前端嘉宾:《Web Worker》播客 辛宝 Otto 刘威 Franky 小白菜 Cabbage 时间轴 * 04:35 主播们经历的大项目,什么是大项目 * 09:30 从可读性到测试岗位关注的自动化测试、覆盖率、活文档 * 14:30 主播们如何实践 Code Review * 28:40 落地测试的经验、测试岗位如何测试和提升质量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质量与速度有什么关系?
在大部分研发语境下,我们更关注交付速度,关注是否能按时按量上线。而质量作为一个相对隐含的属性,往往没有获得足够的关注。若从全局上综合考虑质量和速度的话,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是否相互影响? 本期我们探讨了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张起荣,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3:55 为什么质量和速度会有冲突关系? * 16:21 大家对于“质量”本身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解。 * 23:00 起荣分享三个项目案例,横向看质量与速度的辩证关系。 参考链接 * 时间都去哪了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大规模敏捷项目中的测试与质量问题
这一次,我们聊到在大规模敏捷项目中,所遭遇到的测试和质量问题。大规模意味着团队结构、技术复杂度和知识传递都有了不同以往的变化,这对于测试和质量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 跨团队的集成测试如何有效开展?谁来主导或统一规划? * 测试实践的落地执行在每个team会变形,是否需要统一指导标准? * 如何对齐对于人员的能力要求? * 跨团队的技术栈,是否有必要完全统一?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统一,什么情况下不建议统一?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7:30 微服务等软件架构对于领域的切分,也对测试和质量产生影响。 * 27:30 需要有一个角色总观各个团队,制定整体策略。 * 34:17 QA在大规模团队中的要求更高,需要风险识别能力和问题定位能力。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不止测试 | 电子书免费下载
4月27日,我们在Thoughtworks的直播平台,做了质量三人行的第一次视频直播。这也是第41期质量三人行的录制,和一直关注我们的朋友“面对面”实时交流。希望我们的讨论依旧能带来更多的启发。 作为一个团队角色,QA有必须承担的日常工作,测试软件,发现Bug,配合开发人员修复Bug,然后验证。还会制定测试计划,参与需求评审。但在Thoughtworks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发现,QA工作的职责范围似乎是超出这些的,在更大范围内跟不同的角色配合,也要关注到软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而且这些工作对于团队合作和软件质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我们愿意把这样的工作定义为不止测试。简单的定义就是,软件的质量保障不止测试,测试人员的工作也不止测试。 我们也有一本林冰玉写的《不止测试》小书推荐给大家,这本书的内容基本就是我们讨论内容的细节。在相关链接的部分,可以找到免费电子版的下载地址。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8:47 QA只完成简单的测试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 27:52 QA也要参加业务和架构讨论会议 * 41:50 QA可以这样和开发一起工作 * 55:20 团队内信息透明化对团队为质量负责至关重要 相关链接 * 《不止测试》——Thoughtworks 洞见自出版的第二本书 * 质量内建 - 《不止测试》——我的自出版小书 * 「不止测试」答疑 - 「质量三人行之不止测试」直播问题集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用还是不用BDD?这是个问题
行为驱动开发(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缩写BDD)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的技术,围绕用户在与软件交互时期望体验的行为(Behavior)来记录和设计应用程序。BDD的作用是把利益关系人、交付团队等不同方面的项目相关人员集中到一起,形成共同的理解,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期望值。 目前国内对BDD的看法褒贬不一。一方面,它确实提供了一种高效的业务价值传递和确认的方式,而另一方面,它对研发BDD用例人员的业务理解能力及团队协作要求较高,因此它又因其低普适性和高成本而饱受诟病。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如何看待BDD呢?本期我们聊到BDD相关的经历体验,BDD的适用范围,以及我们的思考。 欢迎收听这一期。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4:08 为什么要尝试BDD?它到底解决什么问题? * 07:10 理想化的BDD是什么样子? * 23:41 如果没有理想条件,我们能借助BDD的思路做些什么? * 27:09 哪些情况适合BDD?哪些不适合? * 30:18 ATDD与BDD有什么区别? * 34:13 BDD的新趋势 相关链接 * 说起BDD,你会想到什么? * Cucumber测试实践 * 只用Cucumber不能帮助你BDD * 新一代BDD框架Gauge+Taiko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过时的话题?黑盒测试 vs 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很古早的概念,古早到我们现在在工作中快要不再提及它们。技术栈的先进,架构的演化,以及软件系统本身的演化,都在把测试人员推入到具体又细微的日常工作中。后退一步,用黑盒白盒这样的古早概念,重新思考手中工作的定位,也许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对于黑盒白盒的认知,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像安全测试、AI测试这些,它们是黑盒,还是白盒?在现代软件开发中,黑盒白盒的配比,在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我们作为测试人员,我需要掌握怎样程度的白盒测试能力? 欢迎收听这一期。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7:52 白盒黑盒是对测试分类的系统化思考 * 15:10 探索式测试,既是黑盒也是白盒 * 22:50 是关注最终用户使用,还是关注代码的实现细节? * 27:33 QA一定要关注代码实现 相关链接 * 精准软件测试 * 软件测试新趋势 * 探索式测试的若干问题 * 软件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
- 第四季回归:测试一定要分层?
测试分层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最早出现,应该是伴随着敏捷开发的步伐,体现在服务于自动化测试的测试金字塔中。随着更多软件架构和技术的引入,测试金字塔也开始产生了不同的变种,比如蜂巢和冰淇淋形状。 但分层的思维贯彻于测试的实现中,与软件结构和团队结构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经验告诉我们,测试分层中各层的比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需要软件的真实场景来决定。 这一期我们就围绕软件测试的分层概念,做了一些回顾和探讨。 本期主播 * 主持人:张凯峰 * 嘉宾:林冰玉,刘冉,于晓南 时间轴 * 04:18 测试分层概念从何而来? * 09:55 测试金字塔为什么是金字塔形状? * 14:13 测试分层是和敏捷绑定的概念吗? * 18:40 不同的分层策略展现出不同的形状 * 26:22 测试分层与软件架构是否有映射关系? * 28:54 每一层测试都会由不同的团队负责吗? * 33:05 测试分层越好,质量就越好吗? * 37:50 每层测试的比例有标准答案吗? 相关链接 * Test pyramid * The practical test pyramid * 测试金字塔实战 * 精益测试 关于质量三人行 质量三人行是一款来自Thoughtworks(思特沃克)的播客节目,我们关注软件行业测试领域的现状和未来,质量和测试人员的职业发展。 你可以在小宇宙 ,喜马拉雅,以及Pocket Casts,Google Podcasts,Apple Podcast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质量三人行,订阅收听到我们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