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1. 上海「变装」:在创伤后找回一座城市的精神 feat. 不合时宜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有最好的年轻人,这个容器叫「上海」。我们想从「创伤」作为切入口,去探讨那一场盛大诡谲的变装舞会,对年轻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肉体、变装、道具,当「上街」变成一种公共语境下的自我表达,那么被掩埋的集体创伤会怎样暴露,个体疗愈又是如何发生。 何为良好城市、何为良好生活,本期播客不对这些问题给出标准答案。因为我们相信,城市只是一个容器,而我们的血液中已经拥有了韧性和生命力,流动、创造、连结,答案就在路上。 (ps:标题孟常取的,cc下原创) shownotes(via:不合时宜) 1. 先介绍一下这几天上海的情况 2. 街头的行动本身成为了脱口秀的精神,调侃、讽刺、幽默以及冒犯 3. 社会抗议恰恰就是变装的内核 4. 好玩背后是大家没有被消解的创伤 5. 无论是万圣节,还是说其他的场景中或日常生活中,上海走出了伤痛吗? 6. 我们能躲开社会群体面对无法解决、无法回应的压力创伤吗? 7. 大理成为一种模式,成为一个社群,成为一种现象的话,它也是都市中产的外溢 8. 城市生活成本是思考自己跟社会跟城市关系一个很好的指标 9. 在上海生活的生命力来源于创伤 说话的人 * 若含:微博@_R若含 * 孟常:微博@孟常 * 孙哲,社会学学者,comupage发起人 * 早见Hayami,微博@早见Hayami 本期音乐 * 片头:大友良英 - Ah-ngor's Theme 后期制作 方改则(&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40. 去香港,在我的小机场大梦一场
「内地歌迷,喜欢一支404乐队是怎样的?」这一期播客我们尝试去提出一个问题。 这里面汇聚了13位 MLA(my little airport) 歌迷看演唱会的感受。如果说香港最美好的地方在于「瞬间」,那我很想和他们一起记录下这些短暂交集里珍贵的记忆。一瞬间一瞬间,像梦,像幻影,像诗歌舞街地上的闪闪星光。退房的时候看到大家IG, 变成了高铁变成了机场,变成了各自的轨迹和远方。所有人都大梦一场,所有人都像失恋了一样,一场六天限定、名为昆德拉故事的恋爱。 「我们有些歌已经没办法再唱了,但是我们不可以让这个城市不能够唱我们想唱的歌,跳我们想跳的舞。希望大家平安,希望大家明年见。」 珍重 HK, 珍重大家。 [870f7a3egy1hj9o8t595mj20rs16ctea.jpg] [IMG_3529.JPEG] 声音录制: @阿奈 @沉默的蹲票狂 @透明小羊 IG@zouluxiaoxin @大葱和臭丫头 @思思 @围城浪子 @万千 @汐和 @晨 @HOCC @北投 IGg@persona_0912 ps:最后的音频发自于土耳其、美国、日本、泰国,真的是散落在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哇。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何以为家] 39.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探索本能的热爱和好奇
小早旅居成都的一些体验!这一期播客就是祛祛魅啦。之前聊到了成都烟花般的公共生活,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公共生活吗?成都有很多女性主义书店,但是老板都是男的。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书店吗? 1. 为什么是成都,不是大理 2. 成都的公共空间土壤是怎样的? 3. 人真的需要公共生活吗? 4. 女性主义是成都书店最好的医美 5. 在成都,和大自然一起玩 6.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探索本能的热爱和好奇 7. 把世界变成我的房间,此心安处是吾乡 [何以为家]是《鱼生皆假期》新推出的一个专栏。后疫情时代,当流动成为一种可能性,当世界公民成为一种实践,我们要怎么去选择居住的地方?怎样去构建自己的生活?当一切被推翻重建,我想和再次出发的朋友们,去对话这个问题。 【说话的人】 * 早见hayami(旅居成都三个月的) * Lena(@再造故乡 主播) 【后期制作】 灵羲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即刻/b站:@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何以为家] 38. 拥有客厅,就拥有公共生活了吗?feat. 坏狗
当年轻人人生中第一次拥有客厅,会发生什么呢?坏狗花了上海1/4的钱,租下了一个二室一厅。在成都一年的生活中,她接待了20多位朋友和8只动物,举办了很多活动,发生了许多有趣的连接。 Shownotes 1. 在成都搬家,会有怎样的公共意识和志愿者精神 2. 化缘、拾荒、捡垃圾,坏狗拼拼凑凑了一个流动的家 3. 用更生活化的场景,和朋友去创造具体而微的生活细节 4. 以消费主义为基调的上海生活,想象力是乏味的 5. 在书店办告别会,一场即兴实验音乐会 6. 营业时间之外更有意思,成都独立书店之气质 7. 去我家挑衣服,成都的博尔赫斯之夜 8. 在上海,发生早见古着宇宙大爆炸之后 9. 我们和物品有怎样的关系? [WechatIMG119.jpeg] 【说话的人】 * 坏狗:已经离开成都的嬉皮士 * 早见hayami:马上离开成都的流浪儿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何以为家] 37. 出逃,旅居,做城市的嬉皮士 feat. 坏狗
[何以为家]是《余生皆假期》新推出的一个专栏。后疫情时代,当世界流动成为一种可能性,我们要怎么去选择居住的地方?怎样去构建自己的生活?当一切被推翻重建,我想和再次出发的朋友们,去对话这个问题。 去年五月,上海封城之际,坊间流传着一种巨额包车。坐上这辆车,你就可以逃离无边无尽的恐惧、转运和封闭。这辆车的起点是上海,终点是成都。价格是,两万块一趟。 我一直很好奇,坐上那辆车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本期节目嘉宾是坏狗。作为包车的人,她当时不会想到,几乎是逃难一般来的成都,最后却待了一年多。 作为戏剧从业者和自由撰稿人,她赚着北上的钱在成都生活,实现了地理套利,也成为了一种意义上的「数字游民」;另外,成都疫情后烟花般盛开的公共生活,也让她缔造了无比生动可爱的公共生活。 Shownotes 1. 上海封控时,为什么选择成都成为逃难点 2. 成都餐饮的外摆经济,坏狗就没在屋顶下吃过饭 3. 年轻人在摆摊后,还能开一家自己的小店 4. 玉林是成都的「法租界」吗? 5. 成都比起上海更像熟人社会,因为流动性更小 6. 汶川大地震,带来了社区营造和社群意识 7. 成都更适合做一门自己的小生意 8. 住在上海网红街道,我如何缔造属于自己的「附近」 9. 在成都,做自由职业和创业的启动成本更低? 10. 从上海来成都,我们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客厅了 【说话的人】 * 坏狗:从上海到成都又回到上海的嬉皮士(wechat:BadDoggyyyyuki) * 早见hayami:刚到成都一个月的流浪儿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书影音] 36. 三毛诞辰80周年,她把世界变成了自己的房间
三毛的书陪伴了我十三四岁整个少女时代,我是到后来才发现,我的生活方式从没被社交媒体影响过,也不是小红书的趋势模仿,而是青春期看过的女作家们塑造的。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字、感受过的情感,都一点点构造了我的精神内核。而其中,三毛就是少女时代影响最深的那一个。 还在上海的时候,有一天在家附近的书店闲逛,偶然碰到一个三毛的展览。今年是三毛诞辰的80周年,新经典联合线下书店做了巡展。本期播客邀请了编辑老苏菲,一起聊聊三毛和她的80诞辰巡展。 1. 出版社为什么要做三毛的全国巡展 2. 对今天来说,三毛是不合时宜的吗? 3. 我们年少也读过的郭敬明、大冰,三毛有什么不一样吗? 4. 走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 5. 写信,是一种隔空拥抱读者的方式 6. 出国是为了什么? 7. 《撒哈拉的沙漠》是三毛的高光时刻 8. 三毛给我们提供的人生范本 9. 以前我很怕面对世界,三毛教会我把世界变成自己的房间 【说话的人】 * 老苏菲(豆瓣:小寒馨);九又四分之三电台主播 * 早见hayami(全网同名啦)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再见上海] 35. 年轻人,要敢于去有活力的城市生活 feat. 李厚辰
在《翻转电台》的主播李厚辰离开上海、到达曼谷的第三天,我找他记录下了这个巨大人生转变中的微小一刻。在上海待了三年后,他对这座城市有着什么记忆呢?初来曼谷,一座热火朝天的城市会给人怎样的活力呢? 【shownotes】 1. 李厚辰的沪记最后一夜 2. 第一次因为听众群,在都市建立起深厚亲密的连结(难道不是因为单身) 3. 住在市中心的中心,西瓜最甜的一口,李厚辰学会了女高音 4. 上海折叠:住在法租界不被看见的低收入人群 5. 永嘉路口袋公园:城市公共空间的发生地 6. 在雍福会开碎片谈,一举三得! 7. 在上海谈恋爱,有着怎样的城市气质? 8. 在曼谷,热火朝天的城市活力来源于哪里? 【后期制作】 * baiyi、TZ、hayami 【说话的人】 * 李厚辰(@翻转电台 主播) * 早见hayami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赞助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书影音] 34. 如果你羡慕一个人,说明你跟 TA 不够熟 feat. 疲惫娇娃
「白莲花度假村」 White Lotus 2是今年呼声最大的剧集之一,引发了无数中英文关于人性幽微、男性同盟、性的权力游戏、表演性女权主义者等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这次我们和神交很久的好朋友 Hayami 聊了这部剧集。 以上是疲惫娇娃写的 shownotes~~终于和喜欢的几个女的一起录了播客好开心,可能是中文互联网上对于《白莲花度假村》最深度的解析了。 1. Ethan和Harper之间的权力/性关系 2. Ethan和Cameron之间的同性竞争,隐隐的较量,和勾心斗角 3. 深挖Harper这个女性人物 4. 深挖小助理角色 5. Tonya的悲剧 6. 迷人又天真且从未作恶的“妓女”? 7. 讨厌斯坦福男,因为女权不是一个男人的配饰 付费内容订阅: 【海外读者】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o-men-xu-yao-de-84754107?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Link&utm_campaign=postshare_creator&utm_content=join_link 【国内读者】小报童 https://xiaobot.net/p/Hayami?refer=c911e47b-bc67-4be6-a24e-1ec13c10fffd [IMG_5353.jpg] 也可以用【微信公众号】 搜索 Hayami 目前只开通了单篇付费,之后可能会用合集付费。但还是鼓励用前面两种季度订阅或年度订阅的方式。 后面可能还会用【newsletter】和【爱发电】这两个平台,因为太复杂了现在还在艰难施工中….不把内容限制在一个地方,是我对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的尊重,也是抵抗平台集权、手动去中心化的努力。 【说话的人】 * 小蓝、小芳、早见Hayami 【后期制作】 * 疲惫娇娃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单口悲剧] 33. 送你一张失恋激素遨游券,梅雨季限定
不好好记录下来,激素马上就会消退了。所以在出梅的第一天,拿到一张现实失恋激素遨游券,记录了上周一周的心路历程。 昨天正好是见最后一面过去一周,这一周因为和朋友聊了很多天显得格外漫长。傍晚骑车看到了灿烂的晚霞,晚上早早睡了个好觉。早上醒来发现阳光铺满了房间,恍然意识到出梅了。7月10日那个遥不可及的日子就在昨天轻轻流过去了,晚霞是梅雨季最后的礼物。清晨在蝉声里做了瑜伽,好好吃了早餐,心里再也没有那样控制不住悲伤的淅淅沥沥。 漫长的梅雨季结束了,一夜好眠。 hayami's blog 终于开通了会员通讯,第一篇是《如何健康地结束一段关系》。 我们对于关系的想象如此单薄,可能因为没有看见足够多的范本。今天沉浸式看了一个 YouTuber 的 vlog, 发现了一个中文互联网上几乎没有被提起过的命题:how to part ways in a loving and supportive manner. 即如何健康地结束一段关系、我们需要怎样的分手礼仪。我们都说自己缺乏爱的教育,但其实有时候更缺分手的礼仪。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往往是道德原因(比如出轨、人品不好)导致了分手,但分离、距离、成长、边界等也都可能导致分手。只是这些原因往往被忽视,不被广泛讨论。 我希望可以借此 blog 拓宽大家对于关系的想象空间。目前来说付费订阅有三种方式: 【海外读者】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wo-men-xu-yao-de-84754107?utm_medium=clipboard_copy&utm_source=copyLink&utm_campaign=postshare_creator&utm_content=join_link 【国内读者】小报童 https://xiaobot.net/p/Hayami?refer=c911e47b-bc67-4be6-a24e-1ec13c10fffd [IMG_5353.jpg] 也可以用【微信公众号】 搜索 Hayami 目前只开通了单篇付费,之后可能会用合集付费。但还是鼓励用前面两种季度订阅或年度订阅的方式。 后面可能还会用【newsletter】和【爱发电】这两个平台,因为太复杂了现在还在艰难施工中….不把内容限制在一个地方,是我对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的尊重,也是抵抗平台集权、手动去中心化的努力。 【说话的人】 * 早见Hayami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再见上海] 32. 做算法就像赛博贩毒,现在我想走出门去真实关心彼此 feat. Nick
过去十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迎来了黄金年代。作为一个台湾人,Nick 很幸运攫取到了浪潮上的一颗水珠。他13年因为追随爱情来到大陆,后来在小红书早期就加入初创团队,成为一个算法工程师,他开玩笑说自己就像做毒品的。在地狱般的996模式里,Nick的体内永远有两个自我 —— 一个是骨子散漫的(中国)台湾人,一个是效率至上的大陆人。 这两个自我是如何互相牵扯和共存的?在效率机器里待久了,我们怎么走出蚕茧去关心他人?本期节目就来探讨大型996创伤后,我们怎样自我疗愈这个话题。 ps: 去年读过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流言》里写「我记得香港沦陷之后我们怎样满街的找冰激凌。」 我也记得去年春夏之交,我们怎样在空无一人的上海街头满城找一杯冰咖啡。只是再见面时,巴厘岛的自助餐厅塞满了素食,像挂在枝头的果实轻轻一踮脚就能够到。仓古的落日依旧灿烂至极,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闪着金光。第三国见面的契机,也让我把这期在草稿箱躺了一年的播客发了出来。 shownotes 1. 十年前的互联网江湖,都是一堆什么牛鬼蛇神奇珍异兽? 2. 幻听、噩梦、浴室睡觉,996是怎样无孔不入侵入生活的? 3. 互联网生存法则:做到管理层,你需要关掉身上的共情开关! 4. 辞职后,去公司对面的咖啡店刷盘子? 5. 996毫无人性,但我们从中获得了… 机器猫的时光压缩机! 6. 散步时憧憬徐汇的花园老洋房,但住进去也就祛魅啦 7. 上一辈台湾人在台积电,也经历过这样的成长和代价 8. 当社会的价值观不再那么单一,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9. 做算法就像赛博贩毒,现在我想走出门去真实看见彼此 【说话的人】 * Nick * 早见Hayami 【后期制作】 * 早见hayami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何以为家] 31. 巴厘岛没有艺术家,因为生活就是「创作」本身
余生皆假期推出《旅居巴厘岛》新系列,这是系列第二期。 去年,互联网公司裁员风云涌起。被裁是一件坏事吗? 本期嘉宾是插画艺术家十元尼美,她之前在互联网做设计,画画非常有自己想法,而公司不需要有独立思考、创作意识的人。被裁后,她成为了自由艺术家,过上了还在上班的前同事们最羡慕的生活。她喜欢用插画幽默地表达女性主义,但北京的闭塞和冰冷让她逐渐失去了创作灵感,来到巴厘岛后,她被这里的大自然、瑜伽、奇妙的人一点点打开,一边捡垃圾创作,一边感受巴厘岛的生命力。 她说,「当你非常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宇宙也会来帮你。」 shownotes 1. 从北京到巴厘岛,从互联网到自由艺术家 2. 教巴厘岛的小商小贩们中文,给爸爸做生日祝福 3. 在摩托上大声歌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然后月亮出来了 4. 在巴厘岛和太阳一起做瑜伽,感受到巨大的能量场 5. 在巴厘岛,打开自己,跟着指引走就够了 6. 当你非常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宇宙也会来帮你 7. 成为一个女性主义插画师 8. 捡垃圾创作,木板叶子石头都变成了画板! 9. 即使是旅游商业圣地,当地人仍保留了宗教信仰 10. 在钻石海滩上攀岩,从没有和大自然如此亲密接触 【说话的人】 * 十元尼美(插画艺术家,xhs同名) * 早见Hayami(自由创作者,全平台同名) 【后期制作】 * beibei 【延伸阅读】 * 播客中提到的巴厘岛瑜伽高潮:在巴厘岛冥想,我达到了高潮|hayami's blog * 播客中提到的画画 [1.jpg][2.jpg][3.jpg] [4.jpeg][5.jpeg][6.jpeg][7.jpeg] 按照顺序依次是: 1. 尼美在路边捡到石板,给自己家画的门牌 2. 尼美家的墙 3. 尼美教当地人说「生日快乐」,给爸爸做视频 4. 《讨厌的内衣》 5. 《喜欢tan和喜欢美白的女生》 6. 《daddy loves you》 7. 《两个亚当》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欢迎 donation~! SNS * 📋 公众号:Hayami * 😈 微博/小红书/即刻/b站:@早见hayami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单口悲剧] 30. 爱是混乱世界的锚点|巴厘岛日记
在巴厘岛金橘灿烂的夕阳下,第一次感受到旅途的苍白和无力。一个人坐在巴厘岛的海边,做了这份声音日记。 「你就真的像尘埃 消失在风里 难得来看我 却又离开我 让那手中泻落的砂像泪水流 你是我最痛苦的抉择 为何你从不放弃飘泊 海对你是那么难分难舍」 ——《哭砂》 晚上给朋友打电话,她给我发了张惠妹这首歌。谢谢她在电话线里陪我,说愿意今后成为我的锚点。 [IMG_0652.jpg]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29. 糟糕的网络环境下,女性为什么还在创作?feat. 林安
互联网诞生以来,普通人拥有了在网络上创作内容、公开表达的机会,很多人因此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在网络世界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花园和同温层。 但另一面,开放透明的网络环境也让更多人看到了“附近”以外的世界,当人们在网络世界中看见了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和自己认知以外的事情时,质疑、谩骂、争吵也因此诞生,有时还会进一步发展为网络暴力。 作为在互联网红利期成长起来的内容创作者,在接近10年的公开表达中,我们经历过怎样的网络暴力,又如何消解网络暴力和恶评对自身的影响? 本期节目,聊聊我们所经历过的网络暴力,以及对当下网络环境中,不同中心化平台的观察与反思。 以上是来自于林安写的shownotes, 谢谢她! 本期主播: * 林安:内容创作十年,文字、视频、音频多栖发展,热衷观察记录生活并在网上讲废话。 做了一个人物采访专栏《100个不上班的人》(至今仍在填坑中),出过一本书《只工作,不上班》。全平台都叫「林安的会客厅」。 * 早见:blogger/vlogger/podcaster, 巴厘岛数字游民中。人间观察者,内容不垂直 时间线: 1. 事情发展到什么程度算网络暴力?一次广东之行引发的“网络暴力” 2. 从“内容创作者接广告被骂”看国内平台的内容变现模式 3. 面对网络暴力和恶意解读,坦荡者无畏 4. 平台中心化时代互不联网,那我就全平台分发手动去中心化 5. 作为女性博主遭受过哪些网络攻击 6. 内容垂直之殇:真实自由的表达,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7. 算法推荐流机制下,我们fo的是账号,而不是真实的人 8. 平台的信息流推荐如何影响我们的交友方式 9. 隐藏在平台背后看不见的手:人造潮流与流行趋势 10. 及时反馈型设计,在无意识中引发创作者焦虑 11. 豆瓣是缩在角落的自言自语者,小红书是拿着大喇叭的导游 12. 有了互联网后,我们的亲密朋友都来自网络 13. 文字、视频、播客,不同装置的表达对于创作者有什么区别 14. 创作者在什么状态下比较有表达欲?什么时候又会丧失表达欲? 15. 糟糕的网络创作环境下,坚持表达输出的理由 后期: * 林安 播客中提到的资料: * 书:《同意》、《女性小传》 * 播客:声东击西《网红,主播们的斗兽场和人造网络景观》 BGM: * Galimatias - Major Crimes & Unicorns * 汤文杰 - 凪的新生活/风平浪静的闲暇OST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再见上海] 27. 丢掉精英叙事,在日常小事中参与生活本身 feat.一门
余生皆假期推出《再会上海》新系列,采访离开上海的年轻人。他们与这座城市爱和忧愁的交织,在每一个湿漉漉的春天街头散过的步,喜欢的路边小店、逗过的公园野猫、拥抱过的人。城市和人的关系,有时候就是一场场告别和重启的人生。那么,在上海,他们留下了怎样的记忆呢? 第一期是我的朋友一门。作为一个主张休息和玩耍的播客,「麦肯锡咨询」「斯坦福MBA」这种标签,应该是最无聊又头疼的精英叙事。但现实里接触之后,发现她身上很少有那种扑面而来高高在上的精英味儿。一门形容自己是个咕噜咕噜的人,「像刚煮好的汤,夏天刚开的气泡水,或者刚沉到泳池里面吐泡泡的时候」。 我们聊了聊身为创作者的困惑,不上班后怎么休息,还有女孩之间认真反思、细腻流淌的爱情话题。 [IMG_7162.jpg]和一门录制时的冬日面包店露台 【shownotes】 1. 斯坦福麦肯锡:打上标签、撕下标签、祛魅标签 2. 作为一个 vlog up 主, 摄像机不能停吗? 3. 文字的距离感:摘取、捡拾和想象 4. 创作者用「作品」交朋友。但,谁来主动呢? 5. 11岁开始,我就登上了舞台忙着营业表演来「谈恋爱」 6. 做一个废人,学习给出和接受无条件的爱 7. 工作两年,我开始决定余生皆假期、放松是第一要义 8. 把生活空间都清空,现在、赶紧、马上去约真正心动的人 【说话的人】 * 咕噜咕噜的一门(@一门的一天) * 喜欢当下的早见hayami [image.png]斯坦福完成第一学期的一门。我把这期音频发给她的时候,她说「感觉当时的这些想法在这里读书的半年还在练习和摇摇晃晃地践行」 【后期制作】 * baiyi、TZ、hayami 如果你喜欢本期节目,欢迎赞助 *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Hayami * Patreon:https://www.patreon.com/hayami_kira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
- 妇女节特辑|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还要谈论性和友谊?feat.茑屋书店/彭伦
本期节目嘉宾彭伦是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之一,他一手将萨莉鲁尼的书引进了中国。在原著改编的 Normal people (《正常人》)大火后,鲁尼的新书《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也终于和中国读者见面。于是在上海茑屋书店,我们一起聊了聊柏林墙的倒塌、文艺的崩溃,消费主义的陷阱,环境的恶化.....当然还有,爱情和友情,性和信。 [R0020576.JPG] 【shownotes】 1. 我们最喜欢的《美世哪》段落 2. 工作之后,怎么保持对于周遭世界的敏锐度 3. 萨利鲁尼引进中国的故事,为什么说这是中国读者的幸运? 4. 当代的恋爱就像《聊天记录》,我们的恋情就像一个我们一同书写和编辑的 word 文档 5. 《聊天记录》就是Ethical Slut:出轨的,婚外情的,女同性恋的,男年上恋的,分手的,复合的,没有结局的 6. 萨利鲁尼在三本书里的成长 7. 书信类写作:一半是理论,一半是生活 8. 关心气候变暖、关心能源危机,是欧洲精英青年的 privilege 吗 9. 为什么女作家只写恋爱关系?这是把男人作为一种方法吗 10. 比较鲁尼和费兰特,《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女性受难史更沉重吗? 在这个三八妇女节里,不管是性和还是信,爱情还是友情,都祝大家勇敢有所爱! [IMG_8051.JPG] 【说话的人】 * 早见hayami * 彭伦(编辑/群岛图书主理人,微博@彭伦空间) * 徐珏(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后期制作】 * Kaori 【SNS】 *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typlog.io/ * ✍🏻 Telegram :https://t.me/hayami_kiraa * 😈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 📋 公众号:Hayami * 👬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Support on Patreon | 爱发电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