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王阳明是怎么发现这个世界的BUG的
爱冲浪的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在网上刷到一种说法:王阳明发现了这个世界的BUG。 WHAT?王阳明?这个世界有BUG? 巨大的好奇心点开了其中一篇帖子《王阳明是怎么发现世界的BUG的?》,重新拆分了「知行合一」中四个字更新的涵义,看完后我被点燃了,尤其是讲到王阳明的这个“发现”,其实是在教普通人实现开挂人生。 老实讲,我觉得稍微有点夸张,但各位心中自有杆秤,个中深意自有分明。 本期节目你可能听到: * 公园里的自然环境音,鸟叫声、孩童玩乐声,这都是说明春天来了。 * 我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有趣说法:王阳明是怎么发现世界的BUG的。 * 「知行合一」需要拆分来看,「知」不是知识,作者认为是人的「欲望」「潜意识」,我更偏向于「认知」、「意识」 * 「行」不止是行动,更是实践,王阳明指的是世上练 * 「合一」指的是 认知与实践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看 * BUG是:人的意识改变,实践方面也会跟着改变,但实际上人是需要先实践,再校正意识,再指导实践 * 简单来讲,就是:去做,去不考虑结果地去做。 📖资料补充 * 我看到的文章的链接:www.xiaohongshu.com * 我查到的原作者的视频:www.xiaohongshu.com * 《王阳明大传》,【日】冈田武彦
- 12.到底什么是「爱自己」啊,非严肃讨论
最近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里,到底什么是「爱自己」啊?有了这个疑问,就在周围环境中寻找人群样本,且不断地为自己解答几个问题。 于是今天,办公室里没有人,我把午休时间改成了早班时间,让我们就这个问题开聊吧。 本期节目你可能听到的: * “偷感很重”的办公室录制环境 * 积极投身消费就是爱自己吗? * 斯多葛学派:人们需要一种消极想象,想象自己失去已经拥有的事物 * “取悦”,一种下位者看待上位者的姿态 * 爱自己,第一方面就是区分自己是谁 * 爱自己,是爱具体的自己
- 11.放弃目标,离地起飞
想聊聊这个问题,也是源于最近看的一本书《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两位作者是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openAI 研究员肯尼斯·斯坦利和乔尔·雷曼。 书的一开始,就让我们“想象一下,每天一觉醒来,不用去琢磨今天该干点儿什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他们在尝试告诉我们目标这件事情是需要质疑的。 目标怎么会被质疑呢?我们从出生到成人,目标几乎是我们生命的暗线。 作者试图告诉我们的是,其实目标可以被放弃,有些时候撒丫子跑,在陌生的城市游荡,而不是按照旅游攻略去踩点,才会发现真正有趣和想去的地方。 目标有时候看起来是提供安全感的指南针,可它指着指着就变成了枷锁,让人动弹不得。 也许我们真正该做的事,或者作者提醒我们该做的事情,是不要痴迷任何目标,同样也不要痴迷“放弃目标‘的这一目标,任何痴迷其中一种方式的方式,都是把其他方式置于死地的方式。我们真正该做的,就是打开怀抱、等风来,风会带领我们去向真正该去的地方。 当然,暂时放不下也没关系,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生活也不只一种解法,适合自己的就去选择,选择了就勇敢,如此足矣。
- 10.清明假期前,我们去了趟泉州
同样的内容+bgm版我有放在☁️上,再次放到这里是想要讨论一个问题:世上有没有一个地方是我们无论去多少次都无比向往的? 有没有一个人亦如是呢? 二访泉州,或许是行程安排的问题,或许是自己心境的问题,总觉得哪里不够尽兴。只是说再次去一个地方、或见一个人都是风险,因为有变化的可能性,以及自己是否可以接受那份变化。 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真正美好,且尚未崩坏的地方,如果有,我希望它存在得长一点,再长一点。
- 9.当我们谈论过年时,我们谈论的究竟是什么
当我们谈论过年时,我们像是要把一整年的好坏成败都打包,然后交代给什么人一样。但实际上,并不真的存在那个需要我们去交代去报告的人。我们的那些忧心、焦虑,不过是被多年受到的信息和教育,裹住了我们自己的精神罢了。 我们的日常像一张CD的正反两面,正面是日渐丰富的商品,日常有多丰富,过年的惊喜就少更多。新衣服、山珍海味都不再是过年的专属,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惊喜,是只有过年才能给予的。反面是破败和不景气,衣服是乔装,年货是计算成本,一年到头很多公司都没有奖金,但我们仍然需要摆出一副收获满满的样子,压岁钱得给多少呢,父母的红包要包多少呢,日常有多不畅快,过年的憋屈就多更多。 所以,我们好像真的不是那么期待过年了,真的不是很享受这样的节日,我的丈夫K甚至想什么时候能取消过年这种传统,也让我们能轻松一些,不像现在这样如临大敌。
- D8.发疯发疯,让我们用一种荒诞对抗另一种荒诞
年底,人生进入到一种隐隐想要复盘总结的境地,而发疯,恰当的出现,以一种独特的体验解救了我。 发疯发癫,让我看到一种全新的生命感受,那就是全然失效的时代里,发疯在某些时候似乎是有效的。发疯不再以一种虚弱的崩溃形式存在,而是一种相对振奋的崩。崩溃是外在,达成的结果却是有效且令人振奋的。 发疯,是某种意义上积极真实诚实地面对自己心中所想,不再内耗,不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的外在表现了。 诚实地面对自己所想,然后借由发疯的方式,去改变建立自己的附近,这是多么合理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我们其实早该如此,只是一直挨着不知道什么的面子,不去做罢了。 那些扔掉面子的人早就获得了灵魂上的自由,不止获得自由,某种程度上堪称睿智。 世界平静降落,我们稳定发疯,不失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 D7.公园二十分钟,比想象中更接近自己
一年的时间到头,工作仿佛潮水般将我淹没。「午休时间」像是我从各种塑料袋、咖啡杯之间探出头来的时间缝隙,抽空晒干一些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近来在小地瓜平台刷到好几次“公园二十分钟理论”,是不是理论不太确定,倒是泡在公园二十分钟,确实对我们这种打工人有莫大的好处,它让我们更接近自己,更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 童年像个隐喻,暴力、忽视、冷漠、无爱都预示着未来你会在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突然惊醒,回到弱小的、躺在床上瑟瑟发抖的时候。但我们已经长大,可以在靠近童年记忆时,告诉自己一切都没事了。 被炒栗子的大姐吼,真的让我一瞬间回到暴力童年,愿我一辈子不要再碰到这种人。god bless me!
- D6 宇宙级精神复健指南——允许一切发生
近来,精神层面总陷入一种慌张、不安、焦躁的情绪。皆是生活中的琐事一一现形,像本来躲在暗处的幽灵,要一个个现身给你看,让你发现生活那些不甚优美的地方。 夜半时分,被新室友大声的关门声吵醒;临近假期,投入了两三个月的项目,要从头开始;午饭兼咖啡搭子有一多半的人,相继离职……这些事情看起来都细碎,也对人生的影响也不过三五日不爽,是一粒粒不那么重要的沙子,但事件就怕累计,就怕“复利”,累计起来它们也会变得沉重。 某日再次被室友超大声的关门声吵醒后,我想到一句话:允许一切发生。自此稍微得到些自我开解、精神复健的力量。 朋友们,世上我们不可改变的事实在多如牛毛,那我们就允许一切发生,然后让万物穿过自己吧。
- 世界到底是不是一个草台班子
最近这段时间,午休时间的更新一直没有跟上。 原因有二,随之这两个原因也成为我这次想要聊聊的话题。一个是「首先是健康,其次都是其次」,家人出现了健康问题,且相对来说还比较严重,严重到必须要全部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才能把身体养回来,再确切地说,才能救他一命。 第二个是,「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我意识到这个点之后,竟然收获了一个豁然开朗的心态,具体是怎么想的,还要请大家坐在我身边听听看。
- D4.构思一部叫《一了百了俱乐部》的综艺节目
昨天我和同事们一起吃午饭的时候,我们突发奇想,构思了一部综艺节目,但这个综艺节目在国内平台不一定能上线。所以我们就当做一个思维练习好了。 假设我们征集一些想要一了百了的人参与节目,在节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对他们的生活进行了探秘,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想要一了百了。 有人原生家庭有问题,有人情场失意,有人中年失业……世间存在着各种各样让人想要「一了百了」的理由,可是一定有那么一两个理由,能让人依旧留在这个世界上。 早上刚好看到万玛才旦的小说《故事只讲了一半》中的一个短篇,里面的一个人物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五十三岁了,基本上可以放下曾经放不下的一切了。” 那么,我们哪一天可以放下放不下的一切呢?
- D3.五一出游,你会考虑带父母去旅行吗?
今天的这期录音,发生了一些意外。 第一次录音时,前半段录音,我没戴耳机,声音听着还比较清晰,后半段录音,我自作聪明戴上了耳机,想要在公园里伪装成我在打电话的感觉,毕竟举着手机的行为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奇怪的。结果就是,那次录音效果非常差劲,也没有讲好,录音质量又差劲,所以选择放弃。 但我今天又实在想要上新一期「午休时间」,于是趁着下午不忙的时候又跑出去录制。还偶遇了一场上海大爷大妈在公园里吵架,算一个小小的插曲。 五一假期将至,很多朋友可能已经在旅行的路上了,我们因为一些小意外没有出行,这个意外指的是:父母原定五一来玩,之后计划提前,导致我们五一时间便空了出来,无法出行。但不能出行,就权当休息吧,毕竟这个五一,各地的旅游现状看着都颇为严峻。 那么在此我就有一个小问题想问了,你会考虑带父母去旅行吗?
- D2 午休时间,我在公园亲身经历「多重宇宙」
宇宙中有许多个「我」,有在工位上疲劳驾驶的「我」,有在公园里撒欢儿的「我」,有不想成为我的「我」。这么多的我,都可能要经历共同一件事情是——午休。 今天午休时间,我在公园经历了一次「多重宇宙」,有人在静心冥想打坐,有人在激情运动,有人在奋力舞蹈,有人在旁边观察这一切。 这时我发现了一个宇宙级真理:公园是具有魔力的,公园的草坪是具有意义的。 它们的意义就是被我们躺上去。 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感受这一切、思考这一切。 最后3分钟是一首歌,我强烈建议您趁次时间休息一下。
- DAY 01:这期内容有点味儿
🔔 多年前读到一本书,书名叫《奥斯坦德的梦想家》,书的内容没什么重要的,倒是有一句话我总在脑袋里回响—— “通常,生活是故事的杀手:有些早晨,我们感觉有什么丰满、纯粹、独特的事情马上会发生,然后电话铃响了,一切结束。生活将我们剁碎、驱散,把我们变成粉末,拒绝把它的纯粹性给予我们。” 为了不被生活碾成粉末,我尽力记住日常的闪光瞬间,以求能产生些故事出来,而不是幻化成粉。所以有了这个播客——午休时间。 源于我的一次午休时间跑回距离公司一公里的家里,处理点事情之余上了次洗手间,坐在马桶上的瞬间,我的脑袋里火花四射,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不做一个以《午休时间》为名字的播客呢? 午休时间,多么迷人的时间。它是一天的暂停键,是打工人的灵魂休憩时间,是我们唯一正当闲扯的时间(摸鱼不算),是我们逃避现实的一个呼吸时间。啊午休时间,太迷人了吧! 所以,有了这一档子播客。 以后,我想坐您身边,跟您聊聊文学、电影、音乐、艺术,聊聊我们隔壁工友的八卦,聊聊我们生活里那些小事小情。它会走向哪里,我觉得要看它如何自我生长。 我很期待它长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