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183 免签国美食大赏:美食美酒,说走就走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驳静,《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 本期封面报道:《环球寻味记:中国护照 说走就走》 春节假期在即,又到了奉上年货专刊的时刻。延续多年“环球寻味”的传统,今年我们的寻味目的地就贴心地设定为“中国护照,说走就走”的国家。 在对中国护照免签和落地签的国家里,我们选择了埃及、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来做美食探索。也许有的国家你还十分陌生,甚至说不清具体的地理位置;也许有的国家在你的脑海里的形象,并不以美食著称;也许有的国家,你去过多次,感到十分熟悉。这一切的一切都不妨碍你打开好奇心、放下成见,跟随我们记者的视角去开始旅行。 本期《Talk三联》,我们一起来聊聊,在这些“说走就走”的国家里,都有哪些独特的美食,在记者们的走访中,又会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以及这些国家多元的文化与传统,如何与盘中美味紧密相连。 【时间轴】 01:19 异域初体验:美食之外的第一印象 13:26 马来西亚的美食咒语:banjir 16:19 考验技术的“手抓”饭 20:48 格鲁吉亚的国民美食:水煮包子 25:01 马来西亚的国民美食,其实是炸鸡? 26:21 埃及的国民美食:小而美的烤鸽子 27:58 哈萨克斯坦的国民美食:发酵的马奶 31:41 马来西亚民族融合的体现:娘惹 37:47 埃及人为什么这么爱吃薯片? 45:15 免签国逛吃之旅,有什么值得留意的tips?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现场!现场!18 | 被抢走后离世的3岁女童:一个家庭的悲剧如何发生?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佟畅,《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3年12月,内蒙古满洲里的三岁女童田洛溪被生父田胜龙及其同居女友殴打致死。2024年年初,二人因涉嫌虐待罪被刑事拘留。2024年12月6日,该案公开宣判,田胜龙被判处无期徒刑。 2024年11月初,《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佟畅来到女童的生母李婷婷所在的河北省邢台市,这里是田胜龙和李婷婷相识、结婚的地方,也是小洛溪的出生地。佟畅采访了李婷婷和这个家庭悲剧中的其他当事人,努力梳理出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 本期节目,我们请佟畅来聊聊她所了解到的事件现场。而在现场之外,我们还想要知道,在一起极端的家庭悲剧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一些“中国式家庭”的普遍性问题。 【时间轴】 01:02 孩子离世一年后,母亲的生活状态 03:07 悲剧的起点:一个仓促组建的家庭 14:33 裂痕的出现:没有兑现的承诺与有距离的生活 23:05 被抢走之前,孩子过着怎样的生活? 31:16 当孩子成为离婚争夺的筹码 42:21 在满洲里,孩子都遭遇了什么? 57:03 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事件,指向怎样的社会问题? 68:45 被抢走孩子的妈妈们,如何保护自己和孩子? 【延伸阅读】 文章 | 被抢走330天后离世的3岁女童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 EP182 重读王国维的历程:关于诗词、道德与政治
嘉宾 |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 本期封面报道:《王国维》 继鲁迅和严复之后,苗师傅的“重读”系列开启了第三个篇章,这一次选择的对象是王国维。 即便我们并不熟悉近代学术史,但一定听闻过“三境界说”。王国维在金石甲骨、西北史地、敦煌文献乃至戏曲研究方面的成就,对于普通人来说都过于幽深了,远不如《人间词话》中的金句来的简明易懂。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位“晚近三百年学术的终结者,此后八十年中国学术的开创者”,最终选择在颐和园自沉,“王国维之死”也成为近百年来不断被讨论与阐释的公案。 苗师傅说,这次重读,他想要弄明白的也是这样两个问题:其一,《人间词话》说了些什么?其二,王国维为什么自杀?学问这层重甲为什么不能保全他的生命?本期Talk三联,我们就和苗师傅一起聊聊王国维,聊聊在那些幽深的学术中,苗师傅都窥探到了什么?聊聊“罗王之学”盛名之下的八卦,还有那些发生在峥嵘宫阙、剩水残山里的故事,以及最初的两个问题,在重读之后是否有了答案。 【时间轴】 00:19 鲁迅与严复之后,苗师傅为什么选择读王国维? 07:07 在海宁国际游乐城,寻访王国维的足迹 10:31 为什么今天的我们,读不太懂词话? 23:32 《人间词话》究竟写了什么,为什么会“破圈”? 26:27 读王国维的意外所得:两部词学入门的小书 30:34 笼罩王国维大半生的罗振玉 36:01 殷墟甲骨收购记 42:03 大清覆亡之后的京都生活,与“小朝廷”的南书房行走 45:53 该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自沉? 53:40 题外八卦:颐和园上空的UFO 56:18 著名的纪念碑与静安先生的“奇哀遗恨” 61:45 下一个读谁,康有为吗? 【延伸推荐】 EP166 严复对自由主义的理解,过时了吗? EP146 听苗师傅聊聊,那个更为亲切的鲁迅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EP181 踏访岭南:如何从烟瘴之地成为商贸中心?
主播 | 罗丹妮,《三联生活周刊》出版总监 嘉宾 | 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 本期封面故事:《岭南地理:峻岭与大湾间的葱茏大地》 作为历朝历代流放犯人的去处,被称为“瘴疠之地”的岭南,如何在短短的数十年中,发生了人口的爆炸式增长,并在近代迅速崛起,成为中国的商贸中心?这个问题是《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邢海洋的岭南踏访中,想要弄明白的关键。 是开埠通商,粮食增产?还是移民迁入,或者是金鸡纳霜的横空出世?历史的答案往往复杂而充满张力,让我们无法简单归因。而在文字之外,透过地理维度,我们或许能找到另外一种窥探历史现场的视角。 本期Talk三联,让我们跟随邢海洋的讲述,听听他是如何在地理踏访中,发现隐藏的故事与脉络,找寻解答历史问题的钥匙。 【时间轴】 01:35 跨海大桥上的魔幻体验 04:45 踏访岭南,想要弄明白什么问题? 08:54 瘴气的消失,和金鸡纳霜有关系吗? 14:31 丘陵地带的土地,都是怎么“养”出来的? 21:50 大航海时代来临与广州十三行 29:51 粮食短缺,与瘴气的消失有何关联? 33:24 被挤压的生存空间:太平天国如何爆发? 37:22 如何在地理行走中,找到历史与今天的连结?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丨发明生活Vol.5
【主播】 俞力莎:三联中读内容总监 【圆桌嘉宾】 林峥: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公园北京》作者 李虎: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李伦:腾讯视频副总编辑 庄明昱:植南门市部联合创始人 早在100多年前,梁启超就提出过“一日不到公园,则精神昏浊,理想污下”,原来“公园20分钟理论”竟然这么早就已经提出来了,去公园真的可以去班味儿,治疗我们的城市病? 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的第五期,这也是本系列的收官节目,本期圆桌主题是——城市怎么更“长寿”? 本场的嘉宾,《公园北京》作者林峥提到“对公园的想象也是对城市的想象”;如何让一座城市更“长寿”?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李虎认为“最简单是要城市更健康,年轻人更有活力”,腾讯视频副总编辑李伦提出“要适当保留那些可以提醒后人的城市样貌”,植南门市部联合创始人庄明昱则从植物和自然、城市的关系,分享了植物和我们都是城市居民的观点,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本场主播——三联中读内容总监俞力莎,同嘉宾们一起聊聊,如何在城市治愈自己,让城市“更好地活下去”。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3:47 100多年前,民国大V就已经提出了“公园20分钟效应”? 00:08:37 清末到民国初年,非常强调公园的启蒙教化功能 00:13:46 小说《老实人》的背后:喜欢逛公园的沈从文 00:21:48 城中村是城市的不确定性,也是可能性 00:24:17 从五条人、人民城寨看广州城中村:某种特殊生命力 00:34:28 “植物世民”:植物在城市里和人类是共同栖息的 00:39:55 当剧院植入公园,会发生什么美妙的事? 00:45:03 “如果我是城市的居民,希望帮我造房子的人悄悄来到我身边” 00:47:29 一个城市如何更长寿呢? 00:57:19 城市的活力主要靠人的活力,未来在青年手中 01:00:19 城市如何更健康?“每个人正常地生活下去” 【相关内容】 播客丨"上街",如何拥有不花钱的快乐?丨发明生活Vol.4 播客丨被温暖的外卖员,少拐弯的盲道……这是城市的人情味吗?丨发明生活Vol.3 播客丨加速时代的亲密关系,左滑“搭子”,右滑“人机恋”?丨发明生活Vol.2 播客丨社区能治愈现代城市人的孤独和分裂吗?丨“发明生活”Vol.1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现场!现场17丨 野猪入侵“系统”,25岁的机械师倒在铁轨上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陈银霞,《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4年10月27日17:08,D5515次列车在由紫金山东站开往南京南站途中,因撞击上野猪临时停车。随车机械师吴润轩下车检查,随后被邻线开来的动车撞击身亡。 对于大众来说,机械师是一个并太为人熟悉的职业,事实上,每辆动车都配有一个随车机械师,随车机械师负责动车组出库后监控动车组在线上的运行状态和应急故障的处理,江浙沪是全国高铁最繁忙的地区之一,留给一个机械师检查事故的空间和时间都很有限。而当25岁的吴润轩被邻线驶来的列车撞到时,他才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几个月。 这起停车事故是如何发生的?一个在高精度系统要求下的机械师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为何南京频繁发生野猪侵入事件?本期节目,让我们同《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陈银霞一起,回到事件现场。 【时间轴】 00:01:24 倒在铁轨上的25岁机械师:停车事故是如何发生的? 00:05:09 碰到这样的应急事件,机械师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00:17:22 随车机械师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00:25:58 “按照机械的方法运转自己的生物钟” 00:27:07 机械师的处罚机制:素质分和视频分析分 00:35:28 繁忙线路与否对机械师的工作影响差异大吗? 00:42:42 被困在高精度系统里的机械师 00:49:28 高架桥上的野猪从哪儿来? 00:55:49 紫金山的野猪,近年来为何越来越多? 00:58:53 失去栖息地的野猪,只能下山、进城 01:07:57 我们该如何去同野猪相处? 【相关延伸】 文章丨倒在铁轨上的25岁机械师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 EP180 吃预制菜的我们,还要过“预制生活”吗?
主播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苗千,《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段弄玉,《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 本期封面故事:《2024年度生活方式:预制生活》 如果你在今年下半年高强度网上冲浪过,大概率在某个时刻刷到过关于“预制”的热门词条。“预制晨袍照”“预制朋友圈”“预制留学”,它们听起来像是预制菜的衍生品,但形式和内涵又复杂得多。 吃到预制菜,已经是城市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那么生活的其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被预制吗?预制与攻略,是认真生活的体现,还是一种追求捷径的糊弄?是通向简单的快乐,还是更复杂的困境?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预制菜”聊起,看看生活究竟可以被预制成怎样的样子?而如果你觉得被预制的生活有些过于平滑,那意外与未知,或许能让生活多一些奇妙的褶皱。 【时间轴】 02:14 当你点了10道日料,8道半是预制菜 13:05 预制留学:被消磨掉的探索未知的体验 21:44 预制婚礼:大家真的在乎仪式是不是现在进行时吗? 27:21 预制情话:如果AI恋人的每一句话都是被调教好的,你还会爱TA吗? 37:53 预制葬礼:除了听些好话,也是一种自我探索 49:56 “踩雷”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吗? 57:19 和真人谈恋爱,收获的就一定是真感情吗? 66:43 接受何种程度的预制,是件因人而异的事情 73:29 如果生活平滑到没有褶皱,是否会失去许多快乐?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Ladylike Lily - Pearl and Potatoes Trent Dabbs - Better Off Now (2010 Mix)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上街",如何拥有不花钱的快乐?丨发明生活Vol.4
【主播】 曾焱:《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圆桌嘉宾】 陈菱怡:“不花钱过周末”的项目发起人 Btr:作家、译者、城市观察家 邓东伟:吾恣室内合唱团团长、音乐总监 刘岱宗: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美国)东亚区首席代表 街道就像一座城市的毛细血管,它的动态直接关系到城市的丰富度,作为城市中小小的个体,我们时常会讨论,什么样的街道能够带给人安全感和活力?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的第四期,本场圆桌的主题是——如何给一条街道“充电”? 嘉宾陈菱怡是“不花钱过周末”项目的发起人,她的团队收集出了近百条不花钱过周末的方法,“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拥有城市里的街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在无需消费的街道中获取简单而珍贵的快乐; 作家、译者btr是一位资深的城市观察者,他经常带着对一个城市的好奇心走上街头,“在路上寻找一些无用的东西让你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有趣之处”; 吾恣室内合唱团团长、音乐总监邓东伟在排练的经历中,发现合唱可以让不同职业的人们共同来感受音乐的乐趣,奇妙地凝聚社区;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的刘岱宗提出很多理想的城市街道案例,未来如何实现,或许正是我们要思考的…… 我们还可以对城市的街道有哪些想象力?我们如何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过一个不花钱的周末?本场主持人《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曾焱老师将带我们一起重新审视街道。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2:50 陈菱怡:“我们如何不花钱过周末?” 00:07:23 在点评app搜索栏里输入“街道”,可能会有意外惊喜 00:09:59 如果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就能获得快乐,你会如何选择? 00:17:43 “你总会带着对一个城市的好奇走上街头” 00:21:54 和声和街道的关系:不同群体因为音乐而走到了一起 00:28:13 街道在大部人眼里只有交通功能,不产生消费 00:29:27 人从公共空间获得愉悦感,有哪些模式? 00:31:17 “可玩型城市”:能做游戏的红绿灯、“靠人通电”的公交车 00:37:16 如何给一条街道“充电”? 00:41:07 重新审视“街道”:一个有谱系的整体设计 00:45:01 街道VS道路:城市社区因何而繁荣? 00:48:33 我们未来能拥有多功能的理想街道吗? 【相关内容】 播客丨被温暖的外卖员,少拐弯的盲道……这是城市的人情味吗?丨发明生活Vol.3 播客丨加速时代的亲密关系,左滑“搭子”,右滑“人机恋”?丨发明生活Vol.2 播客丨社区能治愈现代城市人的孤独和分裂吗?丨“发明生活”Vol.1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被温暖的外卖员,少拐弯的盲道……这是城市的人情味吗?丨发明生活Vol.3
【主播】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作家 【嘉宾】 蔡卓毅(蔡师傅):成都过载喜剧演员、外卖骑手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A4馆美术馆馆长 孙莉:iSTART儿童艺术节发起人 王求安:北京安哲建筑创始人,乡村建设实践者 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的第三期,本场圆桌的主题是——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不抛弃,不放弃”,马拉松圆桌从成都过载喜剧演员、外卖骑手蔡师傅(蔡卓毅)的单人演讲开始,从创业失败到成为外卖骑手,再成为斜杠青年脱口秀演员,蔡师傅的个人经历体现着成都这座城市的温情。 在圆桌讨论中,几位嘉宾也从各自的职业经历分享了对于城市与生活的感想:提出“不会绊倒行人的行道树”的李迪华,认为城市设计一定要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优先保证车的畅通;艺术从业者孙莉梳理了成都之所以迷人的原因,核心是城市里的人的生活和温度;27岁从0开始学建筑的王求安,持续关注着城中村的设计问题……城市人会变得更加孤独吗?我们的家庭形式又会因此有什么改变呢?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2:43 蔡师傅:外卖骑手、脱口秀演员,那些在城市中的温情时刻 00:07:42 喜剧能解决问题吗?“它能让我们在解决不了时,积蓄能量” 00:16:17 “好造孽哦”,和城市的人接触才会发现这个城市的好 00:20:31 在城市里面种行道树,城市设计应该为了人的生活才有意义 00:25:55 城市应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些什么? 00:33:06 关注城中村,“84岁老人的盼头是建新房子” 00:36:42 当城市越来越“中产阶级化”,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社区? 00:40:42 城市的归属感:“互助难,因为缺少社会信任” 00:45:51 城市人面临自我决定的孤独感,未来家庭形式也会如此孤独吗? 【相关内容】 播客丨加速时代的亲密关系,左滑“搭子”,右滑“人机恋”?丨发明生活Vol.2 播客丨社区能治愈现代城市人的孤独和分裂吗?丨“发明生活”Vol.1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EP179 过去这一年,你有好好地爱自己吗?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畅,《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李晓洁,《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彭丽,《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 本期封面故事:《如何更好地爱自己》 一年到头,想必大家都已经感到些许疲惫,干不动了。 无论是工作上的压力,亲密关系中的焦虑,还是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在这一年中或多或少都在伴随我们。而在每个人内心,也许都有一个需要被安慰与呵护的自我,在与这些情绪周旋。 这一年,你有好好地爱自己吗?在面对那些干扰你情绪的问题,是否有找到什么好的方法,让自己开心点儿?“创飞他人”是不是一种好的抒发渠道?吃点好的、买买买,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么?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如何更好地爱自己”,听听经常处于写稿焦虑中的记者们,有哪些与自己好好相处的方法。而识别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并努力接纳他们,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让我们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摄魂怪时,学会召唤出属于自己的守护神吧~ 【时间轴】 03:23 你会在很长的时间里,都走不出父母的严格管束吗? 10:56 “内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6:06 “买买买”“吃顿好的”,真的可以放松自己吗? 22:01 “创飞别人”“有话直说”,真的就能不内耗了吗? 27:09 爱自己的前提,是自我接纳 29:52 我们可以获得/给予无条件的爱吗? 37:38 亲测好用的方法:心理暗示、写日记、举铁 【延伸推荐】 音频课 | 《把心理学作为方法:重养人生的心灵启旅》 播客 | Vol.58 重养人生,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Kings of Convenience - Mrs.Cold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加速时代的亲密关系,左滑“搭子”,右滑“人机恋”?丨发明生活Vol.2
【主播】 李伟: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圆桌嘉宾】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茅明睿: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社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城市实验室联合创始人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日常的深处》作者 随易:跳海酒馆联合创始人 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的第二期,本场圆桌的主题是“超越经验,被互联网塑造的Z世代”,节目首先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互联网人类观察爱好者董晨宇老师的演讲开启,他聊了聊那些“加速时代的爱与哀愁”。 我们当下身处在一个什么都变得非常快的时代,“从前慢”成了一种怀念,加速时代的技术和亲密的关系是本期播客讨论的核心:茅明睿老师点出“现在年轻人需要的是一个有浓度的空间”;在王小伟老师看来,如今“人和人之间诗意的距离感在互联网时代被完全打破了”;对于随易来说,跳海的用户都是一些像水一样的年轻人,想要的东西不确定,那就“不如跳下去和他们一起游”;董晨宇老师发明的新词“快闪型的共同体”,从中可以看出,年轻人是液态的,而“我们这一代人挺固态”,这或许是两代人的区别。 网络让我们更空虚还是更快乐了?技术是中立的吗?我们如何去理解当下的社交关系?在本期节目中,你或许会收获一次脑力的激荡。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2:53 董晨宇:聊聊“加速时代的爱与哀愁” 00:12:10 搭子,就是“剥洋葱剥到第二层,露出爱好,点到为止” 00:17:38 “人机恋”是否可以被接受成为一种新的亲密关系? 00:27:27 亲密关系和钱之间,有冲突吗? 00:32:16 在每个城市中,年轻人都需要有一个“居场所” 00:37:00 现在年轻人需要的线下空间要有“浓度” 00:48:59 互联网让我们更快乐还是更空虚了? 00:54:09 2016年后,算法开始主导人应该看什么 00:55:20 网络让我们从“天涯若比邻”变成“比邻若天涯”了吗? 00:58:39 技术在背锅,中立的,还是在推动分裂上不断踩油门? 01:03:41 线上和线下的社会空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 【相关内容】 喜欢老社区、旧街坊,是当代青年的“叶公好龙”? 互联网究竟让我们“天涯若比邻”,还是“比邻若天涯”?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社区能治愈现代城市人的孤独和分裂吗?丨“发明生活”Vol.1
【主播】 贾冬婷:三联人文城市及三联中读执行总编辑 【圆桌嘉宾】 何志森: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褚云:麓客社创中心执行理事长,CCC成都社群大会联合发起人 池晓:钥匙玩校创办人、好奇学习社区创办人 岳阳:“意外重庆”联合发起人,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 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我们将在节目中围绕“发明生活”为主题,展开5场马拉松圆桌的讨论,每期节目由演讲嘉宾的单人演讲和圆桌多人讨论两部分组成。 本期节目是系列的第1 期,圆桌的主题是“游牧时代,为什么还需要社区”,演讲嘉宾何志森在开场就抛出了有关社区的8个问题,而参与圆桌的几位嘉宾也可以说都算从事社区相关工作,但却有着不同的实践方向: 何志森通过mapping工作坊观察与营造社区;褚云被视为社群地产的实践者;池晓通过社区参与推动创新教育实践;岳阳则通过行走和观察城市中的非正规空间,挖掘民间自发的艺术与营造。 我们可以通过社区变成更好的人吗?社区究竟给了我们什么?讨论社区或许还会让我们意识到“看见”的重要性,如何志森所说,“要关注你身边的人,从你身边的人开始关心你的邻居,关心你小区楼下的保洁阿姨、环卫工人、保安,关注你身边那一些内向的人,那些不爱发表声音的人”。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2:50 我们为什么要发明生活? 00:04:41 何志森:提出有关社区的八个问题——你觉得客家土楼是社区吗? 00:16:47 年轻人的孤独成了一种日常,社会是孤独、分裂和孤立的解药吗? 00:23:26 社区就像养植物一样,需要漫长的建构过程 00:27:30 褚云:我们如何理解社区和社群的差异? 00:35:25 池晓:过去的学校已经形成了社区,但它的连接方式过于单一 00:39:13 岳阳:重庆最有意思的社区“不同群体融入的皇城街街道” 00:44:31 游牧时代看起来更自由了,为什么还需要社区? 00:51:33 “今天我们还有没有能够寄托自己的社区存在”? 00:57:25 迈向社区第一步:聊聊我们为什么需要社区? 01:01:57 首先“我们要重新把自己的眼睛用起来,关心你身边的人” 01:11:09 群智涌现永远是来自“失控”的 01:17:31 拥抱不确定性,在试错中看见可能性 【相关内容】 喜欢老社区、旧街坊,是当代青年的“叶公好龙”? 互联网究竟让我们“天涯若比邻”,还是“比邻若天涯”?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EP178 “琼瑶热”记录的流行文化史:台湾电影、大陆出版到影视剧改编
主播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卡生,《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刘敏,《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陈璐,《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孙雅兰,《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 本期封面故事:《琼瑶、言情小说与情感教育》 12月4日下午,知名作家琼瑶离世,享年86岁。她用了一封遗书,和一条视频向世人告别:“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地去了!” 在琼瑶的一生里,一共写了66本书,改编成电影55部、电视剧34部。这样的高产输出和覆盖整个华语世界的影响力,让她在畅销程度上成为与金庸并肩的通俗作家。从台湾到大陆,从小说到影视剧,从20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琼瑶的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在几代人的生活中留下印记,也见证了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的巨大转变。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从第一波“琼瑶热”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出发,聊聊书籍、电影与电视剧背后,那些或许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故事,以及琼瑶与她的作品所见证的时代变迁。 【时间轴】 02:20 初代“琼女郎”归亚蕾:演琼瑶姐的戏,需要浓烈的感情 06:04 从“健康写实主义”到“三厅”电影 16:25 抓住第一批读者的心,不仅靠轰轰烈烈的爱情,还有“向往的生活” 22:15 男性读者在读琼瑶小说时,都在关注什么? 30:04 绿萍和费云帆的“风评”,为何会发生两级翻转? 36:40 琼瑶的正版书,如何进入大陆市场? 44:31 当琼瑶小说开始卖不动了 48:16 为什么在影视从业者心中,琼瑶是顶级编剧与制作人? 54:51 《还珠格格》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老友记》 58:20 “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 【延伸推荐】 数字刊 | 《重返金曲时代》 数字刊 | 《金庸:传奇香港和辽阔江湖》 ————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配乐/古巨基 - 烟雨濛濛 刘家昌 - 一帘幽梦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EP177 李子柒带火的非遗手艺,如何接住“泼天富贵”?
嘉宾 | 杨璐,《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嘉宾 | 黄子懿,《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 本期封面故事:《手艺之美》 因为李子柒的热度,让雕漆、蜀锦等传统非遗技艺,得到了一波罕见的网络流量,也让许多先前并不了解这些手艺的人们,近距离感受了它们的魅力。在近些年对于“国潮”“新中式”的追捧热潮中,非遗手工艺品也屡显爆款,成为消费市场上值得关注的品类。 我们好奇的是,这些非遗手艺的生存状况如何,真的濒临失传、经营惨淡吗?在今天,哪些人会消费这些价格不菲的精美器物,而面对更广大的受众,是否也有更平价的产品?非遗手艺在电商直播和短视频上的火爆,究竟是赚吆喝,还是会带来实打实的收益?而在未来,又是哪些人在传承和发展,延续这些精巧的技艺? 本期Talk三联,我们想聊聊这些精美的非遗手作背后的故事,这些历经千百年流传至今的传统手艺,如何生发出新的脉络,继续承载我们对于美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时间轴】 01:02 在苏州和成都,都见到了哪些非遗手工艺? 06:45 苏州:从皇家织造到出口换汇 13:04 成都:“蜀锦事件”与老手艺人的坚守 21:12 市场上能买到的非遗手工艺品,都很贵吗? 39:54 后继无人:招徒弟的困难都难在哪儿? 50:19 招什么样的徒弟,苏州和成都有大不同 53:43 短视频和直播电商,对于非遗手工艺的影响有多大? 【延伸推荐】 《东方守艺人:在时间之外》,艾江涛、葛维樱等/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本书选取21个中国传统手艺中最精美、最具东方美学底蕴的种类:富阳纸、龙泉瓷、元青花、庐州木雕等,记录处在传承与变革中的传统手艺,讲述手艺传承背后的故事,以及守艺人在漫长岁月里不灭的热情。在这里,见证一代人用一生守护一门技艺。 编辑/一丁 剪辑/译丹 ———— “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关注我们】 App:三联中读 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 微博:@三联中读 小红书:三联中读 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 【商务合作】 zhongdu@lifeweek.com.cn
- 现场!现场!16丨倒在雪山上的年轻人:当流量涌入户外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余物非,《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4年10月2日和10月4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哈巴雪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一位26岁向导在带领徒步者游玩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仅隔一天之后,又有一位22岁的徒步者未经审批报备,从虎跳峡区域进入景区后失联,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倒在了4200米的哈巴雪山上,法医鉴定其死为高原反应。 哈巴雪山是一座海拔5396米的积雪山峰,因为有合适的路线和海拔爬升高度,被认为是入门级训练首选的雪山之一,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广泛追捧,甚至成为不少人的“人生第一座雪山”打卡地。 两位登山者为何来到这座雪山?都只20多岁的他们,缘何接连在此发生事故?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这座山峰如何成为年轻人追捧的“人生第一座雪山”?当流量涌入户外圈,我们又该做哪些准备? 事件发生后,《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余物非前往现场调查,采访到了遇难者家属和多位相关人士。本期节目,我们将同他一起,了解此次事故的背后并讨论户外探险的相关话题。 备注: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名字“张起灵”,是遇难者生前一直使用的化名。事故发生后,他的家人希望我们在报道中使用这个名字,以作纪念。 【时间轴】 00:01:36 一座雪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 00:05:12 现场还原:“第一反应这个人真的穿的特别少” 00:13:20 在户外圈,哈巴雪山是怎样一个存在? 00:28:55 “张起灵”到云南后 00:31:57 10月2号,26岁的向导之死 00:37:47 从探险者到大学生,哈巴雪山如何成为了户外打卡地? 00:57:14 户外探险VS事故风险,当地应该如何平衡? 01:04:51 当流量涌入户外圈,“心中有数再出发” 延伸推荐: 文章丨22岁大学生,倒在雪山上 ——————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