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7. 对话话剧《马叙伦》主创:你是否还记得那些为理想奔赴的热血时刻?
国内首部以多党合作史与民主党派创始人为主题的大型原创话剧《马叙伦》日前在上海演出。很多年轻观众可能对马叙伦并不熟悉,殊不知,从创建民进到协商建国,从北大任教到致力于新中国教育事业,就连最早把10月1日定为 “国庆日”的提议,都与他息息相关。马叙伦的一生,始终在追求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自由、国家的富强。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话剧《马叙伦》的主演魏鹏、刘建福、郭冲、王荷、李钺,和大家分享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魏鹏: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刘建福: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郭冲: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王荷: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李钺:话剧《马叙伦》主演、浙江省话剧团青年演员 星纪: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16. 对话王圳冰、王金格:阳刚之气爆棚!舞剧《破冰》歌颂“无名英雄”
作为继“双奖”舞剧《五星出东方》之后,北京歌剧舞剧院打造的又一部大型原创舞剧——《破冰》由石仁琦、陈军汝、朱东超、张剑斌、王金格主演。该剧改编自热播电视剧《破冰行动》,是国内首部现当代禁毒题材舞剧。目前该剧入围了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日前在上海完成了终评演出。 《破冰》讲述了东山市公安局禁毒警李飞父子两代人在铲除塔村制毒贩毒集团的过程中,几度陷入困境的故事。毒贩林耀东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对禁毒警不择手段威逼利诱,公安局副局长马云波和家人也被卷入其中。 面对这样的挑战,李飞父子等禁毒警不惧艰险、不畏牺牲,在破冰行动中,拼死撕破地下毒网,为扫毒禁毒事业奉献热血与生命。 日前,长三角之声记者秦悦采访了舞剧《破冰》的导演王圳冰、主角于慧的扮演者王金格,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 对话者: 王圳冰:北京歌剧舞剧院编导、舞剧《破冰》导演 王金格: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团首席舞蹈演员、舞剧《破冰》于慧扮演者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
- 115. 对话周云蓬:我也想成为像博尔赫斯一样的图书管理员
从17岁搭上绿皮火车出发,民谣歌手、作家周云蓬一路游历,一路记录有趣的人和事,更一路亲历中国新民谣鲜活生长的时代。九岁失明的他,并未因视力的缺陷而放弃对阅读、行走的渴望,一切种种都被他写在了第一本随笔集《绿皮火车》中,时隔数年,这本随笔集以新版《绿皮火车:一直在路上》归来,翻开书本即重现其个人的精神漫游史。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就与周云蓬一起聊聊那些路上的风景、邂逅的人和难忘的故事。 - 对话者 - 周云蓬:民谣歌手、作家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14. 对话话剧《北上》主创:中国人演中国人写的“外国人眼中如何看中国的运河”!
话剧《北上》改编自徐则臣创作、曾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小说,通过意大利青年小波罗的寻亲之旅,串联起1900年晚清动荡与当代文化寻根的双重故事线索。 该剧采用“双时空交织”的独特结构,将小说中30万字的宏大体量浓缩为两个半小时的舞台叙事,选取杭州、扬州、淮安、聊城、通州五大运河节点城市,讲述几大家族跨越百年的史诗。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话剧《北上》的主创及主演,与大家分享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 -对话者- 解涛:话剧《北上》编剧 李伯男:话剧《北上》导演 李霆:话剧《北上》“谢平遥”饰演者 梁峰:话剧《北上》“小波罗”饰演者 星纪:长三角之声主持人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13. 对话高世章:“一个念头”成就音乐剧《大状王》的“一番宇宙”
音乐剧《大状王》自2022年预演、2023年首演以来,收获好评无数,业内人士称之为“华语音乐剧巅峰”。 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是实力超群的主创团队吗? 该剧集结了香港音乐剧界的“铁三角”——作曲高世章、作词岑伟宗、编剧张飞帆。此前,他们三人共创的音乐剧《雄狮少年》也同样火爆异常。 ——是长达8年的打磨吗? 2015年“一个念头”萌生,高世章打破常规制作音乐剧的流程,说服团队按照工作坊的节奏,慢慢磨成“一出好戏”,期间数易其稿。 ——是香港50年的音乐剧发展基础吗? 1972年,香港首部本地创作的华语音乐剧《白娘娘》上演,拉开了音乐剧在港发展的帷幕。1997年,由张学友主演的《雪狼湖》首演连演42场,入座超过30万人次,堪称卖座鼎盛的代表。而后,音乐剧《顶头锤》等讲述香港本土故事、具备鲜明本土特色的作品层出不穷。 或许这些原因兼而有之。 今天,让我们从高世章的视角出发,走进爆款音乐剧的背后,走近一个香港音乐剧人的20年。 - 对话者 - 高世章:音乐剧《大状王》作曲、编曲、艺术总监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秦悦在此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12. 对话杜光祎、张嘉豪、钱安琪、陈笑一:《时光代理人》如何让观众走进“微波炉”?
音乐剧《时光代理人》自2023年11月起在上海大世界开启长期驻演,时至今日仍然是沪上最热的跨次元舞台之一。 这部作品改编自bilibili原创人气动画,剧情围绕一家叫做“时光照相馆”的小店展开,讲述了“时光代理人”程小时与陆光各自身怀特殊能力,一人能进入照片场景,一人能预知拍摄前后的经历。他们通过房东乔苓的介绍,接受一桩桩照片委托任务,为人们解决问题、弥补遗憾。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接着奏乐接着舞encore musicals总制作人陈笑一、音乐剧《时光代理人》主演杜光祎、张嘉豪、钱安琪,与我们一起分享这部作品长期驻演中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陈笑一:接着奏乐接着舞encore musicals总制作人 杜光祎:音乐剧《时光代理人》主演(饰陆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张嘉豪:音乐剧《时光代理人》主演(饰程小时/陆鸿斌) 钱安琪:音乐剧《时光代理人》主演(饰乔苓)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11. 对话松天硕、李梦泽、翟卫国:《长安的荔枝》在舞台上到底该怎么运?
改编自马伯庸原著小说《长安的荔枝》的同名电影已定档暑假、同名电视剧也即将上线,而成为最先与观众见面的则是第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参演剧目之一:话剧版《长安的荔枝》。 5月下旬,这部作品在上海连演6场,这也成为该作全国巡演的首站演出。剧情围绕“大唐天宝年间,小吏李善德被委任要将鲜荔枝从岭南运至长安”的情节展开,读过原著的朋友想必知道,要把《长安的荔枝》搬上舞台,最大挑战莫过于舞台设计。 话剧舞台在转换时空时是受限的,那么如何在舞台上表现从岭南到长安这近5000里的路途转换呢?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话剧《长安的荔枝》艺术总监翟卫国、改编及导演李梦泽、主演松天硕,与大家分享这部作品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翟卫国:西安话剧院艺术总监、《长安的荔枝》艺术总监 李梦泽:《长安的荔枝》改编及导演 松天硕:青年导演、演员,《长安的荔枝》主演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10. 对话大阪世博会中的上海文化品牌:当海派文化遇见世界舞台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开幕已一个月有余,超250万普通观众入场,日均入场人数约为15万人次。在人气高涨的中国馆和国际组织馆内,上海文化品牌以多元姿态亮相世界舞台。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上海歌舞团、上海昆剧团等文化机构,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向世界展现上海的城市魅力与文化底蕴。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这些团队的负责人、参与者分享她们的世博见闻。 -对话者-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刘文涛: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 周晓辉:舞剧《朱鹮》“鹮仙”饰演者 梁鑫:舞剧《朱鹮》“樵夫”饰演者 余彬:昆剧《长生殿·小宴》“杨贵妃”饰演者 黎安:昆剧《长生殿·小宴》“唐明皇”饰演者 -收听指南- 一、世博博物馆的 “时空车厢” 二、舞剧《朱鹮》的跨时空回响 三、昆曲《长生殿》的东方美学输出 -互动方式-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09. 对话俞华蕾、程卫平:为什么时至今日我们仍要认识威廉·莫里斯?
威廉·莫里斯,是谁? 打开浏览器,搜索“威廉·莫里斯”——你会看到一页又一页的壁纸。枝蔓缠绕、花叶繁复,仿佛中世纪的植物在你屏幕上缓缓舒展。他的名字,早已与这些浪漫迷人的图案紧紧相连。 但如果你只把他当作“壁纸设计师”,那你就低估了这位19世纪全才的生命广度。 他是“现代设计之父”,他的美学至今仍活跃在全球家居、时尚与工艺领域。但同时,威廉·莫里斯更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多面”人物,他是诗人、设计师、工艺复兴者、印刷人、社会主义者,是“让艺术回归生活”的理想主义者。他翻译冰岛史诗,手工装帧书籍;他主张艺术与劳动合一,创立莫里斯公司,推动“工艺美术运动”;他热衷社会主义,是英国最早一批站上街头为劳工发声的知识分子之一。 [b73fe3866aa6a014e928ef1a3d48481b.jpg] 而菲奥娜·麦卡锡的传记名作《威廉·莫里斯传》是对莫里斯难得一见的全景描绘。她将莫里斯的艺术、文学、政治、爱情乃至愤怒与挣扎,一一还原。书中那个留着大胡子、胖胖的莫里斯,有时像个匠人,有时像个理想主义的愤青,有时又是个沉迷幻想的中世纪骑士。他复杂而真实,遥远却依旧灼热。 本期《先锋派报告》,我们邀请到《威廉·莫里斯传》责任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编辑程卫平以及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研究官员俞华蕾,一起走近这位“为我们时代而生的人”,看看他如何缔造生活中每一种恒久的美,以信仰穿透现实,一起重温坚持理想的力量。 - 对话者 - 俞华蕾: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副研究官员、“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特展策展人 程卫平:《威廉·莫里斯传》责任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编辑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08. 对话刘文涛:98岁仍日画7小时!黄永玉不只是老顽童
他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院院士,也曾是初中留级5次的湘西流浪汉,这就是黄永玉,集大雅和大俗于一身。 他人生三大爱好依次是读书、打架、侃大山,但绘画最为出名——代表作包括木刻作品《春潮》《阿诗玛》、毛主席纪念堂巨幅壁画《祖国大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张生肖邮票猴票等。 黄永玉想在100岁那年办一场新作展,如他在80、90岁时做的那样。为此,他每天早起画画,工作将近7小时。遗憾的是,他最终在2023年6月,时年99岁之际与世长辞,未能亲眼见证百岁新展的盛况。 目前“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黄永玉新作展”来到上海,将在世博会博物馆展出到6月8日。200余件(组)作品及相关文献,带领观众走进浓烈恣肆的艺术世界,也走近这位幽默、豁达的“老顽童”。“九月十日是中秋,请来我家看月亮(管饭)”“我九十八了,活该请您来万荷塘喝一杯”“愿每个人都有美好的今夜”,引得不少观众莞尔一笑。 本期节目,世博会博物馆馆长刘文涛将与我们一起分享黄永玉其人、其画,讲述展览背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刘文涛:上海世博会博物馆馆长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收听指南 - 02:23 “在黄永玉去世前100天,我和他聊了6小时” 04:53 90多岁黄永玉每天画画7小时 09:32 黄永玉曾发愿“要到上海去” 11:21 沪上一年,情谊一生 13:59 是黄永玉新作展,也是百岁老人对世界的叮咛嘱咐 16:57 “最多只能带着一盆花来看我” 19:52 黄永玉不赞同周敦颐的《莲说》 21:44 “如此漫长,如此浓郁,那么色彩斑斓” 24:51 黄永玉不只是一个艺术老顽童 30:40 观众反馈超乎预期 35:47 世博会博物馆未来展览计划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
- 107. 对话舞剧《主角》主创:舞剧“含舞量”有标准吗?回应来了!
5月16日-5月17日,改编自作家陈彦茅盾文学奖同名小说的舞剧《主角》将作为开幕大戏亮相第四届长三角城市戏剧节。 从放羊娃到秦腔皇后,40年沉浮尽在舞步起落间,带领观众感受秦腔元素与舞蹈肢体的激情碰撞。此前,该作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后,引发剧迷热议。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主创团队,与我们分享舞剧《主角》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王玫:舞剧《主角》总编导 李晨赛:演员,剧中饰忆秦娥 沈天程:演员,剧中饰封潇潇 张剑斌:演员,剧中饰刘红兵 吕科镝:演员,剧中饰石怀玉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收听指南 - 02:49 只要一删减就会出现你满意他不满意的情况 09:58 第一次接触到《主角》这个戏是什么契机 16:29 舞剧选角时是如何考量的? 30:59 一直在调整,这是我们的宿命 31:25 舞剧真的有“含舞量”的标准吗? 54:21 忆秦娥每一个人生选择都是被动的 59:12 群舞“数拍子”的设计是有意为之吗? 61:38 在自己的人生当中没有人是配角!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阿基米德 - 搜索《先锋派报告》
- 106. 对话冯远:艺术界找不出第二个陈逸飞!
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陈逸飞是一个值得记载的重要人物,今年适逢其逝世二十周年暨诞辰八十周年。浦东美术馆年度重磅大展:“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日前开幕。 作为陈逸飞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完整的个人回顾展,“时代逸飞”以陈逸飞诞辰80周年纪念为契机,共汇集了逾150件展品,全方位地呈现了陈逸飞创作生涯每个阶段的整体样貌和思想转变,突出了他在不同领域内的重要成就。展览持续至10月12日。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总策展人、中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 冯远,和大家一同深入探讨展览的策展历程与陈逸飞的创作故事。 - 对话者 - 冯远:“时代逸飞:陈逸飞回顾展”总策展人、中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副主席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收听指南 - 04:40 他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超越了当时一批国内艺术家 11:03 陈逸飞赴美留学后画风有哪些变化 18:07 认为“水乡系列只表现江南文化特色”太表面了 21:37 凭什么能卖出高价的艺术一定就是商品画? 33:42 陈逸飞的创举在美术界是稀有的 38:49 他的社会责任感来源于什么?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搜索《先锋派报告》
- 105. 对话张文蕊:潘玉良作品收藏“全宇宙最强”,安徽博物院新增一常设展
潘玉良是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传奇。 她原名张玉良,1895年出生于扬州的一个贫民家里,父母去世后落入风尘。17岁时被当时的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赎出,改姓潘。二人迁居上海后,潘玉良开启了绘画学习之旅,不仅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王济远等人,还前往巴黎、罗马留学深造,跟徐悲鸿是同班同学。她在海外屡屡获奖、参展,名声大噪。回国后,潘玉良在上海美专任西洋画系主任,在南京举办过四次个人画展。 刘海粟评价她是“中国印象派第一人”,徐悲鸿夸她是“画界巾帼英雄”。 为纪念潘玉良诞辰130周年,安徽博物院重磅推出“潘玉良艺术展”,自2025年4月10日起在庐阳馆(老馆)面向公众长期开放。展览以院藏超过四千件潘玉良艺术作品为核心,首期精选130余件精品,未来将通过不定期轮换展品,动态呈现这位“一代画魂”的创作活力。 与此同时,安徽博物院还跨界合作香港音乐剧期间剧团演戏家族,在全新音乐剧《玉良》中担任制作顾问,通过多元角度呈现潘玉良的传奇人生。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潘玉良艺术展策展人、音乐剧《玉良》展演活动项目负责人张文蕊,一起分享展览和剧目的幕后故事。 - 对话者 - 张文蕊:安徽博物院策划交流部副主任 秦悦:长三角之声记者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收听指南 - 一、潘玉良的经历 01:50 潘玉良为什么能征服世人? 02:51 玉良不语,只是一味画画 03:48 孤苦童年没有限制艺术巨匠追求辉煌 04:49 潘玉良居然和徐悲鸿是同班同学?! 二、 潘玉良艺术展 05:46 安徽博物院拥有“全宇宙最强”的潘玉良作品收藏 14:21 首展130件精品,错过将很难再见 20:59 潘玉良的“老友记” 22:51 潘玉良艺术生涯的五个阶段 30:18 不被定义的潘氏风格 三、展览亮点与跨界合作 31:26 策展人最爱潘玉良的哪幅画? 34:06 潘玉良的艺术藏品 44:10 潘玉良的艺术故事被改成了音乐剧? 52:32 潘玉良艺术展的当代启示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
- 104. 对话陶冶、段妮:重复的生活让人匮乏,所以我们需要艺术
陶身体剧场是由陶冶、段妮、王好于2008年创立的中国先锋现代舞团,以“身体即剧场”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探索身体运动的本质与无限可能。 2024年,陶身体的数位系列作品《16》《17》在上海举行世界首演。今年,这两部以头部运动与声音为主导的作品,又重新登陆西岸大剧院。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陶身体剧场创办人、艺术总监陶冶、段妮,和大家分享陶身体剧场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陶冶:陶身体剧场创办人、艺术总监、编舞,曾获威尼斯双年展舞蹈银狮奖 段妮:陶身体剧场创办人、艺术总监,曾获威尼斯双年展舞蹈银狮奖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收听指南 - 03:43 陶冶编舞从来不靠灵感 08:51 创作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为什么不 24:03 陶身体为什么要创立陶身体2团 28:44 如何看待网络上“精神状态很美丽”的评论 39:01 找舞者比谈恋爱还难 45:36 在一起20年的他们如何看待彼此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
- 103. 对话兰海蒙、余思冉、卫莱、沙子博:《2:22》请勿剧透!那1个小时我们在聊什么?!
当时针指向深夜2点22分的瞬间,两对伴侣展开了一场关于信仰与科学的角力。曾荣获劳伦斯·奥利弗奖与英国戏台之上奖多项殊荣的悬疑力作话剧《2 : 22》,本轮以本土化重构小剧场舞台登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自首演以来,以其精巧的时空叙事在上海掀起观剧热潮,本轮演出将持续到5月4日。 今天的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2 : 22》的四位主演兰海蒙、余思冉、卫莱、沙子博,和大家一同深入探讨该剧创排台前幕后的故事。 - 对话者 - 兰海蒙:二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2 : 22》中饰演Sam 余思冉:演员,《2 : 22》中饰演Jenny 卫莱:二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2 : 22》中饰演Lauren 沙子博:演员,《2 : 22》中饰演Ben 严括:长三角之声主持人、视频号《严老师殺时间》主理人 - 收听指南 - 02:14 创排过程中分别做了哪些功课 06:47 导演让我们必须在舞台上生活起来 09:50 大剧场版与小剧场版之间有哪些不同 14:22 一人独挑连演36场大梁的兰海蒙累吗 25:27 第一次转型出演话剧的余思冉是什么感受 37:02 卫莱如何演绎Lauren在台上醉的不同层次 48:35 饰演“神神叨叨”Ben的沙子博和角色有多像? 59:12 人生有很多时刻是太晚了,没有办法解决了 - 互动方式 - 微博:@江南派FM 微信视频号/小红书:严老师殺时间 社区:下载阿基米德APP,搜索《先锋派报告》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