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爵士乐】自由的即兴之旅
本期作品:《Blue Monk》、《Bright Mississippi》 所选专辑:Aki Takase & David Murray ——《Blue Monk》 爵士乐(Jazz),当代音乐类型的一种,尤其看重即兴发挥。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爵士乐作品,由Aki Takase与David Murray共同演奏,选自专辑《Blue Monk》。 本期所选作品《Blue Monk》是美国爵士钢琴家、作曲家塞隆尼斯·蒙克的作品。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钢琴家之一,塞隆尼斯·蒙克(Thelonious Monk)具有独特的即兴创作风格,并为标准爵士乐曲目做出了许多贡献。他的众多作品和即兴创作充满了不和谐的和声和棱角分明的旋律扭曲。 在演奏家Aki Takase与David Murray的演绎下,《Blue Monk》的忧郁感(blue)颇显玩味,给作品增添了几分诙谐;另一首《Bright Mississippi》的演奏也十分精湛,两位演奏家凭借默契的配合让作品充满即兴的趣味性,更有令人捉摸不透的自由性。 聆听爵士乐,让灵魂来一场自由的即兴之旅。
- 【音乐审美养成5】瓦格纳:爱之死
本期作品:《Richard Wagner/Franz Liszt:La mort d'Isolde》 所选专辑:宋思衡——《巴黎琴缘》 爱情与死亡是艺术作品的母题,惟有在艺术中,这个无比抽象的情感母题才得到升华。 本期为大家带来著名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的经典作品《爱之死》,选自钢琴家宋思衡的专辑《巴黎琴缘》。 瓦格纳的《爱之死》是其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最后一幕终曲。故事情节表现的是特里斯坦躺在伊索尔德的怀抱中死去,而伊索尔德也倒在特里斯坦的遗体上痛苦而死。 瓦格纳让他的作品人物直面了爱情与死亡,展现了矢志不渝的爱情,让艺术走向崇高和伟大。作品音乐采用了第二幕中伊索尔德的主题,旋律呈波状向前推进不断升华,直至攀到情感的巅峰,爱在这里涅槃。
- 【纯音乐】断于冬日的游丝
本期作品:《Three Pieces - I. Gossamer》、《Three Pieces - II. March Wind》、《Three Pieces - III. The Silent Pool》 所选专辑:Robert Atchison/Olga Dudnik——《Music by Armstrong Gibbs》 冬天是生命养精蓄锐的季节,蕴藏生命力的同时透露着沉重与肃然。 本期为大家带来Armstrong Gibbs的套曲作品,共包含三个篇章,由Robert Atchison担任小提琴手,Olga Dudnik负责钢琴演奏,选自专辑《Music by Armstrong Gibbs》。 第一篇章钢琴的声音率先打破寂静,清亮的钢琴声与忧伤的小提琴旋律让人倍感哀思,仿佛独自行走在寂寥的雪地上;第二篇章开头的旋律与节奏欢快而有力,中间转折部分情绪逐渐下沉,但在寂静到达的前一秒又恢复了活力;第三篇章则散发着浓郁的沉重感,给人以淡淡的忧愁。 进入深冬,世界将愈发寂静。挂在墙角的游丝随风飘荡,不知它是否能安然度过寒冬......
- 【枕边曲】巴赫: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本期作品:《Suite No.1 for Violincello (BWV 1007) - Prélude》、《Suite No.1 for Violincello (BWV 1007) - Allemande》、《Suite No.1 for Violincello (BWV 1007) - Sarabande》 所选专辑:Peter Croton-《Bach on the Italian Lute》 如果说「巴赫」被历代音乐家奉为大师中的大师,那么他为大提琴独奏写的六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称得上是经典中的经典。 本期为大家带来著名音乐家巴赫的《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由演奏家Peter Croton使用意大利琵琶演奏,选自专辑《Bach on the Italian Lute》。 该组曲是无伴奏乐曲中最早闻名于世的典范,在音乐结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上堪称举世无双,自1901年被卡萨尔斯“发现”并介绍给全世界的听众以来,它们便成了无限意义的延伸,更被誉为演奏家技巧与修养的试金石。 第一号组曲包括:1. 前奏曲,2. 阿勒曼德舞曲,3. 库朗舞曲,4. 萨拉班德舞曲,5. 小步舞曲,6. 吉格舞曲。本期选择了前奏曲、阿勒曼德舞曲,以及萨拉班德舞曲三个部分。 不同于大提琴音色的浑厚,演奏家Peter Croton所使用的乐器为乐曲增添了几分温柔。
- 【西域回响4】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期作品:《敕勒川》、《玉门关》 所选专辑:王月明——《出塞》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知名作曲家王月明的经典作品,选自专辑《出塞》。该专辑共收录11首作品,由作曲家王月明联合国内数位民族乐器大师共同制作完成,曾荣获“全国优秀文艺音像制品奖”一等奖。 《敕勒川》的幽幽笛声,缓缓揭开塞外的面纱。马头琴起初的低吟为《玉门关》添了几分沧桑;随后旋律转变,羌笛声愈加明亮,似乎从远方而来。这音乐似乎容纳的不再是音符,而是神秘的西北风光。 玉门关外的无限苍穹,远离红尘凡嚣。荡气回肠的塞外之风,令人别有一番心境。
- 【钢琴曲】立冬:送别秋风,迎接冬日暖阳
本期作品:《所谓荡漾》、《穿越时空的旁观者》 所选专辑:唐雨扬——《Lemon Waltz》 立冬了,风愈发喧嚣。它呼啸而过,将残留的秋意一点点吹散。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原创钢琴作品,选自青年钢琴家唐雨扬的专辑《Lemon Waltz》。该专辑创作于冬天,但作品的主题不仅限于冬天——爱、冷静、思辨、希望......唐雨扬将它们融入音乐,传递给每一位听众。 被琴键敲响的音符,交错跳跃着,如同舞者们轻盈的舞步,优雅地落在地面上。乐曲中的节奏留白与延迟,仿佛一颗满怀期待的心,炽热却仍青涩。 万物安眠的冬季正悄然靠近,「立冬」是它发出的信号。送别秋天,且让它随风远行。
- 【巡游万圣节】迷失,然后不断向前
本期作品:《Fram(弗莱门)》、《Addicted(上瘾)》 所选专辑:Trio Elf——《Fram(弗莱门)》 众人巡游于万圣节,是否会有灵魂在此刻迷失?接下来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爵士乐作品,选自蓝色精灵三重奏(Trio Elf)的全新专辑《Fram(弗莱门)》。 “fram”一词来自挪威语,可翻译为“向前”。而这正是专辑同名开场曲所朝的方向。 蓝色精灵三重奏(Trio Elf)从来没有止步于古典爵士钢琴三重奏的边界内。在新专辑《弗莱门》中,蓝色精灵三重奏勇于创新,跨入了电子舞曲领域。 他们一如既往地,以纯演奏的形式展现——沃尔特·朗负责钢琴演奏,格温·艾森豪尔担任鼓手,塞巴斯蒂安·吉克则是贝斯手。 鼓声之后是钢琴,从飘动的敏感转变为扣人心弦的紧迫。在音乐的变化中,仿佛感受到了灵魂由迷失到坚定的转变。
- 【居家臻选】日落,与秋风小酌几杯
本期作品:《La Valse du Flipper(弹珠游戏华尔兹)》、《Inútil Paisagem(无用的风景)》 所选专辑:Philip Catherine/Paulo Morello/Sven Faller——《Pourqoi(为什么)》 秋意正浓,夕阳徐徐下沉。风时缓时急,撩拨着被倦意包裹的你。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来自黄雀(Yellowbird)厂牌的爵士乐作品,选自专辑《Pourqoi(为什么)》。 该专辑的演奏者为三位顶级艺术家,分别是菲利普·凯撒林(Philip Catherine)吉他手保罗·莫雷洛(Paulo Morello)和贝斯手斯文·法勒(Sven Faller)。他们的演奏极其自然流畅、颇有风格,时而带着摇滚乐的活泼,时而像电影配乐一样深沉和内敛。 专辑《Pourqoi(为什么)》更侧重原创作品,除了比利时电影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德夫雷塞(1929-2020)的《第一支华尔兹》和尼古拉·安德里奥利的地中海风格的《弗龙特拉》之外,其余曲目均为凯撒林和莫雷洛原创。 卸下所有,与落日和秋风小酌几杯,享受此刻的慵懒。
- 【新世纪音乐】避世片刻,清心悠然
本期作品:《蛙》、《牛》 所选专辑:汤健——《琴鸣电舞》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自然风光透露着无穷之美,而浮躁的城市在音乐中也能寻得片刻安宁。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新世纪音乐作品,《蛙》与《牛》,选自音乐人汤健的专辑《琴鸣电舞》。 该专辑是一次对古琴与现代模拟合成器的探索。《琴鸣电舞》将古琴融入模拟合成器进行编曲,是“东方之琴”与“西方之琴”的融汇实践, 也是“古典之琴”与“现代之琴”的创新探索。 音乐人汤健用充满创意的编曲方式,碰撞出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火花。即使古琴之音是通过模拟器传出,却掩盖不了古琴的韵味。 乐曲中加入的动物音效,令人仿佛置身田园。扑面而来的是泥土的芬芳、山风的清爽、避世的悠然......
- 【万圣节特辑】某个生命的无词独白
本期作品:《舞者的独白》 所选专辑:无介——《生命之流》 万圣节,为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本期节目为“万圣节特辑”,为大家带来「无介」的作品《舞者的独白》,选自专辑《生命之流》。 《舞者的独白》由「无介」所作,而「无介」旨在创造出全新的声音表达和传递形式,打破过去固定形式的音乐创作。在充满神秘感的万圣节里,无词歌曲似乎最符合节日氛围。 作品《舞者的独白》的开头由迪吉里杜管渐入,营造出一种自然而神秘的氛围,吟唱声此起彼伏地向远处蔓延,如同倾诉般的无词哼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
- 【古典音乐】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本期作品:《C大调小星星主题变奏曲》 所选专辑:《宝宝音乐-古典精选》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孩提时期的你,是否听过这首歌曲呢?本期为大家带来古典音乐作品《小星星变奏曲》,选自专辑《宝宝音乐-古典精选》。 《小星星变奏曲》是莫扎特所创作的钢琴曲,包含13个段落。其音乐主题出自一首古老的欧洲民谣,该主题的节奏与旋律单纯而质朴,莫扎特为它配上了十二段可爱又富有魅力的变奏,乐声一直自然而愉快的流淌着。 该变奏曲的第一段,后由英国女诗人Jane Taylor配以歌词,成为广为人知的《小星星》儿歌(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一闪一闪小星星)。歌曲主题浪漫而梦幻,旋律轻盈舒缓,成为了全世界孩子们启蒙教育中最经典的一首儿歌。
- 【笛箫之章】泸沽湖上的涟漪
本期作品:《天明山温泉之恋(箫)》、《泸沽湖的月亮(箫)》 所选专辑:陈悦——《悦韵无界之听见青山绿水》 笛箫,在传统华乐中历来是吹奏类乐器的领衔代表。笛音清丽致远、高洁脱俗;箫声自吟内敛,声动凡间,二者都极具独特的东方韵味。 以笛音诉衷情,运箫声表乡愁。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用箫演奏的纯音乐作品,选自著名笛箫演奏家陈悦的专辑《悦韵无界之听见青山绿水》。 该专辑收录了十三首来自五湖四海的原创音乐,演奏家陈悦用笛箫描出华乐之美,描绘出生态美丽中国的新蓝图。在演奏家陈悦的袅袅箫声中,好似在俯瞰万里华夏的青山绿水,领略神州不同地域的风情。 让我们跟随演奏家陈悦的箫声,荡漾在泸沽湖的涟漪之上,再荡向更远的旖旎风光。
- 【巴洛克经典】亨德尔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音乐史上一段璀璨的时光,该时期所诞生的许多名家名作流传至今。 本期为大家带来知名作曲家亨德尔的A大调奏鸣曲,由小提琴家温慧明和钢琴家杨滨齐演奏,选自专辑《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 - 六首小提琴奏鸣曲》。 亨德尔的人生如同他的音乐一般,自由、华美、欢快且充满戏剧性。这张专辑所收录的六首亨德尔所作的小提琴奏鸣曲很好地体现了亨德尔的音乐美学观念。 小提琴家温慧明和钢琴家杨滨齐,将自己对亨德尔六首小提琴奏鸣曲的感悟、对巴洛克时期演奏技巧的掌握倾注于专辑之中,诠释了巴洛克时代风格特征。
- 【钢琴曲】李斯特:旅行岁月《奥伯曼山谷》
本期作品:《Franz Liszt:Vallee d'Obermann(李斯特:奥伯曼之谷)》 所选专辑:宋思衡——《巴黎琴缘》 弗朗兹·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赞誉为“钢琴之王”。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奥伯曼山谷》由钢琴家宋思衡演奏,收录于专辑《巴黎情缘》中,这是钢琴家宋思衡荣获第六十一届玛格丽特-隆国际大赛冠军后录制的第一张唱片。 《奥伯曼山谷》是李斯特《旅行岁月》第一集《瑞士游记》中的第六首,灵感源于法国作家瑟南古的书信作品《奥伯曼》。 这部作品以较长的篇幅、较为复杂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著称,是李斯特创作的一部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
- 【纯音乐】以手碟之音,穿透深邃宇宙和内心
本期作品:《穿行》、《无畏》 所选专辑:庞岩——《穿行》 当远古的智人第一次凝望星空时,便开始了思考自身与宇宙关系,试图从深邃而神秘的宇宙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内心与宇宙的共鸣? 本期为大家带来两首纯音乐作品,选自曾为腾格尔、张宇、齐豫等知名音乐人担任录音编曲工作的音乐人「庞岩」的专辑《穿行》。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生离死别,但庞岩相信生命没有真正的离开,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在另一个空间继续存在。 庞岩首次以手碟这个乐器为媒介,创作了专辑《穿行》。在该专辑中,庞岩想表现的不单是纯技术演奏,更想通过手碟所演奏的音乐穿透内心与深邃宇宙,找到它们的共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