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君君、蛋挞:两个女孩与绿色蔷薇的十年
在深圳相识,在升学的分水岭,一个回到湖北老家,一个留在深圳。 她们聊起教育的差异:老家学校要五点起床跑操,深圳职校的食堂却难吃到让人瘦了24斤;谈人们对职校的偏见——“读职校就是社会底层的废物”,也谈学历的困惑——“我们不过是在学校多待几年,给周边小店送钱”。她们经历过老师的针对、打工的煎熬、被霸凌的阴影,也记得海边告别的夜晚和戏剧社带来的自信。如今,纵使仍有迷茫和徘徊,她们走在探索的路上。 -嘉宾- 君君、蛋挞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2:23 我们俩性格完全不合,也不知道怎么就玩到一起了,然后一直玩到现在。 06:42 只要来深圳,我肯定第一时间约她出来玩,再见面还是像小学时那么亲 12:19 到大专,我天都塌了……下铺不爱洗头,有次我偷偷算了,她5天没洗,味道都飘我床上了 15:01 他们说读职校就是社会底层的废物,我听了特别难受 15:44 我上学就是在养活学校周边的商店,我们消费,再给他们赚钱供孩子读书,这就是个循环。 24:49 看到妈妈头发白了,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 -音乐- 《带走时间的列车》 01 相识与分离 丁当:这次特别开心和荣幸邀请到两位女孩,绿色蔷薇见证了她们从小学、初中,一路到成年。 君君:我叫君君,来自湖北,现在在绿色蔷薇当实习生,今年20岁。 蛋挞:我叫蛋挞,来自汕头,现在在汕头读书。 丁当:你们俩认识多久啦?给大家讲讲你们从老家来到深圳,以及相识的过程吧。 君君:从幼儿园就一直在这里读。蛋挞是三年级转来的,我们从那时候认识,一直玩到现在。 丁当:当时为什么来深圳呢? 君君:因为家里人来这边打工,爷爷奶奶年纪大,带不了我,我就跟着来了。 蛋挞:我妈不放心爷爷奶奶带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就把我们都带到深圳了。 丁当:你俩刚认识时,对彼此都是什么印象呢? 蛋挞:我们是同班同学。我对君君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特别彪悍,每天追着男生打。 君君:哈哈哈,我们俩性格完全不合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就玩到一起了,然后一直玩到现在。 丁当:你们从老家来到深圳,当时是怎么进这所学校的呢? 蛋挞:好像交学费就行。 君君:对,不像公立学校要积分,很麻烦,我们这交钱就能上。 丁当:三年级相识后,到六年级你们分开了一段时间。君君选择回老家,蛋挞留在深圳。当时的想法是什么? 君君:当时想冲刺一把考上高中。老师说在这里中考的话外地户口没优势,深圳户口优先,会更容易些,所以家里考虑后,我就回老家读书了。 丁当:蛋挞留在深圳,又是怎么考虑的呢? 蛋挞:我爸爸妈妈、兄弟姐妹都在这里。 丁当:君君从湖北来深圳,又回老家,还是一个人回去的。你觉得深圳和老家上学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当时心情如何? 君君:刚回老家时,我去的第一所学校,宿舍到了天气很热的时候,没风扇也没空调,我都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睡觉的。(略) 丁当:在深圳上学时,你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 君君:每天放学就和蛋挞一起玩,无忧无虑地到处玩嘛,特别开心,没有什么烦恼。(略) 丁当:你回老家不仅要独自面对生活,学习强度还很大。 君君:5点起床后,到学校上早自习,然后跑操、吃早餐,一天基本没时间玩。老师还打人,迟到一分钟打一下,天天迟到,快被打死了。 丁当:那你们分开后还联系吗? 君君:有,虽然不是说经常联系,但只要来深圳,我肯定第一时间约她出来玩,就算很多天不见面,再见面还是像小学时那么亲。 02 分岔路 丁当:后来你们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呢?感觉你们变化很大。可以讲讲各自的升学历程吗? 蛋挞:我初中时,学校主任跟我妈说,让我去读本科,六年,一年学费好几万,出来就是一个本科生了。(略) 丁当:君君呢?初中之后的经历是怎样的? 君君:我中考完离普高差几分,家里如果交点钱还是可以读的,但家里没交。本来爸爸妈妈和哥哥想让我出来学个美容什么的,但是我姐姐想让我继续读,当时她给我交的钱,我就去读了职高。当时有亲戚在里面当主任,说女孩子学护理比较好。表哥让我在护理和幼师里选一个... 丁当:老师怎么针对你了? 君君:一开始老师还假惺惺地说我在班里起带头作用,后来我化妆,她第一个拿我开骂,全班都化妆,拿我第一个骂。我气不过,就和她对着干。 丁当:你当时是怎么应对的? 君君:她骂我,我也气她,把她气死了,我自己也气坏了。老师还罚钱,化妆一次罚10块,玩手机罚30,上课睡觉罚10块,我一星期生活费就200,有次被罚150,我天塌了,没钱吃饭,我妈就把我骂死。 丁当:你讲这段经历虽然是笑着讲的,但回看这段经历,你有什么感受呢? 君君:其实当时挺难受的,老师有点刻意针对我,还针对我宿舍的朋友,经常突击检查我们宿舍。她人前一套背后一套,说特别喜欢我,我觉得好假。 丁当:当时你妈一周给你200块,罚了150,剩下50块怎么生活呢? 君君:老师说可以慢慢给。感觉她在班里都是假惺惺的,让我们捉摸不透。她是女老师,又特别喜欢班里的男学生,对男学生是一张脸,对我们女生就变成另一张脸。 丁当:蛋挞,你初中回老家念书的同学多吗? 蛋挞:挺多的,很多同学八年级就回老家了。差不多40个人里有20个吧。 丁当:你之前学幼师,现在学市场营销,转变挺大的。 蛋挞:我在深圳读职校的时候就是特别爽。每天就是拿着我妈给的生活费,上五天课,两天回家,但还是会很想回家,因为学校饭菜太难吃。(略) 丁当:你们一个留在深圳读职校,一个回老家读职校。你们觉得职校和高中有什么差异?自己和家人对这两者的态度如何? 君君:区别还是挺大的,高中学习氛围比职校好太多。当时没考上高中,我表姐和朋友都考上了。他们说读职校就是社会底层的废物,我听了特别难受。 蛋挞:之前初中老师说过类似的话。我妈只重视我小妹的教育,我们三个读什么她都不太清楚。 丁当:面对父母不太重视,或者那些伤人的话,你们自己怎么看呢? 君君:我觉得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有些考上985、211的人出来也找不到工作。读书是为了有更好的出路,但它不是唯一的出路。重要的是自己喜欢、感兴趣。 蛋挞:学历就是一个门槛,有学历可能机会多一点。但对我来说,我可能也有点读不下去了。我觉得在学校读书,以后还是要进入到社会。读大专的时候,学校门口全是小店,我就想我们读完书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可在学校却不停地给这些小店送钱。我现在就是在养活学校周边的商店,我们消费,再给他们赚钱供孩子读书,这就是个循环。我们不过是在学校多待几年。意识到之后,我都不想读书了,但我妈说既然读了,就换个证书出来好一点,因为招聘软件上很多都要求大专以上什么的。 丁当:你们进入社会后都做过什么工作? 蛋挞:我在绿色蔷薇当实习生,还当过一个星期服务员。 君君:收银、导购。收银员做了一个月,每天工作9小时。导购是在蛋糕店,有人进来给他介绍产品。还做过主播,在工厂也干过。在工厂就是我把这几年发生的事想一遍了,发现还没下班,当时觉得天塌了。每一分钟过得好慢,每天想怎么还没吃饭、怎么下班?真的很难熬。 丁当:我记得有次暑假,你妈妈让你去工作,当时压力很大吧,当时怎么想的呢? 蛋挞:我妈说我不能天天在家躺着,就变成一个废人什么的,我就出去找工作。去应聘服务员时,有个从四川来深圳的初中生也在应聘,老板说让我和她之间二选一,我就觉得我家在深圳这边,我就把机会让给她了。 03 未来 丁当:那你们对未来生活有什么想象? 蛋挞:我现在挺迷茫的,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也找不到感兴趣的方向,感觉一直在原地吧。理想中的生活有双休,一周四五天,轻松一点,差不多文员那样,因为可能我只能做到这样。然后能自己租个房子,不和家里人一起住。 君君:我也有点迷茫,但还是想找份稳定的工作,能养活自己,再攒点钱,出去闯闯。 丁当:在你们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觉得哪些是人生的转折点,印象特别深刻的? 蛋挞:有次参加绿色蔷薇的戏剧活动对我影响很大。之前我经历了很多不开心的事,被同学霸凌,还和前男友分手,暑假那段时间每天都哭,感觉自己可能得了抑郁症,因为我每天都会哭,我妈也没在意我。参加完戏剧活动后,我感觉找到了自信,在这之前我会比较胆小,我发现自己其实有更多方向可以选择。 君君:去年来深圳吧。之前一直没上班,身上没什么钱,还总跟前女友吵架,生活特别灰暗,情绪也不稳定。刚到绿色蔷薇时也没动力工作,后来慢慢发现,没有她我也能做好很多事,世界照样转,自己赚点钱给自己花。 丁当:你们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成人了呢? 君君:看到妈妈头发白了,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表姐比我大两岁,现在工作一个月几万块,家里人拿我们比较,我心里挺难受。(略) 蛋挞:我妈现在压力也比较大,一个人供我们四个读书。我会为她感到压力,虽然她还是把我当小孩,不太听我的意见,有时候她没给我生活费时,我也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让她必须要补生活费之类的,会多为她着想一点了。 丁当:看来你们都很心疼妈妈。你们在深圳的经历很特别,相聚又分离。在深圳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事? 君君:我们一起去海边玩的那次特别难忘。当时组织了三天的游玩活动,晚上我们住在一起,聊了一整晚都没睡,第二天一起去烧烤,还看了恐怖片。这些回忆在我心里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我刚要回老家,和好朋友分开,心里还是有点难受。你们送我去车站的时候,我心里想了很多,对未来特别迷茫,不知道初中会遇到什么。 蛋挞:我第一个想到的也是那次海边游,还有去年暑假。其他朋友都回来了,我们好久没见,自从他们回老家后,差不多三年才见一次面。 丁当:之前有次活动,让你们写18岁后的自己,你们写了吗?现实和当时写的一样吗? 君君:小时候太天真了,觉得长大就有钱,想去哪玩就去哪玩,特别羡慕大人。现在才发现,长大了也不容易。 蛋挞:我当时写得可详细了,想象自己18岁穿着裙子,背着书包,一个亭亭玉立的样子。但现在跟我一点都不像,感觉自己还是很幼稚。 丁当:如果能对20岁的自己说句话,你们想说什么? 君君:还有几个月就20岁了,希望自己能打开心结,进入更好的状态面对生活。 蛋挞:我希望自己思想能更提升些,看到更多东西,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丁当:我看着你们从小学一路成长到现在,各方面都很优秀。我相信你们未来一定能成为想成为的人。由于时间关系,还有很多女孩的故事没来得及聊。 欢迎听众朋友们在我们的公众号、小宇宙留言,也欢迎更多朋友加入我们的圈子。希望绿色蔷薇能继续陪伴社区里的青少年成长,支持姐妹和孩子们绽放光彩。 《带走时间的列车》 小时候我们踏上火车 那时候希望它快一点 窗外的房子越来越新 看到了大家洋溢着笑脸 我们一起度过一年又一年 最初的相见也会有离别 我眼里的花草在消失 让我看不清前方的路 让我看不清前方的路 \ 关于我们 / 由公益机构绿色蔷薇发起的女工对谈类播客 希望让对话发声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电话/微信 18129855501 邮箱 lsqw2015@163.com \ 制作人员 / 音频录制 丁当 伟东 剪辑制作 伟东 文字编辑 pzt 推送编辑 pzt
- “钢琴姑娘”晓霞:62岁,继续把日子唱成歌
晓霞,今年 62 岁,但如果你亲眼见到她,大概猜不到她的年纪。 晓霞是甘肃人,来深圳快四年了,在城市地铁车辆段做保洁工作。她早年在煤炭公司工作,后来自学织毛衣创业并承包煤厂,也曾带领乡亲们赴新疆摘棉花。不巧遭遇欠薪,她就独自打工替老板还债给工友。 生活忙碌,晓霞依然保持热爱,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绿色蔷薇”参与协助姐妹识字共学班,一起登台演出。每天出门前,总会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她最大的兴趣爱好是唱歌,这让她“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在她高昂的歌声里,既有《红河谷》中未能实现的音乐梦想,也有用拉面香气串联起的社区温情。 目前为止,晓霞最喜欢的工作是织毛衣。这是她尝试的诸多新鲜事物之一。三十多年前,她花了数月的工资才买来机器,要知道,一台机器要上千元,她那会儿的工资才两三百。可晓霞很高兴,“我织的毛衣,人人都喜欢“,她喜欢那“很自由,还能挣点钱”的状态。从织毛衣上获得的收入和浪漫,是她送给自己的“面包和玫瑰”。 未来,生活还有许多未知和新鲜,她跃跃欲试要去探索。 -嘉宾- 晓霞,喜欢唱歌、跳舞、织毛衣,爱美,热情,对生活充满好奇。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1:05 热情、爱美、好奇心 03:33 从煤炭公司开始工作生涯,那时候“我织的毛衣,人人都喜欢” 06:14 自己打工也要把钱还上 “我说,你们不要怕,我到开春了,年过完了,我打工给你们还钱,我不能欠你们的,我把你们带出去的......” 09:01 在新疆摘棉花是很苦的。最喜欢的还是织毛衣,“很自由,还能挣点钱” 11:54 同样的岗位,“那男的工资可能比我高” 18:57 考学受平反影响、2 分的分数差和信息差 “考这个音乐学院的时候,我的文化课差了 2 分。好几个我们一起的噢,TA 都不懂音乐,可是人家文化课上去了,人家就上音乐学院了,就是这样。我然后才知道。“ 24:40 唱起歌来,回到小姑娘的时代 ”唱《红河谷》,想到那时候的小姑娘的年代嘛。那时候你想,才十几岁,现在你说,60 多岁了都。“ 39:44 从钢琴的黑白琴键,弹出彩色 ”每一个人 TA 心里面都想展现自己,但是有时候 TA 没有什么才艺。”“或者,也不一定有机会。” 46:20 在蔷薇花开的地方,我们一起创作 -音乐- 《我们的歌》 - 绿色蔷薇文艺队 (更多详情可搜索微信公众号: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了解,感谢收听) 最后,由晓霞姐参与创作的歌曲:《我们的歌》,送给大家。 我曾是村里的一只梅花鹿 自由奔跑在山地间 春天耕种,秋天收获 在农村我撑起一片天 离开了土地,我来到城市 陌生的科技困住了我 在地铁里我找不到出口 在工厂里做不了想做的工作 在蔷薇花开的地方 很多姐妹一起识字 一起郊游一起歌唱 分享我们的故事…… \ 制作人员 / 音频录制 丁当 晓霞 小青 空中飞人 剪辑制作 小嘉 文字编辑 空中飞人 小溪 推送编辑 空中飞人 \ 关于我们 / 由公益机构绿色蔷薇发起的女工对谈类播客 希望让对话发声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 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电话/微信 18129855501 邮箱 lsqw2015@163.com
- 燕子:车衣女工20年 一针一线纺织年华|姐妹播客06
燕子来自江西美丽的井冈山,来到深圳已经有了整整二十年。独自在深圳打拼,从清洁工、学徒到服装厂的流水线,日日夜夜单调的重复,她说:我不想一辈子过这样枯燥的生活。 走出流水线,燕子学会了如何为服装设计稿车版,她慢慢掌握了自己的手艺。 还是小女儿的时候,燕子见证了计划生育的时代在女性身上刻下的疤痕、在家庭记忆中抹不去的遗憾。成为母亲以后,面对与孩子、丈夫天各一方的现状,燕子不断思考: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儿女?该怎么教育女儿要独立自强,怎么教育儿子不要大男子主义? 与遥不可及的故乡之间,燕子用母亲的心灵搭建了一座温暖的桥梁。 在绿色蔷薇,燕子用书籍来放松身心,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不断整理与反思。她写下女性身体的神圣,唱出《苹果树花开》的优美旋律,成长是燕子的关键词。 -嘉宾- 燕子,时尚女装的车版师,热爱阅读、爬山与写日记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2:44 出厂衣服要经过什么流程? 06:13 “我就觉得重复,年复一年重复的……我觉得我应该更要往上去走,现实生活中不应该是这样子。” 15:13 计划生育对我带来的影响 “下岗我赶上了,计划生育,我想生孩子的时候赶上了,让我跟我的孩子分开。现在放开要生二胎三胎,又让我的孩子给碰上了,又拼命叫我的孩子生孩子……” 18:04 谈重男轻女 28:46 计划生育是女性生殖器官被控制的一种体现 “阴道、子宫、输卵管是打开生命之门,每个人都是通过这些器官产生的,感觉生命如此神圣。” 32:34 与儿女的关系、谈留守儿童 37:52 对孩子的性别教育 “如果我不及时去制止,不去纠正的话,他未来就是我父辈的一个复制品了” 39:24 深圳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限制 45:20 “没有了我们这些女人的付出,哪有男人呢?这男人不是我们女人生的吗?” -音乐- 《苹果树花开》 - 绿色蔷薇文艺队 -关于我们- 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5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专门服务流动女性及儿童的公益机构。机构致力于改善女工和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健康、性别暴力、家庭暴力、女性群体互助网络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个案援助等。我们希望通过让流动妇女和儿童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安全、健康、平等、友好的生活环境。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制作人员- 音频录制丨丁当 燕子 祯聪 剪辑制作丨vvy 文字编辑丨罗溪 推送编辑丨祯聪 vvy
- 当我们谈论水电费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社区播客01
去年10月,深圳市出台了一则最新的规定,为城中村的水电费划定了收费标准。一个月后,规定落实得怎样了呢?居民生活真的得到保障了吗?11月,我们邀请社区里的姐妹和兄弟,一起聊一聊这条规定对她们的影响,也聊一聊打工的生活、租房的烦恼,以及心底的希望。 城中村的房租多少钱?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现在的房子?水电费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我们心中,什么叫做“安居乐业”?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听见城中村社区居民的声音。 -嘉宾- 牛始埔的居民们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 04:42 ] 深圳这二十年间的房租与水电费变化 [ 12:33 ] 大家租房子最看中的那个点是什么? [ 20:20 ] 我们实际的工资收入与生活支出 [ 28:36 ] 有关最新规定的介绍 [ 35:57 ] 房东们的反应与我们的担心 [ 40:28 ] 租客和房东是什么关系? [ 45:03 ] 理想的房子与房租 [ 52:39 ] 我们心中的“安居乐业” [ 01:08:10 ] 后记 -音乐- 《我想》 《歩いても 歩いても(步履不停)》 \ 关于我们 / 由公益机构绿色蔷薇发起的社区讨论类播客 希望让对话发生 \ 联系我们 / 公众号: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电话/微信:18129855501 邮箱:lsqw2015@163.com \ 制作人员 / 音频录制:丁当及牛始埔居民 剪辑制作:思乐 文字编辑:思乐 Wei 推送编辑:思乐 图片来源:Simon
- 孩子们:我的未来是工业废水吗?|青少年播客01
塑料椅,遮阳伞,出摊的水果和高低错落的广告牌。一门之内,所有低于机台的灵魂窃窃私语。 这次我们邀请了蔷薇社区里各个年龄段的工人孩子,一起聊一聊《十三邀》中许知远对话黄灯的片段。 他们有的初中毕业面临升学,有的正在登上艰难的高三,有的现在还在深圳就读,有的早已回老家,有的是男孩,有的是女孩,有的在职校,有的读普高,有的高谈阔论,有的如履薄冰,有的生性坚强,有的忧惧不满,无一不是在思考着自己的前程,属于青年人的一种前程,属于工人子弟的一种前程。关上门,打开投影仪,我们于是有了自己小小的一方谈论的天地。 在本期节目,你将会听到他们的心声。孩子们如何谈论自己的生活?又如何谈论自己的未来? -嘉宾- 牛始埔青少年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4:36 小波:我的是对未来是很迷茫,但又很向往,然后就感觉自己像一只活泼的咸鱼 09:01 点点:读书真的是一个唯一的出路吗?那读书还会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是用一个功利的说法去思考读书会有用,那我们还为什么要读书呢? 11:56 阿岩:你想找最稳定的,那就是在工厂里自己生活。我想要生活非常好。学习到尽头的话,应该可以带来无限的光彩。读书的意义其实最普遍,最简单的就是为了活着,可以赚更多的钱 20:16 阿玉:其实我并不喜欢学习,但是我又确实需要这个学历 32:30 阿豪:当时为什么选那个专业呢?——能读呗。 -音乐- 《男孩女孩》 -视频- 许知远对话黄灯 我和我的二本学生 -制作人员- 音频录制 丁当 孩子们 伟东 剪辑制作 yaxi 文字编辑 伟东 推送编辑 pzt
- 穆姐姐:烧饼摊和大时代|姐妹播客05
来自安徽的穆姐姐今年五十岁,来到深圳已经有近二十年。 她进过厂、打过零工,也捡过破烂,六年前慢慢摸索学会了做烧饼,现在每天都会在街头、地铁站旁摆摊。小小的烧饼摊有酸甜苦辣,它见证了下大雨时顾客买下所有烧饼送给环卫工吃的善意,也感知半年被城管三次没收摊位的心酸。 现在穆姐姐开始写一本自传,想留住自己在这个时代的脚印。 说到未来,穆姐姐说:"想要真正地作为自己而活。" -嘉宾- 穆姐姐,微风中的一缕尘烟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3:14 九十年代来深圳,街上捡破烂被打,怕暂住证遣送不敢进商场、走宽马路 07:54六年前学做烧饼,和、转、贴、烧、拌…… 14:41最让我感动的客户:下大雨50块钱把我的饼全买了,送给环卫工吃 19:04烧饼与城管:上半年被收三次,每次花1000块赎回(200个烧饼的销售额) 21:52家里土地被承包,城里没有固定房子,兜兜转转几十年 24:24兄弟姐妹七个,只有我念了书,上到三年级 26:41我的一天:7点起床买菜,中午接小孩,4点出摊,半夜回家 31:47为什么要写自传?“我们也是时代的一部分” 35:24在五十年的人生里,有自己吗? 38:13童年在小穆庄害怕着外面的大庄,现在我害怕着什么? -音乐- 《渴望》 - 毛阿敏
- 不只是母亲:母职之外的女性体验姐妹播客04
这是一期全新的姐妹播客,姐妹们将围绕中心议题分享自己的生命体验,从“母亲”开始,走向更广阔的领域: 对一个女性来说,“母亲”意味着什么? 我们如何谈论自己的身体,是否(曾)有资格选择生育? 生育,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切切实实的影响? 欢迎收听本期播客,听见女工的声音。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嘉宾 范范,喜欢弹唱、写作、跳舞的印刷厂女工 万万,来自湖北,在绿色蔷薇社企工作已经七年,永远乐观的小顽童 芳姐,绿色蔷薇社企的第二位成员,常常用手机写作,爱做漂亮的花和衣服 小西,一个平凡向往自由的女人 小青,一个追求自由、爱美、有智慧、有责任的女人 穆姐姐,一个喜欢写作、读书、卖烧饼的姐姐 [00:01] 母亲节,我想对自己说 [05:29] 《女人》影后谈:Women,我们 [19:22] 生命对谈:作为女性的生命体验 [21:12] 穆姐姐:冰冷的工厂,跳动的机器,麻木的人 [23:30] 小青:被安排的一生中,没有人告诉你有其他的路 [26:45] 范范、万万、小青、小西、芳姐:我们如何获得性知识? [33:00] 万万:成为母亲后,身体的改变 [39:31] 自定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 [42:30] 你好听友:欢迎来到绿色蔷薇 🎥本期讨论的纪录片 《女人》(2019) 法国纪录片。导演Yann Arthus-Bertrand走访50个国家,记录了2000名女性对自己的评价。该纪录片探讨了怀孕、生育、教育、婚姻等等切乎女性实际的问题,呈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环境下,女性丰富的生命经历,以及多样经历中所显露出的同样的境遇。该片是一副巨大且撼动心灵的女性“自画像”。(豆瓣简介) 🎵音乐 《苹果树花开》 - 绿色蔷薇文艺队 《面包与玫瑰》- 绿色蔷薇文艺队
- “小顽童”万万:在起起伏伏的人生中,歌唱我的存在
本期节目邀请到的嘉宾,是绿色蔷薇女工社企的设计师万万。 万万2006年来到深圳打工,是绿色蔷薇创始时期的老朋友。在来深打工的岁月里,万万进过服装厂、电子厂,也做过保洁员、保姆,面临过金融风暴的冲击,也遇到过疾病的打击。 经历人生百味,万万依然保留着天真的心,挥洒着洋溢的才华。她喜欢唱歌,喜欢写作,喜欢穿着鲜艳的衣服,喜欢跋山涉水。 2015年绿色蔷薇创办注册,万万也在这一年加入绿色蔷薇女工社企,在“我们有力量”“不可造次”等包包上,我们可以看到万万鲜明的个性,奔涌的力量。 在这期节目里,万万分享了她的生活经历、婚姻与家庭的故事,她创作的歌曲、短文与诗歌,她对工厂与深圳的感受,以及她的人生哲学。欢迎您的收听。 -嘉宾- 万新岸,更喜欢姐妹们对我的昵称万万,来自湖北,在绿色蔷薇社企工作已经7年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3:30 自我介绍 04:05 离开女儿,出来打工 07:00 流水线边被主管剪断的收音机 15:05 在服装厂做车工,计件外的印象分 20:10 做保姆时带别人的小孩,想起留守的女儿 30:13 见一面后闪婚二道婚 37:15 用音乐开导自己,张学友《祝福》 39:11 灾难的靠近:金融风暴、厂房倒闭,半身瘫痪与子宫肌瘤 50:20 自创歌曲《周末愉快》 54:35 自创短文《面包与玫瑰》 59:20 我与绿色蔷薇:100个女工勇敢的宣言 1:04:38 参加公益活动的动力 1:09:36 我的身体“不可造次”(阴道图案的帆布包) 1:15:00 在社企中,我真真实实地存在 1:26:06 自创诗歌《和我做的布包对话》 1:32:10 用社区姐妹家的大米袋子做包包 1:36:17 看到很多人穿我做的衣服,我觉得自己不差 1:39:50 对未来的想法,对深圳的感受 1:44:27 56岁学驾照(科二100过) 1:48:50 想给大家说的话 1:52:10 姐妹共创歌曲《面包与玫瑰》 -音乐- 《面包与玫瑰》 - 九野乐队 《周末愉快》- 万万 -关于我们- 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5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专门服务流动女性及儿童的公益机构。机构致力于改善女工和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健康、性别暴力、家庭暴力、女性群体互助网络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个案援助等。我们希望通过让流动妇女和儿童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安全、健康、平等、友好的生活环境。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芳姐:愿大家都能谈一场自由的恋爱|姐妹播客02
欢迎来到绿色蔷薇的第二期播客! 本期节目的嘉宾芳姐,是绿色蔷薇社企的第二位成员,从湖北来到深圳已经有11年了。芳姐就像一本书,包办婚姻、计划生育、人工引产、科学种田、来深漂泊……她爱写诗,爱唱歌,爱做姑娘们头上漂亮的花花,加入绿色蔷薇社企,是让她倍感自豪的一个选择。 本期节目里,芳姐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还有念出自己写的诗,让我们跟随歌曲《给妈妈的话》,走进芳姐的人生。 -嘉宾- 芳姐,绿色蔷薇社企的第二位成员,常常用手机写作,爱做漂亮的头花和衣服。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1:02 介绍芳姐 06:18 爱情、婚姻、计划生育 11:35 写给丈夫的情诗 18:09 写给在天上的孩子的话 18:59 在老家学缝纫、科学种田 24:19 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地铁美容师 27:50 印象中的牛始埔 34:43 是工作室,也是姐妹互助社 46:16 我的“设计梦” 50:41 初中学历,写出家族史 57:02 尤克里里弹唱《给妈妈的话》(姐妹共创歌曲) -音乐- 《给妈妈的话》 - 绿色蔷薇文艺队 -关于我们- 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5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专门服务流动女性及儿童的公益机构。机构致力于改善女工和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健康、性别暴力、家庭暴力、女性群体互助网络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个案援助等。我们希望通过让流动妇女和儿童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安全、健康、平等、友好的生活环境。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范范:17岁到37岁,我的打工20年
欢迎来到绿色蔷薇的第一期播客! 蔷薇姐妹是由公益机构绿色蔷薇发起的一档对谈类播客,我们关注女工的生命故事,希望让对话发声。 本期节目的嘉宾范范,是绿色蔷薇的老朋友。范范1985年出生,2002年从老家广东罗定来到深圳打工。打工20年,范范进过手表厂,做过超市收银员,送过外卖,现在在一家印刷厂做跟单。范范喜欢音乐,过往打工时曾打电话到电台唱《漫步人生路》,后来自学尤克里里,创作歌曲,和姐妹们一起到录音棚录歌。 在这期节目里,范范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姐妹们互助的故事,对相亲催婚的态度,对深圳的爱恨,还有十多年前的工业区记忆…… -嘉宾- 范范,一个喜欢弹唱、写作、跳舞的印刷厂女工 -主播- 丁当,一个不想被代言的女工 -时间轴- 02:19 为什么想做播客,为什么要成立机构 06:32 来深圳的契机 09:30 上大学是没有实现的梦想 16:09 从Office到尤克里里,感兴趣的我都想学一学 20:19 婚姻?婚姻是个枷锁 25:29 孩子在老家 vs 孩子在身边 27:48 姐妹们来来去去像流动的水,绿色蔷薇对她们意味着什么 32:03 深圳占了我的前半生,但它也不是我的家 39:02 37岁,我最担忧的事? 43:09 那些年轻时做过的“出格事” 46:12 再唱电台《漫步人生路》 47:34 青春随着工业区流逝了 51:10 尤克里里弹唱《苹果树花开》(姐妹共创歌曲) -音乐- 苹果树花开 - 绿色蔷薇文艺队 -关于我们- 深圳市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于2015年注册成立,是一家专门服务流动女性及儿童的公益机构。机构致力于改善女工和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相关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女性健康、性别暴力、家庭暴力、女性群体互助网络建立、流动儿童教育、个案援助等。我们希望通过让流动妇女和儿童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安全、健康、平等、友好的生活环境。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绿色蔷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