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Vol 004 女性主义者,(但)每天劝人买脱毛产品
脱毛产品处于两个糟糕议题的交叉点:既“服美役”,又是“消费主义陷阱”。 甚至再加一筹——当一位女权主义者恰好从事脱毛产业,这段故事又该怎么讲?在今天的播客中,我们请到了在某快消巨头负责女性脱毛产品市场营销的伙伴,和她来聊一聊: * 脱毛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是谁?谁要用,谁又不敢用? * 在充满性羞耻文化的环境中,女性的身体故事如何被表述? * 从事着“服美役”的叙事工作,还能在女权主义的海洋里快乐徜徉吗? - 这期收音有些小不好,提前道歉🙇 以及,女权怎么成标题违规词了!? - 时间戳 00:46 欢迎本期嘉宾 — 从事脱毛产品市场工作的女权姐妹 脱毛101 01:23 脱毛、除毛、刮毛、剃毛,都是一回事吗? 04:36 “我做脱毛市场” ——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06:40 先从3位主播各自的脱毛经历讲起吧! 09:56(没什么「大用」的) 激光脱毛仪的原理和使用 17:15 国内的脱毛市场:30岁+女性为主? GenZ女性购买者低于1%? 19:37 为什么年轻女性偏向做身体除毛、年长女性偏好做私处脱毛?(一些猜测 22:54 破除刻板印象:“为了性体验”、“要穿比基尼”排不进私处脱毛的动机前5 29:33 破除刻板顾虑:刮毛不会越刮越多、越粗、越硬 31:26 刮毛产生狐臭的原理,以及如何避免 35:15 琳琅满目的细分脱毛产品,有什么区别?(顺便吐槽男性剃毛产品 40:53 消费者们喜欢看什么样的脱毛广告? 脱毛201 42:32 脱毛产品的品牌故事:在女权主义的大海边边疯狂试探 46:23 女性脱毛产品竟然找男导演:全球品牌的多元理念,在中国水土不服吗? 48:55 拒绝三点式泳衣、不想要前凸后翘居然很困难?全球品牌的包容理念,在中国也水土不服吗? 51:15 资本霸权与性羞耻糟粕的角逐:国际大品牌能在老中的视频平台上「走后门」吗?(但“月经”仍然是禁词… 58:38 存在「女权主义的脱毛广告」吗? 01:04:13 拥抱矛盾:如果找杨笠来代言,我会怎么拍这个片? - 主播与嘉宾 * 小居:某知名脱毛刀的市场营销负责人 * 笑哲:Thoughtworks DEI 中国区负责人/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 阿凉:Thoughtworks 体验设计师/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 Vol 003 在《三体》和马斯克后,对科技至上翻白眼
阿德里安·道布(Adrian Daub)在What Tech Calls Thinking一书中观察到:技术精英,以及他们的思想启蒙者们,似乎拥有一种非常紧密的地理共性:生活在湾区,口中常常提到“世界”,但能想象到的却只是邻居或同学。 在许多科技企业的公共叙事中,我们经常看到“自由”、“普世”、“推动社会发展”的大旗被挥舞来去。但从技术的应用、到技术思维所仰赖的“理性”与“科学”范式,每一处细微的观念印记里,又似乎附着着经不起推敲的想象与迷思,比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式化的论证比语言叙事更有力”…… 对“科技推动福祉”甚至“科技至上”的信仰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对技术的价值吹捧与文理分化的教育体制相关吗?将理性与感性对立起来的知识结构,要对当前社会中的哪些暴力与不公正负责?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你和阿凉、笑哲还有冉冉一起,试着发起这些质问,破除“科技主宰价值”的思维暴政。 Time Stamp 02:44 马斯克的愚蠢是聊这期话题的动因之一 05:47 大家对科技、技术的想象是如何塑造的: 阿凉 - 技术精英设计产品时,可能先想到的是他的硅谷白人邻居 冉冉 - 从小就开始的科技幻想伏笔:科学是客观、是规律、是正义 12:26 “你们文化人不要太深刻”——对技术的价值吹捧与文理分化的教育体制相关吗? 16:59 文理分化是知识结构的、性别化的暴力 18:56 笑哲:文科专业拿科学学位,第一节哲学课学逻辑 22:48 有关“理”字的宋明联想: 文治与道理的关联是天然的,文理本不分家 25:45 西方的理性思潮在生发初期,就带着比如厌女的价值色彩 28:40 理性范式的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的历史进程是同步的,前者因此感染上侵略性的色彩 31:45 聊技术至上,绕不开对《三体》的吐槽 36:22 警惕对社会形态的贫瘠想象,以及“全自动豪华共产主义” 39:02 《三体》中宇宙社会学的方法论,暗藏一种暴力的价值观 45:54 人文教育如果能更深入理科学制,会不一样吗? 冉冉 - 理科背景的成长似乎缺乏思辨的练习,也更容易忽视以人为中心的感受 笑哲 - 以封闭系统为前提的学科教育(比如经济学),是否更容易让人变得自私? 主播们 笑哲:Thoughtworks DEI 中国区负责人/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阿凉:Thoughtworks 体验设计师/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冉冉:Thoughtworks 信息无障碍召集人 Reference * Adrian Daub(2020)WHAT TECH CALLS THINKING An Inquiry Into the Intellectual Bedrock of Silicon Valley * 慕谐(2022)《“假装”:硅谷科技巨头不愿言说的思想起源》,2022,澎湃新 * 【随机波动】王德威:把故事的前因和未来都讲下去,这是公民的责任 * 葛兆光(2001)《中国思想史》 * Jamie Susskind (2018)Future Politics: Living Together in a World Transformed by Tech * Tony Lawson(2009)The current economic crisis: its nature and the course of academic economics * Philipp Gerlach(2017)The games economists play: Why economics students behave more selfishly than other students
- Vol 002 程序员男女比例1:1,一家技术公司的性别平等革命
企业如何推动性别平等? 对议题的兴趣来源于这样一个困惑:在社会行动如此困难的当下,最商业、最不激进,但似乎也更安全、更容易汇聚声量的工作场所,能不能成为推进小小行动的空间? 答案是肯定的。在这期,我们将讨论职场空间如何延续资源积累的不公正,又如何继续加剧着差异;大到企业、组织,小到个人,又可以怎样在玻璃天花板上凿开一扇实用而非装饰性的窗: * 女性领导力提升项目、妇女节礼物是好的职场性别实践么? * 为什么职场性骚扰防治如此重要,却很少被开诚布公地讨论? * 对企业来说,性别实践归属于品牌公关策略么? * 在缺乏意识共识时,一个女权主义者是否需要委曲求全才能推进议题的进展? * 对于企业的性别实践,我们是否可以有更大胆、更激进的想象? * …… 我们希望这期节目,能为听者带来些许「变革」的希望。一人一拳,我们一起凿出天窗。 — 因为所在团队的特殊属性,笑哲和阿凉会掺和到企业内部的性别平等建设工作中。笑哲在来到商业领域之前,也在性别领域有近5年的全职经验。 Clickbait预警 ⚠️ 出于合规限制,主播们无法围绕标题中的“Dev男女一比一”展开细致的讨论,姑且标题党一次! — 在本期节目里,你将听到: 【Intro】 06:00 声明&声明&声明(聊一些性别话题时的必要与非必要的谨慎… 09:30 当产品和业务的决策者缺乏女性身影,会有什么后果与影响? 11:24 笑哲:企业和性别平等其实不值得讨论? 14:45 职场的性别不公正,在个案的暴雷之外,也存在于更微妙的日常 【企业能做什么?】 20:33 国内的企业都做了什么? 27:46 外企的性别平等“老三样” 32:17 性别平等看不到成功的例子就罢了,竟然也看不到失败的案例 38:49 现实是:搞定管理层,就没有阻力了 【程序员男女比例一比一】 45:33 管理层围在一起读《正义论》,读完后决定,至少招50%的女性开发者 【更激进的想象】 01:00:00 take 1:越激进,越专业 01:01:25 take 2:对内推动性别平等的策略之一:让影响力从出口转内销 01:05:30 take 3:语言的缺失就是方法论的缺失 01:07:45 take 4:对内推动性别平等的策略之二:连贯而微小的动作 主播介绍 笑哲:Thoughtworks DEI 中国区负责人/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阿凉:Thoughtworks 体验设计师/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Reference * 《看不见的女性》by 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 《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by Betty Friedan * WEPs by UN Women * GEI Index by Bloomberg * 《职场反性骚扰开源工具包》by 后生价值/Bottledream/复恩法律 * Theory of Justice by John Rawls * Getting Serious about Diversity by Robin Ely * UN Women Case Study on Gender Equality at Thoughtworks *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by Jay B. Barney * Intro:《女人之歌》by 北京酷儿合唱团 * Outro:Me & the Sky by Jenn Colella
- Vol 001 一边反抗主流价值,一边在摩登大楼办公
大家好,欢迎来到和平小区。 笑哲和阿凉是女权姐妹、部门同事、邻居街坊。 两人第一次骑车路过和平小区时,不约而同感受到一股诙谐而紧迫的张力:“小区”是人们漂流来到城市的一处寄身之地,“和平”作为前缀,也呼唤着一种安全与稳定。但真实的生活似乎并非如此。 这期节目是《和平小区》的Episode No.1 在这期播客里,你会听到阿凉与笑哲在和平小区聚首前的经历。二人对社会公正怀着坚定的信念,以此为全职,但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错位和撕扯似乎永无止境,她们还有许多焦虑与矛盾亟待解决。 【第一期,当然要与大家打招呼】 00:19 阿凉介绍笑哲:主要标签是#健身,然后才是#性别 02:53 笑哲介绍阿凉:#音乐剧 和 #社会设计 是蹦出来的代言词 05:45 阿凉和笑哲所处的社会影响力团队(SIP - Social Impact Program) 11:00 播客为什么起《和平小区》这个名字 【来到和平小区之前】 14:16 来到和平小区之前,阿凉的关键词:性别、伙伴、自我赋权 22:35 社会设计是什么 — 用帐篷和瀑布流设计来做解释 28:01 来到和平小区之前,笑哲在田野 34:52 不是兴趣的参与者,是议题的躬身者,所以会一直做性别 【从和平小区出发】 40:56 从线性的脚本,到非线性人生的求索(cue到《非线性人生的消失》by 夕岸) 45:47 阿凉的焦虑与平衡:社会使命 vs. “面子”生活 48:59 个体简历上的“价值”,与性别行业的价值,似乎受制于同一种衡量范式 【不负责任的预告】 57:36 以后会聊的话题包括: 算法偏见 二本学生的招聘与否,是对公司社会责任使命的考验 远在他方的同事、信息自由的战士:Aaron Swartz 性别与音乐剧 女权人机交互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虚伪的表演吗 主播介绍: 笑哲:Thoughtworks DEI中国区负责人/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 阿凉:Thoughtworks 体验设计师/ 性别平等社群后生价值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