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39 Jason:伦敦的黑帮往事
情人节时,《JM101》完成了第39位嘉宾Jason的采访,意外地听到了许多有关不一样的一面。 在他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2:20 读研的执念 09:18 为什么华人餐厅会始终选择雇佣黑工? 12:02 黑工们为什么攒不下钱? 18:03 一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非法移民故事 26:47 随着华人出海不断变化的黑帮势力 30:29 非法移民的折叠伦敦 36:42 每个人似乎都在艳羡别人的人生 42:01 工作之外的收藏爱好 限于篇幅,我们只能从Jason的口中听到一些有关华人在英国百年生活的变迁史。 透过他的转述, 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更阴暗的角落。
- 038 姜珊:我不热爱我的职业,但我依旧做得很好
时隔四个月,《JM101》终于更新了早就采访好的第38位嘉宾,来自天津的姜珊。 在她的分享中,我们可以听到: 01:30 投行工作者所需要的三个交流技巧 04:52 女性在IT领域遇到的职场天花板困境 15:42 “我对我的职业没有任何的野心,但我完全可以做好” 20:42 职业之外的人生探索 29:42 同为岛国,英国和日本有无相似之处? 34:13 如何成为一个小说家 42:30 一些有关未来的畅想 希望本期播客如姜珊所言,10年之后,回头再听,不会辜负之前的人生。
- 037 Wendy:要永远像金子一般赤诚的律政佳人
2024年的最后一期录制之时,Jerry在上海醉生梦死,Karen身体抱恙,因此由Winnie独自完成。 在Wendy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4:19 从专业的角度,看待衡平法在澳大利亚的发展 10:02 澳洲的华人人均大厨,英国的华人人均艺术家 19:05 南半球的田园牧歌 22:16 从北京到澳洲的法学博士之路 27:06 去到耶鲁之后,在纽约的大雪天里走路时,对于美国的泡泡破灭了 34:30 伦敦,人生中转站 39:07 世界就是一张菜单 45:01 一个人和她所处的2024 50:55 “要永远抱着金子” 还有一天,2024年就要过去了。 很荣幸,在尾声,JM101依旧能够通过声音带给听友们一些温暖。 无论时代如何前进,外面是否寒冷,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永远怀揣着赤诚之心,时间拉长之后,总能发现,自己是可以拥有金灿灿的人生的。 我们2025再见。
- 036 Kenny:马背上的宝岛金融家
本期,我们第一次跳出大陆的背景,采访到了一位家族四百年前从福建省平和县移居到中国台湾省的后裔Kenny。 在Kenny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1:34 马背上的男孩与马术的结缘 04:43 在阿根廷邂逅爱马 07:15 游历世界后,决定在英国暂居 11:12 “我来自福建省平和县,我家有族谱,我们中国人要饮水思源,记得你是哪里人。” 13:18 浅析英国税改 15:29 马球背后,一些仍在守护的传统 20:02 大陆人与宝岛人之间不同的台湾印象 22:57 琼瑶辞世引发的“安乐死”讨论 26:06 “原来英国也有共产党!” 30:45 台湾人眼中只关乎经济问题的蓝绿营分野 33:11 台湾金融业与亚洲其他金融中心高度连动 35:25 作为异族,如何赢得英国雇主的信任 39:26 建立社群与独处 41:31 有关2024的总结:不管这个社会怎么变动,唯一不变的就是要去增进自己。 43:20 什么是家? 这次对话是一段非常宝贵的记录,可以让我们在无关政治的时候聆听一位自我认知是福建省平和县后裔的中国台湾人分享他在马背上观看世界的态度。 生长环境塑造了自我的前半生, 然而并不决定自己的后半生。 真正重要的, 仍然是如何在变动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锚点。
- 035 Kaylee:维吾尔女孩儿的心安之乡
本期,Jerry回归,与Karen一起,采访了第一位少数民族嘉宾Kaylee。 在Kaylee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2:00 异乡里的异国情缘 03:32 从课堂里的老师到移民顾问的生涯转变中遇到的一些客户轶事 06:30 从执着于寻求异国恋并且成功的客户开始,看英国的男女人数不平衡 10:11 不同种族的不同移居诉求 12:37 跨文化交流的一些有趣之处 14:30 如果要移民,最重要的是“想好了没有” 21:29 从重庆到伦敦的心路历程 26:42 维吾尔族孩子的新疆童年 28:53 新疆人的中国心 30:21 与中东人交谈的文化秘诀 33:41 家乡的迅速变化与人生的短暂 36:03 家庭与生活的微妙平衡 40:58 为什么说,人永远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44:06 所以一个人呐,就是不可以预料,我一个新疆人,居然在伦敦成家立业 新疆,重庆,切尔滕纳姆,曼城,最终到达了伦敦。 Kaylee的人生有如一副画卷,她永远在用明媚动人的笑声去感染画卷上的每一滴墨水。 凡人或许无法窥测神的指引, 但是, 纵有命运,也要自己去奋斗,才能到达最终的应许之地。
- 034 Alice:一位母亲的加减乘慈善人生
本期,由于Jerry在国内出差,仍然由Karen和Winnie搭档,让Alice展现出了更多人间大爱。 在Alice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4:42 Alice为什么会把伦敦的某个村庄视作“家” 09:22 Alice的慈善之旅 12:48 慈善之旅中的“你所做的所有事情未来都会得到福报” 19:04 通过建立慈善网络,反倒意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归属感问题 20:50 村头卖画框的老画师,竟然是治愈大师?! 24:22 因为成长过程中经历了苦难,所以长大后决定用善意来弥合周围 28:10 “我开导不了我女儿,是她在开导我” 33:10 如何培养孩子的身份认同感 42:40 福建人的东北魂 46:41 新年愿望里的加减乘 49:41 与其消极地应对,不如更积极地去探索 母亲与慈善家,两重身份,构建出了一个大爱的人格。 临近新年,总会想着如何辞旧迎新。 就像Winnie说的,明年无论是减法、加法还是乘法,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做好自己,过好每一天。
- 033 Xinyi:用音乐体现人生态度的大数据工程师
本期,由于Jerry还在国内摸鱼,仍然由Karen和Winnie搭档,让音乐家Xinyi Guo表达出了更多她力量。 在Xinyi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很多有关艺术家和旅途中的轶事: 04:58 @Janet郭小汪 十年音乐会的台前幕后 08:08 数据和音乐,理性与感性的共生 10:10 专职音乐家的困顿和无奈 13:57 艺术与商业的悖论 19:12 如何通过音乐表达内心 21:17 旅途对内蒙女孩世界观的影响 25:00 在柏柏尔人的眼眸里,幸福就像画一棵椰子树一样简单 28:50 异乡人心中的坐标 33:30 不要迷信任何人给你的人生建议 36:54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大音希声,即为内心的心流。 如果说内心是一汪取之不尽的泉水的话,那么Xinyi的作曲就是将这汪泉水引成奔腾到海的巨浪。 本次采访的配乐是由她创作,她的先生@Cambridge李劲锋 演奏的《时间情话》。 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们将听到因音乐与先生结缘的Xinyi给我们讲述的她对于岁月的情话。
- 032 Monica:伦敦时装周后,闪耀英伦的时装旗袍品牌主理人阐述新时代女性力量
由于Jerry在国内摸鱼,采访本期嘉宾Monica的是上一期的嘉宾Karen,和Winnie一起,成就了一期满是新时代女性磁场碰撞的节目。 在Monica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2:14 参与伦敦时装周的始末 07:01 旗袍背后的女性平权运动 11:01 凡有华人处,皆想穿旗袍——新加坡艺术家结缘Monica的始末 12:17 “我做旗袍的初衷就是鼓励更多的女性都能都能够没有身材焦虑的去穿旗袍” 15:01 创业之前的斜杠人生以及“If you don't ask, you don't get”的职场信条 19:08 为什么选择在英国创业 23:10 英国职场会相对而言更加平等吗? 25:25 一个人当八个用的创业之旅 27:31 圣诞企划背后,通过旗袍传递中国文化的信念 30:59 爱好成为事业后,如何盈利和调整心态? 34:45 “我的自我发展就是我的主业” 在剪辑的过程中,Jerry很庆幸没有作为主持人加入,以免用一种男性凝视来进行批判。 正如Monica所说,无论行业如何切换,人生最重要的主业就是自我发展。 如果对Monica的圣诞企划或者成为她创业伙伴感兴趣的话,欢迎点击她的小红书主页@穿旗袍的工作狂 与她直接对话,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让JM101进行安排。 附: CQ London在伦敦时装周上的时装旗袍秀
- JM101求职季特辑:裸辞,或许只是听起来很美好
就着Karen的状态,我们又接着聊了一期关于“裸辞”的话题。 一个听起来很美妙的词,背后却有着大量心理上的博弈以及物理上的困顿。 不知道选择裸辞了一年半的Jerry、裸辞不到两个月的Karen以及从来没有裸辞过的Winnie到底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作为听众的你,是否也有一样的挣扎? 快来评论区跟我们一起互动吧!
- 031 Karen:女生留在英国更好?两年之后,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
本期,做客我们录音室的是以人物记者为终身志向的Karen,如今,她刚刚裸辞完搬到了伦敦,正在经历她的人生苦旅。 在她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2:10 为什么会选择裸辞 04:00 英国社招修罗场 08:31 不要想着给自己留后路,背水一战才是最好的状态 10:43 千万不要向下兼容 12:56 中英两国做市场的不同观感 16:34 做记者的初心 19:10 2018年就有的“一生英伦情” 23:02 “女生留在英国更好”,真的如此吗? 27:34 作为采访者的自信以及作为受访者的怯懦 30:56 人生,不必永远保持经营状态 33:06 塔罗昭示的命运 40:48 品味自己的人生,不要去相信任何别人给你的经验 42:51 让我们用石头扔Jerry吧! 命运说来奇妙, 原本Karen是我们的第20位嘉宾,去年夏天来到录音室的时候,她刚从黑山回来,事业爱情双丰收,决计想不到一年后的她会陷入到困苦当中。 这原本也是马老师做的最后一期节目,一年之后,录音文件坏了,Jerry的搭档变成了Winnie,Karen也从020变成了031。 又有谁知道, 那一次的重聚,到底是悲伤还是欢乐?
- 030 瀚心:一半是作曲家,一半是金融家
我们邀请到的第30位嘉宾是上班时间是金融家,下班之后就是作曲家的瀚心。 在他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3:00 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音乐创作的 05:51 当代作曲家和音乐厅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推出新作品 11:27 通过不停改变坐标来寻求创作灵感 15:30 没想到啊没醒到,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声效居然… 19:18 如何系统学习编曲 21:27 兜兜转转,最后来到了英国 24:55 英国人如何维护他们的价值观 26:50 在国会当议员助理的往事 29:40 在英华人是不想,还是不能参与英国政治? 36:05 如何理解金融的“接地气” 38:15 金融的投资组合和编曲的组合有何相通之处? 44:03 给未来的自己的话 今天的配乐是瀚心作曲的《Hearing Loss》,希望多年以后,当瀚心再度收听过去留给自己的声音纪录片,能够始终坚定自己的“不忘初心”。
- 029 旻哥:咨询业爷叔的《繁花》人生
我们邀请到的第29位嘉宾是咨询业的六大元老之一旻哥,他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春天的故事后咨询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在他波澜壮观的职业生涯中,我们将听到: 02:35 来到英国的契机和冲击 06:23 没有选择分配工作后的职业生涯起点 09:25 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中国第一批的咨询人 13:12 安达信(即现在的埃森哲)的培训往事 17:32 第一次出国门去美国时的民族自尊心 24:10 咨询业在中国的艰难起步阶段 27:27 因为婚姻,跳槽去了普华永道 31:07 咨询行业重组后的IBM收购普华永道咨询部门史略 32:50 英国的半退休岁月 35:45 回到伦敦,重回奋斗 36:46 事业和家庭双重困顿下的人生思考 40:30 人生下一座需要攀爬的山峰 42:28 春天之前的寒冬,人生的转折点 46:56 对后浪一些人生经验的分享 听完了旻哥传奇的职业生涯,我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积极昂扬的年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就和困惑, 面对这样一个混沌的世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追上前浪的步伐。
- 028 瑞桃:十年英国大厂后,我跳出信息茧房探索无限可能
不知不觉,JM101的录制即将迎来2周年的纪念日。 这一期节目,我们采访到了第28位嘉宾,来自大连、在英国旅居了十年、如今在大连等待再入职的瑞桃。 在她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2:36 没有事先想象的英伦之旅 06:27 克服了重重困难,拿到了EY的Offer 10:33 第三份工作,我遭遇到了裁员 17:10 运动让我变得更加坚强 23:10 旅英十年回国之后感受到的变化 29:42 在英国遇到的小起小落以及心境的变化 36:58 读书访谈的缘起和愿景 42:58 与同样面对动荡人生的后来人袒露的心声 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没有多少人能够精准预计人生是否一直如规划一般前行。但就像瑞桃在节目的最后反复强调的一样: 努力地争取,给自己的思想松绑,即便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命运会推动你走向另一个方向,同样可以拥有很好的人生。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027 Julie:25岁,暂别伦敦前的最后一夜,留给过去的自己和未来家庭的一封情书
这是一期有关“告别”的采访,在放出的时候,嘉宾Julie已经决定暂别英国,回到上海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所以,我们用一段声音纪录片,纪录她过去两年半的英伦时光。 在她的分享中,我们将听到: 03:24 英国印象关键词:成人礼,孤独及蜕变 06:37 “野心勃勃”的源头和东亚价值观与英国“躺平”文化的冲撞 08:30 克拉科夫之旅偶发的热泪盈眶 09:24 “爱拼才会赢”的DNA 11:31 伦敦的孤独感 14:04 “正能量”人设的享受、疲惫与孤独 18:07 回到上海之后,最会想念伦敦的居然是让E人变I的魔力 21:36 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英伦意外留学之路 24:01 音乐剧戏里戏外的人文主义与偏见 29:38 豪迈女性的家庭观转变 35:27 对妹妹虽然烦却会为她做出一切的复杂心态 37:47 朋友来来去去,总有人在某个阶段守护着你 40:11 老友之间的心灵感应 42:24 聊点轻松的话题,下一阶段,择偶和标准 46:06 一些工作上的展望,多年的积累能否继续在未来应用? 49:18 对未来的祝福 这是一篇日记,记录下了暂存的过去和憧憬的未来。结束录音后,Julie又回到整理行李的状态,等待她的,是最后的晚餐、落霞和日出。 也许某一天,Julie会带着自己的先生甚至孩子一起回到我们的录音间,听听当时自己写的日记。 不知那时, 她是否还会想起现在这个永远明媚、永远自由的25岁的Julie呢?
- 026 田天:京派椅背埃及考古学家的仲夏夜之梦
我们采访的第26位嘉宾是来自北京的田天。他的椅背考古学家之路,从2006年9月28日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始举办“伟大的世界文明”而起。 在田天的分享中,我们可以听到: 01:40 “椅背考古学家”的前世今生 06:54 考古系的三大流派 08:16 英美考古理论对当代中国考古学是否仍有意义? 13:06 如何入门埃及语? 21:00 两周搞定阿拉伯语书写?! 23:47 要想读好书,先学会翻窗 25:10 UCL,殖民时代的埃及之殇和考古系的发源地 29:03 赝品同样可以用作考古 30:58 如何让文物活在当代? 31:58 京派澎拜专栏作者的伦敦旧书店印象 36:03 地图中的历史变迁 39:13 伪史论?不,另类考古学 42:28 考古没有国籍,但是考古学家有 44:20 考古科普技巧的磨炼 47:19 伦敦京韵 50:40 毛姆的中国游记 53:09 戏说伦敦,未来的考古材料 59:08 到伦敦,应该去哪里寻访失落的古埃及文明? 1:02:19 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啊! 本期田天老师声音纪录片放出的当日就是夏至夜。在许多古老国家和民族的记载中,夏至日都会安排极为重要的庆典活动,包括我们所在的英国。距离伦敦百里之外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据说就是青铜时代先民留下观测时间的遗址,每年都会有数万人去那里共同等待夏至的日出。 夏天,好像又是一个阅读的季节。 如果各位对我们这期节目感兴趣的话,不妨和我们一起读一本有关历史或者传说的书,与我们在评论区进行互动。 或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瑰丽的世界。 附录I: 索恩博物馆里收藏的、独一无二的、用雪花石膏雕刻的塞提一世石棺内点燃蜡烛的场景。 “面对这件美丽且无价的古物,我无法给出恰当的评价,我只能说,从埃及运往欧洲的文物,没有一件能与之媲美。” 附录II: 田天老师书房内摆放的秘鲁雕像在丁丁历险记的第六部作品《破损的耳朵》的形象,原品现藏于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和历史博物馆: 附录III: Winnie提到的毛姆中国游记《在中国屏风上》,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收录了毛姆1919年至1920年冬季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写下的58篇随笔。毛姆以外国游人视角呈现了在中国的丰富见闻,也让我们多了一种看待20世纪初期中国的视角。 附录IV: 田天老师提及的1818年出版的《埃及记述》。地图为拿破仑远征埃及时勘察所得,记录了当时埃及的地质地貌、水文环境和大小聚落。 附录V: 田天老师笔下的伦敦旧书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