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 + AI的未来
在上周末的线上交流中,有不少朋友都问到了关于AI的问题,还提到了我在文章中赞同的观点:加密货币是AI天然使用的货币。 在我的猜想中,对于AI来说,如果未来它们真的发展出自己的欲望和思想,它们也一定需要交换“资产”和“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作为交换的中间等价物还是作为AI真正需要的“物品”,我相信加密资产都是不可或缺以及最有公信力的资产------尤其是那些尽可能去中心化、具备全球转账特性的加密资产。 而人类目前使用的中间等价物法币是很难被AI接受和使用的。不谈别的,就说登记身份和各种法规限制都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而当AI有了基于区块链的加密资产作为其交换“资产”和“信息”的中间等价物之后,它们就可以开始创造基于自身需求的应用了。 那什么是AI需要的应用呢? 我认为这是人类很难想象的。因为AI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就像马斯克说的:AI和人类的关系大概只是硅基生命被碳基生命打开开关而已。当这个开关打开之后,AI会如何发展,人类一定会越来越难以理解。 在我刚接触加密生态和朋友谈及这个生态时,很多朋友很喜欢描述的场景都是:我们要开发“去中心化的微信”、“去中心化的短视频”、“去中心化的推特”等等之类的应用。 在我看来,这种思路都只是单纯的线性延展,它不能说错,但算不上颠覆式的应用。颠覆式应用大概率是跳出我们日常思路的,是跳跃式思维而不是延展思维。 我更喜欢用“火星”和“地球”来比喻加密世界和我们现在的中心化世界。 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但加密世界是“火星”。我们很喜欢用“地球人”的思维去想“火星人”的需求。我相信“火星人”的一部分需求确实和“地球人”一样,但“火星人”更多的应用一定是和“地球人”完全不同的。 此前的我一直想不到这个“火星人”在哪里。“地球”上确实有那么极小一部分人是“火星人”,它们创造出来的应用是符合“火星”需求的。但这样的人太少了,单单由这么一小部分人怎么可能创造出繁荣的“火星”生态? 更何况寄望由“地球人”创造出繁荣的“火星”生态可能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或许这就是这个周期中加密生态的应用如此萎靡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AI的出现,让我看到了“火星人”的出现。 AI和加密资产两者都是网络的产物,两者都是无形的,两者是互通的,两者都是不可逆的(一旦出现被毁灭的可能性极小)...... 但与此同时,两者又有着强烈的互补关系:AI有着极强的中心化属性,而加密资产有着极强的去中心化属性。 与此同时更有意思的是:面对AI的中心化,我们一直致力于用去中心化解决它的问题;而在加密生态中,我们又面对着无处不在的中心化威胁。 这种相生相克但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性像极了我们的太极图。在我们的文化中它是万事万物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我相信也是虚拟世界前进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因此,我现在更加相信加密世界更精彩的时段会是当AI产生意识和欲望之后,在加密生态开始创造它们自己的应用,学会满足它们自己的需求。 人类在加密世界中所起的作用或许就像人类在AI中所起的作用一样,仅仅只是开启了那个开关,而接下来的辉煌将由这两个生态的融合来开启和创造。
- 投资预期和客观现实
在上周六的线上交流中,很多朋友都对当下的行情和未来的预期表示出了较大的担忧。 我印象中这种担忧在上次线上交流时也能感受得到,但这一次这个感觉有点不同: 上一次传递出这种感受的状况是山寨币(除比特币和以太坊之外的币)持有的仓位相对高了;而这一次传递出这种感受的状况是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仓位较多了。 按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如果比特币和以太坊持仓较多,长线看问题不大,风险是完全可控的。 虽然当下的加密生态在应用创新方面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但这个生态即便再向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看都还是非常有潜力和希望的。 在线上交流中,我列举了近期在费舍尔的书中看到的一段历史: 在美国1940、1950年代,半导体成为了当年的新兴产业,并且是那时的热门投资领域。即便到了今天,我们惊奇地发现半导体依旧是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热门投资领域---只不过半导体产品的形式发生了巨变,由当年的小型电子产品进化成了当年人们无法想象的芯片和人工智能的硬件核心。 一个半导体产业能够屹立全球70多年不倒,依旧火爆。何况今天的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和以太坊是完全可以算得上人类文明级别的创新事物,它的潜力更是不可小觑。区块链技术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和另一个文明级别的创新人工智能交互产生我们无法想象的应用。 对这样的技术,我充满了十足的信心。 除此以外,在交流中我还表达了另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我很早以前在文章中表达过,但后来比较少再提了。但现在,我认为它依旧成立,那就是: 我认为未来能持续推动整个加密生态前进的主要动力恐怕还是会来自以太坊,并且我还是认为终有一天以太坊的总市值会超过比特币。 所以对手里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朋友,我觉得是不需要太担心这两个资产的前景的。 交流中朋友们表现出的担忧我觉得更多的不是来自比特币和以太坊本身,而是来自当下宏观环境的严峻给个人及家挺在生活方面带来的巨大压力,较大的可能是手头的资金投入到加密资产的份额稍微多了,导致影响和干扰日常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能建议一定要以保证生活为首要目标。如果真的出现问题,哪怕卖掉部分比特币和以太坊也是很有必要的。 比特币和以太坊再珍贵也不如人珍贵。只要人在,奇迹就在,未来就在。 另外,我还想提醒大家,虽然这个行业看上去似乎总是充满了各种“暴富”的机会,但那些机会中很多实际上都是镜中月、水中花,绝大多数人能抓到的是很少的。 就我所知,这个行业中真正能有稳定收益的工作和岗位是不多的,而且即便有对人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除非个人的条件特别好,职位确实可靠,否则还是不要轻易放掉现在手头已有的工作,在现在这个严酷的环境下转行到加密行业。
- 关于分型比特币的理解|疑问解答
1. 以太坊有没有安全的理财渠道? 在现在的加密生态中,我觉得如果要说安全的理财渠道要么就是把ETH借给借贷应用(比如AAVE、Compound),要么就是送去参加以太坊的质押。不过这两者的收益都不怎么高。 我觉得在现在的加密生态,我们主要赚取的还是资产的价差。相比而言,这个收益不那么重要。 所以,我大部分ETH主要还是放在冷钱包。 2. 关于分型比特币 如果我的理解没有很大的误差,我觉得分型比特币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点类似于侧链,并且在安全性上和其它的比特币第二层扩展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它解决的还是老问题:对比特币性能的扩展。 但我觉得现在已有的诸多比特币扩展方案中虽然各自都有可被诟病的问题,但在性能扩展上已经可以满足当下的应用了。 打个不太合适的比喻:用最笨的办法开发一个以太坊虚拟机挂钩在比特币主网上(实际上不少现有的流行的方案就是这么干的),这种架构足以满足当下应用对比特币性能的需求。 但这又能怎么样? 它还是没有解决比特币生态当下最主要的矛盾:应用的缺乏。 这就好比现在我们缺的不是高速公路而是缺在公路上跑的汽车,但现在的生态还在想方设法建设更高级、更安全的高速公路。 3. ZK币项目方的合作能力 如果这里的ZK币指的是zkSync,那我觉得目前看来这个项目方似乎口碑很一般。 它上次的空投在社区引起的负面反馈不小。而且空投过后,它的TVL几乎直线下降。由此看来项目方的合作能力比较一般。 目前看来,以太坊第二层扩展几个项目中表现最好的就只有Arb、OP和Base。 4. 如果以太坊及其二层扩展的性能再持续提升,达到某个临界值后,原有的某些应用场景说不定可以有质的飞跃。 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这种事在互联网领域就发生过。 在读过往互联网发展史时,我曾经读到在2000年左右的美国,就有创业团队提出过各种网上商店和网上营销,但那些实践在当时都失败了。 直到若干年后当淘宝大兴其道,我们才在中国的电商领域看到曾经美国那些想象中的模式由无数中小商家实现了。 回过头来看当下以太坊应用生态的萎靡,我觉得或许最好的办法还真的就是等待和观察。说不定今天我们看上去最不起眼的一些小应用、小发明就是未来大颠覆、大创新的萌芽。 5. 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 发布《关于办理洗钱...的解释》,将通过“虚拟资产”交易列为洗钱方式之一。 其实利用虚拟资产洗钱不论当今还是过往乃至未来都肯定是违法的,这一点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例外。 但是在不同的国家,法律的解释和执行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具体到我们国家,我其实一直都说过我们在国内就要遵守国内的法律,如果在香港就遵守香港的法律。 上一次推特交流,我专门回复过一位读者问有没有必要在香港开银行卡的问题。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能用合法的方式来处理加密资产。 我们将在9月7日(周六)晚上八点和大家一起线上交流。 交流的链接:x.com
- 对能力边界的认知和对投资原则的坚守
我们一位读者在留言中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巴菲特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价值投资,属于风险厌恶型,他从来不冒险。因此也不会有买什么山寨币、万一没有山寨币牛市怎么办这样的烦恼。 这段话让我想起自己对巴菲特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在理解上这段时间以来发生的一个较大转变。 很早的时候,我曾经在文章中直言不讳地说巴菲特对比特币的态度表明了老先生已经完全脱节了现代科技,也完全脱节了虚拟时代。 当时在写这样的评价时,我的内心更多想表达的是对老先生的不屑。 今天看来,我虽然依旧认为老先生对现代科技的理解或许不如我们那么快,但内心已经完全不敢再有曾经的那种不屑态度了。 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认识到,作为投资者来说,能够明白自己的能力边界,能够在有强大的外界干扰下还能始终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除了比特币,对高科技股票乃至硅谷的风投,老先生也多次很直白地表明过自己无知。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的问答中,他和芒格曾经高度称赞美国的风投在高科技领域的成功,但坦诚自己实在是不理解这些风投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更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能用那样的方式投资企业。 他直言他们两位老头子还是习惯自己的投资方式,还是只能看懂那些老掉牙的传统企业。 不仅巴菲特,中国投资者中我非常佩服的段永平对比特币也有过一个很直白的态度。 在很早以前的一段对话中,当他谈及比特币时,他非常坦率地说,他根本不懂比特币,也看不明白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有价值,所以他没有买。 第一次看到他的这个言论时,我同样认为他是落伍的,但后来再读到他的那段对话,我感受到的是他和巴菲特一样对自己能力边界的认知和对投资原则的坚守。 对能力边界的认知和对投资原则的坚守说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却非常难。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到底有多少人是真的看了比特币的白皮书、读了比特币的发展史、了解了比特币发展史上那些前辈呕心沥血的付出从而在心底认为比特币有价值并且坚信比特币的未来更有价值,才买进的?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不是因为上面那些原因买入比特币的,而是因为某种机缘得知比特币能让人“一夜暴富”才买入的。 实际上,巴菲特和段永平他们知道比特币的时间恐怕比我们中的不少人都还要早,他们也一定知道比特币让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更知道比特币的涨幅比他们手中的股票要猛。 但是,他们承认自己的能力边界、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能够彻底屏蔽这种涨幅的干扰和诱惑,依旧毫不动摇地在自己的领地里深耕。 这一点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在我们的生态里,更多的投资者是不讲能力边界也没有投资原则的。 尤其是每当热点到来时,绝大多数投资者是宁愿高价冲也不愿意错过所谓的“机会”。而这样做的结果绝大多数都是以亏损甚至归零收场。 或许这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大师和普通投资者之间一个很大的区别。 时至今日,我仍然自信地认为在加密生态这个细分领域,我的理解会比巴菲特和段永平稍稍深一点,因此我坚信比特币的价值和未来,更坚信加密生态的价值和未来。 但和这些了不起的前辈相比,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像他们那样时刻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能力边界、时刻坚守自己的投资原则。 这才能让我们在自己深耕的领域取得别人难以企及的成果和收获。 我们将在9月7日(周六)晚上八点和大家一起线上交流。 交流的链接:x.com
- 探索评价项目的标准
留言中有用户问到了下面这个问题: 几次评估标的不及预期后,在我内心也时常不停会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当一个打败另一个时,我总是会想这个赢家真的是对的吗?如果他不对,又怎么能证明他不是对的呢? 这位读者的留言在我看来包含一个比较基本的问题:评估项目时我们怎么选取标准? 在评估项目时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源自评估标准的选取。一般来说标准选的合适,评估的结果基本不会偏离太远;评估标准选的不对,结果就难说了。 在加密世界,选取评估标准在我看来是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这个生态才刚刚起步没多久,现在这些项目也还处于萌芽状态,根本无法用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就像我昨天在文章里写的,我们根本无法用股市里盈利的那些标准来衡量现有的加密项目。 我自己摸索的体会是从加密生态的发展史里找灵感。 我在以前的文章中反复建议大家多读加密生态的经典文章,历史资料原因就在于此。 读完这些资料后,如果我们用心思考一定会对历史和现在产生各种问题,比如: 比特币是如何从“小玩具”发展成为现今可能成为国家储备的资产的? 以太坊是如何火起来并且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曾经以太坊的杀手们为什么到现在为止没有成功? 区块链平台和区块链应用在发展方面各有什么侧重点? 以太坊生态在这个周期中创新的萎靡到底是以太坊的问题还是整个加密生态的问题? 如果自己能问出问题并且尽可能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能用这些答案基本解释我们普遍看到的现象,更甚者如果我们能用这些答案明显看出一些机构投资者甚至大资本观点中自相矛盾的地方,那我暂时就会把这些答案里总结出的标准作为自己评估项目的标准。 比如最近一篇专访《Why is ETH Down so bad?》的文章就很值得我们仔细去读一读。大家不妨看看这篇访谈中有没有哪些观点在你看来是根本违背中本聪加密精神的或者与你所秉持的观点和标准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类专访和文章就是用来考验我们观点和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 从历史中找灵感我觉得可以找到的一些评估加密项目额外需要的标准,比如: 对第一层区块链(L1)我认为去中心化就是必不可少的;对第二层扩展(L2)我认为去中心化就不像L1那么重要,但排序器的去中心化就很有必要;对基于区块链的应用项目去中心化的必要性就更弱一些,而其它标准就更重要。 除了从历史中找灵感之外,一些传统的评估标准我觉得也是可以供我们极大借鉴的。 传统标准中我最看重两个:一个是领导团队;另一个则是用户。 领导团队自不用说,这个我已经在过往的文章中多次写过了。 “用户”在我看来在加密生态里的涵义更广泛,它不仅包含传统意义上的应用使用者,还包括代币的持有者,甚至包括项目的开发者以及这些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协作。 基本上我就是用这些标准去评估加密生态的项目。 在评估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项目把握不大,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控制参与项目的仓位。 尤其对新兴项目更是如此。 当我们仓位不大的时候,我们的心理负担就不会那么大,人的心态就会好很多,这会使我们更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反之,必然导致我们患得患失,不能正确地看待项目。 我们将在9月7日(周六)晚上八点和大家一起线上交流。 交流的链接:x.com
- 美联储降息和牛市的关联性|疑问解答
关于留言提问的一些杂感: 我在现在的疑问解答中已经越来越少回复关于具体某个代币、某个项目的问题了。 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代币和项目绝大部分都是以前有读者问过并且我也解答过的,而且这些项目的后续发展并没有什么新的亮点和进展,所以如果读者翻翻我前面的文章都能看到曾经的解答。我当时对它们的观点至今也没变。 另外,我特别注意到一些读者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并且开始跳脱具体的项目和代币,开始在投资逻辑和投资思路上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有了自己的观察。如果这种变化是因为看我的文章而产生的,那简直就是对我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因为这才是我写文章的终极目的。 网上有很多文章今天讨论币价涨跌、明天讨论哪个项目可以冲、后天讨论XX准备上什么币。 诚然这些都是绝大多数投资者高度关注和感兴趣的话题。 但我很少在文章里写这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太习惯这种跟风走、四处打游击的方式。 我更喜欢的方式是找到一种可靠的投资框架,用这种框架不仅能牢牢地从“压舱石”上面挣到安全可靠的利润;也可以在一个新蓝海出现时,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并在其中大展拳脚。 而当这样的蓝海没有出现时,那就让自己彻底松弛下来,安心地读书、学习,尤其是读经典的书、学习前辈的经验。 而当这种蓝海渐渐变成红海时,我也会减小关注度,对红海里出现的新项目渐渐淡化兴趣------因为这些所谓的新项目绝大部分在我看来都没有创新。 下面继续疑问解答。 1. 我好奇的还是估值问题,加密和公司股票的盈利这些不同,高估和低估,该怎么定义和估算呢? 这个问题也是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的。 最近,DeFi生态中我认为创新能力属于顶流的AAVE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在我看来就是把代币赋能与项目盈利挂钩了。 我正好趁这个机会,按照传统股市的盈利估算方法(比如P/E、ROE等指标)核算了一下AAVE改革后的财务状况。 但计算的结果可以说是惨不忍睹。如果把这样的“公司”放在股市里衡量,那简直就是垃圾股,现在AAVE的“股价”就是泡沫中的泡沫。 因此,至少当下看,用传统股市的方式来衡量加密项目恐怕还行不通。但我非常笃定地相信,至少对于有清晰盈利模式的项目,走向传统股市的评价标准是个大趋势。但是具体到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加密项目的盈利,或许会和传统股市有较大的不同。 但这个方向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我们总不能说代币没有任何盈利赋能,永远只凭借治理功能就能维持当下的币价吧? 此外,最近我所读的费舍尔的书中所描述的情形也非常类似我们今天在加密生态中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他在1950年代所投资的一些当时新兴行业的股票如果单纯用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盈利模式来衡量也是很难经得起考验的。 但他为什么敢于投资那些股票?他的的思考方式和策略是什么?这些都是很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等我详细看完他的书会找机会在文章里分享。 2. 未来就怕美联储就算降息,币圈也不一定有牛市了。 我觉得不用太担心这些。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有没有应对这些状况的相应策略。 如果这一轮没有牛市?我以前在文章中也写过好几次--------我的做法就是继续持有下去,继续等下一个牛市。 另外我始终认为,币圈真正的大牛市还是要发自生态内的应用创新,而不是单纯的外部放水。 这几年美股的大牛是在美联储加息的情况下走出的。 为什么能这样? 根本原因是人工智能的创新带来了一系列巨大的红利。这股内在的强大动力极大抵消了外部金融环境的压力。 所以在我看来,内在要素的重要性远大于外在要素。 我们将在9月7日(周六)晚上八点和大家一起线上交流。 交流的链接:x.com
- AI+区块链裂变的一大步
8月30日,Coinbase CEO正式官宣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 他们成功进行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AI对AI的加密交易。 这个实验是在Base的测试网Base Sepolia Network上进行的。Coinbase创建了一个基于MPC技术的AI代理钱包(AI agent wallet)。在创建钱包并且给这个钱包打了水龙头代币后,AI代理使用这个钱包将水龙头代币转给了另一个加密钱包。 这个看上去流程非常简单的交易在我看来意义相当的重大,无论对加密生态还是对人工智能,它都展现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甚至难以想象的未来。 在探索这个交易的意义前,我们先来看另一个重要的概念:AI代理。 这些年,AI代理是除了AI之外另一个非常火爆的新兴事物。 什么是AI代理(AI Agent)呢? 目前业界对它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基本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动作的智能实体。 通俗地说,如果人类给AI代理一个包含一系列复杂动作的指令,只要外部条件具备,它可以不需要人的干预自行完成指令并给出最优的结果。 比方说,比如有一个商品代购的AI代理,我给它语音下达一个命令:帮我买一个价格在XX范围内,具备XX特性的商品,三天后我需要拿到它。 这时候,这个代理会一边在线下商店搜索所有的商店,通过语音工具联系商店联系人询问商品信息;另外它还会自行上网,搜索网上所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在这些平台上找到所有合适的商品。然后它会从线下、线上所有的备选商品中找到最合适的一款商品,填写我的收货地址,下单付款。三天后,我在门口就拿到了我需要的商品。 这个过程中,这个代理需要怎么做我完全不用管,一切事物它都能自行处理。 AI代理和我们现在常听到的机器人还有区别。我们常说的机器人其一切动作都需要人预先写好逻辑、编好脚本,它才能照章执行。但AI代理只需要知道我们的意图就能自己找到最佳的路径完成任务。 了解了AI代理,我们再来看Coinbase设计的这笔交易。 在这笔交易中,代理看上去只是完成了一笔转账,但实际上这个转账交易的逻辑可以无限扩展: 如果代理向一个1CO的合约转账,那它这笔交易就相当于参与了1CO。 如果代理向一个Uniswap合约转账,那这笔交易就相当于代币互换。 ...... 此外,在这笔交易中,Coinbase提前用MPC技术创建了钱包,还给钱包充值了水龙头代币。 实际上这两个动作也是可以由代理完成的: 只要代理能上网,它理论上就能调用相关的APP创建MPC钱包。 只要代理能通过“人类测试”,它就能从水龙头拿到测试币。 这两点,现在的代理是能够做到。在我的印象中,有消息指某个互联网大厂就已经开发出了类似能自动上网并调用APP的代理了,目前在内测中。 在这个交易中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是代理用加密货币完成动作。 在我看来加密货币天然就是人工智能最好的支付工具。 为什么呢? 因为加密资产的获得、加密钱包的申请是无需许可、纯网上的动作。 我们很难想象AI代理自己去申请一个银行账户,它如何提交个人地址?提交个人电话?提交身份证明?并且要真人走到柜台和柜员一对一地核实所有这些信息? 而且即便代理能做到这些,相比起无需许可的加密资产,从效率和便利性上来说,我相信AI代理也更喜欢加密资产。 所以这个实验的成功在我看来才是AI + 区块链一个非常重要和极有价值的应用。 我们完全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 AI代理无需许可的申请加密钱包,只要它有了第一笔原始资金,它就可以按自己的逻辑挣到更多的资本(比如用这笔钱参与以太坊质押、参与Uniswap上的投机交易、参与借贷服务等等)。而一旦它有了更多资本,它就能参与更多的网上活动,甚至开发自己的网上应用,发展自己的经济生态。 那个时候,AI代理可以闭环地生活在纯粹的网络空间,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基于加密资产。 这个交易是AI交易的一小步,但却是AI + 区块链产生裂变的一大步。 参考链接: beincrypto.com 我们将在9月7日(周六)晚上八点和大家一起线上交流。 交流的链接:x.com
- 关于定投和定抛
有读者和听众在前段时间的留言中问了下面这几个问题: BTC 35000美元、以太坊2500美元的定投线时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可否高于它?这轮BTC还有机会再到35000美元吗? 比特币35000美元、以太坊2500美元的设定其实在相当程度上是我凭经验大致估计出来的。 在上一轮熊市之前的所有牛熊周期中,比特币从高点跌落到低点,其跌幅没有一次不超过50%的。 而在那一轮行情中,以太坊在三个领域(DeFi、NFT、链游)都爆发出了牛市并产生了现象级应用。如此猛烈的生态大爆发可谓前所未有。按照“竖有多高、横就有多长”的一般规律, 一旦这种牛市崩盘,紧随其后的熊市也会迎来相当程度的惨烈。 因此,对接下来的熊市,我猜测比特币和以太坊从牛市峰值到熊市低点的跌幅依旧很有可能超过50%。 后来当我们见证整个加密市场的牛市行情崩盘后,比特币和以太坊在牛市的峰值就确定了,比特币不到7万美元,以太坊不到5000美元。 因此按照保守的估计我就选了7万美元的一半和5000美元的一半。这就是我选比特币35000美元和以太坊2500美元的由来。 现在再来回顾这个估算的过程,其中有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假设:那就是在熊市中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跌幅不能小与50%。 没有这个前提假设,后面的一切估算都不成立。 但如果我们认真的审视这个前提就会发现一个问题: 我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猜测价格,然后依据猜测的价格制定策略。 这些年,随着我认知的变化,我越来越不太认可这种依据猜测制定策略的行为。因为这样的依据是很难站住脚的。 以前这个策略得以执行是因为我猜对了,但这种猜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经验和感觉,但经验和感觉很难被永久复制。而无法被永久复制的方法就不是一种长期可靠的方法。 所以我前阵子在文章中曾经写过这样的一段话,大意是: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真的应该尝试对自己看好的标的永远地拿下去,或者说起码在这一次牛市过后大幅提告永久持有的比例。 至于说这个定投价可不可以提高或者改变? 当然可以。 每个投资者对市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感觉,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感觉,尤其是根据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来找一个合适自己的定投价。 这轮行情BTC还能不能再到35000美元? 这是猜测市场,我回答不了。我希望它能到。如果到了,我就再买;不到也无所谓。 说完定投,再说说定抛。这也是前段时间的留言中不少读者问过的问题。 按照我此前的做法,所谓的定抛是指当市场行情(比如比特币)从最高点下跌20%之后,开始抛售。 这个做法隐含的问题其实和前面定投价的设定一样,有个前提假设: 那就是市场从高点下跌20%之后还会继续下跌并且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至少2-3年)内不会再次突破前面创下的峰值。 这实际上也是在猜测市场,并且要猜准市场接下来2-3年的行情,并依次制定策略。这个难度更大。 如果市场从高点下跌20%之后经过短暂地徘徊和洗盘再次走高并突破了前面创下的峰值呢? 那定抛就完全错失了后面的行情。 市场从高点下跌20%,据此判断市场整体走入技术性熊市,这是金融市场的一个一般规律。这个规律过往是比较有效的,但现在,尤其是在美股市场,它虽然有效,但有效的时间越来越短。 我们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例,在过去十多年,如果投资者在任何一次标普500指数下跌20%后清仓并期望等待大幅回调(比如回调50%以上)后才再次入场的人基本上全部错误,全部都会错失后面再次迅速恢复的牛市行情。 为什么? 因为美股虽然下跌并进入了熊市,但这种熊市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并且下跌的幅度有限。在这个市场中几乎等不到足够低的价格,如果要死等只能错过未来的行情。 所以在美股,想设定有足够差价空间的定投价和定抛价难度会非常大。 在美股最合适的方法,还真的就是买入后长期持有------------这是巴菲特和费舍尔两位大师用了一生的经历告诉我们的经验总结。 当然他们所说的买入后长期持有并不是永不卖出,而是他们卖出的标准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靠猜测市场价格高低判断卖出时点的方法。 美股的这种走势和特点会不会有一天复制到加密市场? 我不知道,但我至少越来越对猜测市场的行为持谨慎的态度。
- 以太坊的前景
这段时间,很多读者都在留言中对以太坊的前景表示出很大的疑问,有些还问及是否有必要把以太坊换成其它区块链的代币(非比特币)。 在各种加密生态的媒体上也充斥着对以太坊的不满以及不利的消息,比如最近对以太坊基金会花费的质疑以及对以太坊现状的担忧。 这些疑问和不满中有不少相当客观地反映出了以太坊当下面临的种种问题,它们也是以太坊生态未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不仅别人,我自己也在早前的文章中多次表达过对以太坊生态在这一轮走势中应用创新不足的遗憾和不满。 不过我并不会因为以太坊存在这些问题而怀疑它的前景和潜力,更不觉得这些质疑和挑剔会影响以太坊未来的发展。 作为这个生态中应用链最强者的以太坊就应该承受和面对这些质疑,就应该顶着风雨前行,就算天塌下来也应该由这样的强者顶住支撑整个加密生态继续发展。 为什么我还是这么坚定地看好以太坊呢? 其实原因我在较早的文章中也说过,至今我还是坚持那些观点: - 矢志不渝地坚持去中心化 在去中心化上,虽然我对POS依旧存在一定的疑问,也依旧还在从各个方面推敲和比较到底POW和POS哪个更能在实践中做到去中心化。但即便按最保守地说法,抛开比特币,我相信以太坊也是所有其它链里面最去中心化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Vitalik一直还在对以太坊上出现的新“中心化”苗头保持高度警惕。这是任何一个其它区块链的灵魂人物都没有做但我认为却是最核心的。 这一点在当今尤其是世界越来越面临两极化和碎片化的状况下是非常重要的。 尽可能追求去中心化的资产我相信未来会在全球地缘政治的博弈和冲突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将会成为各种风险对冲中承载资金的安全岛。 - 以太坊的生态依旧强大、门槛依旧高耸 诚然,以太坊生态的应用创新在这一轮走势中表现得相当地不让人满意,但客观地看,它依旧拥有强大的生态、良好的氛围和健康的社区。 我始终认为以太坊自身的核心和重点不是应用,而是底层,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为应用创造条件,从而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 从这一点上说,我认为以Vitalik为首的核心团队目前的努力和方向没有问题。只要沿着这个方向前进,以太坊生态的门槛就能保持,生态就能依旧活跃。 至于说为什么以太坊现在在基础设施已经足够的情况下,应用创新却乏力?我感觉更多的是碰到了一个天然的瓶颈期,而这个瓶颈期是无法跳过的,它只能坚持苦熬下去,再给一些时间,让社区和应用开发者积累更多的创意直到下一个创新爆发。 - 以太坊的灵魂依旧闪亮 这两天我都在写文章介绍费舍尔书中的内容。 他在判断一个企业的长期潜力时对一个企业的管理团队看得异常重要。 他认为一个企业如果有一个好的团队,企业所面临的任何困难都将只是暂时的,企业未来都有可能创造今天的人们无法想象的奇迹。而如果企业没有好的团队,它即便当下辉煌,那也只是暂时的,这样的企业终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退化、平庸。 虽然此前的我也一直强调加密项目团队的重要性,但在看了费舍尔关于团队的观点后对这一点的认识更加坚定和深刻了。 从这个角度看以太坊,它有着这个生态中顶尖的灵魂人物,我相信他一定能带着以太坊走出当下的迷茫和徘徊,再次重现辉煌。 所以我依旧相信以太坊的未来和前景,只不过我不知道它下一次生态的爆发到底在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场景、会创造什么奇迹。
- 以史为鉴:投资机构如何布局加密资产
在费舍尔的《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一书中,他谈到了机构投资者中盛行的一种现象: 很多机构投资者会扎堆购买雷同的投资品,哪怕这些投资品的价格在旁人看来已经非常高了,但他们仍然“痴心不改”。 这个现象我一直都在关注。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只是简单地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机构投资者们同样会遵循“羊群效应”,他们很多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投资思维。 所以我老是说他们只不过是钱多的散户而已。 但是在这本书中,费舍尔给出了一个在我看来更合理也更直白的理由:这是机构投资者们自保尤其是避免法律官司的一种常用手段。 在195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机构投资者们管理的资金通常都来自于非常重要的信任伙伴,比如掌管家族资金、掌管养老金、掌管信托资金等等。 这些出资人个个都有着强大的背景和资源。他们一旦认为掌管他们资金的机构在投资过程中犯了错误轻则毫不手软地解雇,重则将他们告上法庭。而这些机构一旦遇上这样的麻烦,不管最终是输是赢都会掉层皮。 所以这些机构会想尽一切办法在流程和操作上遵循看上去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 那什么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办法呢? 那就是:别的机构有什么,我就买什么;别的机构持有多少,我就持有多少。 那万一买的东西不对呢?没关系,反正大家都不对。 万一持有的东西下跌呢?没关系,反正大家都下跌。 你怪我的操作方式不对,你找其他的机构,他们也是这样操作的啊。 你说大家的操作都有错?如果大家都错,你也找不到“操作正确”的机构。 只要遵循这种操作方式,机构投资者几乎安全无虞,至于机构投资者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好,操作是不是真的对,那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这本书是写于1950年代的,现在想来,其实到今天,在我看来,这个潜规则依旧在机构投资者中盛行。 费舍尔把这个潜规则作为普通散户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散户投资者在投资一个标的时,他不妨大胆判断一下:如果他投资的标的未来大概率会被机构投资者看上乃至普遍增持,但现在还极少有机构投资者染指,那他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入场,以时间换空间,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我们以此来类比今天的加密资产: 我们相信比特币、以太坊未来一定会被机构投资者看上乃至普遍增持吗? 现在比特币和以太坊虽然已经有部分机构投资者染指,但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呢?是否还在旁观? 对上面的问题,我相信每个投资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对应自己的答案,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操作,我相信也不言自明了。 此外,类比费舍尔在书中描述机构投资者入场股市的特点,机构投资者入场加密资产的特点大概会是这样的: 一小部分机构投资者谨小慎微地开始尝试加密资产。但在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眼里,他们就是“傻子”。 这一小部分机构投资者因为简单的尝试挣了一笔钱,使得又有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心痒痒了,但仍然犹豫不决。 这一小部分先行入场的机构投资者不巧碰上暴跌,使得本来心痒痒的机构投资者心安了,继续骂他们“傻子”。 总有一小部分先行入场的机构投资者始终锲而不舍,经过几个轮回竟然挣到了大钱,终于又有一部分机构投资者忍不住加入了。 眼看着越来越多机构投资者加入加密资产,本来毫不关心的机构看看自己的配置,竟然一点加密资产都没有,如果被人问起来:为什么别家机构都配,你不配?该怎么回答?于是也开始尝试多多少少配置一些。 然后这股风气开始传遍整个机构投资圈。不管机构投资者是不是真懂,反正加密资产事实上成了机构投资者的标配。 到那时,我相信加密资产的价格也会像1950年代的费舍尔无法想象之后美股的价格。
- 以史为鉴:加密资产的未来
这段时间读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的问答实录时,好几次看到老先生向股东们推荐Philip Fisher(菲利普·费舍尔)的《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 老先生自己也常说他一生从两个人身上学到了投资的精髓,一个是他的老师格雷厄姆,另一个就是费舍尔。 还有人把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总结为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舍尔。 格雷厄姆的著作《聪明的投资者》我看过,但费舍尔的书我一本都没读过。这自然而然让我对费舍尔充满了好奇。 带着这种好奇,我开始看费舍尔的《Paths to Wealth through Common Stocks》。 这本书是作者在1950年代时著述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回顾了1950年代股票市场的状况并且展望和猜想了即将到来的1960年代股票市场可能发生的状况。 在书中,作者对各种可能影响股票价值和价格的要素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就描述了一个对股票价格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要素:机构投资者的入场。 看到人们谈论股票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我们绝大多数人第一眼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在今天的股票市场,不到处都是机构投资者吗? 私募、公墓、信托、家族基金、养老基金、国家资本......,所有这些哪个不是机构投资者? 这有什么稀奇吗? 在1950年代这确实是非常稀奇的。 费舍尔在书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今天的我们很难想象的图景。 受到当时政经环境的影响,大量股票的价格十分低迷。 此外,二战刚刚结束,整个社会的商业活动仍然底迷,人们难得看到欣欣向荣有稳定盈利的公司。 在那样的环境下,当时一些大型资本的管理者,主要还是把资金配置在债券市场--------它们在当时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收益,并且风险较小。 尽管大多数机构投资者仍然非常保守,但已经开始有一些大胆的机构投资者开始涉足股市了。 根据当时纽交所的数据显示,1949年,机构投资者拥有的股票市值仅占整个股市的12.4%,而到了1959年,这个占比就上升到16.6%,不过总体而言比例依旧很低,不到20%。 由此可见,一方面,当时在股市中活跃的主体仍然是散户玩家,但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开始快速上涨。 机构投资者开始快速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由于经济开始逐渐回暖,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有投资需求; 二是越来越多的资金开始寻求除债券市场以外的其它投资渠道:股市就成了一众新兴资本的目标。 据此,费舍尔预言,在接下来的1960年代,这股势头只会越来越迅猛,股票的价格也一定会水涨船高。 而到了2018年,美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市值则已经占到总市值的93.2%了。 看完上面这段历史,我马上想到了今天的加密资产。 今天加密资产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当年的美股几乎一样: 整体活动低迷,很难看到稳定盈利的项目。 今天加密市场的大量玩家仍然是像你我这样的散户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开始进场,但比例仍然非常低。 另一方面,当今资本的趋势也在重演当年资本的趋势: 新兴资本(包括一些国家的资金比如萨尔瓦多)开始在加密资产中布局,并且越来越多资本开始寻求除股市以外的其它投资渠道。 现在的加密市场暂时遇到了应用突破上的瓶颈,但它的基因、它的活力、它的远景依旧强大,依旧有着其它投资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 我相信它的未来一定能创造出像今天美股科技七巨头那样的巨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创新和颠覆。 我更相信今天的加密市场会重演当年美股市场走过的路,接下来机构投资者一定会大举入市,也一定会把加密资产的价格推高到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高度。 在面对这即将到来的大趋势面前,作为一名普通的投资者该怎么做呢? 费舍尔当年给出了一个他用一生经历实践得出的做法: 当你确信你买到的是个好资产时,最好的投资方式就是买到它,拿住它,终生不卖出。
- 索尼进军以太坊生态
在5月29日《以太坊现货ETF的通过对加密生态的影响(二)》一文中,我曾经这样猜想: “我认为类似贝莱德这样的传统华尔街机构很快会亲自下场操刀同时布局两个领域:一个是区块链领域的基础设施;另一个是区块链平台上的应用项目。这里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我认为可能性很大的就是以太坊的第二层扩展”。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传统机构亲自操刀布局以太坊的第二层扩展了。不过这个传统机构不是贝莱德这样的华尔街金融机构,而是传统娱乐和电子产业的巨头索尼。 根据索尼官网8月23日的正式公告,索尼旗下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子公司Sony Block Solution Labs Pte. Ltd将正式推出基于以太坊的第二层扩展系统Soneium。 这个系统依托以太坊为第一层系统(L1),基于Optimism的OP Stack框架构建。 任何人都可以无需许可地参与这个系统,因此官方也把Soneium称为公链(Public Blockchain)。 官方希望在这个链上构建用户日常都能使用的Web 3应用,将涵盖游戏、NFT、IP等各类应用。 这个消息多少让我有点意外。意外的是,想不到在我印象中向来“迟缓”、“慢半拍”的日本公司这么大动作进入了以太坊第二层扩展,更想不到闷声不响的索尼竟然比在媒体上一直鼓噪喧嚣的华尔街巨头们动作还快地进入了以太坊生态的建设。 如果联想索尼此前的一系列动作如布局钱包开发、收购交易所、再到现在开发自己的区块链,索尼进军Web 3的决心可谓路人皆知了。 官方在公告中指出了当下Web 3生态的一大困境:现有的Web 3应用无法大规模普及、推广到大众用户。 对此,我一直以来倾向认为能够开发出Web 3普及应用的团队更有可能是非传统应用出生的团队。 比如以太坊、Uniswap、YFI、加密朋克、无聊猿等这些知名Web 3应用的开发团队/领军人物都没有显赫的Web 2背景。 为什么这样呢? 因为Web 3应用有自己独特的逻辑,而在传统Web 2生态中浸淫太久、有所谓光鲜背景的团队反而很容易受到Web 2思想的约束,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 但现在既然有索尼这样的传统大厂愿意在这个领域倾力探索,它们如果能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带进这个生态进行尝试,或许能从其它角度找到新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有索尼的示范作用,我相信接下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真刀真枪地进入以太坊生态参与真正的建设。 这对以太坊生态来说有着巨大的意义。 从以太坊生态的架构来说,以太坊作为结算层只承担关键的结算功能,而把执行的任务留给第二层扩展,这种架构本身就给生态的创新留下了足够大的空间。 依托这种架构,应用开发者不需要关心区块链的安全,只需要专心构建自己的生态,这极大降低了生态建设者的门槛,也给了建设者们最大的自由。 在6月12日《以太坊未来的爆发点在哪》一文中,我猜想: “下一次以太坊生态的创新将孕育在无数个基于第二层扩展的子链中-------那种爆发将不再是一个个单独应用场景的爆发,而是一个个基于链生态的爆发。链生态的爆发将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者特定文化的应用的共振,也就是说一旦一个链(第二层扩展)生态因为某个主题或文化爆发,这个链上所有的应用(包括DeFi、NFT等等)都会一起爆发。至于它会是什么特定的文化或主题,我现在也还想象不出来”。 坦率地说,这几个月以来,我只看到二层系统不断涌现,但根本看不出这些生态有爆发的可能。 但索尼的入局给这个生态带来了新鲜的视野和力量,反倒让我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 参考连接: www.sony.com
- ORDI铭文的价值分析|疑问解答
1. Matic和ORDI哪个比较有前途?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时觉得这就是个单纯比较投资标的的问题。但细想一下,又觉得这个问题如果发挥一下从不同的角度看或许会得出很有意思的联想。 单纯看这两个币,我首先想到的是风险:也就是这两个币哪个风险要小?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我肯定认为ORDI的风险小。因为ORDI归零的可能性极小,但Matic归零的可能性起码比ORDI要大。 我们更深入一点: 这么多以太坊的二层扩展,如果哪一天Matic没了或者归零了,我们会觉得可惜吗?似乎不会。我们会觉得以太坊生态受影响了吗?似乎也不会。 但如果哪一天ORDI归零了,我会立马想:这一轮比特币创新的原点没了,如果ORDI都能归零,那其它的铭文资产有哪个是安全的?如果铭文资产都不安全,那比特币第二层扩展的锚点在哪里,比特币生态的发展方向的根基又是什么? 所以从风险觉得看,ORDI的意义远大于Matic。 但如果我们放眼未来,看未来的应用场景,那想象力就可以完全不同。 ORDI本身是个固化了的资产,它本身不承担技术的升级和改造,更不承载未来生态的发展,它的增长潜力完全取决于比特币生态的共识,与它自身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被动的关系。 而Matic不同,它的希望和潜力一定在它未来生态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这个项目团队的运营和建设。这是一种主动的关系。 如果Matic能够在生态发展方面产生奇迹,那它的潜力就大,甚至可能超过ORDI;但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萎靡,那潜力就非常有限。 所以对比评价这两个币的未来如何,那就要看投资者如何综合地看它们的风险和应用潜力了。 2. 期权算合约吗?XXX的双币赢可以玩吗? 我只买卖现货,而且每年操作的次数极其有限,也就是定投和定抛的那几次操作。 其它的任何金融工具我都不用,它们都不适合我。 任何中心化交易所的理财、抽奖、质押等等活动我都没有参加。交易所对我来说已经非常陌生了。 3. 衡量L2和L3的成功要素有哪些?这些链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貌似之前的TVL已经失效了 衡量L2、L3成功的要素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觉得现在一般用来衡量L2、L3的那些要素比如交易量、交易笔数、TVL也都不太可靠。 我反倒觉得一个直观的要素更可靠:那就是哪个L2、L3上如果有一个大家非用不可或者非常热门或者永载史册的应用,那我就觉得那个L2、L3很不错。 TVL只是个静态标准,它没法反应一个应用的活跃度,在我看来只能算是当下的环境中用来衡量一个系统热门程度没办法的办法。 我觉得链的主要矛盾还是创新性的应用太缺乏了。没有新的应用,那就只有场内资金在哪里打游击,玩MEME。但这些资金都不持久,也很难形成强大的动力。
- SOL会超越ETH吗?|疑问解答
1. 玩合约爆仓8万,以后再也不玩了 以我的经历和感受,仅仅是因为在合约上有损失就能从此戒掉合约还是有相当的难度,还必须另外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并且能实实在在地从这个方法中挣到财富,甚至有条件的话还能把这个方法复制到多个投资领域并且也能取得不错的成果,那才能真正戒掉合约的诱惑。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功方法才能彻底戒掉合约呢? 因为人的大脑需要正反馈,只有当另外一种方式不断地让自己得到了正反馈后,我们才能逐步远离原来那些能让我们“上瘾”的方式。 否则,一直没有正反馈,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其它方式,终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再回到玩合约的老路上。 而真的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取得成功,以我的体会至少又需要几年时间经历一轮完整的牛熊。所以这也不是一条一帆风顺的路。 我们要作好准备。 2. SOL可以布局吗?他会超越ETH吗? 我没有布局SOL,只有一些零散的用来薅一些项目的羊毛。 如果超越指的是TVL和总市值,长期看我不认为SOL会超过ETH。 关于SOL,我在早期的文章中分享过不少对它的看法。我现在对它的看法不变,建议读者可以回看一下我以前的老文章。 3. 是否持有模块化的代币TIA? 我持有TIA,一直拿着,从没卖过。 它现在和很多生态内的项目尤其是一些以太坊的二层扩展都有深度合作。它也是我一直比较关注的项目。 4. 以太坊的增发机制是什么?总量无限是否会影响机构的投资意愿? 以太坊在发行机制方面和比特币不同,它没有固定上限,理论上可以无限增发。但自从引入了EIP-1559后,它实现了代币燃烧的功能,使得网络中的每一笔交易都会燃烧代币。这使得以太币的供需基本能达到平衡,长期看大概流通量会稳定在1.2亿枚左右,不大可能是总量无限。 我觉得以太坊现在的这种增发机制不会影响机构的投资意愿。 5. 3月份的时候,幸亏把Magic在价位1.3出了,我从23年3月拿到24年3月,整整一年,不亏不赚,所谓的VC币,就是这么难。 在这一轮行情中,VC被很多散户投资者诟病,导致VC现在在圈内几乎成了被责难的对象。 但我觉得这个敌视的氛围和态度又明显过头了,因为VC是这个生态必不可少的参与者和贡献者,现在是未来更是。 加密生态要发展下去成为能够承载大规模、高频次应用的生态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基础设施。 而基础设施一定需要复杂的技术并经历相对漫长的开发周期。这样的项目需要长期资金的注入和支持。而要获取这类资金的支持目前看只有通过传统科技领域那种多轮融资的方式才可行。因此越往后,我认为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VC进入这类项目。 我甚至认为随着合规在行业的渗入和普及,未来某些依靠VC支持起来的项目走传统路线上IPO都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我还是会尽量中性地看待VC和他们所起的作用。
- 解读AI融资的新模式IMO
昨天在文章和节目中反思本轮行情的主叙事时,不由自主地又提到了AI。而提到AI,我突然想到今年新出现的一种利用加密资产为AI融资的新模式:IMO(Initial Model Offering)。 它是由基于以太坊的AI项目ORA(ora.io)所提出的。 在详细解释IMO之前,我们还是先回顾一下AI的核心要素。 AI的核心要素有三个:算力、模型和数据。 这三个要素目前全都被中心化机构/公司所垄断: 算力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的就是英伟达。 模型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的就是以OpenAI为首的互联网大厂。 数据方面处于垄断地位的就是搜索引擎巨头。 这种垄断局面一直都是科技界尤其是加密生态中的创业者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这几年兴起的一大堆所谓“AI + Crypto”项目中的某些项目就在致力于解决这些要素的垄断问题,希望将它们去中心化。 但是,这些要素中的每一个都需要巨额资本的投入,即便是最终实现去中心化,但在项目的启动阶段依然需要大量资本。 IMO就瞄准了项目启动阶段为项目提供资金这个切入点。 但它只专注解决三个要素中的一个:模型。 那什么是IMO呢? 按照项目方的解释就是将AI模型用代币化进行融资的一种手段。 说到代币化融资,经历过2017年牛市狂潮的投资者马上就会想到1CO。 那是用以太坊ERC-20代币对项目进行融资的一种手段: 项目方将项目代币以一定的价格进行发售,投资者用以太坊买入这些代币。项目方拿到这些以太坊后就有资本进行项目的开发和推广了。然后代币持有者可以分享项目代币所代表的权益。 IMO在形式上和1CO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不过融资对象有所不同:1CO融资可以用来开发任何加密项目,而IMO融资则是专门用来开发AI模型。 按照ORA对IMO的详细解释,它通过将开源AI模型代币化,为项目的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实现由社区推动的发展。项目方通过对AI模型实施IMO,发行相应的ERC-20代币,投资者参与购买这些代币并享有代币所代表的权益。 这个应用从形式上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创新,但在场景方面还是有一定的特色,它至少为开源AI模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融资思路。 我似乎没有见到过此前有哪个AI模型团队用这个方法进行过融资。 但这个思路走不走得通还有很多疑问有待验证: - 以这种方式融到的资足够启动一个AI模型的开发吗? - 即便有团队用这种方式开发AI模型,它的使用场景在哪里?在苹果都开始集成OpenAI模型的情况下,这类模型和OpenAI的模型相比会有优势吗? - 现有的AI模型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产生可见的商业价值,这种模型能产生商业价值吗? - 即使这种方式能够成功,可它一旦铺开做大迟早会踢到监管的铁板,届时该怎么处理?除非它做出来的模型能迅速成长到像以太坊这样难以撼动的地位。 上面这些疑问还是假设这种模式都用在正面场合的情况,如果这种模式也被大量用于鱼龙混杂的场合那后果恐怕同样会像1CO那样不堪设想。 总之,它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很高的风险。 不过任何创新的想法一问世从来都是充满疑问和挑战的。这个项目虽然一大堆不确定但在我看来起码要比一大堆披着AI外衣实质上没有任何新东西的所谓“AI + Crypto”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