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2E7 走出艺术的“真空”:哪怕屡战屡败
“未来志异”客座主播:胡炘融 本期嘉宾:胡尹萍(艺术家)、张涵露(策展人、写作者、编辑)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艺术家胡尹萍的创作以事件为核心,在她最广为人知的概念性项目“胡小芳”即将迎来十周年之际,UCCA沙丘美术馆将于明年春季为其举办个展。在过去十年间,通过“胡小芳”公司的名义,胡尹萍不断向自己的母亲和家乡的阿姨订购毛线制品,为她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释放潜意识表达的平台,并在某种程度上更大范围地改变了小镇的经济和日常生活结构。但同时,该项目也由于胡尹萍“隐瞒”自己母亲这些毛线制品作为“艺术作品”的事实,而遭遇来自创作伦理方面的争议,在这期节目中胡尹萍也对此给予了回应。 策展人与写作者张涵露的实践关注社会议题,是社会实践艺术和跨学科合作项目社实SPL的发起人,该平台聚焦城乡流动、在地性、少数群体和替代历史等议题。2021年,社实SPL在广东时代美术馆呈现的金利和谐侗戏班原创侗戏《甫求工》讲述了在工厂和家乡之间流动而无处安身的女性;2022年与艺术家刘伟伟一起组织的参与式作品《一次陪审》由十二名公开招募的上海市民共同完成一次议事实验,对一名普通县城青年的移民冲动进行辩论;2023年在海南陵水展开的“小卖部文化馆”项目,审视了旅游开发大潮中世居村落和岛屿原住民的处境。通过社实SPL的工作,张涵露希望能够为正在逐步固化的艺术系统打开更多活力,使艺术投入到更多地公共讨论中去。 相较在白盒子空间展出的艺术创作,她们的实践都在更大程度上回应着艺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参与性和能动性;但与此同时,走出美术馆与艺术行业规则创造的真空去真正的接触公众,也意味着要去面对与不同行业、领域、人群摩擦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挫败:以公司行为进行的项目管理几乎难以盈利,在内容传播上希望发动社交媒体,但在小红书上依然回应了了——她们依然在坚持看似“无效”的努力。 两位行动者的对话围绕各自的工作方法、社会参与式艺术创造的替代性空间等话题展开,在其中,胡尹萍更多地去讲述还原了“胡小芳”在其创作发生地与小镇阿姨们的故事,并对创作面对的质疑做出回应;对于艺术家及其项目参与者的角色之辩,张涵露提出“策展也是一门手艺”,也帮助我们进一步从“共同体”而非“相互占有”的角度,去更加包容地看待这些行动与实践。 🎙️ 志异时刻 04:24 胡尹萍的两个美学分身:以现代公司制度作为媒介的“胡小芳”,以及以商业化创作反哺艺术现实的“乔小幻” 06:07(不)完美的故事,硬币的正反两面——“胡小芳”与“乔小幻”的亮面与暗面 08:40 走入“胡小芳”的故事背后,“胡小芳”公司的阿姨们如何进行工作与自我管理? 14:50 “进到群里来唱戏”:社实SPL与金利和谐侗戏班 15:00 生活在珠三角的侗族人:当社会参与式艺术面对文化上的“他者”,如何做一个“不去要”的人 15:50 当“事件”成为艺术项目本身,展览是否仍为必要表现形式?:美术馆是艺术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但也仅仅是其中的一环而已 23:17 表演什么,为谁表演?:来自家乡的编织来到爱尔兰绿帽子节与反特朗普游行现场 24:19 胡尹萍“辟谣”隐瞒艺术创作事实 25:59 艺术系统的平行世界,“乔小幻”的真实藏家们 28:40 怎样看待社会参与式艺术中,“艺术”与“人”在双向需求上利益的矛盾与断裂? 33:20 逃离刻板印象:“阿姨”作为中文语境下诞生的特殊词汇,是如此丰富的群体 36:40 以“小芳共同体”打破隔阂与限制,打开存在方式的多种可能 38:58 编织与女性主义运动的历史渊源,以及共同创作的署名权问题 48:30 营利是一种“才华”:小芳公司年收入为多少? 49:00 正如社实SPL在海南陵水设立的仅存在一天的“小卖部文化馆”,以及与艺术家刘伟伟一起组织的“一次陪审”,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工作往往只能、也必须是临时的 51:38《过山谣——来自粤北山乡的田野故事》:艺术如何与人类学“相互利用”,将专业视角代入公共视野 53:30 在美术馆“卖奶”:与商业体系结合的(又一次)失败尝试 56:00 融入公众,传播却成困难:强调事件与现场的艺术实践如何被记录与传播?持续失败,屡败屡战的“网感”捕捉实验 本期节目 写作者,《艺术新闻》编辑,文章发表于《艺术新闻》《艺术世界》《艺术界LEAP》《ArtReview》等刊物。 本期讨论参与者 1983年生于四川,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胡尹萍硕士毕业于央美雕塑系,但不局限于雕塑本体的物质性,她更多的是让周遭的环境和际遇成为她作品的土壤。胡尹萍将其创作定义为介于“事情”与“作品”间的状态,意味她的艺术实践与真实生活有着深刻连结。胡尹萍将许多作品的媒介标注为“事情”,作品通常是持续一段时间或者一直持续,这类实践可追溯到她硕士毕业后发起的三个艺术小组。 胡尹萍近期的主要个展包括:胡小芳和乔小幻,明当代美术馆,上海,中国(2022);白、安德烈,盘子空间,北京,中国(2020); 雪白的鸽子,箭厂空间,北京,中国(2018);游客,IAER, 威尼斯,意大利(2017);小芳,箭厂空间,北京,中国(2016); 谢谢,3 号空间,成都,中国(2016);身份,魔方空间,北京, 中国(2016);野蛮生长,黑桥艺术村,北京,中国(2016)。 曾任广东时代美术馆策展人、Artforum中文网编辑;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张涵露2020年创办社实SPL,这是一个支持及策划社会实践艺术和跨学科合作项目的平台,关注城乡流动、在地性、少数和替代历史等议题。张涵露策划的展览和活动围绕社会议题展开,合作的机构包括香港Para Site艺术空间、北京木兰花开社工服务中心、画廊周北京、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曼彻斯特esea contemporary等。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胡炘融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2E6 以“蚁穴”与“群岛”的方式:在地表下相通,在“不居”中联结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仇晓飞,评论人、策展人贺婧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10月9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与上海西岸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展览“目:中国境象”(Chine: une nouvelle génération d’artistes)开幕,展览呈现了21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该展览是蓬皮杜艺术中心继2003年举办“间: 那么, 中国呢? ”(Alors, la chine?)以来,时隔20年再次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群展。本期播客的参与者仇晓飞是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之一,另一位嘉宾贺婧是《艺术界/LEAP》法文版主编,主持人叶滢邀请两位参与这期播客,从这次展览谈开去,一路谈到新一代华人艺术家所展示的非群体面貌的缘由,文化相遇中的“差异”与“相通”,以及在流动中栖居的现实。 “目:中国境象”所处的语境与20年前已然不同——无论是西方观众注意力的变化、中国社会发展情况,还是中国艺术创作者的面貌。2003年,在蓬皮杜中心举办的展览“间: 那么, 中国呢? ”囊括了方力钧、刘小东、周铁海等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后89”一代,基于这一批艺术家工作者所共享的经验和主题,该展览在整体上呈现出了彼时中国的鲜明“地域性”。与20年前相比,尽管“目:中国境象”被冠以“中国新一代”之名,其目之所及的21位艺术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却不大,这是一个“群展”而非一个“群体性”的展览。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当代艺术群像式的展览在国际上出现的越来越少,艺术家往往需要单枪匹马地在新环境中工作,他们所面对的海外观众,如贺婧所说,“最早在纯粹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中国艺术家的那种浮沫状的兴趣其实已经越来越少了”,文化工作者不愿意再做“特型演员”,而对于深耕绘画创作的仇晓飞而言,更希望穿透现实的差异,他以“蚁穴”为喻,“深入到一定程度便会在人的普遍困境处相通共鸣”。 身处于历史的纵深中,仇晓飞认为“当一个画家进入到深层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文化、文明之间所遇到的最核心的问题其实都是相通的”。他在卢浮宫长长的走廊里穿越西方绘画的历史,他修正了多年以前第一次参观时留下的印象。他现在更喜欢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没有宗教的禁锢,而是每个人都带着强烈的个性与差异,反而“文艺复兴三杰是那个阶段创造力的终点而非起点”,走到走廊尽头,格列柯、戈雅的绘画才又展现出不受拘束的能量,“那种非常动人的东西”。 在巴黎留学和生活了多年的贺婧,再回到卢浮宫时,被唤起的感受——“肉身在场的时候,你对历史是有一种定位感的”。 这种跨越历史、地域的生命连接,正是在穿越现实、政治的差异,艺术让我们所抵达的“相通”。 “目:中国境象”中呈现的艺术家对传统资源、社会环境、虚拟世界、身份流动等不同方向的探索,也展示出中国新一代艺术家难以被一概而论的多样性,这也回应了《LEAP》本期刊物主题“不居”的内在含义——“在流动中栖居”。贺婧认为“不居”是一种现实,“你脚下的那个板块可能已经不在了。你不知道这个板块它是在哪里,或者是你走着走着可能脚底下的板块已经没了,或者你想靠的岛屿,你臆想中去走的那个所谓的目标它已经不在它原来的那个地方了”,但这并非完全是否定意义的,它会打开新的可能。 主持人叶滢提到“未来志异”播客的英文——“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其意思是“未来的群岛”,这些岛屿彼此独立且在变化之中,岛屿会联结也可能会脱离,互相之间又会形成一个变化的图谱,这正是“未来志异”对于这种带着差异的联结所给出的描述。 志异时刻 03:03 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从何而来?蓬皮杜艺术中心“目:中国境象”聚焦这批艺术家的创作,“在流动之中栖居”作为《艺术界/LEAP》中法文特刊的基调 08:18 蓬皮杜展览以“中国”为限定词,而展览“目光所及”的艺术家并不能完全以地域所定义 14:16 此次展览的悖论在于在地域语境下呈现的是个体,而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仍然只能阶段性地输出 16:31 艺术家之间关联度减弱的原因:更多元的路径选择、中国阶层分化和广阔地域,艺术家逐渐深入自我 22:53 画家仇晓飞所感受到的巴黎的“历史纵深”:绘画面对的是文明的历史,核心问题是相通的 28:30 在卢浮宫长长的走廊中,体会到的“隔阂消失”是一种非理性的召唤 33:50 贺婧回到卢浮宫所感受到的“肉身在场”带来的历史定位感,以及巴黎所具有的“完整性” 38:49 在艺术所带来的私密的个人性之外,巴黎在横向上富有张力而丰富的智识网络 40:50 举办欧洲的第三次个展,仇晓飞作为欧洲的“外来者”对变化的感知 47:06 海外观众对中国艺术的“好奇浮沫”正在消失,转向更细节和深入地层的可能 56:02 当下中国文化工作者不再想做“特型演员”,要想象一种新的交谈结构 01:01:25 深入“蚁穴”:文化之间没有隔阂,人类困境是共通的 01:06:15 “不居”是现实,“脚下的板块”会漂移、消失,保持开放的目光才会有未来 01:16:04 “未来志异”的形状:未来的“群岛”和变化的图谱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仇晓飞1977年出生于哈尔滨,是中国新一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仇晓飞的创作来源于家庭记忆和日常经历,却不会停留于外在的图景,而是从思维和意识的深处探究表象之下的暗流。艺术家对人与世界的处境之体会变幻为色彩和形象,在其中,生长与死亡、绚烂与残酷,冲突感在画面上蔓延。他借助记忆、幻想与寓言,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美学以梦幻般的方式融汇贯通,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当代图景。这是一个奇特的混合体——既有鲜明华丽的色彩,又有着魔幻现实主义者夸张变形、富含隐喻的“伊索式语言”,像邪恶的似笑非笑的面容、无力的姿态和中性的人物造型,奇异的花朵和植物隐匿在乌托邦的废墟之中。同时,我们也能明确的感受到东方传统绘画对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俯瞰的视角,散点透视法与线的运用。 仇晓飞的近期作品聚焦于人的癫狂、幻觉与非理性的能量,他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新的造型语言嵌入古老的寓言结构,在对现实的追问中凝练出超越现实的奇思幻境。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时间和存在的思考。 仇晓飞的作品曾被国内外多个重要美术馆及机构展出和收藏,其中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M+博物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德国ZKM美术馆、英国利物浦泰特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和博伊曼斯范博宁恩美术馆、意大利都灵Castello Di Rivara 当代美术馆、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艺术博物馆、美国本顿维尔水品桥艺术博物馆、美国新不列颠艺术博物馆,中国广州时代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广东顺德和美术馆、中国深圳 OCAT艺术中心,中国上海龙美术馆和油罐艺术中心、上海UCCA EDGE,中国南京金鹰美术馆,中国北京泰康美术馆、中国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等。 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现任教于清华大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法国哲学和现象学视阈下的现当代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的出版、策展和批评写作。贺婧曾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双学士和双硕士学位,并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她也曾先后担任《艺术界/LEAP》杂志的法文版主编、国际版副主编和主笔,以及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学术总监。近年来策划的主要展览、学术会议和艺术项目包括:“开物:当代中国的日常与想象”(法国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2021)、“刘晓辉:转身”(北京798艺术中心,2021)、 “无尽的写作”(泼先生PULSASIR,2018)、“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国际论坛(复旦大学,2017)、 “To be an image maker”(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7)、“所见非所见”(旧金山影像艺术博览会,2017)、“多型演变”(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4)、“Promenadologue”(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CNEAI,2012)等。她的专题研究和评论文章广泛发表于多本艺术家出版物和国内外重要的艺术与学术期刊,包括《新美术》、《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Flash Art、Artforum中文网、《艺术当代》、《典藏》等;并于2021年出版了艺术家个案研究专著《真实的形状:刘晓辉》(2021)。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2E5 探测时代的Bug与人的温度,艺术要做的不是追逐技术
主持人:“声东击西”主播张晶 嘉宾:艺术家曹斐、《艺术新闻》主编叶滢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本期节目由《未来志异》和《声东击西》联手呈现,主持人张晶和叶滢对话中国当代艺术家曹斐,深入探讨她的艺术实践如何在技术的飞速迭代中回应时代的疑问与人性的困惑。节目从上海浦东美术馆的大型中期回顾展“曹斐:潮汐宙合”谈起,解读艺术家曹斐如何以艺术创作连接现实与虚拟空间、过去与未来。 “潮汐宙合”是艺术家曹斐在世界范围内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之一。此次展览中,曹斐结合了浦东美术馆无墙的空间特点和展览设计师一同打造了迷宫式的空间布局,期待用非线性的展陈唤起观众自我找寻的主动性。艺术家的自信和野心,不管对于熟悉亦或是从未接触过曹斐作品的观众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观展挑战。 在展览开幕后的四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观众的一些疑问:展览中竟然出现了古早元宇宙中粗糙的、甚至还有穿模bug的三维模型?社会主义美学风格的《红霞》是讨好型作品吗?我们为什么要在艺术展览中花一个小时反观当代的生活和现实?这些具体尖锐的提问,也成为理解艺术家创作内核的开关。 曹斐的作品往往在时间和空间之间穿梭,将历史、现在和未来联结起来。本次展览中,她带领观众从现实步入虚拟世界,探索人类在快速技术变革中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艺术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世界的迷茫中找到方向?在过去的创作中,曹斐通过描绘南方工厂的流水线生活,展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个体的孤独与疏离感;而如今,她的作品则带领观众直面后人类时代的未知,折射出技术发展背后的深层焦虑。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艺术家不仅在展现进步的技术特征,更重要的是揭示科技与人性的冲突。观众是否也能通过展览作品,理解艺术家探测到的技术和时代的“Bug”,是如何折射出人类的脆弱和不安? 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当代艺术表达,这些作品在世界各地展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对它们会产生怎样的不同理解?在当今逆全球化潮流中,这些艺术作品如何跨越文化和政治的边界,与不同国家的观众建立联系?节目中,曹斐还探讨了艺术作为沟通桥梁的可能性:当技术持续冲击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艺术是否能够成为一种共通的语言,帮助人们找到对未来的答案? 欢迎听众朋友们一起进入本期艺术与技术的交界地,直面时代的不安与未来的迷思。 志异时刻 06:20 将创作上的非线性思路延续到展览的空间设计 09:26 时空穿梭式的艺术创作,在过去中体验未来 12:39 潮汐宙合的缘由:与流动个体经验对应的创作面相 17:33 是职业艺术家更是普通老百姓,希望将关心的社会议题带入创作 24:50 从憧憬到对巨大未知的隐忧:南方工厂里“谁的乌托邦”和后人类的“亚洲一号” 30:29 用技术去呈现Bug,揭示技术发展下人所处的困境 32:29永不消逝的电波:用VR技术去接近现实与记忆间的遐想点 37:33 逆全球化浪潮下,曹斐的作品为什么能在世界舞台上持续交流和对话 45:02 和国际关系共频的艺术发展,但艺术家仍可以主动化身为沟通的桥梁 51:56 不同现实距离所带来的多元反馈 相关链接 “曹斐:潮汐宙合”,浦东美术馆,展览延期至2025年2月9日 主持人: 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硕士。资深媒体人,先后供职于《经济观察报》、《彭博商业周刊》等,并曾担任《第一财经周刊》驻纽约代表,期间联合创办播客《声东击西》。现任职于某科技公司。始终对世界保持本能的天真和好奇心。 本期嘉宾: 于1978年生于广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曹斐毕业于广州美术 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她持续关注时代发展中大众文化、科技进步和城市变迁下复杂的社会压力;其作品试图探讨当代日常生活、年轻文化,以及个体的主观性和欲望,与集体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纠缠。同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 安的变化。 她近期重要个展包括: “未来不是梦”(巴西圣保罗州立美术馆,2023),“曹斐:时代的舞台”(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1)、“曹斐: 超新星”(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罗马,2021)、“蓝图”(蛇形美术馆,伦敦,2020)、“HX”(蓬皮杜中心,巴黎,2019)、“Cao Fei”(MoMA PS1,纽约,2016)。2021年她开始担任CHANELNEXT PRIZE 评委。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2E4 当她们进入“第三性”:《女人世界》、《密语者》与波伏娃的交错时刻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杨圆圆,写作者、策展人陈嘉莹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由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杨圆圆导演的纪录片《女人世界》将在11月5日全国公映,而在八月底,由冯都、赵青导演的,国内首部讲述女书现实状况的纪录片《密语者》上映,这两部由女性导演拍摄的、聚焦女性的纪录片将叙事的通道交给女性,近距离记录不同女性的生活和命运,以及她们在社会和家庭之间探寻和把握主体性的历程。 《女人世界》关注由一群七旬至九旬的美国华裔女性舞者组成的“都板街舞团”,以余金巧(Coby Yee)为代表,她们作为旧金山唐人街黄金年代的亲历者,在年老之际再次踏上巡演之路,从美国、古巴,最终来到中国。在拍摄和制作《女人世界》的六年期间,杨圆圆有种“活了多重人生”的感觉,她成为了一名母亲,患癌而后康复,经历了亲人和Coby的去世,也与大家一同经历了疫情。 在《女人世界》里,Coby把自己在跳的每一场舞都当成是自己的“天鹅之歌”,不是艺术人生谢幕的绝唱,而是知天命后更忠实自我、活在当下的喜悦之舞;在《密语者》里,江永女书传人何艳新独自生活,“她的背影常常是很寂寥的,但身上有着一种特别坚定的东西”,这些老年女性进入了如波伏娃所说的“第三性”的性别状态,试图超越身体层面由年龄带来的“钝感”,以独特的创造力、“活在当下”的生命观,以及在同伴和社群的互相支持下,坚定而无惧地表达自己,再次绽放。 我们如何想象自己的老年?在变换的世界中,年老的女性如何建立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当女性导演拍摄和记录女性,将会敞开怎样新的女性叙事?本期播客邀请《女人世界》的导演杨圆圆,以及写作者、策展人陈嘉莹,从杨圆圆与“都板街舞团”的六年旅途开始,延展到对女性超越性别与年龄,重塑主体性的讨论之中,在她们的生命线索中,阅读属于她们的“herstory”。 🎙️ 志异时刻 05:47 杨圆圆在美国驻留时,与都板街舞团“偶然相遇” 07:54 人生的无数次“旋转”重叠在那一刻:与Coby在拉斯维加斯的第一次见面 14:21 衰老的身体也有张扬的青春,Coby把每一场舞都视作自己的“天鹅之歌” 18:56 华裔风情舞女郎的“柔软盔甲”:能动性、创造力,以及亚裔社群的支持 33:28 “相爱的柯比与史蒂芬”:《女人世界》中的感情线索 38:54 建立“第三性”的主体性和社会关系:从《密语者》所记录的女书传人何艳新说起 51:28 在老年舞池组成“临时家庭”,互相照料,共结姐妹情谊 55:15 在拍摄《女人世界》的六年中,杨圆圆经历了亲人与Coby的去世,成为了母亲,确诊癌症而后康复 01:08:50 当女性创作者把镜头给到女性,敞开女性主体叙事,编织“她的故事” 01:13:22 在当下塑造未来的形状,女性“无惧”的力量启迪我们理解未来 相关链接 杨圆圆个人网站 www.lukayangworks.com 《女人世界》豆瓣电影页面 都板街舞团Facebook页面 《密语者》豆瓣电影页面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杨圆圆,1989年生于北京,是一名视觉艺术家与电影导演,她的作品常常由纪实素材与档案交织而成,她用影像、摄影、书籍、装置、表演等方式去探讨身份、移民和记忆相关的话题。杨圆圆的艺术作品被KADIST基金会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她的工作获得亚洲文化协会和Artin General的支持。她曾获宝格丽闪耀之辉奖、ART POWER年度艺术发现大奖等奖项。 她的电影作品出现在《纽约客》杂志,新奥尔良电影节,亚特兰大电影节、卡姆登国际电影节、亚美国际电影节、台湾国际女性影展等。她的首部长片《女人世界》收到The Gotham, Doc Edge,平遥国际电影展、北京国际电影节,CNEX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山一国际女性影展、海浪电影周等机构及影展的支持,2024年9月和10月分别在平遥国际电影展“藏龙”单元和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2024年底将于中国院线公映。 哲学博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独立策展人与写作者。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外国哲学系,聚焦身体、新唯物论与性别形上学的前沿研究。她近来转向受女性主义与后殖民理论启发的离散美学,也关注艺术理论的在地化实践。与此同时,她将艺术视为颠覆现有可感分治与可知框架的具体手段。她曾供职于没顶公司与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亦曾为多家艺术媒体撰稿。2019年,她以展览“AI:爱与人工智能”获得第三届HyundaiBlue Prize创新未来奖。 陈嘉莹学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后在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获硕士学位。其文章收录于《网络化的力量》、《普遍手册》以及由Springer出版的Augmented Re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她曾参与编写《1998年后的上海当代艺术文献研究计划》。近期策划的项目包括:“张移北:请托钢盔”,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2024);“威廉·萨斯纳尔:沥青之下”, 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2023);由瑞士文化基金会支持的“百花齐放读书会:半路遇见”,多地多空间(2022-23);“生物/媒介:缠绕的读书会”,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上海;USB多端口链接展,上海多空间(2021);“AI:爱与人工智能”,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2020);哥白尼,E.M.Bannister 画廊,美国普罗维登斯(2019)等。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2E3 蘑菇、萨满与自然疗愈:作为灵媒的艺术,破解现代性的“迷药”?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刘雨佳,评论人、策展人向在荣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2022年至2023年,艺术家刘雨佳在长白山和松花江上游地区进行了四次拍摄,影片《微光渐暗》(2023)将冰封的松花江视为一个时空穿梭的入口,在纪录影像中融入了西伯利亚地区和兴安岭地区民族志、东北文学和民间神话传说的片段,虚构了一系列的生态故事。2022年8月,刘雨佳深入长白山,被“森林里闪烁不定的林下光”所吸引,她认为那是“森林生态的灵魂所在”。在她的微距镜头下,蘑菇、苔藓、昆虫、土壤共生,构成了影片《蘑菇》(2023)中的微观丛林。在长白山,她也拍摄了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抚松万良人参市场(《市场》,2023),这一在中国传统中拥有灵性的植物,为了满足人类的养生需求,“最后变成了一种非常廉价的经济作物”,被卷入了庞大的产业链,几乎失去了作为野生人参的灵性。 在2023年第14届上海双年展中,刘雨佳的两件作品在同一个展厅中呈现,双年展策展人之一向在荣说,在大屏幕上播放的《蘑菇》中“巨大的蘑菇和声音让我们声临其境,身临其境本身就是一种有灵在场”,而《市场》则在一侧的监视器中播放,两件作品的并置构成了一种前现代与现代的对照,暗指出另一重叙述结构——灵性的存在及其消逝。 向在荣在参与本届双年展策展时,提出以九个“地宫”作为整体结构,刘雨佳所在的地七宫“远程反射疗法”探讨了宇宙中的支配力量如何作用于身体,并以此为视角观察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关系,刘雨佳的作品与张文心、苏咏宝、爱玛·孔茨(Emma Kunz)、玛丽亚·赖(Maria Lai)的作品同在此宫,向在荣提及,在布展时他忽然意识到“那个宫里基本上都是女性艺术家,全部聚集在了这么一个关于疗愈的场域。里面可能有一些冥冥之中注定的东西它把这些艺术家聚在了一起。” 我们所处的世界中已不存在纯粹的自然,而是人类介入后的“第二自然”,在自杀式现代性的介入与改造后,万物拥有同一种命运,即使是林下光所笼罩的微观生物,也被气候变化所无形地影响着,原始与人工之间的疆界也非泾渭分明,前现代的幽灵飘荡在现代性的时空之中,令秩序迷离破散,从而发现新的、具有别样能量的关系。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艺术家是现代的萨满?”向在荣在本期播客中问道。从自然的疗愈中拾取的灵性之思在当代能够产生哪些新的分泌、混合和碰撞?艺术家对生态的关注能否如其所说能够“给越来越死寂、官僚的当代艺术一些破解的迷药”?本期《未来志异》邀请艺术家刘雨佳与评论人、策展人向在荣共同讨论,从长白山的飞雪冰冻到伏地生长的蘑菇森林,从萨满、女巫医、离群索居的汉族夫妇的故事中,捕捉隐约闪烁的灵性微光。 🎙️ “志异”时刻 05:20刘雨佳的灵性之旅:从克拉玛依、长白山到大兴安岭,脱离都市,找寻现代性之外的精神维度 12:04神秘vs.神秘的消逝:“微光渐暗”下的蘑菇世界,贸易链条中的人参市场 15:37朝鲜族女巫医、唱赞达仁的鄂伦春族老奶奶:通灵者对灵性的感知与其中禁忌 21:28艺术家是不是现代的萨满?纯粹自然不复存在,“第二自然”错综复杂 27:03脱开浪漫想象,回到现实环境:非人类生物正在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31:03艺术家关注生态问题会给当代艺术生态带来一些破解的迷药 37:03将“自然”带进美术馆的悖论;刘雨佳作品在上海双年展展厅中的另一条“通灵”路径 43:26前现代的灵性在当代能够产生哪些新的纠缠、混合、分泌和碰撞? 47:33保留民族文化与过现代生活并不矛盾,而远离现代性则能激发人更多的本性 54:37上海双年展“地七宫”:冥冥之中的注定,让女性艺术家在一个关于疗愈的场域中聚集 01:02:44当代艺术的神秘学转向:艺术家作为通灵者,在现代和前现代的边境线两边摇荡 01:06:03未来的形状要在过去中找寻,探索更具疗愈性、神秘性,以及与精神相关的世界 相关链接 刘雨佳个人网站 www.liuyujiastudio.com 向在荣个人网站 www.xiangzairong.com 第14届上海双年展刘雨佳采访视频:“创作就像一个寻宝的过程” 刘雨佳个展:故事山脉(没顶美术馆) 刘雨佳个展:微光渐暗(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艺术新闻》相关报道:《去未知的道路,拥抱田野》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刘雨佳本科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刘雨佳的影像创作将纪实素材、文学、民族志、民俗学和游记编织在一起,形成具身性、情动式的体验。她以亚洲的自然景观作为创作的主题和背景,其抒情风格打破了纯纪实与虚构叙事之间的界限。她的作品表现出沉思性和象征性,通常关注其他生命形式,从而将人类降格为次要的角色。 刘雨佳曾在没顶美术馆(上海,2023)、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23,2017,2016)、剩余空间(武汉,2021)、外交公寓12号(北京,2021)与上海外滩三号沪申画廊(上海,2015)举办个展。刘雨佳的作品展出于第14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2023);第11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2016);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缓存在”(2022);美国匹兹堡大学美术馆、美国弗吉尼亚莫斯艺术中心、韩国蔚山市立美术馆、德国杜塞尔多夫尤莉娅·施托舍克收藏、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英国曼彻斯特CFCCA、英国伦敦TroyHouse艺术基金会、美国旧金山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以色列Arad当代艺术中心、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杭州天目里美术馆、顺德和美术馆、北京木木美术馆、秦皇岛UCCA沙丘美术馆、OCAT上海/深圳/北京、连州摄影博物馆、银川当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大型机构。她的单屏影像作品也曾于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与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等机构进行放映。 向在荣教学、做研究、也策划展览。他在丰富的文化、历史情景及理论框架下,通过英、西、法、中及纳瓦特多语展开跨界研究。他在昆山杜克大学教授文学及艺术。他写有专著《古怪之道》(2018),编撰多部不同形式的研究合集,电影文献及展览画册。他曾(共同)策划“小世界主义周末”(2018,柏林世界文化宫),2021广州影像三年展,展览《仪式:埋葬这个未卒的世界》(柏林世界文化宫,2022)及《宇宙电影》第14届上海双年展(2023-2024)等展览及艺术项目。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2E2 潜流下的隐情:中国当代艺术叙事中被遮蔽的“半边天”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灰质(秋韵、吴晓璠、林鹭琪)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对自己的命运,我不再是个过客,至于将来前方和周遭会是什么样的,我不曾看见也不想看,因为我希望‘星星’不会死去!”中国早期前卫艺术团体“星星画会”创始团队中唯一的女性艺术家李爽在其自传中如此写道。李爽出生于1957年的北京,作为当时“星星画会”的唯一女性成员,李爽的名字连同她的创作被中国前卫艺术的宏大叙事所遮蔽。1980年代初,李爽因为一段时代对个人问题的错判,错过了轰轰烈烈的“'85新潮”。李爽的遭遇也折射了1980年代初中国女性在个人、家庭、事业上所遇到的困境。 在艺术思潮狂飙突进的1980年代,女性艺术家虽然也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现场,却多隐身于群体与浪潮之中──前卫艺术运动的宏大叙事轻易地遮蔽了性别的能见度。“厦门达达”成员刘一菱的装置《悬浮的可乐罐》于1986年“厦门达达现代艺术展”上展出,但被《美术》(1986年12月刊)错误署名,刘一菱被标记为“第二作者”。肖鲁在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上向自己的装置作品《对话》中的镜子连开两枪,在肖鲁的激进行为背后,还有一段当时不为人知的个人隐情,而她的沉默也令《对话》和开枪行为标记为她与唐宋的合作作品,直至2004年肖鲁才公开声明她的唯一作者权。 1995年第四次联合国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在时代的女性浪潮影响下,1990年代中期也涌现了数个女性艺术展览以及多样的女性艺术创作,评论家廖雯提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女性方式”,即突出生命意识与身体经验、采用纤维材料,传递感性体验,这一理论尽管具有局限性,却也是对“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另一种解读。 19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开始高速发展,中国当代艺术也随之进入全球视野,但女性艺术家“走出去”却步履艰难。德国波恩艺术博物馆(KunstmuseumBonn)1996年举办的展览“今日中国先锋艺术”邀请的3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均为男性,对此,馆长在记者会上回应道:“中国女艺术家的档次不足以入选此次艺术展。”德国的女性艺术同行不满此种评价,在当年的三八妇女节,由波恩妇女博物馆(FrauenmuseumBonn)馆长玛丽安·皮岑(MariannePitzen)带领进行抗议。同年六月,旅德中国女性艺术家邱萍参与策展的展览“半边天”在波恩妇女博物馆开幕,26位来自全球各地的中国当代女性艺术家参展,其中包括蔡锦、姜杰、林天苗、沈远、施慧、尹秀珍等至今仍活跃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女性艺术家。 中国女性艺术家在被世界所看见之时,不仅要面对由主流艺术世界的结构性问题,也要挣脱历史因素和社会结构所定义的“女性角色”的束缚,作为艺术家的“她”与作为母亲和/或妻子的“她”博弈。正如1990年移居法国的艺术家沈远,试图以微观生活视角来建立表达,同时,她的创作也强烈地反映了一位离散女性艺术家的内心状况。 “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的中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文艺思潮和观念在冲击和交融中不断重塑,大时代叙事既能塑造英雄榜样,也会掩盖个体锋芒,在浪潮汹涌之下,中国女性艺术家如何参与书写历史?而她们又为何难以“浮出水面”,抑或“在浮出水面之时又被拉入水下”? 灰质(秋韵、吴晓璠、林鹭琪)是“希克中国艺术研究资助计划2022/23”的获选研究小组,他们的研究成果《潜流:重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中国观念艺术史中的女性叙事》已于今年6月在香港M+视觉文化博物馆“M+杂志”刊登。这篇论文基于小组的采访和实地调研,从三个角度(运用现成品,新思潮与传统媒介、工艺、符号的结合,艺术作品中的“女性气质”之演变)探讨了女性艺术家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具有观念艺术特征的创作转向。 本期“未来志异”邀请了灰质的三位成员,共同重访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中国观念艺术现场,重述李爽、刘一菱、肖鲁、沈远、邱萍、胡冰等一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创作经历与观念变革。“潜流”以新的方式,在这个时代激起回响。 “志异”时刻 05:37 一次保持连结、重拾研究的尝试:“灰质”小组的成立缘起与研究主题的确定 09:20 “星星画会”创始期唯一女性成员李爽:被宏大叙事裹挟的模糊身影,及其折射的1980年代初中国女性的困境 14:01 “厦门达达”成员刘一菱:开放接受新事物,用可乐罐制作装置,却被错误标记为“第二作者” 19:50 “中国现代艺术展”上的枪声:肖鲁的装置作品《对话》及其作品后的一段个人隐衷 27:34 移民欧洲的中国女性艺术家如何“穿越周期”、持续发声:沈远创作中的女性微观体悟与身份意识 35:42 90年代中国女性艺术家“走出去”的关键一步:1998年德国波恩妇女博物馆“半边天”展览 40:10 1990年代中期中国女性艺术创作浪潮: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推动,中国女性艺术理论的提出及其局限 48:04 大浪潮叙事下涌动的“潜流”:1980年代到1990年代初,中国女性艺术家为何难以“浮出水面”? 53:58 在改变原有结构的期冀中,寻找团结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 灰质,《潜流:重溯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中国观念艺术史中的女性叙事》 (直播回放)M+ 讲谈说论|潜流:重溯中国观念艺术史中的女性叙事 李爽自传《爽:七十年代私人札记》豆瓣图书主页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灰质 灰质是2022年成立于上海的研究小组,成员包括秋韵、吴晓璠和林鹭琪,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1970至1990年代中国女性艺术家的观念主义实践。 秋韵毕业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获艺术政治硕士学位,现为独立策展人和研究者,长期关注女性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处境。她曾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2019–2022),以及上海油罐艺术中心(2017–2018)和上海龙美术馆(2015–2017)的策展人。参与策划组织超过十五场展览,包括“托马斯·迪曼德:历史的结舌”、“非物质/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李爽:如果云知道”等。她亦是2023至2024年度德国总理奖学金获奖者。 吴晓璠是研究者,现于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文化研究系攻读博士学位。她的研究专注中国当代艺术,尤其侧重影像、行为艺术、新媒体以及展览史。她于2020年获得纽约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史硕士学位,并完成毕业论文《在十字路口:“后感性:异形与妄想”中的影像艺术》;2018年获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艺术史荣誉学士学位,毕业论文题为《余震:89后的中国行为艺术》。 林鹭琪毕业于厦门大学艺术管理专业,现为策展人和设计师,也是AXISArt Project的成员之一,持续关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在地文化和人造景观的变迁。他曾任职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部 (2018–2022),现任职于厦门宝龙艺术中心。参与策划组织的展览包括“厦门肉食公司”、“紧急中的沉思”、“意游未境:城市意象的建立与解散”等。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2E1 新加坡和云南飞过的是同一群钳嘴鹳?“野外艺术家”对田野的迷恋与祛魅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赵仁辉、艺术家程新皓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2020年年初,17头来自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离开栖息地,从普洱市墨江县北上迁徙至玉溪市,直至昆明。玉溪是艺术家程新皓的故乡,在他的个人经验中,自然是在他生活经验之外的地方,与象群的“遭遇”令他开始思考他与大象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象征》的创作。象群在自然疆界、傣族神话、共和国历史的界面之间穿越,展开被言说、被象征,却又具有穿透力的复调叙事。沿着大象的“象征”踪迹,程新皓在今年四月至五月的上海驻地工作“复写上海的西郊公园”中,寻找由大象所串连起、又被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串联的云南线索,连接起他2022年的作品《象征》中的研究脉络。 野外既不浪漫,也不平静,深入野外是对体能和心力的巨大挑战;在想象中构建的自然、自然本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三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偏差,但当它们相交甚至纠缠,往往也会牵引出更多维度的图景。自小生活在新加坡的赵仁辉,与在云南长大的程新皓,两位艺术家尽管在地理位置上相聚甚远,他们的创作却拥有某些相似之处: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基于所处地域的长期观察与调研,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边界及其中的复杂叙事。 赵仁辉在2007年创立了“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Institute of CriticalZoologists),将个人的创作包裹在科学家的话语体系之中,他的实践游离在以目的与结果导向的“科学”之外,意图生发出不同的观察角度。赵仁辉的创作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迁徙”,包括其故乡新加坡、中国的鸭绿江河口、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圣诞岛”,乃至北极冰川。近几年,赵仁辉将其视野转向次生林,2024年,赵仁辉代表新加坡参加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项目“见·森林”(Seeing Forest)通过影像、声音和雕塑装置,探索了次生林的生态及其所揭示的城市与自然的边界议题;同期,香格纳画廊新加坡空间的展览项目“未见之事的证据”梳理与呈现了他近20年在不同边界之间、聚焦不同物种的艺术实践。 在艺术家工作室之外,抱着对自然与世界的痴迷,赵仁辉与程新皓不断地行走和观察,并不断发现处在交界地带、隐秘角落中的“未见之事”。他们的思考交错于对“外来物种”的思考,如走进城市的象群,人类为圣诞岛带来的家猫。被赵仁辉所记录下的、盘旋在新加坡上空的钳嘴鹳,也飞停到了滇越铁路旁的一片湿地上,与程新皓自2019年开启的行走滇越铁路项目相连。 艺术与科学的合作,远非贩卖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概念挪用这么简单,那些被误读的、乃至无效的“跨学科合作”是否仍然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它在“合作”中诞生,却无法被知识所验算。面对自然、环境、气候等人类实际面对的严峻议题,艺术在其学科框架内,既然无法对症下药般地给予题“解”,那什么能够成为思考与创作的出发点? 这次讨论也如一次行走,与赵仁辉、程新皓一起探入新加坡、云南的土地,沿途分享他们各自的观察所得,以及对野外实践、跨学科创作的思考。 👂“志异”时刻 02:42 在新加坡,赵仁辉观察到的自然与人类区域的边界,以及动物的“越界”行为 10:21 出生于云南玉溪,程新皓所体察到的“自然”是在他生活经验之外的地方 15:24 2021年遭遇的“大象出走”,成为了程新皓创作作品《象征》的契机 17:47 从傣族村到上海西郊公园:大象如何穿越不同年代的“象征”界面 26:40 突然降临的“大异象”:为寻找栖息地,数千只钳嘴鹳盘旋在新加坡上空 32:53 关注“外来物种”的个体性与命运:赵仁辉用艺术与科学家“唱反调” 42:13 模仿科学家建立“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实践观察自然的另类方式 45:55 围绕“外来物种”产生的制度分歧,人类社会对动物生命的“审判” 51:12 保持敏感、开放,持续地观察与收集,会发现不一样的、“怪怪的”东西 56:44 “潜水艇”中的感知与感应:通过不同学科的工作方法来了解世界 59:20 跨学科创作不应仅仅贩卖知识,还应当伴随着对知识的感性 01:04:09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艺术家作为容器,产生大于“议题”的能量 01:09:00 不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带入具体的作品中,而是在不断的“痴迷”中抵达可能性 01:15:11 个体暂时地进入世界,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现在所发生的事 🙌 相关链接 赵仁辉的个人网站 (即“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 www.criticalzoologists.org 程新皓的个人网站 www.chengxinhao.me 赵仁辉的“玄秘森林” 🎙️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赵仁辉(b. 1983)是新加坡籍视觉艺术家,他主要以摄影进行创作,同时采用多学科方法将影像与实物并置呈现。他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仁义与道德的课题,同时也关注人类的态度和观点如何影响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包括新加坡、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亦多次参与各地的双年展和摄影节。他被委任为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馆的代表。 程新皓,1985 年出生于云南。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8 上海菜园、东安公园与水系调研:“生态缝隙”间的艺术游击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崔洁、策展人钱诗怡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本期内容概述 从12月末开始,我就被重感冒击中了,嗓子也几乎失声,这期的开场就只能请大家在这里阅读了。 这是“未来志异”第一次同时邀请两位来自上海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一同来参与播客的讨论,也想谈一谈那个不常被看见的上海。 出生于上海、在中国美术学院完成了艺术教育之后,在北京生活与工作了多年的艺术家崔洁在疫情之前搬回到上海,在松江的工作室创作的同时,还耕耘了一隅自己的菜园,她的个展“崔洁:礼物”于2023年11月开幕,正在上海西岸美术馆展出,她还将自己种菜的经验带入到美术馆的公共空间,开展了公共项目“上海菜园”。当崔洁重回上海,第一次造访东安公园的发现,也为她在西岸美术馆的展览的空间设计带来了启发。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人钱诗怡与崔洁一同在疫情期间“逛公园”,重新在城市的公园与非消费性的公共空间中发现城市内在的肌理,寻找被埋没与隐匿的历史脉络与个体经验的联系。 从2023年开始,钱诗怡在明当代美术馆发起了“长三角水系: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她邀请艺术家在长三角行走,基于个人体验、田野考察的跨学科交流,也在以“国际化”为主流面貌的上海艺术环境中另辟蹊径,酝酿贴地的、从现实出发的艺术创作,以及与本地历史、生态与环境相连接的梳理与研究。 从上海市区到崔洁工作室所在的松江与钱诗怡所在的明当代美术馆都有至少40分钟以上的车程,她们怎么看待与城市中心的这段地理与行业生态上的距离? 在工作室与城市中移动的崔洁将松江的工作室看作“产生结果的一个孵化器”,在不同地方的驻留、与美术馆的合作,以及在工作室的创作,让她更为自如地选择自己在不同位置中的状态。 钱诗怡不希望被纳入到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叙事,位于老闸北的明当代由工业厂房改造而成,在建立初期就希望融入当地的历史叙事与地方环境。上海这座城市除了国际化的面貌之外,亦可以发展出艺术生态的多样性。 “在城市的间隙当中,其实你注意观察的话,它有非常多的这些缝隙就是会被拿来种植”,崔洁的“上海菜园”正是对这样的“生态缝隙”的致意,“上海菜园”与钱诗怡发起的“长三角水系: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如同在这座城市常规状态之外的 “艺术游击”,正因为有了这些缝隙与游击的出现,上海的艺术生态中才会拥有更多草根与个体的声音,在变化迅即的城市外貌中始终拥有方言的活性和底色。 如果希望更多了解崔洁的创作,可以查看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2024年“因她之名”还将展开更多相关艺术讨论与艺术项目。 👂 “志异”时刻 00:03:32 崔洁在西岸美术馆的个展“礼物”,与上海公园、植物与动物园有关 00:05:59 东安公园、周在春、长颈鹿海滨……重新了解与上海的公园与动物园有关的历史 00:13:21 “逛公园”,历史、童年记忆与日常的再发现 00:27:42 崔洁的“上海菜园”:从松江的阳台挪到西岸美术馆 00:39:39 钱诗怡怎样筹备正在进展中的项目“景观,生态和基础设施网络”? 00:47:06 沿着水系行走,从机构中溢出的艺术项目发展 00:52:08 上海的艺术生态里缺乏的是什么? 01:01:00 上海还埋藏了好多并没有展示当代艺术的宝藏机构? 01:04:32 用游击的方式,在缺乏生态多样性的上海寻找草根生长的缝隙 01:09:46 在城市中心的一段距离之外移动或者立足,找到自己的位置 01:14:24 以低电量模式存续状态应对不确定的未来 相关链接: 上海东安公园 “崔洁:礼物”在西岸美术馆 长三角水系:跨领域调研创作计划 🎙️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崔洁,1983年生于中国上海,她的绘画艺术实践融合真实和幻想的不同层次,以探索不同领域和地缘政治背景下的异质视角。她描绘的城市与她的个人历史密切相关:观者可以从包豪斯建筑原则、苏联共产主义美学或日本的新陈代谢主义建筑运动等庞杂主题中辨认出丰富而深邃的影响及轨迹。在描绘特定的城市、建筑、结构和景观时,崔洁探索了嵌入式的历史视角,并巧妙地提出了距离、角度和时间的政治意义。崔洁于2022年瑞士巴塞尔“意象无限(Unlimited)”单元展出了大型绘画《人民的广场》,其绘画作品在近期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崔洁参与了2023年第14届上海双年展。近期个人展览包括:“礼物”,西岸美术馆,上海(2023);“高温景观”,柯芮斯画廊,伦敦(2023);“模范新村”,焦点画廊,滨海绍森德(2022);“从亭到太空站”,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曼彻斯特(2019);“凌霄阁”,柯芮斯画廊,伦敦(2019);“造一把好椅子”,天线空间,上海(2019);“偌大空间”,OCAT深圳,深圳(2018);“后来,从前”。其作品曾在近期于多国机构参加联展,包括:芳达提美术馆,荷兰(2023);北京艺术双年展(2022);亚洲协会美术馆,纽约(2022);布雷斯特栈桥当代艺术中心,法国(202 2);蓬皮杜梅斯中心,法国(2021);X美术馆,北京(2020);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20);ParaSite,香港(2019);外滩美术馆,上海(2019);广东时代美术馆,广州(2018);MoMAPS1,纽约(2017);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摄影:关里) 钱诗怡是一名常驻上海的策展人和写作者。她研究和策展方向侧重于由环境媒介所投射出有关基础设施和地缘政治的思辨推演,同时关心非主流现代性的叙事所关涉的迁移、自然改造与另类知识。作为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策展人,她在机构策划的展演项目包括:艺术家胡尹萍的首个美术馆个展“胡小芳和乔小幻”(2022),“再回现场:明当代五周年展演艺术季”(2021–2022)以及群展“神秘参与”(2020)。2023年,她发起了关注长三角水系的跨领域调研创作项目,亦与龙星如共同策划展览“无声之后”(2023-2024),从聆听技术为出发点,呈现并探讨环境知识被纳入知识系统的技术过程。 —— 栏目设计:孙浚良 片头音乐与混音: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7 逃离主流价值观后的身份反转,文化边界上的女性主义意识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嘉宾:艺术家姚清妹、策展人与写作者印帅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本期内容概述 来参加这期播客录制的是常驻巴黎的艺术家姚清妹,以及常驻米兰的策展人、写作者印帅。 姚清妹为什么离开之前的专业,在法国开始重头学习艺术?在中国被父母取名为 “姚清妹”,与在法国被称为 “姚先生”,她在中法之间经历了怎样的文化反转?起初没想过以女性或者华人自我定义的艺术家,为什么会认为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重要的?她又是怎样在与女性的合作中,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确认自己的身份? 策展人印帅作为一个男性,为什么会被意大利女性主义者卡拉·隆奇所吸引,进而展开和卡拉·隆奇有关的女性主义阅读项目?男性也可以成为女性主义者,非二元化的女性主义视角能打开怎样的共情与换位思考? 脱离了正轨,放飞了个性的姚清妹,怎样在艺术中找到自己宁可下地狱也要创造的世界?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寻找身处之地的印帅,会怎样发掘和探索非线性时间观的未来? 你自己是谁,你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不仅仅是姚清妹在成为艺术家的过程中不断被追问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在现实中回避的问题。在这期节目的尾声,我也请两位回答了读者航的提问,怎样从一个行外人进入到艺术行业? 如果希望更多了解姚清妹的创作,可以查看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 我们还是重头开始,来了解这位认为自己很难融入主流价值观的艺术家,是怎样走上寻找和确立自我、四海为家的不归之路。 👂 “志异”时刻 05:17 难以融入主流价值观,姚清妹在学习法语的过程中,决定去法国留学 06:59 在利摩日遇见人生挚友,离开经济法学院,转头学习艺术 10:26 从“地洞”到“鼹鼠”, 姚清妹对规训的敏感与她的持续创作 16:49 在不断建墙的现实中,世界在向右转会带来什么影响 21:23 你是谁?你能够为艺术带来什么?……姚清妹怎样寻找自己的艺术坐标 23:01 从《雕塑100欧》讲起,在创作过程中发现的身份意识 25:55 姚清妹在工作过程中发展出的女性意识和与女性之间的合作 27:38 “姚清妹”的名字缘起,与在法国“姚先生”的新称呼:性别称谓在中法文化中的反转 32:31 被意大利女性主义理论家卡拉·隆奇吸引:印帅为什么会对女性主义感兴趣? 38:53 以非二元的女性主义视角换位思考 41:06 何处是我家?归属感来自哪里? 44:09 回答一个听众问题:对进入艺术行业的一些建议 46:56 “未来可能是在我们身后的”……“我可以在地狱里发疯的创作” 🙌 相关链接 艺术家姚清妹个人网站 姚清妹:鼹鼠”个展在西岸美术馆 卡拉·隆奇(Carla Lonzi)小传 🎙️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姚清妹的实践打破了表演,记录媒介与其场地之间的界限,她以身体为媒介在公共空间中实施干预,以扰乱既定规则,探索象征性符号以及被符号哺育的身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或丧失权力。她的现场表演和与表演相关的多媒介实践通过挪用,错位和讽喻的手法提出了关于抵抗的多种不同形式,其架构揉杂了剧场布景,服装,装置,讲演教学,声音诗以及受现代舞启发的编舞。她的创作时常纠缠于某种对峙中的张力状态,即富有一种滑稽的诗意幽默又保有一种天真的暴徒情怀。她企图通过挖掘身体的自然松弛和个体的自发性来激发语言,肢体和思想观点的碰撞,触及权力框架和既定机制的痛点。 姚清妹,1982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现生活、工作于巴黎和温州。2013 年毕业于阿尔松国立高等艺术学院,获得法国国家造型美术硕士学位;2014 年获得法国第59 届蒙鲁日沙龙(Salon de Montrouge) 评审团特奖;2017 年获得上海保时捷首届“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度评选”大奖;2018 年获得巴黎第68 届“青年艺术创作奖”(Jeune Création),2022年她获得了及亚洲文化协会的纽约驻留奖助以及法国巴黎大区AIC个人艺术项目基金。她的影像和装置作品被巴黎市当代艺术基金会、马赛市文化事务总局、广东美术馆,北京泰康美术馆和旧金山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等公共和私人基金会收藏。她曾在巴黎东京宫、上海西岸美术馆,图卢兹白亭美术馆举办个展,在英国白教堂美术馆,巴黎欧洲摄影之家,慕尼黑艺术之家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双年展,欧洲青年艺术双年展,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Para Site艺术中心等机构展出作品,参与影像放映及实施现场表演。 印帅工作生活于米兰与上海,他是米兰NABA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与策展专业讲师,2018年起留校任教。其发起的出版计划“APProject”与德国Archive Books出版社合作出版当代艺术思潮系列图书。其项目《珊瑚岛上的死光》入选2021年PSA青策计划,《幼年与历史》参加2019年OCAT研究型策展方案入围展,他作为策展团队成员参与北京中间美术馆展览《希望的原理》,近期展览项目还包括《苏麻离青——游牧的兀鲁思》、《VAIPURE—女性艺术阅读室》等。2017、2018年他作为策展助理参与了银川双年展、安仁双年展等其文章及译文曾发表于《Segno》《公共艺术》《L@ft》《Mousse》《画刊》《信睿日报》《艺术新闻/中文版》等专业艺术杂志。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6 潜入洞穴,迷走森林:“走地艺术家”与她的同伴和前辈们
参与本期讨论的是艺术家张文心与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以田野作为方法,描述“人类及非人的心智” 艺术家张文心与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都来自位于中国中部的城市合肥,又先后进入到摄影和当代艺术领域。张文心痴迷于一次又一次走向田野,在前往洞穴和森林的过程中,与探险者与科学家同行,不断延展身体的感知力与思维在深度时间里的穿透力,希望描述“人类及非人的心智”;何伊宁在观察当代艺术的创作变化时,也在回望和梳理摄影发展的漫长线索和女性前往野外工作的历史。 张文心汩汩而出的叙述,如洞穴一般内观的机理和在田野中的切身经验,与何伊宁正在进行的当代艺术田野工作的研究,是不断交错的平行线,两位正在成熟中的艺术家和研究者,从生活、职业与思想发展,在相互关照、彼此对话与鼓励中共同成长。 如果希望更多了解张文心的创作,可以到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14届上海双年展“宇宙电影”中去观看她的作品“地籁”,去走进她“寻找和观看的洞穴,去想象和体会洞穴生长的过程”。 感谢何伊宁在这一期贡献的书单,相信她的分享,会对希望进入田野工作的创作者和研究者会有所帮助,也很期待早日看到何伊宁正在编辑的关于当代艺术田野工作的出版物。 何伊宁和张文心都参与到了《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的创作中,何伊宁在这本特刊中撰写了《一份关于华人女性摄影史写作的提案》。让我们一起跟随张文心去到洞穴和森林,也更多的了解何伊宁正在进行的以田野作为方法的研究工作。 👂 志异时刻 00:05:05 张文心在上海双年展展出的作品、近期创作,以及何伊宁这段时间的研究重点 00:10:06 张文心对洞穴的兴趣是怎么来的?洞穴与她所进行的摄影、影像创作有什么联系? 00:15:45 当身体探入到地心,自我意识当时会有变化吗? 00:17:35 女性摄影师在野外的探索,有些什么样的发展轨迹和变化? 00:22:41 与伙伴们同行去野外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延展的与洞穴有关的思想与阅读 00:25:11 一个“走地艺术家”在野外与不同人群的相互遇见 00:29:10 田野工作作为艺术创作实验与研究方法,以及何伊宁展开的历史研究线索 00:36:17 张文心如何理解和描绘“人类及非人的心智”? 00:40:58 在西藏,张文心与科学家一同前往的田野经历,学习阅读一个森林 00:52:04 对科学与艺术相互理解有偏差的人,可以彼此邀请,尝试去接入理解的入口 00:54:59 当艺术家更多地在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在展览和创作中呈现的自然有些什么样的变化? 01:00:11 她们如何开始进入摄影领域?摄影如何帮助她们建立和世界的联系? 01:06:37 她们是怎么从摄影领域转向当代艺术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向? 01:09:43 她们对未来有一些什么样的预期? 🙌 相关链接 张文心个人网站 何伊宁个人网站 何伊宁策划的展览“在群山、丘陵与湖泊之间” RE/SISTERS: A Lens on Gender and Ecology 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2023年10月-2024年1月 🎙️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嘉宾 张文心于1989年出生,现工作、生活于杭州。她于2013年获得加州艺术学院纯艺术硕士学位。张文心将自己视为地形建构师,她的工作不是去再现风景和奇观,而是去模拟人类及非人心智之间的崎岖地貌。她使用图像、录像、装置以及音景,制造以过程为导向的知觉旅途,引导观者潜入机械时间与魔法时间相互交织的深层领域。 张文心近期个展包括“地籁”(泥轩,上海,2022)、“次表面湿生”(想象力学实验室,杭州,2020)、双人展“填充克莱因瓶”(InterAccess,加拿大多伦多,2020)。她的作品曾于上海双年展(2023)北京双年展(2022)、广州影像三年展(2021)、OCAT双年展(2021)、加拿大Mutek电子艺术节(2021)、荷兰Breda Photo(2020)等场所展出。 何伊宁是活跃在视觉艺术领域的研究者、策展人。她擅长挖掘当下全球具有挑战性的视觉艺术实践,并将其编织在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视野下。何伊宁毕业于英国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她正在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中国视觉艺术中心(CCVA)研读博士,其研究围绕 2010 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去殖民性(decoloniality)所展开,考察艺术家个人经验、解殖话语与全球地缘政治互动之间的联系。 她策划的展览包括“山、丘陵与湖泊之间”(设计互联/ModernArt Base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高台当代艺术中心,2020-2021)、“记忆寓所”(OCAT研究中心,2019)和 “港口与影像”(中国港口博物馆,2017/2019/2022)等。何伊宁是第八届新加坡国际摄影节,第三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之一;她是OCAT研究中心"首届2018研究型展览策展计划” 的优胜者,并凭借该研究项目的终展“记忆寓所”获得第十四届AAC艺术中国年度策展人提名奖。她的专著、编著以及参与撰写的合集包括《记忆寓所》《世界女性摄影史》《劳特利奇摄影与视觉研究导论》《英国摄影教室》及《港口与影像》系列等。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5 女性不适宜抽象思维吗?“大写的她”如何淬炼而出:与胡晓媛和贺婧讨论抽象的形塑与思辨
参与本期讨论的是艺术家胡晓媛与评论人、策展人贺婧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从个体经验到生命场,蜕壳而出的她与她们 在过去三年中,我们各自在北京和上海经历了很多魔幻又艰难的时刻,在此期间,胡晓媛完成了两个展览,分别是在2022年在西岸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沙径》,以及2021年在北京公社举办的个展《瓮中沙》,贺婧则完成了在复旦大学的哲学训练,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这次讨论中,我们从胡晓媛早期的作品《送不出去的信物》,谈到艺术家从原生的生命经验开始的早期创作,到逐渐蜕掉成长过程中的厚壳,以抽象化的视觉手段去表达她对世界的见解。贺婧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情感与思辨的“形塑”,所凸显出的“大写的她”, 不仅仅是个人的表达和展示,而是打开了与他人联结与共情的通道,也形成了艺术家与观众一同构造的、带有体感的“生命场”。 女性常常被认为不善于抽象思考,两位艺术家与评论人则分别从艺术与哲学的角度进入话题,让我们了解到抽象思维的养成与表达并非遥不可及,女性也并非天生不适宜进行抽象思考,而是社会结构、社会认知习惯没有给女性太多空间和时间,给她们的大脑一个适宜思考的环境,进行思维网络的拓展和深度的挖掘。 胡晓媛和贺婧分别在这几年成为了母亲。胡晓媛是在送儿子小树上培训班的间隙录制的这期播客,你甚至能听到她在讲述艺术的抽象表达时,小树在屋子里跑动的脚步声。贺婧在深潜入哲学的世界时,也会被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被拉回到生活的茶米油盐。日常的落地与思想的深潜,切身的体验与精神的挖掘,并存和搅拌在一起,也给她们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带来了更复杂与丰富的维度。 更多了解贺婧和胡晓媛的想法和创作,可以参考《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两位都参与了这期特刊的共同创作,贺婧在特刊中撰写了《抽象之“变”:物的反思与思辨的形塑》。 👂志异时刻 00:05:44《送不出去的信物》,原生的生命经验如何影响艺术家的早期创作 00:14:20 蜕掉成长过程中的厚壳,把感知转化成视觉化的理解 00:28:19 “思辨的形塑”, 用视觉化的手段去表达对世界的见解 00:32:18 “大写的她”:从个人到与他人联结的抽象表达 00:40:17 “瓮中沙”与“沙径”:特殊时刻酝酿的“生命场” 00:50:51 女性暴露自己的思想与尖锐是危险的,而她是勇敢的 00:52:48 抽象思维的能力怎样变成一种新的本能和对世界的反应? 00:55:24 怎样以抽象的方式“画”一只白色的瓶子? 00:57:49 潜水般的深度挖掘,贺婧在博士学习过程中的抽象思维训练 01:06:15 生命的深度,需要以切身经验来理解 01:13:16 希望在艺术的未来里,拥有时间进程里的观众 🙌 相关链接 胡晓媛作品《送不出去的信物》在M+的网页介绍 胡晓媛个展“瓮中沙”在北京公社,2021 胡晓媛个展“沙径”在西岸美术馆,2022 国内首个聚焦女性抽象艺术家群体的专题展览“她们与抽象”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参与嘉宾: 1977 年生于哈尔滨,现生活工作于北京。胡晓媛 2002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视觉传达专业。胡晓媛的创作常从具体的经验中抽离,以思辨和隐含的冲突性为基点,再将饱含着具体经验印迹的细微体察付诸在对物质、材料、媒介的敏感驾驭上,这种敏感既源自她对于日常事物的微末体验,也源于她对于意义和概念等抽象议题的哲学化思考,以试图寻求一种不易察觉的、非恒定的存在本质。借由装置、录像、雕塑和绘画等多种媒介的丰富表达,艺术家结合自身内在的意识、知识和叙述,进而讨论时间空间、真实、迁徙与穿行、隐性平衡等关乎存在的抽离化议题。近期重要展览包括:“沙 径”(西岸美术馆,上海,2022)、 “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香港 M+,2021-2023)、“巨 变”(曼海姆美术馆,2020)、“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洛 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2019)、第9届台北双年展(2014)、第2届新美术馆三年展(纽约,2012)、“醍醐”(外滩美术馆,上海,2012)、第 12 届卡塞尔文献展(2007)等。她的作品亦曾在巴黎东京宫、斯德哥尔摩 BonniersKonsthall、奥地利 Kunsthaus Graz美术馆、美国坦帕艺术博物馆、美国圣彼得斯堡美术馆、美国加州橘郡美术馆、巴塞罗那胡安·米罗基金会美术馆、瑞典Bildmuseet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多处展出。2018 年《Flash Art》出版了介绍胡晓媛的英文专著《States of tension》。2019年,胡晓媛被香港M+博物馆提名首届“希克奖”。 复旦大学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以梅洛-庞蒂研究为主的法国哲学和现象学视阈下的现当代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批评的实验写作。贺婧曾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双学士和双硕士学位,并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她也曾先后担任《艺术界/LEAP》杂志的法文版主编、国际版副主编和主笔,以及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学术总监。近年来策划的主要展览、学术会议和艺术项目包括:“开物:当代中国的日常与想象”(法国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2021)、“刘晓辉:转身”(北京798艺术中心,2021)、 “无尽的写作”(泼先生PULSASIR,2018)、“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国际论坛(复旦大学,2017)、 “To be an image maker”(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7)、“所见非所见”(旧金山影像艺术博览会,2017)、“多型演变”(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4)、“Promenadologue”(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CNEAI,2012)等。她的专题研究和评论文章广泛发表于多本艺术家出版物和国内外重要的艺术与学术期刊,包括《新美术》、《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Flash Art、Artforum中文网、《艺术当代》、《典藏》等;并于2021年出版了艺术家个案研究专著《真实的形状:刘晓辉》(2021)。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4 与蕨、金合欢和森林共舞,当艺术和植物亲密关联:与郑波和李佳桓讨论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
参与本期讨论的是艺术家郑波和策展人、写作者李佳桓(Alvin Li)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听到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重建跨物种亲缘,进入与万物共创的艺术领域 常驻香港的艺术家郑波,也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教授生态艺术课程。他认为,艺术并非由人类创造,而源于万物生机。2021年,郑波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万物社”,过去几年中,他参与过威尼斯双年展、利物浦双年展、欧洲宣言展、台北双年展与上海双年展(2016)等多个国际展览。 作为导师,郑波参与到了由《艺术新闻/中文版》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联合举办、Chanel特别支持的“永续之籽”教育计划的“向山学园“项目,10月中在杭州,郑波和其他几位导师与来自全国不同高校的学员们,在国美象山校园进行了面对面的教学与讨论。 本期邀请的另一位讨论者,是常驻伦敦的写作者和策展人李佳桓,他目前担任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亚太地区副策展人。李佳桓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Para Site等空间策划展览。除了策划展览、写作艺术评论和小说之外,他也是上海酷儿影像和出版平台 CINEMQ 的创始人。 在这期讨论中,郑波谈起了近年与植物合作的亲生命艺术,他邀请的舞者们与台北的蕨类、中东的金合欢与瑞典的森林共舞,他希望通过舞蹈、影像、绘画等等方式,重建人类与植物在美学、情感与政治层面的亲缘。 从观察蕨类的性与繁殖方式开始,郑波认识到自然界的性别和性其实非常多元,远远超越二元乃至同性的方式,这也令他以酷儿的视角打开了生态艺术的多元维度,李佳恒则是从阅读Timothy Morton的著作中了解到生态酷儿的理论,同样身为酷儿的经历,让他不仅对于郑波的创作有了进一步的共情,也对主流与边缘的叙事转变,保持着警觉和距离。 除了讨论近年来涌现的与生态议题有关的国际展览之外,回到感受和内心,意识到我们对万物的联系和依赖,才是我们在此讨论当代艺术的生态转向、发起“永续之籽”教育项目的初衷,如郑波所说,“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领域转化到一个万物的艺术领域,变化才刚刚开始。 👂 志异时刻 05:22 郑波在外滩美术馆的近作与Alvin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近期工作 06:42 从上海的野草,到台北的蕨类、瑞典的森林,郑波的创作如何在不同的地方与不同的植物发生关系? 09:53 树根的网络更像人类的大脑,当舞者把身体倒过来,和树是可以相连共舞的 14:24 金合欢树离开非洲的迁徙,与作为中东移民的舞者有相通的命运 20:23 住进大屿山,在山里“写生”——“把生命记录下来” 25:41 Alvin与郑波亲历的2022年威尼斯双年展艺术议题与展览的变化 36:17 从欧洲到亚洲,近年来涌现的跟生态问题有关的展览 40:45 酷儿生态学初探——酷儿和生态交织在一起会形成怎样的视角? 44:55 身为酷儿,作为艺术工作者,会对选择和世界的关系带来什么影响 53:01 从理论研究回到“心”,意识到我们对万物的依赖 57:50 从人类中心主义的艺术领域转化到一个万物的艺术领域,变化才刚刚开始 🙌 相关链接 郑波的个人网站 李佳桓(Alvin Li)的个人网站 “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向山学园”项目 第59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梦想之乳” 巴黎商品交易所-皮诺收藏馆举办的展览“Bofore the Storm”(风暴之前) 安妮卡·易(AnickaYi)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的艺术项目“爱这个世界” 关于酷儿生态学(Queer Ecology)的更多参考内容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嘉宾: 艺术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视觉文化研究博士。曾于2010年至2013年间在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此后在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任教,并发起研究实践团体“万物实践社”。郑波是一位白族裔生态酷儿艺术家。透过绘画、舞蹈、影像,他尝试重启人类与植物在美学、情感、政治层面的亲缘。郑波认为,艺术并非由人类创造,而源于万物生机。郑波促生野性的园子、生长的文字、亲生命性的影像、生态大同的聚集。郑波的生态艺术实践标志著正在萌发的、超越国界的地球原住性。曾在柏林格罗皮乌斯美术馆举办个展“万物社”(2021),参与的重要群展包括威尼斯双年展(2022)、悉尼双年展(2022)、利物浦双年展(2021)、横滨三年展(2020)、欧洲宣言展(2018)、台北双年展(2018)、上海双年展(2016)等。其作品被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洛杉矶汉默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李佳桓是一位常驻伦敦的写作者和策展人,目前担任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亚太地区副策展人。他曾在Club ALL、chiK11美术馆、天线空间、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香港Para Site等空间策划展览。李的评论见于Frieze, Artforum, e-flux Architecture, Mousse, SpikeArt Quarterly 和 ArtReview Asia,亦曾为DancingFoxes出版社、麻省理工大学出版社、Sternberg出版社等机构的出版物撰文。作为一位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曾于Spike Art Quarterly发表,并在CURRENT:洛杉矶公共艺术三年展、圣地亚哥当代美术馆以及伦敦Cell Project Space举办阅读会。他是上海酷儿影像和出版平台 CINEMQ 的创始人。(摄影:刘树伟) —— 栏目设计:孙浚良 片头音乐与混音: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3 不想被身份政治束缚,也不愿参与零和游戏:新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和策展人还有什么选择
参与本期节目录制的是常驻纽约的策展人、写作者翁笑雨与艺术家曹舒怡。 关于“未来志异” 女性艺术家和策展人的另类太空探索,年轻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的离散叙事,生态酷儿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发起和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华人艺术家、写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展开全球新一代华人当代艺术创作的拼图,倾听本年度艺术世界不可忽视的新声音,感受从此刻到未来涌现的艺术潮汐,建立与艺术世界的心理联系。 关于未来,她们谈到了以“菌丝网络”作为的拟喻 👂 志异时刻 00:04:27 疫情之后再回中国,翁笑雨与曹舒怡近期的工作旅行 00:09:04 回国后感受到尚未完全的结构化的发展空间与孤立情绪 00:16:02 亚裔艺术家群体的复杂性与华人艺术家面临的身份尴尬 00:21:00 曹舒怡尝试将离散的心理状态、肉身经验和生态意识联系在一起 00:23:33 翁笑雨谈到进入生物与科技领域华人与亚裔女性艺术家与她们的创作特点 00:28:19 “很白”的生态艺术正在发生什么思潮转向?曹舒怡如何寻找自身经验、媒介与思想的结合 00:33:48 为什么韩国女性艺术家群落近年在海外特别活跃? 00:40:22 海外华人赞助人倾向于支持传统文化,新一代海外华人艺术家却缺乏系统性支持 00:43:35 质疑个人主义式的“出来”及其背后的成功学价值观 00:52:04 走出零和博弈的困境,创造丰富性和盈余的空间 00:53:07 从身边开始组织的collective,与正在生发的菌丝网络 01:01:50 除了中美两级之外,在世界的其他地方寻找新空间与心理支持 01:07:19 摆脱亚裔的身份证明,以行星环境的尺度,回到艺术面对的问题 🙌 相关链接: 曹舒怡个人网站 翁笑雨在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文章主页 何鸿毅家族基金 Asymmetry ArtFoundation 艺术家李昢(Lee Bul)的个人网站 艺术家梁慧圭(Haegue Yang)的个人网站 艺术家安妮卡·易(Anicka Yi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的艺术项目“爱这个世界”,由现代集团委任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关于本期讨论参与者: 常驻纽约的独立策展人和写作者。她的策展和写作实践关注全球化、身份和后殖民等议题,同时注重与艺术家、科学家、研究者和哲学家的深入跨学科合作,构造综合、多层次、互动迭递的语境和平台。翁笑雨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加州艺术学院。她曾任位于多伦多安大略省美术馆的卡罗尔及莫顿·拉普现代和当代艺术策展人、部门主管。此前,翁笑雨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何鸿毅家族基金副策展人。任职期间,她策划了大型展览 “故事新编”(2016-17)和 “单手拍掌”(2018)。她还策划了艺术家 ChristianNyampeta 在古根海姆的个展 “Sometimes It Was Beautiful”(2021), 以及第五届乌拉尔双年展 “永生”(俄罗斯叶卡捷琳堡,2019)。在过去10年间,翁笑雨在全球策划超过30个展览和项目。她近期的其它独立展览还包括 :“非黑/非红/非黄/非女”(时代艺术中心,柏林,2019)、“Soft Crash”(贝加莫当代艺术中心,意大利,2016) 等。 翁笑雨曾担任卡蒂斯特(Kadist)艺术基金会(巴黎/旧金山,2010-2015)亚洲项目的主持人和策划人,她目前是该基金会的艺术顾问。作为一名作者和批评家,她也为各大重要艺术期刊、艺术家和美术馆撰稿。 曹舒怡是一位驻纽约的艺术家,她的实践结合雕塑、影像和写作,探索造物与知识的炼金术,及技术文化和宇宙论之间的多元关系。以思辨考古学与生态寓言的形式,通过贯穿地质和微观尺度的多媒介叙事,冥想跨物种亲缘、离散物质与非人类的行星诗学。近期个展“软流”(蜂巢·生成,2023)、双人展“嬑形陌客”(Para Site,2023),并参与群展包括阿那亚艺术中心、现代汽车文化中心、长征空间、今日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昆明当代美术馆、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加拿大班夫艺术中心、纽约国际艺术基金会,Agnes Varis艺术中心、第十三届A.I.R.双年展、MASSMoCA等。她目前任普瑞特艺术学院访问助理教授、帕森斯设计学院讲师。她在复旦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13)及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16),在帕森斯设计学院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2018)。 —— 栏目设计:孙浚良 片头音乐与混音: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2 在远方到附近的田野,曹斐与龙盼以艺术为非人类的生命传声
今天来参加这期节目两位女性艺术家,一位是曹斐,另一位是龙盼,两位艺术家分别在今年到南美工作了一段时间,曹斐在巴西圣保罗州立美术馆举办了展览“未来不是梦”,龙盼则去哥伦比亚进行了艺术家驻留。我希望借由她们的经历,展开一个小小的南美艺术拼图。 在她们眼中,南美的艺术和文化现状是怎样的?现在的南美与20年前的中国南方,又有什么共通的野性?无论去远方的田野还是扎根于附近,她们如何在其中找到艺术的入口?曹斐多年投入到由一座废弃的社会主义建筑引发的作品《红霞》的创作,龙盼则沉迷于蘑菇的世界,她们如何借由艺术,与在这些非人类的生命体进行沟通,为Ta们传声?在国内外当代艺术环境并非处于高峰,而且中国当代艺术整体越来越少出现在国际双年展与美术馆展览的现在,艺术家如何重新找到新的发展空间?两位不同代际的艺术家,会怎样理解与怀抱未来? 除了我们以上的讨论之外,如果想更多了解两位艺术家,可以查看2023年《艺术新闻/中文版》出版、由Chanel特别支持的,“因她之名”华人女性艺术特刊。 👂 志异时刻 02:27 曹斐和龙盼两位艺术家今年为什么会去南美? 05:03 在圣保罗举办回顾展,曹斐发现了南美与中国南方的共通性 08:38 在国际双年展的议题转向中,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缺位 11:50 在哥伦比亚的飞地上,当地艺术家社群所做的超出了龙盼的经验 16:38 从南美到20年前的广州,曹斐感受到的“野”性成长 21:46 从云南的山林到南美的雨林,龙盼亲历的所见与自己的想象不一样 32:12 在去往不同地方的过程中,龙盼在寻找世界的联通与相似的问题 36:24 在“红霞”电影院到蘑菇的世界,曹斐和龙盼被非人类的生命召唤,为它们传声 48:14 在大环境的低潮期,艺术家如何找到自己的空间和节奏? 54:57 在非线形发展的未来中,曹斐感受到的时间循环,与龙盼希望编织的生命网络 🙌 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查看艺术家网站 曹斐:www.caofei.com 龙盼:longpanstudio.com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关于本期讨论参与者 曹斐,1978年生于广州,现工作生活于北京。曹斐毕业于广州美术 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她持续关注时代发展中大众文化、科技进步和城市变迁下复杂的社会压力;其作品试图探讨当代日常生活、年轻文化,以及个体的主观性和欲望,与集体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纠缠。同时,她的作品融合社会评论、流行美学,参考超现实主义并运用纪录片拍摄手法,反映当代中国社会急速不 安的变化。 她近期重要个展包括: “未来不是梦”(巴西圣保罗州立美术馆,2023),“曹斐:时代的舞台”(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21)、“曹斐: 超新星”(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罗马,2021)、“蓝图”(蛇形美术馆,伦敦,2020)、 “HX”(蓬皮杜中心,巴黎,2019)、“Cao Fei”(MoMA PS1,纽约,2016)。2021 年她开始担任CHANEL NEXT PRIZE 评委。 龙盼,1991年生于江西宜春,现工作生活于宜春。她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系获硕士学位。她是位工作于艺术、调研、技术和社群的社会实践艺术家,她使用数码和生物材料,例如真菌、植物、污染物、电子元件、矿物等,媒介包含但不限于生物雕塑、装置、影像、摄影等,围绕生物修复和生物政治学问题进行合作。她希望通过跨学科的研究、田野工作和视觉艺术表达,读解当代工业社会下人类的生存与环境之间更深层的、往往被忽视的关系,探索和呈现人类所处的整个生命网络的“秘密对应”。她近期的展览包括:“北京艺术双年展—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北京友谊商店,2022)、“谁拥有自然—多物种之云” (美凯龙艺术中心,北京,2022)、“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昆明当代美术馆,2022)。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 S1E1 当她们以艺术的通道触碰太空和宇宙:与龙星如和刘昕的三地连线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中文版》主编叶滢主持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的艺术家、写作者与策展人的谈话节目,在这里倾听此刻涌现的潮汐,一同触碰明天的形状。 本期讨论参与者 独立策展人与写作者龙星如(北京、伦敦) 艺术家与工程师刘昕(伦敦) 🎙️ 当我们从此刻进入未来时,我们都谈论了什么? 刘昕与龙星如当年为什么会选择去清华大学读书?女生也能学好理工科,但经过一道男女有别换衣间之门之后,她们会遇到怎样的职业发展瓶颈?两位对于“太空”产生了兴趣的艺术家和艺术项目策划人,是怎样找到自己的通道去触碰浩渺的宇宙?在主流的科技观所忽略的地带,女性主义的视角会发展出怎样的技术观?在非线性时间体验者的眼中,未来会浮现出什么样的模样? 本期的两位讨论者龙星如和刘昕都参与了《艺术新闻/中文版》2023年出版的、由Chanel特别提供支持的华人女性艺术特辑《因她之名》的共同创作,在这期特辑中,龙星如撰写了评论文章《卷曲的技术时间》。 👂 “志异”时刻 01:55 刘昕与龙星如为什么选择了去清华学习? 04:05 女生也能学好理工科,尤其当她们遇到了得法的教育与不分性别的鼓励 08:00 从进入不同的换衣间开始,一个男女有别的发展网络带来的瓶颈也开始出现了… 11:37 为什么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 15:40 女性主义的视角会带来怎样的技术观? 17:23 刘昕的作品《白石》从何而来? 23:29 龙星如作为策展人与刘昕合作展览“寰宇直下”,看到了一个新的叙述空间 29:29 为什么“画大画”更为困难?《白石》的创作过程痛苦而令人欣慰 31:01 刘昕是MIT媒体实验室太空探索计划的策展人,龙星如也在发起“触摸宇宙”计划,作为从事艺术工作的个体,她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触碰太空和宇宙? 54:30 龙星如为什么把自己在做的“拆东西研究所”成为一个 “时间机器“? 55:58 身居伦敦的刘昕觉得欧洲是过去,美国是现在,中国是未来 56:35 非线性时间体验者,看到的不是单一绝对的未来 🙌 相关链接 关于《艺术新闻/中文版》华人女性特辑《因她之名》 关于刘昕的作品《白石》 关于展览“寰宇直下” 关于“触摸宇宙:天文艺术征集计划” 关于主持人叶滢 叶滢是《艺术新闻/中文版》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中文版》发起了“永续之籽”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办了生态艺术教育项目“向山学园”。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关于本期讨论参与者: 刘昕 刘昕是一位艺术家和工程师。1991 年生于新疆。刘昕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专业,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获得硕士学位。刘昕目前担任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太空探索计划的艺术策展人、LACMA Art+Tech Lab的顾问,并在Strelka Inistitue 的Terraforming项目担任教职。刘昕2023年的全新个展于Pioneer Works(纽约)及ArtPACE(得克萨斯)呈现。她曾在秦皇岛阿那亚艺术中心、香港M+、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举办个展,她的作品曾展出于香港 M+、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奥地利电子艺术节、圣丹斯电影节、翠贝卡电影节、波士顿美术馆、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 龙星如 独立策展人,写作者,博古睿学者。清华大学本科学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艺术批评硕士,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前沿实践方向博士在读。 2023年11月,她和钱诗怡共同策划的“无声之后”正在明当代美术馆展出。她策划的主要展览还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科技板块“大地热流:回到太阳时间的访客”等,她也为艺术家刘昕在阿那亚艺术中心策划了国内首个个展 “寰宇直下”,并为《中国国家天文》策划了首个科学艺术展览“步天歌”。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项目。她的研究发表于ZKM媒体艺术中心、瓦尔堡研究所、伦敦大学学院高等研究院等。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