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法双语“天花板”:巴黎头部中文国际部 | vol.10
/主播的话 本期我们请来了一位住在巴黎、育有两位孩子的中法家庭妈妈,来聊聊她们家为什么选择被称为“中法双语天花板”的香颂·德·赛意中学Lycée Janson de Sailly。 这所位于巴黎16区、历史悠久的百年公立名校,不仅学术成绩卓越,还设有全法国相对最成熟的中文国际部,从初中起系统教授中文。 1/ 六年级(6ème)设有“英语-中文”双语班,从初中一开始便可同时学习两门外语(每周3小时中文,4小时英语)。双语班学生随后在初中二阶段(cycle 4)继续学习中文,每周2.5小时。 2/ 同时,还设有中文国际班(Section Internationale de Chinois),其设立的三大目标是:便于外籍学生融入法国教育体系,或将来返回原籍教育体系;让法国学生深入学习中文,目标是实现双语能力;促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SIC的学生除通用课程外,还将接受: * 每周3小时的中文语言课(使用简体字、普通话) * 每周4小时的中文文学课 * 每周2小时的中文授课数学课 在这一集中,我们不仅深入了解这所学校的入学门槛、课程设置和学生构成,还听到了一位妈妈对教育投入的真实心声,她的犹豫、纠结与坚持。如果你正在为孩子择校发愁,或者想深入了解法国公立教育系统中最强中文项目的运作方式、孩子是否适合中文国际班,这一期绝对值得一听! (本期收音有一些些小小的瑕疵,先说抱歉。) /本期嘉宾 乐乐妈妈,中法家庭,有两个女儿的建筑师妈妈。 /Show Note 06:36 孩子中文水平的考察与入学测试 12:22 中法家庭的学生在中文国际班的学习情况 15:56 混班与融合 20:54 按水平/按需分班的实践 23:28 学习氛围“卷不卷”? 29:00 中中家庭的教育方向 35:59 法国二外学习的设置与挑战 42:56 孩子教育与升学路径的思考 49:55 课外兴趣班的问题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索邦大学信息传播学博士、青年学者、研究员 后期剪辑与制作 I 郁文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 I 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N savoir 中法新知协会出品
- 食在他乡唠家常:巴黎中餐厅的社会学畅想 I vol.09
/主播的话 从最早的大众快餐,到各地菜肴、品牌火锅逐步遍地开花,再到连锁奶茶、麻辣烫成为新潮流,在巴黎,想吃到一口“正宗”的中餐似乎已不再是特别难的事儿。 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了一位考察了600 多家中餐厅和100 多家日餐的社会学博士,一起聊聊巴黎中餐与日餐的演变、它们有趣的特点以及在海外的独特生存挑战。 我们也聊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当法国人开中餐馆,日本人做法餐,华人经营日料时,什么才算“正宗”? 文化输出是否可以、又当如何在饮食风尚的本真性和跨国市场需求之间找到平衡? 外卖平台、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变化.…..这些因素又如何塑造法国的亚洲美食市场? 和我们一起来解锁法国亚洲餐饮的“秘密”吧! /本期嘉宾 陈柙兵,社会学博士,法国华人与亚裔研究团队(MAF)成员,毕业于法国索邦大学GEMASS中心。研究领域:社会学理论、饮食社会学、移民经济。 他以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走近巴黎中餐厅,感受“他者”中的我们,品尝另一番“地道风味”。 汉书有云“洪范八政,食为政首”。“食”不仅于国为大,于我们每个海内外中国人而言也是生活中永远绕不开的有趣话题。然而在口腹之欢以外,中国美食在不同时代也有着各式的演绎,尤其是海外华人的饮食实践,更是为美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这些故事值得述说。 /Show Note 04:40 近年来巴黎中餐的迅速发展 09:34 为何华商经营的餐厅好像可以“一眼识别”? 13:09 中餐与日餐有意思的区别和餐饮经营的规范化探索 20:57 巴黎街头的日式咖啡屋其实是巴西人开的? 24:53 外卖平台的崛起:是双刃剑吗? 28:37 美食发展与文化宣传的关系 34:15 中餐消费升级的新形象带来的新挑战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索邦大学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青年学者/研究员 后期剪辑与制作 I 郁文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 I 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N savoir 中法新知协会出品
- 压力与热爱:中法译者的选择与坚持 | vol.08
/主播的话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经验丰富的中法-法中译者园园,一起走进翻译的幕后世界。她会与我们分享她走上翻译这条路的经历与心得,探讨翻译过程中如何平衡文化差异、语言精准与文字优雅。同时,我们也试图探讨翻译者、自由职业者的真实生活——从工作挑战到职业乐趣,从时间管理到AI时代的行业趋势。 如果对翻译、中法文化交流,在法国自由职业的生活方式感兴趣,这期内容非常适合你!我们也特别希望可以为想要从事,或者刚刚进入翻译行业的小伙伴们提供实用建议,比如如何避开行业“坑”、如何积累翻译技巧,以及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 PS. 这次录制时遇到了一点技术状况,部分段落收音可能有一丢丢小瑕疵,请大家多多包涵! /本期嘉宾 郑园园, 中法/法中译者,法国新知儿童社会情感课讲师。 定居巴黎的园园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法互译从业者,兼具口译和笔译的扎实背景。近年来,她专注于法翻中的笔译工作,已经完成了多部译作并顺利出版。 她的代表译作包括: * 《与帕斯卡一起反脆弱性》 * 《以为精神科医生的诊疗手记》 *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 《疯子的自由》 * 《请你帮助我生活》 * 《有效教育十法》 * 《气候变化:我与女儿的对话》 * 《情绪的81张面孔》 除了翻译领域的深入耕耘,园园也是一名儿童社会情感课的讲师,致力于通过教育帮助儿童理解和管理情绪,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她对翻译、教育和心理学都充满热情,并希望与出版社、学校、公共机构及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共同促进中法文化的深度交流与理解。 /Show Note 02:09 书籍、文件翻译 03:26 走上翻译之路 07:16 出版社的翻译测试(试译)是什么?入行门槛在哪里? 11:02 书籍翻译的酬劳与工作流程 21:27 法国出版业收入分配 25:00 新人要去多刷存在感 28:27 翻译背后的文化差异与翻译技巧 33:20 翻译软件与AI工具,怎么用?用不用? 41:06 口译和笔译是两件事,口译的挑战 44:10 国内出版社引进法国作品现状 51:09 在法自由职业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平衡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索邦大学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青年学者/研究员 后期剪辑与制作 I 王思琦 背景音乐:片头曲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设计 I DD (logo),王思琦(封面)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本期节目由N savoir 中法新知协会出品
- 最懂成都说唱的法国人,想告诉全世界中国真的有嘻哈! | vol.07
/主播的话 本期嘉宾Grégoire可以说是现在最了解中国说唱文化的法国人,我们将跟随这位青年学者的视角,深入了解成都这座城市如何成为中国说唱的中心,成都说唱又如何从地下文化走向大众潮流,看看中国说唱到底和美国说唱有什么不同。 Grégoire也向大家推荐了三位有代表性的法国说唱歌手: * OrelSan * Médine * Younès 他还聊到不少喜欢的中国说唱歌手,点开听听看就知道都有谁啦! 希望和大家一起从音乐中探讨中国说唱的独特魅力与文化符号,体会地方文化与全球元素的碰撞与融合。 /本期嘉宾 Grégoire Bienvenu, 法国青年学者、研究员、法国新索邦大学与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传播学联培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流行文化与成都说唱。 他正在制作一档专注于探索中国新音乐领域的节目“CHINE YUEFU 新乐府”,内容包括摇滚、朋克、说唱和流行歌曲,向在法国和海外的大家介绍一些不常听到又才华横溢的中国音乐作品。 /Show Note 04:13 为什么会研究中国的说唱? 09:34 命中注定去了成都 11:51 各大城市的说唱都在发展 13:15 方言对地方特色风格的影响 15:43 美国与中国的说唱差异:内容与符号 19:09 要谢谢“中国有嘻哈”这个节目 25:56 各地说唱的“文化混合性”:NBA,麻辣烫与铁塔? 34:38 说唱也是一种文化输出的桥梁 36:41 看看推介了哪三位中文说唱歌手 42:21 三位法国说唱歌手推荐 46:21 成都说唱的崛起:一个比较放松的地方 51:20 如何成为说唱歌手?要读什么专业? 57:15 说唱歌手身份的归属、团体和beef? 61:00 “中国不仅有嘻哈,也有好听的说唱!”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青年学者/研究员 后期制作 I DD 背景音乐:片头曲 /要得-李尔新,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要得-李尔新 提及音乐片段:谢天谢帝-诺米么,经济舱-KAFE.HU/KEY.L刘聪,明天不上班-谢帝,野狼Disco-宝石Gem,目不转睛-王以太,La pluie-OrelSan,Bataclan-Médine, Bientôt à la mode-Younès logo设计I 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 在法国长大的华裔青年: 身份挑战与文化传承 | vol.06
/主播的话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法国华裔青年协会的会长,与我们分享他作为法国华裔的成长经历及协会的发展历程。 法国华裔青年协会 (Association des jeunes chinois de France, AJCF) 自200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为在法国出生和成长的华裔青年提供一个交流、分享和互助的平台,包括推动华裔身份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和反种族歧视等核心主题。协会的成员来自法国各行各业,涵盖金融、医学、工程以及艺术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新一代华裔在法国社会中的多样性和影响力。 图解:法国华裔青年协会梳理的移民历史文章 图解:在巴黎欧洲时报文化中心"甲子情深——中法百姓故事展"展出的蔡黎生年幼时的中文笔记。 蔡会长还分享了协会在教育方面的努力,通过走进学校与学生交流,打破偏见,促进了解。 本期节目还特别探讨了语言在文化认同中的重要性,在最后,还有送给法国华裔们的全法语彩蛋(一定要听!)。 作为法国华裔,既要自豪于自己的文化背景,又要积极融入法国社会。通过这一期播客,我们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华裔青年在法国的生活和工作现状,同时也为其他华裔家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 欢迎大家在各平台关注法国华裔青年协会 (Association des jeunes chinois de France)的资讯和活动。 /本期嘉宾 蔡黎生,法国华裔青年协会的会长,法国华裔。 /Show Note 03:18 法国华裔青年协会介绍 05:47 入会条件与会员背景? 11:51 三大主题:华裔身份认同、移民历史与文化传承 18:48 移民历史的文献梳理项目 23:41 反歧视与权益维护任重道远 25:10 走进学校,传递正能量 27:35 从组织电影放映到建立交流平台 31:16 我是谁?我如何定义自己? 34:24 学习中文的在身份认同上的重要性 39:39 如何加入协会? 40:41 送给法国华裔们的全法语彩蛋(一定要听!)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搬砖人 后期制作 I DD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I 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 跨文化对话:中法青年双视角探讨多元文化 | vol.05
/主播的话 本期节目我们与两位法国长大的年轻人一起,试图探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法两国在教育理念上所体现出的一些许差异与共性。通过真实分享,我们得以一窥他们在语言习得和文化接纳的心路历程。这些对话也许可以揭示语言作为沟通工具之外的更深层次意义——它是理解和融入不同文化的桥梁。 教育自由度、家庭期望、择偶、电视剧,个人努力与生活态度......这些中西方文化的交织下形成的独特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在告诉我们,文化多样性究竟如何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适应。 法式,还是中式?期待能为大家提供一点点思考和启发。 /本期嘉宾 海凝,华裔青年,中法双母语,流利掌握英语与西班牙,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硕士在读。 清岚(Antoine),法国南部青年,第一外语为英语,高中开始学习中文,近6年,会读写繁体字,跨文化传播与翻译硕士在读。 /Show Note 03:34 看电视学中文?兴趣才是最大的动力 08:07 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16:53 在海外也有学习压力吗? 18:13 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认同? 23:58 文化社交上的些许差别 27:38 社交边界感在跨国生活中的挑战 35:37 交友观与择偶选择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搬砖人 后期制作 I DD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I 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 《封神》春节全法闪映,华语电影终于走进法国主流院线啦?vol.04
/主播的话 2024龙年开榜《封神》!官宣定档大年初一! 继23年《流浪地区2》在法国十几个城市上映后,今年《封神》排片已覆盖超过了全法60多个城市,巴黎地区也走进了UGC Ciné Cité Les Halles。 在海外的春节,能走进影院观看华语大片实在是太幸福了。本期,我们会一起聊聊以下话题: * 法国的法语电影主要服务于本土老年观众? * 华语电影在法国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 为什么我们还会走进影院观影? * 法国观影市场442的特点与保护机制 * ”电影卡“与观影的社交属性 * 文化出海的挑战 希望越来越多的华语电影在海外大放光彩! /观影资讯 Bande annonce du film 法语版预告片 法国电影信息平台Allocine 订票方式:creation-of-the-gods-kingdom-of-storms.lefilm.co (已陆续开售,排片也在持续更新中) /本期嘉宾 Sindo,华语电影推广人。 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先后在险峰长青做天使投资、以联合创始人在国内创立早期创业者服务公司小饭桌,回音资本合伙人。后因读书来到欧洲,2019年成立Heylight Pictures,主要负责电影版权采购。2023年开始涉足法国华语电影发行,负责《流浪地球2》 《封神》的发行,王家卫系列电影、《深海》等电影的独家宣发。 /Show Note 03:23《封神》在法国上映的挑战与机遇,为什么只上2天? 10:54 法国电影市场的特点与接受度 :”442的市场“ 14:37 华语电影出海的表现与挑战 23:18 选择《封神》的理由 27:10 法国观众的观影需求有哪些? 33:26 票房数据如何解读? 37:52 电影在法国社会中的强社交属性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搬砖人 后期制作 I DD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I 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 从南法到巴黎,顶尖私立学校申请经
/主播的话 如果说法国的神坛级公立高中是路易大帝高中Lycée Louis Le Grand与亨利四世高中Lycée Henri IV,那么仅相隔几个街区,位于卢森堡公园旁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Collège Stanislas,也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绩占据各大榜单,一直是私立学校里的翘楚。以该校为代表的教会私立学校也是法国国民教育体系里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 图:较权威的费加罗排名, 2023全法高中排名的前10。其中斯坦尼斯拉斯中学排在第2。 成立于1804年,已经有超过两个世纪的教育历史。与公立体系不太相同,在这所传统天主教私立学校,顺利的话,学生们可以从幼儿园一直读到预科班。 2024年法国新任教育部长阿梅利·奥德亚-卡斯特拉Amélie Oudéa-Castéra的三个孩子就读于该校。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桃子妈妈,她的孩子刚拿到了斯坦尼斯拉斯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在9月开启初中学习新阶段。我们会一起聊聊以下话题: * 斯坦尼斯拉斯中学是否适合自己孩子? * 该校的各种争议? * 它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样? * 男生班、女生班、混班? * 面试过程与面试准备 * “孩子开车,家长在副驾” * 中中家庭的双语或多语言学习的策略 * 中文读书会与南法中法阳光友好协会 /本期嘉宾 两个孩子的桃子妈妈 /Show Note 03:20 申请斯坦尼斯拉斯学校的心路历程 07:46 申请材料与学校的管理方式 13:10 面试准备与孩子沟通经验分享 19:02 兴趣班选择 24:34 语言学习的选择与考虑 30:40 “鸡娃妈妈”的教育理念与应对策略 35:00 不同风格类型的家长 37:37 双语环境下的“复盘教学”方法 39:43 教育理念与期望 49:35 选择学校与教育理念契合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搬砖人 后期制作 I DD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还想了解哪家学校?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哟。
- 纠结观望vs一步到位?与"买房达人"聊法国房产投资 vol.02
/主播的话 法国公证机构年底指出,2023年全法房价整体呈下降趋势,个别大区的跌幅明显,预计2024年房价将继续下跌趋势。 图:2024年1月1日法国大城市房价情况(回声报) 法国de贷款利率在近几个季度居高不下后有望趋于稳定,相关人士预测2024年第一季度的贷款利率约为4.3%。有调查显示,不少法国人因经济形势而被迫取消或推迟置业计划,贷款条件则成为许多人的障碍,其中,年轻人的置业计划尤其受影响。 尽管整体经济形势不佳,房产仍被视为投资避风港。这一期的节目我们就来聊聊法国房地产的相关情况: * 现在到底适不适合买房投资?法国未来的房价走势会如何? * 法国的“学区房”是什么概念? * 普通人如何安家置业,规避资产配置雷区?为什么最好是能“一步到位”且“长期持有”? * 如何丝滑传承给子女? * 房产中介行业的转型与挑战又有哪些? /本期嘉宾 法国资深房产投资顾问,傅剑锋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3年来法国留学,计算机与金融硕士。之后一直在银行和咨询公司工作,从事大数据和数据挖掘的工作。2012年开始兼职做一些房产相关的咨询与管理工作,并创立“法国买房达人”自媒体,撰写、拍摄众多原创文章、视频为大家服务。 2020年创立了自己的agence,专门做房产相关的业务。 /Show Note 06:38 学区房选择与市场变化 08:01 最好是“一步到位” 11:09 是不是下手的好时机? 14:49 房产赠与策略 25:22 房产中介行业的转型与挑战 30:10 如何找到优质房源 34:43 第二套房子 37:22 判断适合自己的房子 43:47 房屋卖价策略与还价技巧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I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巴黎高校搬砖人 后期制作 I DD 背景音乐:片头曲 /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DD /Contact 小红书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QQ音乐 油管 苹果Podcasts Spotify
- 居住海外绕不开的话题,刻板印象与歧视 | vol. 01
/主播的话 如今,法国近 6% 的移民人口来自中国、越南、柬埔寨、日本、韩国、老挝、泰国和菲律宾。自1860年以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展追溯了150多年来亚洲移民到法国的历史,揭示了我们共同历史中鲜为人知的部分。 本期节目专注于探讨身份认同、移民历史与文化传承的复杂性,希望让大家能进一步了解亚裔移民家庭在个人和家族层面上的身份认同问题。同时,通过探讨移民所面临的刻板印象和文化差异挑战,逐步理解“歧视”的成因与困扰,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对移民经历的专业研究与真实洞察。 /本期嘉宾 王思萌 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终身研究员,社会学博士,硕导。研究课题包括:国际移民社会学、健康与心理健康社会学,华人世界社会学等。 以科学策展人身份,策划了"1860 年以来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展览,该展览于 2023 年 10 月 10 日至 2024 年 2 月 18 日在法国国家移民历史博物馆开放参观。 展览追溯了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及其后裔在当代世界重大动荡中的集体和个人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规陋习、被忽视和被歧视的现象持续存在,以及旨在揭露这些现象的斗争和举措。艺术作品、手工艺品、档案和个人陈述一起重新演绎这段历史,将与其移民及其后裔的独特经历融为一体。 /Show Note 02:38 特展 :1860年以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移民的历史 08:09 一代二代移民对歧视的感知差异 15:03 对歧视的认知不足 18:49 20-40岁高知人群的歧视经历研究 25:24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不舒服感觉 28:41 华人家长关心二代孩子身份认同问题 33:21 聚焦亚洲华人老人养老问题 37:28 海外华人群体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 感谢收听,不定期再会。 /Staff 主播 | * 莹莹,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 郁文,信息传播学博士,高校搬砖人 后期制作 | DD 背景音乐 | 片头曲 /Au coin du monde,片尾曲/L’Amour, Les Baguettes, Paris logo设计 | DD /Contact 小红书 : 莹莹 @莹莹谈儿童社交与情绪管理, DD @巴黎点D 邮箱:parisimprevu@gmail.com 收听平台:小宇宙 Youtube 苹果Podcast
- (预告篇)居住海外绕不开的话题,刻板印象与歧视
【主播的话】 生活在海外的我们,留学或旅居,一代或二代移民,生活或工作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歧视。可能是因为文化差异,也可能是因为语言沟通,到底如何判断是否为歧视?遇到歧视可以如何应对?法国社会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刻板印象?是否存在积极的刻板印象? 欢迎来收听我们12 月 12 日上线的最新一期播客:居住海外绕不开的话题,刻板印象与歧视。 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终身研究员一起展开聊聊! 【本期嘉宾】 王思萌 社会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终身研究员。 【主播】 莹莹 法国积极养育注册讲师;开设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课程 / 针对儿童的社交与情绪管理课程。 郁文 法国信息传播学博士,高校搬砖人 【听不过瘾】 巴黎移民史博物馆现在有亚洲移民特展:《自1860年以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移民》 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国家级的博物馆做关于亚洲移民的展览! 同场还有另一个特展,是十位中国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移民经历创作的作品展《我有一个家》 和朋友一起,带上孩子带上爸妈一起去寻根呀! 买一场票就能都看~ 持续到2月中。 知来处,明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