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WaytoAGI的第一次直播/播客,请到了 AI Talk 的汗青老师讲述了《一个 AIGCer 的悲观与乐观》
和汗青老师认识很久了,一直很欣赏他做事的方法和态度。这次有幸邀请汗青做了一次直播分享,内容太精彩了,有很多独特的观点和态度,听完希望可以缓解你的AI焦虑,反正我是被治愈了
https://waytoagi.feishu.cn/wiki/RvmgwSJOfi29tSkR060cI8JPnZf
00:24 汗青直播首秀分享:数字游民的 AI 视频创作之路
汗青分享了自己的背景和工作室的项目情况,他认为 AI 是一个有前途的领域,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他的团队与其他 AI 创作团队的分工和属性有所不同,他们的定位是用技术寻找新的媒体数字艺术的表达方式。在过去一年中,他围绕创作本身、工具和商业回报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分享了自己在电商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经验。
18:38 AI Talk——用 AI 技术打造全球首个对话短剧系列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 AI talk 这一全球首个用 AI 生成技术制作对话短剧的系列节目的发展历程。该节目在 2022 年 Q3 时开始构思,团队成员尝试了多种 AI 工具,包括 GPT 早期版本、Mini journey 早期版本等。2023 年 4 月,随着 GPT 3.5 版本的出现、mini journey 成像质量的大幅提升以及数字人口型技术的出现,团队成员认为这些技术已经可用,于是开始制作 AI talk 节目。目前,该节目在全网拥有约 60 万粉丝,单集播放量最高达到 2000 万左右。AI talk 的竞争力在于内容本身的独特性和坚持,包括不聊过于娱乐化的话题、追求言之有物且有趣、不追求绝对的中文节目等。这些坚持使 AI talk 在内容品牌上形成了自己的调性,也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用户量。
27:16 AI Talk 的内容演化与核心观点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 AI talk 的内容演化,以及赵汗青对于内容创作的一些观点。赵汗青从小就喜欢脱口秀节目,因此一直坚持做谈话节目。他认为 talk 是一种叙事的价值,所有内容的核心本质还是要回归到叙事上。虽然在创作过程中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最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并取得了成功。他认为工具并不是最重要的,创作者需要找到技术的上线天花板,并贴着它走,而不是过于执迷于复杂的工作流和高级的工具。
36:59 赵汗青谈动画创作:自研面部语音技术,不执迷于工具和 AI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赵汗青团队在创作中使用的自研技术,包括面部语音识别技术,并分享了对于技术和工具的看法。同时,也讨论了 AI 在剧本创作和视觉方面的应用,介绍了 AI talk 的工作流,包括设计、音频、互动方式等方面。最后,赵汗青表示 AI talk 可能会在几个月或十几个月后包含其他的互动方式。
45:44 AIGC 能否让创作变得更好?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 AIGC 是否会让创作变得更好,以及 AI 产品对于创业和资本的影响。赵汗青认为,AIGC 可以让一些原本无法实现的想法得以实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创作变得更好,但 AI 并不能解决内容无聊的问题,关键还是要回到内容本身。他还提到,虽然目前市场上有很多 AIGC 应用,但其中很多产品的日活并没有增长,甚至在下跌,这是因为这些工具并没有解决用户的本质问题,只是让用户感到新鲜而已。此外,AI 产品在海外拿钱相对容易,但用户量可能会在新鲜感过后急剧下滑,因此如何避开新鲜感陷阱是非常关键的。
51:29 技术对内容创作的影响及 AIGC 的价值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技术对内容创作的影响,以及 AI 在创作领域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赵汗青认为,AI 工具的出现类似于历史上技术变革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它并不会使创作同质化,而是会让低质量、高重复度的内容创作者遇到瓶颈。同时,他也强调了创作的本质在于表达思想,而不是交付物的价值。在短视频时代,内容的粗糙化并不是坏事,重要的是内容背后所表达的情绪价值。最后,他还提到了短剧的成功也是因为其注重情绪价值的表达。
01:00:43 内容行业不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AI 也不能让作品更流行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 AI 是否会让作品更流行,以及内容的流行程度与质量、AI 制作的关系。赵汗青以《大话西游》为例,讲述了内容行业的流量与内容质量的关系,认为好的内容不一定有流量,内容质量只是衡量流量的标准之一。此外,他还探讨了内容的流行程度与质量、AI 制作的关系,以及 AIGC 目前没有新的传播渠道的问题。他认为,审美疲劳和竞争加剧都会影响流量,而 AIGC 目前尚未出现配套的新传播渠道,因此作品仍然在争夺有限的流量。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AI 内容难以获得流量,建议 AI 内容创作者关注新产品,因为新渠道的出现可能会影响产业结构。
01:08:10 AI 能否让你更挣钱?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注意力媒介的发展历程以及 AI 是否能让人更挣钱的问题。赵汗青通过分析 1930 年至 2020 年美国广告零售占比的图表,指出互联网是最重要的媒介。他认为在当前新的生产力工具下,需要思考如何获得新的内容渠道。随后,赵汗青提出 AI 是否能让人更挣钱的问题,并分享了自己过去 12 个月实现盈利的经历。他认为好的艺术一定是好生意,不能接受曲高和寡的艺术家无法挣钱的说法。最后,他强调回答挣钱的问题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01:10:16 AI 解决的是效率问题而非创造问题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 AI 在解决效率问题和创造问题方面的应用,以及 AI talk 团队更倾向于探索增量市场的原因。赵汗青指出,当前行业内的制作者在进行商业化时,主要分为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解决存量市场问题难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为客户选择 AI 制作往往是因为价格更低,但实际上 AI 的成本并不一定比真人拍摄低。因此,AI talk 团队更希望用 AI 去创造新的内容格式,以提高效率和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仅仅在内卷中竞争。最后,赵汗青表示虽然做增量市场并不容易,但他仍然坚持这个方向,并且认为存量市场的价值应该由工具侧的创业者去完成。
01:19:17 内容创作的竞争策略:做自己,不看竞品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赵汗青对于内容行业竞争策略的看法。他认为在内容行业中,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竞争策略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自身的独特性和持久性。他提到自己不太关注竞品,因为竞品只会带来两种结果:要么是特别好,让人想要模仿,但这样就已经败了;要么是不好,让人感到烦恼。他建议大家不要被竞品所左右,而是要做自己,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01:21:20 AI Talk 的价值与思考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赵汗青团队的发展状况和他们在综艺节目中的应用,包括与艺人的合作和音乐节目的应用。此外,赵汗青还特别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特色栏目,即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对话,并强调了 AI 的价值在于实现一些原来实现不了的东西。最后,赵汗青还回答了关于 AI talk 节目中嘉宾说话是否代表嘉宾本人的问题,他表示 AI talk 的宗旨不是模仿别人,而是创造新的价值。
01:25:20 从纽约客封面看 AI:短期天花乱坠与长期现实成本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纽约客 1976 年的插画封面所隐喻的人们面对 AI 时的态度,以及 Sola 等新技术的出现对影视行业的影响。赵汗青认为,人们容易高估 AI 的短期影响,而忽视了 AI 目前已有的工具和技术。他还指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影视行业仍然会受到渠道和资源的限制,业余创作者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行业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01:28:48 AI 的价值不应仅被视为制作效率,更应被视为灵感启发器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 AI 在工作流中的定位,以及 AI 在灵感启发方面的价值。赵汗青认为 AI 不仅仅是一个制作效率工具,更是一个灵感的启发器。他还提到了乔布斯的观点,认为计算机应该是人类大脑的思维单车,虽然乔布斯自己后来没有坚持这一观点,但这个愿景在今天的 AIGC 时代仍然有实现的价值。
01:30:54 关于 AI 创作及变现的讨论
本章节主要讨论了 AI talk 的一些做法,包括作品分类、肖像权问题等,同时还探讨了 AI 变现、内容创作的商业化、专业与业余的问题、比赛代练、团队扩充、普通人在 AI 赛道上的择业选择、新 IP 的规划、AI talk APP 的可能性、增量市场的畅想等话题。此外,还讨论了内容创作领域的新机会和挑战,包括基于新的交互模式的内容创作机会、内容的过滤和筛选的价值等。最后,会议分享了本周的共学活动安排,并对汉青老师的首次线上直播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