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3 2025奥斯卡哪部电影声音强,最佳声音入围全解析
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即将于3月2日(北京时间3月3日上午)揭晓。作为一家电影声音制作公司,我们也非常关注奥斯卡最佳声音奖将被哪部电影收入囊中。今年的入围名单包括五部影片:有鲍勃·迪伦的音乐传记片《无名小辈》,也有好莱坞一线制作的科幻续集《沙丘2》,《沙丘1》也曾拿下当年的最佳声音奖;有将音乐剧搬上银幕的大型奇幻歌舞电影《魔法坏女巫》,也有法国制作的墨西哥题材歌舞片《艾米莉亚·佩雷斯》,以及梦工厂的科幻动画《荒野机器人》。不论从类型还是制作成本上,本届的最佳声音入围名单称得上多元全面,兼顾声音创作的艺术性与技术水准。 这期播客节目,我们请到四位电影声音行业的资深从业者,一起聊聊本届奥斯卡最佳声音奖的这五部影片。从声音设计的亮点与技术难度,到歌舞片和低成本电影的一些制作启发,再到如何看待奥斯卡最佳声音奖的评选趣味,以及其他声音出色的电影遗珠......而哪部影片将摘得最佳声音奖,也欢迎大家留言预测~ 【本期嘉宾】 李丹枫:声音指导 高瑞峰:声音混音 郭博文:声音剪辑 杨洋:声音制片 李博琳:本期主持人 【时间轴】 01:22 奥斯卡最佳声音入围名单简评 06:39 《艾米莉亚·佩雷斯》非传统歌舞片,如何超越现实用歌舞叙事 15:58 lgbt、女性、文化挪用...以夸张形式处理敏感议题 22:23 用AI技术优化演唱,如何看待技术争议 26:13 《魔法坏女巫》歌舞传统乏味?唱词混音不够饱满?观感不足预期 33:57 虚假王国与风中女巫,用声音快速定位角色 37:49 现场演唱录制有何难点,工业基础与团队配合最重要 46:16 《无名小辈》使用复古录音设备还原60年代音乐现场 48:50 《沙丘2》如何延续又突破前作,编织声音体系 52:29 天生的影院电影,《沙丘2》的混音层次与逻辑 58:20 《荒野机器人》的粗糙剧作与精致音效,口碑难评 68:02 最佳声音奖项预测,提名外的声音遗珠还有哪些 75:11 最佳混音与最佳声剪合并,奥斯卡声音奖的策略变化 77:09 中小成本影片如何用声音提升质感 素材使用: 《艾米莉亚·佩雷斯》枪械段落 《荒野机器人》原声《Kiss the Sky》by Maren Morris 【制作团队】 监制:龚津巾 策划:李博琳 剪辑:李博琳 声音编辑:郭博文 文案:李博琳
- 02 录音艺考的那些事儿
每年这个时候,正是艺考生四处奔波,参加校考的日子。相比于美术、表演等方向,录音艺术作为一个相对小众的专业,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2025年艺考改革,这门以“声音”为核心的学科不再通过编导统考,而被纳入音乐类统考。这一变化也直观地反映出,它不仅重视音乐基础、声音感知能力,还要求一定的技术素养,是一门艺术与技术兼具的专业。 那么,录音艺术学什么,考什么?为何选择学习这个专业?它和音乐、影视等领域的关系如何?如果想走向电影声音制作,又该如何规划?本期节目,三位艺考过来人将一起聊聊艺考中的录音艺术,分享她们的亲身经验和艺考干货(现场还有答题互动环节)。无论你是参与过艺考或正在校考路上的艺考生,还是对录音艺术充满好奇的听众,希望这期节目能让各位忆起一点有趣的时光,多一份对声音的向往。 最后,莫非祝艺考的同学们学业顺利,心想事成! * 本期嘉宾 彤彤:声音剪辑 豆豆:声音剪辑 蕊诗:声音制片助理 李博琳:本期主持人 * 时间轴: ·01:01 统考&校考,艺考的基本规则是什么样 ·02:44 艺术新政:如何看待录音艺术划分到音乐类统考 ·06:17 录音艺术到底学什么,方向细分原来这么多种 ·09:43 兴趣爱好、音乐背景、未来就业...大家学习录音的不同原因 ·14:07 文化课差就会走艺考?艺考真的是一条捷径吗? ·20:17 累并快乐着的艺考体验,以及疫情艺考的特殊经历 ·24:10 艺考专业课都学哪些,回想起一些让人汗流浃背的科目 ·28:00 校考见闻,被身高体重困扰的时刻,自信才是最重要 ·34:24 录音艺术在线模拟考,大家如何听辨声音 ·44:44 走向电影声音之路,赠与一些建议和寄语 * 制作团队 监制:龚津巾 策划:李博琳 剪辑:李博琳 声音编辑:申旭辉 文案:李博琳 音乐:李蕊诗
- 01 从《小小的我》聊起,声音创作离不开的意外与真实
本期播客我们想聊聊最近热映的电影《小小的我》,它由杨荔钠导演,易烊千玺主演,并在去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了“观众选择奖”。影片聚焦于脑瘫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用平等的眼光呈现了脑瘫青年刘春和的成长过程。不论是影像风格,还是易烊千玺的表演,都非常的写实。对于这份真实感的构建,少不了声音的加持,从成都环境氛围的构建,到对易烊千玺的台词处理,以及梦境中声音延展开的浪漫意象......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小小的我》声音制作团队的三位朋友,来一起深入揭秘《小小的我》的声音世界。我们也将由这部影片出发,发散思维,分享更多声音创作上的独到见解。 【嘉宾】 * 李丹枫,《小小的我》声音指导 * 冯悦阳,《小小的我》预混、声音剪辑 * 申旭辉,《小小的我》环境设计、ADR * 李博琳,本期主持人 【时间轴】 01:03对《小小的我》的观影印象 06:21成都精神状态,独属于《小小的我》的地域特征 14:30蝉、翅膀、飞翔,一种意象化的声音设计 19:31刘春和梦境里的声音概念,从周公解梦到青春成长片 28:28在东京电影节首映时的放映意外,“这是什么声音” 31:38小插曲:一群i人为什么要做声音播客 35:09易烊千玺的台词清晰度与刘春和的特殊口音,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41:45声音真实该怎样理解,纪录片与剧情片中或有区别 48:08手持镜头的创作该如何对待声音,欢迎参与讨论 52:55番外:祝各位新年快乐! 【制作团队】 * 监制:龚津巾 * 策划:李博琳 * 剪辑:李博琳 * 声音:冯悦阳、申旭辉 * 文案:李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