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的相机型号有何含义?细数相机宇宙的起名规则
相机的名字为什么由字母和数字构成? 这些名字代表着什么含义? 怎么能从名字一眼看出这台相机的身份地位?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带来一期可能是全网最全面的相机型号科普,希望能帮助各位在挑选相机时有更清晰的思路,以及在各种抽象的名字中体会到相机的乐趣。 特别声明:本期节目没有任何赞助,请放心收藏收听 「时间线」 05:20 富士数码中画幅——GFX 13:28 富士APSC画幅——X 23:02 富士拍立得——INSTAX 25:06 徕卡——M,以及徕卡通用后缀P/M/D 30:13 徕卡——Q 32:18 徕卡的其他系列——S/SL/LUX 35:51 索尼——α 41:44 索尼——RX 42:47 索尼——整合产品线ZV 45:23 适马——抽象大师 53:38 尼康——Z 57:33 哈苏——X、CFV、H 59:36 佳能——EOS R 1:05:25 佳能——PowerShot 1:09:06 松下——LUMIX S/G/LX/TZ/ZS 1:14:05 理光&宾得——GR GRD GR/K/WG/17 1:20:36 奥之心(元奥林巴斯)——OM/TG 1:25:35 我们最喜欢/最头疼的相机型号 「讲义」
- 爆红涨价的撕拉片:如何面对“拍一张少一张”的世纪遗憾?
本周,我们来和大家聊一聊撕拉片。 撕拉片到底是什么,作为曾经名利场中的社交利器,到今天是否变了味道? 为什么靠一撕一拉创造照片的“过期玩意儿”,还能在2025年的今天如此受年轻人的追捧? 如今的撕拉片除了提供情绪价值之外,到底又有什么拍人的魔力? 而今天的我们,在“拍一张少一张”的世纪遗憾面前,除了掏钱、掏钱、掏钱之外,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在本期节目里,我们浅谈以上的问题,也希望和大家一起得出关于影像生活最当下、最真实的全新答案。 「时间线」 02:27 撕拉片为何被追捧?一撕一拉的互动性&看起来拍人很好看 03:34 撕拉片的奇特拍摄体验,来自几十年前的划时代发明 07:48 用撕拉片来拍人,为什么让人觉得那么好看? 10:54 谁用都能拍出爆款的神仙相机——Polaroid BIG SHOT 21:07 撕拉片相纸也踩在了时代审美上 24:30 撕拉片最初的主要使用场景:商业拍摄时的测光demo 28:13 像盲盒一样的过期撕拉片并不被新用户嫌弃? 36:15 如何看待撕拉片的价格?盲盒?证件照?明星同款? 40:38 流量如何裹挟了我们的拍照欲望 43:20 冷静面对:撕拉片还是有些平替的 48:21 总结 「撕拉片、Big Shot、大头贴们」
- 初夏上海的摄影展,请看!
最近看了超多摄影展,上海的部分尤其精彩,一定要分享给大家~ 本期,我们作为挑剔的“老看展人”,从自己的观看角度与习惯出发,挑选了几个值得去看的摄影展进行推荐,有惊喜也有槽点,希望大家在这个初夏都能以更加开放的心态走进摄影展,拥抱丰富美好的文艺生活。 「时间线」 03:52 《简明扼要 Short&Sweet》马丁·帕尔 08:34 摄影展常见的输出工艺有哪些 12:44 装裱也是创作的延伸 16:12 好的互动设计能带来怎样的体验 21:50 《遥远闪烁的星,在手中闪烁》川内倫子 26:58 《心之狂野》瓦维·纳瓦罗扎 29:53 《HANA》鈴木理策 34:31 画册也是原作,在展览上不要错过 38:59 《私景》深瀬昌久 49:25 观看摄影展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 「展讯」
- 地下工厂中逛“万神殿”,女性摄影群星闪耀——2025京都国际摄影节
本期,我们精心整理并总结了2025年的京都国际摄影节的参观体验,希望以超丰富的信息量为大家带来亚洲最新的摄影艺术趋势观察。同时我们希望: 去过的朋友欢迎来找共同记忆; 即将去的朋友欢迎来参考下我们推荐的展览、摄影师与游览线路攻略; 没空去的朋友可以当作一场有声的大型展览来收听。 想了解京都国际摄影节的更多信息也可以收听这期节目: 《如何在京都开启一场樱花季的文艺city walk》 以上,祝大家五一节快乐! 「时间线」 04:52 本届京都国际摄影节的主题:humanity/人間性/人性 07:40 第一个推荐 JR 16:33 推荐2 Graciela Iturbide 24:29 推荐3 吉田多麻希 29:00 推荐4 马丁·帕尔 37:13 推荐5 KG+ SELECT 2025 43:58 策展/场馆出众,也同样高度推荐:东本愿寺,两足院,The Lombard 54:23 我们本次在摄影节上收藏的作品 56:19 第二部分 京都市Walk指南 58:06 线路1 鸭川祇园线 1:04:55 线路2 新闻古宅线 1:14:21 线路3 神社寺庙线 1:21:47 总结 「艺术家/项目/会场/地图」 JR Graciela Iturbide 𠮷田 多麻希 Martin Parr Federico Estol Riti Sengupta 西岡 潔 Vinod Venkapalli 以下是场馆推荐: Eamonn Doyle @ 東本願寺 大玄関 Eric Poitevin @ 両足院 横田大輔 @ The Lombard 三日游览路线:
- 2025夏季新相机种草:富士X half?徕卡去黄斑?牛马哈苏?香港的雅西卡?
欢迎来到2025年夏季相机种草大会! 作为热爱摄影的摄影师,我们也非常喜欢各式各样的相机。毕竟相比于其他艺术,摄影所依赖的工具们还在不断推陈出新,诱惑着每一个热爱摄影的人。 经历了一季度的混战,本以为各个厂商已经黔驴技穷,没想到春天只是一个热身,夏季的新相机更加让人心动。 在旅游旺季来临前,我们带来这期极其不严谨充满个人主观偏见的相机种草,希望能让大家对下一台要买的新相机充满期待~请大家不要当真,仅供娱乐,周末愉快! 「时间线」 00:50 种草大会规则介绍,上季度预测超神还是超鬼了? 04:28 真爱富士,派出逆子1号——X half 19:33 欧洲老钱徕卡,派出逆子2号——M11V 29:53 背负大厂KPI的卷王——X2D2/X3D? 40:35 安心的松下——LX100III 47:53 在香港秽土转生的日本品牌新品——Yashica 57:06 补档环节:佳能power shot V1 58:45 补档环节:适马BF 1:01:58 小型化高性能电影机即将开始混战 1:05:58 聊聊关税对摄影行业的影响 「本期节目提到的相机们」
- 旅行选/买相机的底层逻辑?春游轻松拍照指南!
在越来越紧张的生活中,出游是我们逃离日常烦恼的珍贵机会。 如此美妙的体验,当然要用相机记录下来,以便提醒自己:生活还有远方。 也因为旅行中的照片很重要,“带哪台相机好”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出行。 本期节目我们将为大家带来一期轻松愉快的出游相机指南&翻车经验分享,希望能帮助大家更轻松的解决相机和照片的问题,留住旅途中的美好回忆~ 「时间线」 01:15 本期主题:出行游玩带什么相机好 01:45 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为了放松而出去玩,但又可能因为带错了相机而不够放松 03:05 到底是为了拍照而出去玩?还是为了记录游玩而拍照? 05:05 社交媒体上的攻略可能会误导我们的选择 07:22 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带错相机的失败经历 07:50 相机带多不一定能拍到更多 11:30 相机重了会被朋友恨 14:21 相机太贵会拿不出手 20:40 相机太专会打乱节奏 24:00 相机陌生会半路翻车 26:48 反思:还是要先想清楚旅行和摄影哪个优先 29:13 citywalk带什么 31:09 亲近自然的旅行带什么 37:23 和家人朋友的聚会出游带什么 45:16 最通用的相机是什么? 48:10 不要被他人的照片所裹挟 「本期无图」
- 卖照片要靠杜可风带货?摄影师副业摆摊赚钱吗?
大家有在如今火热的市集上逛过“摄影摊儿”吗? 摄影师的摊位会售卖什么?摄影师能不能像画家一样在街头展售自己的作品,换取当日的口粮?愿意为摄影作品的消费者又会是什么样的人?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市集上售卖自己作品的摆摊体验。我们曾抱着和市场、观众交流的心情,成为全场“最不可能挣钱”的摊位;也曾动用全部的“商业脑细胞”,成为上海网红市集上的“当红辣子鸡”。 摄影之路充满荆棘也有着无限未知的乐趣与收获,欢迎收听我们的奇妙故事。 「时间线」 01:12 今天也是一期独特摄影体验的分享——在很多市集上摆摄影摊 02:17 市集上常见摄影摊位是什么样的 03:35 第一次摆摊——在厦门三影堂的摄影节艺术市集上 07:45 可以像淘唱片一样翻找的高精度艺术微喷 09:15 本场销售:不及预期 13:17 厦门销冠:来自2022年高速路上的问号 16:07 摆摊最多的城市:上海 19:01 最魔幻且摊位费最贵的一次网红市集 22:10 增加了很多引流品类,但不一定成功 26:12 摄影之神派来祂的使者杜可风拯救我们 31:36 上海销冠:武康路上的立面 33:10 其他上海的魔幻 37:15 摊瘾又犯了:在北京重操旧业 40:18 北京的市集两级分化:超越上海的商业化 or 老派underground 42:32 上海套路在北京引发的骚动 46:35 奇特的顾客们 50:10 失败教训和精彩收获 54:23 摄影师把作品展示给公众并收获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59:25 关于“花样年华宝丽来/拍立得”热销的思考 01:02:11 市集是很好的沟通场景,能帮助照片成长 01:07:24 最后再做一次劝退 「一些被市场青睐的照片」
- 在最残忍的四月,从遗照看见生死
你想过为自己准备一张「遗照」吗? 本期节目,我们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在影像世界中似乎总是难以启齿的问题——遗照。 当我们看到他人的遗照时,我们会怀念某人; 当我们思考甚至策划自己的未来遗照时,我们则是在凝视自己。 希望在万物重生的时间,在祭奠与踏青的间隙中,用对死亡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用尽全力,认真迎接这个春天。 「时间线」 01:10 本期主题:遗照 01:26 在四月思考死亡,翻看故人的遗照 06:34 年轻时关于葬礼歌单的准备 08:44 日本老人的“终活”,遗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14:29 有关遗照的格式变化 18:24 《八月照相馆》:从容地自拍一张遗照 25:21 《入殓师》:遗照应该体现生者的意志还是死者的意志? 30:12 《大腕》:作为生者观看自己的葬礼 33:15 面对死亡的摄影师 34:18 深濑昌久:提前写好了自己的葬礼请柬 35:41 荒木经惟:最动人的感伤 39:25 石内都:睹物思人 42:19 蔡文悠:作为文化现象的葬礼与人 45:40 我们打算怎么拍自己的遗照 51:32 遗照是否可以代表本人,突破死亡的界限? 「地下的玫瑰」 本期BGM特约嘉宾: 方大同 坂本龍一
- 欧美“奇葩”胶片摄影杂志三连发——2025年了,只做胶片内容能活吗?
当“胶片复兴”和“胶片已死”还尚未决出胜负前,让我们先来休息一下,把目光看向现世罕有的“胶片专门杂志”如何? 本期我们精选了来自欧美的三本胶片摄影专门杂志,它们性格迥异、各有所长,有的用唯美的「成人文学」塑造诗意感,有的还在认真评测机场安检对于不同胶片的损伤度到底如何......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介绍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摄影文化~ 也欢迎收听我们过往的摄影杂志和胶片主题节目: 《欧洲胶片摄影师都在用什么相机和胶卷》 胶片摄影在2025:为什么不完美依旧被热爱 Q&A|胶片摄影的辨识度、数字化与相机选择问题 《PROVOKE》:挑衅指向哪里?——当摄影的觉醒时刻来临 日本《写真》:什么是日本摄影的先进性 日本《IMA》:最精美的杂志有着最世界的野心 纽约《Aperture》:当世界向右转,艺术向哪儿走 《摄影世界》:国内摄影刊物水平如何? 「时间线」 00:58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三本来自欧美的胶片摄影杂志 03:17 我们评判摄影杂志的角度:纸张和印刷质量/内容编辑/排版与字体设计/商业水平 04:37 来自瑞士的限版艺术杂志《Analog Magazine》 08:08 印刷和纸张:胶版印刷和高级纸张 11:07 内容编辑:以个人作品集/项目展示为主要内容 11:22 Analog Magazine眼中的诗意 17:49 很适合新人胶片摄影师去投稿 20:46 排版与字体设计:极简,追求文学感 22:00 商业水平:纯净无广 24:30 来自旧金山的社区杂志《Pamplemousse》 27:07 印刷和纸张:接近飞机上的旅行杂志 28:12 内容编辑:论坛帖子精选集 31:20 排版与字体设计:注重大图展现 32:00 商业水平:由旧金山当地的胶片生态支持 35:25 来自德国的老派杂志《Silvergrain Classics》 37:20 印刷和纸张:纸质易损,印刷出色 38:52 内容编辑:艺术摄影/胶片设备/技术讨论 39:20 欧洲机场最新的CT安检机对胶片会有怎样的影响 46:45 排版与字体设计:留白较多 48:05 商业水平:广告品类丰富,活动内容深入 54:12 杂志的工作人员在主导复活宽幅摇头胶片机 「本期提到的杂志和其中的精选内容」 以上严谨的测试来自于:https://www.linabessonova.photography/videos#/airport-scanners/
- Q&A|胶片摄影的辨识度、数字化与相机选择问题
本期推出全新Q&A节目,我们整理并回答了各位听众有关胶片摄影的各类问题(以及李现最近关于120胶片色彩等问题),希望能从我们的视角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也能让大家对胶片摄影进一步破除迷信,兴趣满满~~ 感谢大家把怀炉写真机当作一个全新的摄影兴趣交流平台,一起开启我们对于影像的哲思吧!关于胶片摄影等问题,持续收集中,欢迎大家提出你的宝贵问题! 也欢迎收听我们过往有关胶片摄影的节目: 《欧洲胶片摄影师都在用什么相机和胶卷?》 《胶片摄影在2025:为什么不完美依然被热爱》 「时间线」 00:54 本期Q&A的出发点 02:50 Q1:胶片风格到底是什么? 12:22 Q2:去除了颗粒、色偏、器材的新鲜感,胶片摄影还剩下什么? 17:55 社交网络极度发达的当下,会更快对一个风格审美疲劳,也能更快找到自己的风格 19:50 Q3:胶片数字化应该怎么看待? 21:02 暗房>扫描的故事 24:57 扫描>暗房的故事 30:00 Q4:半格/135/120/大画幅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40:53 Q5:为什么参数差不多的相机会有很大的差价? 46:50 摄影师的奇怪收藏 48:49 Q6:贵相机和便宜相机间的差异有多大? 50:39 买了很多相机后的亲身体验 54:13 Q7:如何用好手边的便宜相机 01:00:20 关于一卷胶片的出片率, 给大家交交底 「相关图片」 ⬆️胶片 ⬆️数码 ⬆️放大机 ⬆️扫描仪
- 胶片摄影在2025:为什么不完美依然被热爱
感谢影视飓风Tim老师的胶片摄影选题,猝不及防的大流量在2025年把胶片摄影又带入了大众的视野中。 每一个还在拍胶片的人都深陷其中,无论是给周围人一个解释,还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我们都被迫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在2025年还在拍胶片? 本期节目我们想借着这个机会,从拍摄胶片多年的摄影师视角,来和大家聊聊:我们眼中的胶片摄影是什么样子?到底有哪些特点让爱它的人们痛并快乐着? 欢迎各位胶片摄影师来忆苦思甜,也希望能给不了解胶片的朋友们一个小小的科普(和劝退)。 如果听完还是充满拍胶片的勇气,那么恭喜~你可以打开这个小世界的大门了 「时间线」 00:52 这两天胶片摄影被千万大V蹭了流量 04:06 借这个机会来聊一聊我们所了解的胶片现状 04:25 胶片正在失传中走向消亡 07:45 胶片的画质和分辨率应该如何理解 14:20 胶片的色彩有什么特性?为什么被那么多人喜欢? 18:15 “去色罩”:用对数码的标准给胶片制定的“规则” 20:50 胶片摄影当下最大的坑:冲洗和扫描难以实现稳定、高效和廉价 28:20 胶片是不是一种“完美而永垂不朽的存档介质” 31:16 胶片的门槛到底低不低? 36:45 会拍胶片的摄影师技术更好么? 39:33 现在还有哪些人在拍胶片?为什么? 46:08 喜欢胶片就拍,但不要被流量影响了心情 47:16 未来胶片会走向哪里? 「我们拍的一些胶片」
- 理光GR成了相机圈比特币?小众产品出圈原住民何去何从?
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完美的相机?又小巧又轻便,有一颗好镜头又有着高画质,便于操作又便宜…… 当这样的一台相机真正出现时,我们是否就失去了对完美的追求? 起码在便携相机赛道上,理光GR在近30年来都处于完美备选名单的前几位。也在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拥有一台GR后,越来越多的人买不到GR了。 本期节目我们希望从一个不是相机评测,而是更接近文化观察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两年相机里非常出圈的理财产品兼便携王者GR。欢迎大家收听~ 本期是一期闲聊节目,可能会使用一些不恰当的比喻来方便进行现象的描述和讲解,请大家以听相声的心情面对~ 「时间线」 01:00 本期节目的出发点 03:03 理光GR近几年的价格波动 05:15 我们觉得GR和比特币的相似之处 09:15 理光其实是个相机小厂 13:45 难以被模仿的GR 17:50 日系相机的梦想:挑战徕卡 22:43 三生三世的独苗产品线 28:15 难以增加的供给数量 31:45 无限膨胀的消费需求 36:02 专业又易用导致的消费者共识 44:53 被流量冲击的“印第安原住民”会不会心痛 「本期节目提到的相机们和来自我们的GR样片」
- 当女人举起相机——女性摄影师如何改变男性凝视
当女性从被凝视、到凝视自我、凝视他人、再到凝视世界,摄影正在因女性举起相机迎来变革。 正值3·8国际妇女节,本期节目,我们想用简单易懂的方式,从摄影师的角度聊一聊,女性让摄影发生了哪些改变;以及当这些改变发生了,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摄影的未来。 希望给所有关注摄影的朋友带来一些启发,无论男女。让我们一起用新的角度去看待摄影,也希望能给其他面临类似问题的传统行业中的朋友带来一些参考。 「时间线」 01:12 本期节目的出发点 04:04 各部分简介 04:46 【第一部分】当下生活中的摄影因为女性有了哪些改变 04:57 女性相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在强烈影响着相机生产商和摄影市场 07:23 女性摄影师正在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女性拍照优先选择女性摄影师 08:55 女性在选择照片时的决策权非常高 09:55 女性开始在世界级摄影艺术领域开始掌握话语权 11:41 【第二部分】在女权重灾区的日本,女性摄影的发展到底怎么样?她们如何挑战传统摄影中的“男性凝视” 13:05 冈上淑子:日本艺术史上最早的女性摄影师 14:42 石内都:日本战后摄影教母 35:32 川内伦子:用温柔视角征服全球流量 40:10 蜷川实花:拍男菩萨的女菩萨 44:40 长岛有理枝:女性主义摄影的呐喊者 50:45 冈部桃:雌雄同体、流动的性别记录者 58:13 片山真理:让残疾的双腿也能穿上高跟鞋 01:02:15 志贺理江子:打开异世界的大门 01:10:30【第三部分】在目前依然性别失调的现状下,我们如何建立共识,抛弃性别对立,进行摄影评论 01:10:47 摄影作为艺术界中的年轻领域,调整更快 01:11:36 男性凝视不该被一棒子打死 01:14:35 女性之间需要汇聚力量 01:20:50 女性成长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力量 01:22:05 没有女性摄影师参与的摄影界是在单脚前进 「本期提到的女性摄影师和她们的作品」 岡上 淑子 石内 都 川内 倫子 蜷川 実花 長島 有里枝 岡部 桃 片山 真理 志賀 理江子
- 京都攻略|如何开启一场樱花季文艺city walk
千年古城如何靠摄影保持生命力? 继之前介绍了《如何用一个下午在日本高效学习摄影》,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日本最大最国际化的摄影节: KYOTOGRAPHIE 京都国際写真祭 本期节目将主要围绕以下几部分内容展开,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以结合shownotes选择性收听。 第一部分:为什么京都要举全城之力,在每年樱花最灿烂的时节办一场摄影节?这个摄影节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第二部分:对于热爱文艺的人们来说,如何利用这场摄影节,策划一场完美的京都春日旅行?我们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去年的游览经验,以及今年的全新攻略。 第三部分:对于热爱摄影,甚至希望从事摄影专业的人们来说,我们可以从这场国际摄影节中获得什么样的体验?需要付出什么,花销是多少? 第四部分:对于关心艺术策展,品牌营销,甚至城市焕新的朋友们来说,我们可以从如此规模的国际化艺术活动中学到什么?当代的文化与艺术,如何以更新颖的形式释放持久的商业价值?当然,作为重叠着历史的千年古城,京都为什么可以不断让自己的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相互碰撞、融合,始终利用文化的力量让自己保持着活力? 希望每个爱好艺术、喜欢摄影、游览京都的朋友都可以在本期节目中有所收获。 「时间线」 00:55 日本摄影界的Fujirock/直岛艺术节:KYOTOGRAPHIE 京都国際写真祭(京都国际摄影节) 03:16 本期节目的内容导航 05:45 【第一部分】为什么京都要在最好的樱花季办一场国际摄影节? 06:02 京都国际摄影节的创立背景和定位 12:48 【第二部分】文艺爱好者旅游时如何利用京都国际摄影节打开樱花季的京都 14:22 最有游览乐趣:可以代表京都的绝美小众场地们(从世界遗产古建筑到安藤忠雄的小项目) 30:12 我们推荐的游览路线和时间规划 35:22 【第三部分】摄影师们可以参与什么活动?获得什么? 36:00 今年值得关注的展览 39:23 主线值得参与的活动们 53:08 特色卫星活动集:KG+ 01:05:45【第四部分】从策展/营销/组织/艺术行业/城市焕新的角度思考京都国际摄影节 01:06:46 如何持续低成本运营一场国际摄影节 01:20:08 京都市怎样参与一场盛大的艺术活动 01:26:17 摄影是传统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绝佳载体 「KYOTOGRAPHIE 京都国際写真祭」
- 东京攻略|最爱的一站式摄影购物天堂竟是它!
是时候规划新一年的旅行计划了! 重要的出行总归还是要有一台相机才让人放心,大家有没有选出心仪的旅行搭档呢? 或者是在旅行目的地选购相机和胶片,和新朋友一起玩耍? 本期节目为大家带来的是基于我们东京生活体验的查缺补漏型摄影购物体验分享,希望能从不同于大多数攻略的角度,提供旅行中摄影购物的新思路,欢迎大家收听~ 「时间线」 02:30 听歌识店 04:45 本店的老铺风情 07:50 站前大店的购物体验 13:52 提前确认想买的相机是有货的很重要 14:31 线上确认+线下比对试用 16:00 冷门相机的探索与试用 16:35 自助照片打印机的体验 18:03相纸、胶卷、摄影配件等与国内不同的购买体验 20:50 男人也能体会到女人买包的快乐? 23:11 线下选购相机背带的体验 27:17 一站式实现相框/相册自由 34:35 买相机和相纸的真实体验 36:40 重度胶片爱好者的新世界 40:10 新宿地区其他相机店推荐 「现场示意图,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