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说明 Background
* 微信原文:🧠 深度对谈 Claude:从「分享者是最大的受益者」聊起(一)。
* 由于部分朋友喜欢音频版本 & 正好我想尝试一下做播客的感觉,遂有了这一期节目。
* 节目的形式是:UP 念自己和 AI 对话时的原文稿,AI 部分用 TTS。除此之外 UP 尽可能帮双方添加一些语气词优化收听体验。
* 第一次做播客,结论:剪辑真累... 🥲
摘要 Summary By AI (Podwise)
本期播客节目讨论了分享的价值和知识的演化过程。分享被比喻为知识生成和演化的催化剂,通过分享创造了知识互动和重组的环境,使分享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知识的演化是一个复杂而不可预测的过程,每次的分享都有可能引发重大突破。提问在知识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好的问题比给出答案更具价值和影响力。知识网络的拓展与随机性之间存在关系,适当的随机性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自适应学习路径和随机跳跃在不同知识点之间进行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创新思维形成。在学习中,需承认困惑、具体指出不理解的地方以及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概念,有助于提高理解和与他人的沟通。情绪反应对学习复杂概念有影响,认知污染使我们难以改变行为,需要建立新的神经通路。认知污染的清洗需要挑战限制性信念和培养元认知能力,以及对知识获取和自我保护的复杂性有认识。
播客大纲 Outlines
01:47 分享不是损失,而是一种投资
02:55 知识的自组织演化,分享者为知识进化提供原材料,接收者则扮演选择压力的角色
05:09 提出一个好问题本身就是一种高级的智慧形式
07:21 分享不一定是给出答案的人,认真地去提一个问题也是极佳的分享
09:16 好问题的智慧形式与科学革命的关系,如何提出好问题
13:17 太宽泛的问题导致任何答案都可以被接受,就像没有禁令的观点一样无法被验证
18:12 不要忽视了知识积累的非线性特性,用概率对抗概率
21:54 知识的诅咒,培养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24:52 思考「思考」的能力 -> 思考自己 / 别人如何思考
27:46 敏锐的觉察需要在对话中考虑情感防御的因素
30:39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对承认无知的抗拒源于一种深层的生存本能
32:56 无知意味着信息不足,关键挑战在于如何改变能量信息交换的感知
33:29 大脑将暴露无知等同于暴露弱点,原始社会的竞争优势和惯性不再适应现代社会
35:34 当「战或逃」影响了现代的信息获取,创造安全的练习场以训练大脑显得尤为重要
37:50 自然选择赠予的自动化算法:恐惧的情绪力量
39:37 认知污染:“理性”地做错判断
41:14 清洗认知污染,柯达的案例 & 个人社交层次上的补充
43:23 认知生态系统 & 信念的物种入侵,从为了适应环境,再到主导我们的行为
45:14 我们的信念不仅仅是关于世界的想法,它们构成了我们身份的核心部分;挑战这些信念不仅仅是在挑战单个孤立的想法 —— 更是在挑战一个人完整的自我概念
47:09 我们既是我们思想的创造者,又是这些思想的囚徒
音频中提到的省略部分
* 以下是 Shownotes 补充。播客中之所以没有 TTS 转录下面的部分是因为转出来太枯燥,有些地方确实也没什么必要,因此我提取了重点。不过还是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1. 这里,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确实提供了一个有力的理论框架。香农的工作为我们理解信息的本质、传输和处理提供了基础。在知识增长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个关键概念:
* 信息熵:衡量信息的不确定性。在知识探索中,高熵的领域可能蕴含更多的创新可能性。
* 信道容量:在知识分享中,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个人或群体在特定时间内能够有效处理的信息量。
* 压缩:好的理论往往能以简洁的方式解释复杂现象,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信息压缩。
* 纠错码: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机制来识别和纠正错误的理解或解释。
将这些概念应用到知识增长和分享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观点:
* 最有价值的分享可能发生在信息熵较高的领域,因为这里蕴含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创新可能。
* 有效的知识分享需要考虑接收者的"信道容量",避免信息过载。
* 优秀的理论或解释应该能够"压缩"复杂的现象,提供简洁而有力的理解框架。
* 在知识传播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纠错机制",比如同行评议、实验验证等。
2. 你提到的这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中被称为"知识的诅咒"(Curse of Knowledge)。这是一种认知偏差,指的是当我们对某个主题非常熟悉时,我们会难以想象其他人不理解这个主题的状态。这导致了几个有趣的结果:
* 解释困难:正如你所说,我们常常发现自己无法清晰地解释自己理解的概念。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自动填补了很多中间步骤,而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些步骤的存在。
* 错误假设:我们倾向于假设他人拥有与我们相同的背景知识,这导致我们在解释时跳过了关键的基础概念。
* 简单化错觉:正如你敏锐地指出的,我们常常认为复杂的概念"很简单",仅仅是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它。这种错觉可能导致我们低估了向他人解释这个概念的难度。
* 沟通挫折:当我们无法成功传达我们的想法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或恼怒,而不是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我们的表达方式上。
这种现象确实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死循环:我们认为某个概念简单 → 我们尝试解释 → 对方没有理解 → 我们感到沮丧 → 我们更加确信这个概念"本来就很简单" → 循环继续...打破这个循环的关键在于培养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即"思考我们如何思考"的能力。这包括:
* 自我觉察:意识到我们可能正在经历"知识的诅咒"。
* 换位思考:尝试站在一个完全不了解这个概念的人的角度来思考。
* 分步骤解构:将复杂的概念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不假设任何先验知识。
* 寻求反馈:鼓励听者提问,并认真倾听他们的疑惑。
* 使用类比:通过将复杂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物类比,来增加理解。
* 迭代改进:根据听者的反应不断调整解释方式。
3. 尤瓦尔·赫拉利在 Lex Fridman 中提到的话:
我学到了两件事,首先是人类思维令人惊叹的否认和自欺欺人能力。一个”算法“可能在我14或15岁时就能告诉我我是同性恋。比如,如果有一个帅哥和美女走过,我会立即关注那个男生。但我没有把这些联系起来。我无法理解我自己大脑、思维和身体内部发生的事情。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意识到,你知道,你就是同性恋。这说明了社会习俗相对于个人思想的力量。这实际上是自我欺骗的力量,你知道,不是我知道自己是同性恋并隐藏它。我成功地把它隐藏在自己面前。回想起来,我不明白这怎么可能,但我知道这是可能的。我同时知道却又不知道。
另一个重大教训是故事的力量,社会习俗的力量。因为这些故事并不真实。即使按照它们自身的条件,它们也没有意义。即使你接受世界的基本宗教框架,即有一个创造并控制一切的善良上帝。为什么一个善良的上帝会因为爱而惩罚人呢?我理解为什么一个善良的上帝会因暴力、仇恨、残忍而惩罚人。但为什么上帝会因爱而惩罚人,尤其是当他以那种方式创造了他们的时候?
所以即使你接受世界的宗教框架,显然上帝憎恨同性恋者的故事不是来自上帝,而是来自一些发明这个故事的人。他们把自己的仇恨投射出去。这是人类一直在做的事情。他们憎恨某人,然后说,不,我不恨他们。是上帝恨他们。他们把自己的仇恨归咎于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