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已订阅
对话棱镜

对话棱镜
- 就靠两张OH图卡,如何让她从“被限制”到”绽放“
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中,从不愿意表露自己,到通过“攻击”他人来发表自己观点,同时“回应”了好几个同学,那怎么能不绽放呢?
- 当“妈妈”、“妻子”、“女儿”不再是你的名字,你是谁?
角色是别人对你的称呼,是面具,“我”才是你终生的职务名称。 我们无法直接左右别人的评价,但可以左右自己对评价的反应。进而改变别人的评价,还原真实的自己。
- 你喜欢的演员,只是在演绎你想要的理想生活
人生的意义是体验,每个人都是演员。 偶像崇拜是自恋的外延,而极端护卫是自恋创伤后的代偿性攻击。 初看不知戏中意,再看已是戏中人。
- 关系破裂的根本不是我们做太少,而是太多
真正的亲密,既不过度依附,懂得留白三分,也不刻意疏离,接受和而不同。 最好的关系是,亲疏有度,相看不厌,久处不累。 朋友之间,距离是关心;家人之间,距离是尊重。
- 短视频为何让我们欲罢不能?产品经理是真正的心理学应用高手
电梯,地铁,家里,工作间隙,甚至与朋友见面时,很多人习惯在不同社交平台周转。既可以打发无聊的闲暇,还能冲走各种焦虑,带来会心一笑。 国内短视频用户10.40亿,使人均单日使用时间是156分钟,人均超过两个半小时。 这个人群中,有你么? 靠三招,短视频就让我们欲罢不能。
- 我亲历的21天咖啡戒断那点事
这是一次戒断体验,想给大家一些思考角度,理解手机或游戏成瘾的戒断可能面临的挑战。 及早干预,总是好的。
- 所有关系的背后是交换
商业的尽头是人性,人性的尽头是筹码,筹码的尽头是价值,价值的尽头是交换。交换,是开始,也是终点。
- 英剧《混沌少年时》,谁在影响青少年犯罪?
3月份上映的英剧《混沌少年时》引发很大关注,豆瓣打分8.8分。 这部剧很好的诠释了“人在情境中”的咨询准则,我们一起看看,青少年杰米与家庭、学校、社交媒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下,如何走向犯罪道路的?
我是兼职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刘华。
南开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马拉松及户外运动爱好者。
20余年工作经历,涉及研究、媒体、品牌及金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都在努力生活,也希望更好的生活。
你值得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