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o.1 为什么爱跑马拉松?在氛围天花板淮安马拉松如是说
在无锡马拉松经历了高温崩盘后,我来到淮安——这条被跑圈誉为"氛围天花板"的赛道,收获了16分钟的PB突破。 淮安马拉松是我跑过“最短”的马拉松,在大幅PB的同时,更被这可爱的城市以及更可爱的市民所打动。 敲不锈钢锅加油的大娘看见了,不止一个;在对向车道追逐加油的观众看见了;每公里西游妖怪装扮的小哥哥小姐姐看见了……热情的观赛群众,千千万万,唯有以更快的脚步为报。 2公里一个补给站,通常是喝完水,看一会热情观众,又到下一个补给点,在不知不觉中跑了30多公里,不觉疲惫的我甚至忘记了一次补给。35公里后真的跑不动了,两边热情呐喊的师生,脚步慢了却也不好意思停下,“只能”继续顶。 我相信线下的观赛人数可以强摊硬派,但是一声声热情的欢呼加油,是无法“滥竽充数”的,是强求不得的,淮安人用他们的热情,给了我千百倍的惊喜。 不跑马拉松的人可能不理解,完赛马拉松不只是身体享受,而且也是精神享受。不管观众是强摊硬派,还是热爱运动,哪怕凑热闹也罢,一声声加油都会在马拉松赛场上放大,成为我们跑者的无限动力和无尽热情。 收到如此多来自陌生人的鼓励和热情,我想这才是普通人参加马拉松,与一座城市认识与互动的最美体验和最大意义。如果普通人这辈子只打算体验一次马拉松,我推荐淮安马拉松。 感谢淮安,更感谢热情的淮安人民,我从没有见过,也不曾设想过居然有城市对马拉松如此热情,热情天花板名不虚传。 希望明年能够再会!!!
- No.0 折戟无锡,迟到的开篇词
我曾自信满满地想在无锡马拉松冲进3小时45分,却因高温、腹痛、意志力崩塌,最终连个人最好成绩都未突破。这一次“失败”,我深刻体会到马拉松的残酷与魅力:30公里后的赛道,是体能与精神的双重博弈。于是,就有了这迟到的开篇词。 作为一个毫无运动天赋的普通人,本期我介绍了自己如何与马拉松结缘,又如何在这项运动中一次次被击溃、被治愈、被赋予重新出发的勇气。 如果你也曾被马拉松“虐”过,或好奇为什么这项运动越来越火爆,或是有心开跑却没有动力开始,不如一起来探讨起用脚步丈量这42公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