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p. 03 普通女生能学冷门文科吗?
📝前几天和莫甘聊天,猛然发现我们竟然已经高中毕业七年了。又看到很多女生在网上问大学应该学什么专业,我好像一下回到了那个紧张地等待分数、之后又为选专业纠结不已的夏天。不知道刚刚高考完的姐妹们是否也在为未来焦虑不安? 新一期播客,「下楼散步」的主播晓一邀请我和莫甘做客,一起聊了聊各自的成长经历和人生选择。 我——一个来自东北的“小镇姑娘”——完美避开了各种热门专业。从哈尔滨、香港再到北美,我一步步从不被看好的「新传」走进更加边缘的「性别研究」。 晓一为了证明自己学了理科,又在上大学后退学重新高考,最终重回文科。 莫甘想要证明自己“不比男人差”,因此坚定地选择了理工专业。 💬 毕业多年后,我们如何看待当初的选择?选专业时应该考虑什么?既然人们总是劝女生学文,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坚定投奔理工科?反抗主流需要什么条件、又要付出何等代价? 🪁 把兴趣当成工作是怎样的感觉?打安全牌VS剑走偏锋,我们想要的自由和幸福到底在何处?普通女性要不要冒险追梦?「普通」又该如何定义呢? 🎙️ 本期主播: 兔姐(陌生女人1号) 莫甘(陌生女人2号) 晓一(下楼散步 主播) 📒 Shownotes 普通女生能学冷门文科吗 03:18 这就好像是在问:普通人有权利追求梦想吗? 06:57 从东北小县城到美国大学城 09:32 改变我人生的课上,老师说:用钻石求婚是资本主义的影响,男人向女人求婚是因为父权。 12:54 兔姐的幸运之处:我喜欢的事刚好是我擅长的事 14:58 领先网络20年——从小就知道搭子不是朋友。 女性应不应该为了对抗性别偏见学理? 23:31 理工科行业平均薪酬的确高于文科 25:02 但如果痛苦到极点都要为了女权学理,那我觉得你是被女权夺舍了😨 27:43 经济下行的年代,人们不敢再想诗和远方 读一个冷门专业,真的会饿肚子吗? 28:30 文科前20%可能和理科前50%的待遇差不多 31:19 我问妈妈:我学冷门文科以后找不着工作咋整?她说:“找不到工作你就回家买冰棍儿呗!” 34:30 曾经我因为一句“小镇姑娘”大发雷霆 36:50 人们对「金钱能带来绝对自由」的想象 当爱好变成工作,我们还能持续“为爱发电”吗? 40:36 把兴趣当成工作,兴趣还能是兴趣吗? 43:26 莫甘:我还是会走一条世俗的路,但我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卷”的阈值 45:27 学性别研究,是想要推动现实中的变革 “普通人”应该怎样定义? 49:12 我现在的位置高于原生家庭,看周围人就知道了。 50:11 我的特权/幸运之处 51:55 正确的选择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认知之上 54:35 我们该如何平衡理想和现实、探索人生的多种可能? 🎵 片尾曲: Try Everything by Shakira 👧 关于我们 陌生女人帮(Let it Out)是一档聚焦女性生命体验的谈话节目。你可以在微信搜索「两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在小红书搜索「DearSisters」关注我们,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听书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 商务合作/投稿等:dearsisters2022@gmail.com
- Ep. 02 被工作硬控的女人们,要如何逃出生天?
美妙的五一小长假就这样“转瞬即逝”了😭 在“欢乐”打工了一周以后,兔姐、莫甘和犀犀终于能聚在一起、吐槽自己被工作硬控的无奈经历。 👩 作为外来打工女,我们的睡眠、饮食、作息和生活方式好像都逃不脱资本主义的魔爪;我们的性别、种族和文化身份更是让我们在职场举步维艰。 虽然身处三个完全不同的行业——学术界、航空业、金融界——我们却都不禁想问: 为什么女性想要融入职场总是难于登天?为什么我们总被挑剔“不够专业”?为什么女人只能内卷,而男人却总是偷偷升职?为什么月经、孕肚、乃至眼泪都好像是职场的禁忌? 不过,比起吐槽和抱怨,我们更想做的还是积极探索实际的解决办法:在工作带来的高压之下,我们有可能找回生活的主动权吗?职场女性究竟怎样才能调节心态、摆脱工作带来的窒息感?我们,能逃出生天、重获自由吗? 本期播客已上传至小宇宙、Spotify、苹果播客、喜马拉雅以及荔枝fm。大家在各个平台搜索「陌生女人帮」就能找到我们啦。欢迎姐妹们订阅和收听,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留言!! 🎙️ 本期主播: 兔姐(陌生女人1号) 莫甘(陌生女人2号) 林犀(陌生女人4号) 📒 Shownotes 被工作“硬控”的女人们 03:18 被工作反复折磨后,我梦见自己错过早上六点的会议 09:04 我和盒饭里的肉有本质区别吗? 10:42 做资本主义的螺丝钉和我的女性主义信仰背道而驰 15:46 白天给公司打工,晚上给各种APP打工 在职场,我们因多重身份遭受过哪些歧视? 18:51 在香港工作,学不会广东话就是你的问题 21:25 文化背景差异让我沦为职场“边缘人” 26:03 父权制下,最理想的打工人画像是「精英白男」 27:06 我经常是会议室里唯一的女性,更是唯一的亚裔女性 28:51 学系开会时,我好像误入了“兄弟会” 33:08 职场容不下身体,更容不下女性的身体 37:17 怀孕、生病、来月经就像“犯罪” 41:27 所谓“专业”(professional)是客观中立的吗? 44:39 职场不相信眼泪?💧 重重压迫之下,我们怎样才能短暂解放自己? 47:52 我不再赋予工作具体的意义 52:19 用成长型思维和多元化的标准衡量自我价值 54:37 警惕老板那些包装成「正反馈」的PUA 58:42 大家都说“职场没有真正的朋友”,我却偏要和同事交朋友 为了逃出资本主义体系,我们该如何关照自己? 01:01:37 户外跑步是我关怀自己的小小仪式 01:03:24 去山野、森林徒步是最贴近自然的冥想 01:08:23 Self-care的本质是Others-care:有时候,关怀她人就是关怀自己 01:13:42 快乐本身也可以是一种反抗 01:16:05 建立双向、互惠的关系 ≠ 利「他」 🎵 片尾曲: Labor by Paris Paloma 👧 关于我们 陌生女人帮(Let it Out)是一档聚焦女性生命体验的谈话节目。你可以在微信搜索「两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在小红书搜索「DearSisters」关注我们,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听书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 商务合作/投稿等:dearsisters2022@gmail.com
- Ep. 01 我们和“激女”的爱恨情仇
🥁邦邦邦邦~拖了一个又一个月,我们终于把播客端上来了! 第一期「陌生女人帮」,兔姐和犀犀聊了聊“激女”——我们女权路上的“第一站”。 👩 陌生女人和激女有过哪些“爱恨纠葛”?从死心塌地到相忘于江湖,我们究竟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激女本质是在复刻父权逻辑?她们到底是肯定还是否认了女人的主体性?她们的解法能带来系统性的改变吗? 最后的最后,激女是怎样的一种文化现象?她的诞生是一种必然吗?为什么激女注定和多元女性群体(如酷儿女性、有障女性等)爆发激烈矛盾? 🎙️本期主播: 兔姐(陌生女人1号) 林犀(陌生女人4号) 📒Shownotes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02:56 和激女缘分的开始:要学就学“最好的” 06:25 激女的万能公式 08:56 好学生心态遭到精准打击 11:24 更适合东亚宝宝体质的女权理论 13:11 激女的公式不灵光了? 两次冲突中,我们与激女渐行渐远 17:14 「其她公众号商业化」连坐事件:躺着也中枪 19:43 好女人 v.s. 坏女人:谁才是激女“心头爱”? 22:57《星条红皇室蓝》事件:批判dm也有罪? 27:05 磕死我了:蒙混过关的异性恋糖精! 31:12 激女式霸凌:猜猜谁没有被邀请? 33:50 从垫底差生到彻底退学 35:16 身为「酷儿」的我们,好像是激女的“眼中钉” 39:54 Ain't I a woman? 我不是女人吗? 43:51 个体真的能抵抗结构压迫吗? 49:07 要么赢,要么死? 53:52 对自己宽容些吧!我们都会犯错 58:00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女权主义 和激女“和平分手”后的反思 01:04:17 激女和上世纪美国第二波女权主义运动的相似性 01:06:20 激女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1:08:50 激女文化——顺性别异性恋中产阶级大女人的新“霸权” 1:15:50 一味“铲除异己”,终落个敌众我寡 1:22:00 和激女say goodbye后,我们拥抱了具体的生活 📖我们提到了 ✨公众号 总第二十封来信: 《星条红与皇室蓝》进步还是厌女? ✨索杰纳‧特鲁斯出生在奴隶家庭,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和妇女权利倡导者。她的原名是Isabella Baumfree,改名后的姓Truth意为“真理”﹐Sojourner意为“旅居者”。 在1851年俄亥俄州阿克伦举行的女性权利大会上,Sojourner Truth发表著名演说 Ain't I a woman?(《我不是女人吗?》) 索杰纳‧特鲁斯(Sojourner Truth) 🎵片尾曲: What was I Made for? by Billie Eilish 👭关于陌生女人帮 陌生女人帮(Let it Out)是一档聚焦女性 生活与生命体验的谈话节目。你可以在微信搜索「两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或在小红书搜索「DearSisters」关注我们,还可以在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听书等平台收听我们的节目。 商务合作/投稿等:dearsisters20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