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SKU 多、变化快、销售难预测的服装行业,库存管理一直是个难题。几年前红极一时的电商「凡客诚品」如今江河日下,便是库存管理失败最好的例证。国内企业的产销周期长,往往提前一年前就开始打版下单;而国际快时尚品牌 ZARA 从设计到销售只需两周,高周转模式使得其八成以上的商品可以近似于正价销售。在巨大的库存压力下,服装尾货销售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美国,折扣店处理超过 30% 需要打折销售的商品,其中最大的 TJ Maxx 和 Ross 的市值和销售额均已远超大型百货公司。从工厂直销店演变而来的奥特莱斯(Outlets),如今越来越多的和酒店、赌场合作经营,成为商业地产项目的一部分。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即使有诸如唯品会等线上平台分担库存销售,但市场依旧不够规范,很大程度上被线下加盟商占据,囤货、串货风险、资金周转速度等都是不可控因素。消化库存的过程对原有品牌和价格将造成何种影响?库存生意,未来究竟该怎么做?
节目反馈,请关注 @疯投圈的微博。更多干货分享与专属会员活动,加入疯投圈的知识星球:用微信扫二维码 t.zsxq.com 加入。在手机上操作可先保存图片至系统相册,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右上角扫描相册内二维码。
1、服饰属于非标品,SKU数量多;
2、有很多非理性的因素(时尚、风格),导致不可用数据预测销售趋势,不像数码产品等标品,sku少(iPhone),比较好预测。
无法清库存造成影响的公司
1、李宁。08年李宁是火炬手,品牌知名度增加,那时候加大库存量,12年金融危机,用户没钱,服饰库存消耗不掉,资金无法回笼(4-5年的阵痛);
ps:按上市公司年中报,2012年上半年,国内42家公司的存货总量高达数百亿元,其中美邦服饰、森马服饰以及李宁位列三甲,存货量分别为17.53亿元、14.73亿元以及11.38亿 元。42家公司中,存货量低于1亿元的只有4家。
2、凡客诚品。最多的时候有30多条生产线。盲目扩张导致无法清除库存,品控等问题导致凉凉。
能够解决库存问题的企业代表--ZARA
1、从设计到销售只需要2周;补货只补2周以内;
2、生产线放到离自己近的国家,没有选择放到自己就近销售地(生产成本高);
3、为了保证库存的快速反应,B2B的运输甚至通过飞机运输(运输成功高);
4、ZARA的正价率85%(正价率=正价销售商品/总销售商品)。
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ZARA这么优秀
品牌的正价率想要超过60-70%才能盈利;折扣商品作为清库存的一种方式。既要清库存又不能影响品形象、调性。就出现一种“折扣零售模式”。国内和国外有不同的模式:
国外折扣店:
正价销售:梅西百货(市值100亿美金)
3-4折销售:TJ Maxx(位置在市区,600亿美金市值,采购模式,近利润30亿美金;卖正价货的公司市值只有折扣货的1/6,可见折扣店的生意能做多大?);
tips:TJ Maxx按照尺码分货:37码的nike,阿迪全放到一起(淘金的感觉);没有品牌忠诚度(不能直接去找nike,不是按照品牌维度去区分)
1-2折:奥特莱斯,偏远地区(开车需要1-2小时)、和房地产、旅游、赌场等结合,场地租金价格低,品牌折扣低;在TJ maxx都卖不掉的货,可以放到这里更低的价格卖, 最起码能回笼资金。(对中国人特别好,专门的中国导购...)
国内折扣店:
唯品会(30亿美金市值);
唯品会不存货,不压库存,卖不出去的库存可以退回。会要求分销商吧库存免费放到自己的仓库。
没有库存风险,但是有流量风险(靠流量起家),你没有流量的时候库存也会被退回去,对比天猫这些貌似没有竞争壁垒?(存有疑虑)。
唯品会以闪购起家,过时不候,防止对品牌形象造成损伤(常年折扣,其他家也不会把货放到这里,模式存在的问题);
唯品会只有10倍的PE(市盈率)股价一直再跌。微信流量很便宜,打算做这方面的东西(爱库存/好衣库?)。这些企业不管怎么做还是没有解决行业问题
分销商:
线下店铺的价格没有那么敏感,用户无法比价;
甚至会出现跨区域串货(北京的经销商会把货卖给山东的经销商,他那边销售价格更低);
分销商可能会开淘宝店等,导致数据比较混乱,品牌方想做数据共享比较难;
微商:爱库存/好衣库
不同微商售卖的价格可能不同,用户被圈起来,无法比价;
对品牌的价格损伤不明显(这里也存疑,拿着图片反手就是淘宝以图搜图了...);
中美差别:
中国仍然是分销商主导的市场,美国是品牌商主导的市场,美国没有分销商一说,奥特莱斯也是品牌方官方开店的。
加盟商的库存没有和品牌方共享,很多信息不对称。
亚马逊的崛起,无法对线下等分销渠道品牌方进行冲击的原因就是:亚马逊支持比价,无法出售折扣订单,只能出售正价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