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问答VOL10 | 中医,应该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对比

翻转问答VOL10 | 中医,应该如何看待中医和西医的对比

86分钟 ·
播放数1679
·
评论数30
互联网上非常具有争议的问题,中医,今天不和稀泥,给予这个问题一个清晰的回答,还会涉及很多与此问题相关的议题。这个问题肯定有很多人听到就想骂我,也请听完了再发表你的意见。

其中尤其涉及对西医逻辑的几个核心质疑,包括化学还原论和统计学,从此在的视角出发,说明这种逻辑与个体的“不相关”,希望能够得到理解。中医问题,是我们对一个科学和技术世界反思的不可绕开的切入点。

今天的内容大概如下:

- 中医是“伪科学”还是“非科学”
- 人的身体和医学一定要“科学化”吗?
- 证伪是什么意思?证伪很重要吗?
- 西医的现状和逻辑问题
- 中医有没有理论?
- 我们需要的一种“本体论”清醒

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展开Show Notes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23:57 确实是翻电最拉垮的一期...把科学矮化为到一种“无法感知到现象”的体系...听到这里,我突然觉得不能再听电台二手材料了,得去真正读康德+听真正的科班学者的讲述。
HD629500g:确实,每个论点和非常多的论据都值得深度商榷(或者直接就是谬误):典型的主观先行的一期。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34:55 我发现小李的问题是,他反对的是像是某篇垃圾知乎文章的观点...以至于根本不知道在反对啥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16:46 这是树稻草人了...科学不会逾越自身的界限,认为自己能100%定义什么是鲜
HD885519z
HD885519z
2024.5.14
中医是大陆最后一个传统中文话语的阵地。
HD885519z: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
30:58 关于副作用这个问题,以我的中医(传统面诊)就医经验来说有两点:1、中医对很多药材的药性是描述性的,如一些药材能促进行血,那么就同时意味着可能改善气虚血虚,以及可能带来心慌和失眠;2、中药是千人千方,如果面诊判断一个人气虚的同时容易失眠,大夫会在方子的搭配上做一些平衡。综上,“副作用”这个概念也许本来就是因为西药是千人一方,且是以很聚焦的治疗目的研发的,所以才成为一个很必要的参考项吧。
ShockyF
ShockyF
2024.11.22
40:58 听的难受 是要穷尽宇宙的真理才能去实践、做事吗?认同科学的假设前提,科学运用自洽并高效力的方法,但西医无用?就预防医学而言,科学的方法本身还是降低了感染率和死亡率的,西医学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一击。
ShockyF
ShockyF
2024.11.21
17:29 基于提鲜这个例子,我觉得应该要做实验回答“糖是否能产生引发谷氨酸和核苷酸”这个问题才能往下论证吧,否则的话,怎么看经验和实验结论都是割裂的吧?
锐霄
锐霄
2024.8.31
1:06:55 我觉得绝对坚持一种观点不是正确的,应当听取不同的各方意见
锐霄
锐霄
2024.8.31
1:06:22 还没发就知道会被喷,哈哈哈😆
弗朗鸡丝
弗朗鸡丝
2024.7.25
谢谢李老师,很有启发!我有个33岁的朋友前不久因为吃头孢无效没控制住细菌导致心肌炎猝死了。我非常不能理解。当时觉得现代医学这么发达了,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我们并不拥有自然真理”,起码物理化学并不是
ksuebx
ksuebx
2024.7.24
啊 要不要考虑关掉背景音乐啊
马戏班
马戏班
2024.7.18
即使中医化学化,都会有统计学上的不良反应,那面对那一碗汤药,不良反应会只多不少吧。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37:30 过程中的假设不起作用,恰恰是证伪起了作用。这种误读太可怕了,如果小李认识我,可能会因此诋毁我为科学主义者吧。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36:35 听不下去了,纯粹凭借自己想象解读证伪这个词....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32:14 ...当然不是副作用在证伪“观点”啊,是与观测和实验不符合的现象证伪了“观点”,出现了这些现象当然不会导致对“整个止疼理论”的反驳,因为没有更实用的观点能替代这套止疼理论。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31:26 请问不通过统计学,怎么规模化地记录副作用...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30:28 这也有点搞笑了,西医当然有关于整体人体的研究。而且西医和中医肯定都有副作用,但西医是一种有效的归纳方法,中医根本不归纳。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28:38 生物学是科学,医学当然不是科学...这是个前提,医学只是一种基于生物学理论的实证应用。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20:40 科学为什么不包括实践,实验、测量信度和效度的、才代表其有规模化可能性。
江心洲
江心洲
2024.4.07
15:14 这套语会不一定能反应人的感受...比如,到底上火描述了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