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综艺的夏天:爆款背后不可承受之重展开讲讲

17.综艺的夏天:爆款背后不可承受之重

120分钟 ·
播放数29690
·
评论数155

第一部分 复盘2020年综艺的夏天(1:00~1:00:25


1.这个夏天的火爆:疫情造成综艺扎堆播出;综艺大千万到亿的播出体量;综艺是现在进行时,同步更新,即时反馈,相比影视剧,观众可参与到节目的内容之中;电影市场长达半年多时间的空白,《八佰》《夺冠》都被限制议题讨论

2.综艺2.0时代:从抄袭韩综到开发原创节目,综艺核心创意抄袭成本极低且无法律依据

3.在商业链条上,综艺和明星一样,看起来是to C生意,其实是to B的生意,这也导致一种综艺模式一旦被验证,就会被迅速复制

4.为什么总是牛奶(羊奶)在冠名综艺节目?品牌方在综艺制作过程中左右了哪些要素?

5.大张伟如何成为综艺百搭?说学逗唱技能完美匹配语言和音乐两大综艺类型,且大张伟有一种充满善意的幽默感

6.综艺节目如何选导师?化学反应,观点输出/价值输出,人格魅力,权威性;《浪姐》导师为什么是这样的搭配?

7.关于综艺剧本:设定好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以及可以利用这几个要素设计变量——信息差、人物搭配、创造事件发生的情境等等,这也竞技类综艺赛制的设置

8.关于人设:为什么是挖掘人物的优点而不是特点?

9.如何把握竞技淘汰和真人秀的比例?赛制为节目设置进程,为观众设置观看目标,但规则之下容易产生「适应规则」的故事,如何激发人竞争性的一面

10.综艺节目为什么周期越来越长?单期时长越来越长?加更版和衍生节目越来越多?综艺录制和综艺后期的工作量是怎样的?「我在三天时间过完了别人的一个月」

11.综艺导演的情绪瞬间:意难平和外界舆论「为什么大家觉得他不好」

 

第二部分 综艺不可承受之重(1:00:25~1:45:56


1.为什么这一两年综艺节目引发越来越多的争议?本质是,大众文化资源已耗尽(比如《好声音》类的歌唱比赛已失去效应),开始从亚文化(街舞、说唱、摇滚乐等等)中攫取资源,将其转化为综艺等大众文化产品,而亚文化之所以是亚文化是因其有不可言说的部分,这就造成了一种割裂和矛盾

2.亚文化做成综艺节目、社会议题包装成电视剧的好处是,为其带来更多的受众甚至盘活一个行业,引发整个社会的关注和讨论。但爆款剧和爆款综艺都无力改变整个环境

3.在所有的内容产品里,爆款成为唯一的出口,只有一夜成名,没有让人逐步成长的产业机制

4.互联网入局文创产业带来的问题是,它把一切都识别为流量,流量成为最大的不可撼动的逻辑

5.这20年的综艺史:「发现娱乐的价值——娱乐至死的冲动——娱乐被各种强势力质疑、否定——在一部分人对“娱乐至死”担忧的路上,娱乐意外地成为一个受害者——现在,娱乐是个不受欢迎的词,虽然公众依旧乐此不疲,它有可能被随意挤压,直至萎缩。」

6.当互联网消除屏障,创作者和观众的距离过近会带来哪些问题?

7.为什么自带议题的节目会特别火?我们永远需要全国或地域性的谈话系统,永远需要公共话语空间

8.我们太渴望有公信力的颁奖礼把行业逻辑推到台前了!它应该成为职业目标,成为全行业团结一致的仪式,成为一个创作者被鼓励和被嘉奖的力量来源

 

第三部分 互动答疑(1:45:56~1:58:10

 

改歌词、花字、评判标准、突发情况等等

 

本期音乐:

 

《仙乐处处飘》by Lil' Ashes

《秋天别来》by 侯湘婷

 

本期嘉宾:圈圈

本期主播:洞姐、康堤

展开Show Notes
平素有酒
平素有酒
2020.10.04
03:12 感觉综艺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交话题,是因为大家其实不能讨论更社会现实的东西。
HD728909f:综艺就厉害了,直接在节目里找到一个矛盾点,很明显的一个大众感情的对立面,大家可以很快达成一致,一起谴责这个感情的对立面,大家在这种事情上很容易找到共识
HD728909f:讨论那个太承重了,观念不同会吵架。
4条回复
假期还有什么比小展更新更快乐的!!
喵喵阿哒
喵喵阿哒
2020.10.06
这期特别好!社会议题主动被动的捆绑综艺,公共讨论空间的缺失,流量逻辑在节目、艺人、粉丝中运转,这些问题全部都通过综艺这个切面被聊出来了,以前还真没意识到流量逻辑对自己影响这么大,听完这期后突然意识到了,也是有点第三人效果的感觉。太喜欢这期了!
我不跑调
我不跑调
2020.10.05
10:37 其实知识分子的那一面乐夏不是完全没有呈现,比如华东、仁科的智识是看得到的。只不过更像是一种可供娱乐化和揶揄的标签罢了。
普通厉害:感觉有一种创作者假想的聪明,揶揄的“上帝视角”…难道是因为第一季的所谓情怀被吐槽,而极端反向?
Media在读学生疯狂记笔记
羽白:+1+1
nomax
nomax
2020.10.04
想看一个综艺的原因有很多诶:主持人/控场的那位一直以来的风格很喜欢(比如许知远/窦文涛),有喜欢的/好奇的嘉宾(比如喜欢的小爱豆或者一直被标签化的某个人),立意很新颖(比如最初的浪姐),综艺类型刚好契合我那个时候的需求(比如我一个人的时候想看慢一点的、有点意思的综艺,但是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就会选择热热闹闹的有点无聊的综艺)。
七个梦
七个梦
2020.10.04
催更九月刊
洞姐
:
快了快了
纠正一下,提到的说唱节目不是中国新说唱,是b站的说唱新世代,选手是那奇沃夫。
洞姐
:
谢谢更正 嘴快说错了
仙度瑞拉
仙度瑞拉
2020.10.05
01:45:04啊!跟着想象一下都觉得好激动,要哭了。凭什么共同努力被观众普遍认可的作品,创作出它的人们没有被嘉奖。没有专业人士和奖项的嘉奖,只是民推的话,应该也只是这一部分民才会继续喜爱和关注吧(虽然像隐秘这样的已经获得巨大的关注了),但参与者们仍然需要被认可和推崇,观众也需要有奖项来肯定自己喜欢的作品啊
Quaso_C
Quaso_C
2020.10.06
01:37:42流量逻辑与公共议题的撕裂感
普通厉害
普通厉害
2020.10.06
10:42 是的…刻意剪掉了很多有价值的表达…而选择了看似更“无害”低幼化的表达方式
nomax
nomax
2020.10.04
全部听完本期播客,想到一个跟综艺没什么特别大的关系的一件小事,喜欢的一个小爱豆很容易因为小事情上微博热搜,他自己也好像心里有数,疫情期间小心翼翼没折腾太大动静,结果后来还是莫名其妙因为别人提了那么一句话又上了热搜。还蛮希望有人匿名采访一下这些明星的,他们看到自己的热搜是什么心情。
仙度瑞拉
仙度瑞拉
2020.10.05
01:08:42把亚文化里最重要/很精华的部分削弱或拿掉,就会看起来很别扭,劝退观众的原因之一。
七个梦
七个梦
2020.10.04
27:49曾经即刻电音也有大张伟
HD311800c
HD311800c
2020.10.20
01:36:49锵锵停播真的是很有代表性的一件事,就不让讨论
枫叶儿
枫叶儿
2020.10.08
要是时间戳再细些就好了
Quaso_C
Quaso_C
2020.10.06
01:38:35具有公信力的标准的理论——找到意义和价值
我太喜欢这一期啦~
我也新闻系
宴歧
宴歧
2020.10.06
14:39 前几天刚刚发现begin again也被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