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我们是谁:历史的本质与意义不合时宜

我是谁、我们是谁:历史的本质与意义

79分钟 ·
播放数30883
·
评论数143

【主播的话】

中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为什么会是今天的这个样子?“我们”如何在世界中辨认出自己的位置?“我们”是谁、“他们又是谁”?

对这些问题的探索贯穿了学者施展的治学生涯。学生时代的他决定从学习工科转向学习历史,希望通过历史学的工具弄清楚这些问题。那时施展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生,所以中国才是今天这个样子。于是他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去看”,硕士学的是英国史,希望搞清楚资本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读了三年之后他意识到,用资本主义解释中国是完全不够的,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主题其实是革命。所以他决定再“到革命的大本营去看看”,博士在北大研究了法国革命史。

今天,施展因其对中国史的研究而为大众所熟知。他在知识付费平台得到上开设的课程《中国史纲五十讲》为他收获不少拥趸。他认为,传统的中国史研究把中国人压缩成了汉族人,其实是个巨大的误区。他的研究将边疆史与中原史都纳入了中国史的范畴,试图尝试重新回答“究竟何谓中国”。

在2020年的一本新著《破茧》中,施展写到:关于历史的记忆,实际上就是一个族群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深刻回答。历史学家如何记忆,这个民族就会如何记忆。历史学家的记忆,并不是对一个整齐划一的完美世界的描摹,而是要记录下真实世界的各种多愁善感,各种自生自发,各种无可奈何,各种不尽完美。生活的意义就在那种不完美、不整齐当中,倘若一切都是完美的,那就像一场永远都不可能输的游戏,意义也就干涸了。

这期与施展教授的对谈中,我们从历史学的意义出发,聊到个体如何建立历史观、历史教育如何成为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中国民间对于历史叙述的焦虑感、网络世界中存在的信息茧房、内卷、西方的中国研究等多个问题。

【主播】

若含(微博@_若含

王磬(微博@王磬) 

【嘉宾】

施展:知名历史学家,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微博:施展世界)

【本期剧透】

3:09 从工科转去学历史的前因后果

6:48 要了解当今的世界,为什么要回到历史中去

12:16 作为普通个体要如何建立自己的历史观

15:24 德国学校里如何教授历史课

17:25 历史的公共建构该通过怎样的机制去完成

26:46 “封装式思维”会愈演愈烈吗

31:51 挑战了“我们是谁”,挨骂吗

35:31 左宗棠在清末的两件大事 

42:20 民间正面临历史叙述的焦虑感:我们到底是谁?

43:13 信息茧房,算法伦理,数字公正

50:05 重大技术变迁引发的剧烈社会变化,历史早就演过了

54:00 如何看待内卷

1:03:12 如果要选一个“xx主义”的身份,你的答案是什么

1:06:00 对西方的中国研究怎么看待?

1:10:14 人文学科精致化之后,对于年轻研究者的建议

1:14:27 打破信息茧房的办法

【延伸阅读】

《破茧:隔离、信任与未来》施展 著

《枢纽:3000年的中国》施展 著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afdian.net

展开Show Notes
29:54 近代史单向度的屈辱史遮蔽了转型史,屈辱史带来的是复仇心理,进而演化为强烈的民族主义
麦田里的圈儿:别跟着他说,真不全是屈辱驱动了改革,那都是过后叙事,普通百姓根本只是想要生存,想着动荡年代也必定出现政权,这不是屈辱驱动的,是社会演化习惯,屈辱到可以用来宣传,但除了对日本的警惕态度,我们更多的是对那段时间统治者的失望
伤奕:没有屈辱史演化来的民族主义,就没有团结。救亡图存本身正是推动国家民族不断转型的强大动力
3条回复
莫不谷
莫不谷
2021.2.06
这期也太好了!听完之后对历史,金融,愈演愈烈的民族主义,和我们面临的内卷的现状获得了全新的认知,尤其那句“资产阶级是没有国界的,无产阶级是有国界的”,我们大部分都是被困住的无产阶级,因此更需要主动以个体的身份去寻求全球化。
HD21603z:无产阶级没有国界的意思是不是说 无产者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被剥削的群体?
王磬
王磬
2021.2.07
关掉CH来听这期节目的都是实锤的播客真爱粉(吧?
安医生的向日葵:有意识地想让自己戒掉ch的焦躁 重新专注起来 打开播客觉得 “啊~播客真好!”🎈
轶楠YZ:但还是很开心昨天在CH有在你们欢迎Steve的room有机会听你们分享和交流。
6条回复
HD190072p
HD190072p
2021.2.07
1.古代史的问题是几乎是中原史
2.近代史的问题是单向叙述
3.学科分化细致,离现实过远
4.信息茧房的产生与破化
5.内卷
最近刚好看完了徐中约先生写的中国近代史,产生了很多思考也有很多困惑,这期节目太棒了!
Noire:太巧了,我在读同一本书!
太阳照常升起_6TZ9:!!😃
豚一碗
豚一碗
2021.2.08
10:00 太细碎就意味着离真实世界越来越远了。越来越精致化,它就越自洽,那么它就离不那么完美的真实世界越来越远。
降e小调
降e小调
2021.2.19
28:49 首先说明下,成长于少数民族地区,并且从没动摇过自己的中国人认同感。但只是一个逻辑上小疑问,针对嘉宾提到了针对大清入关的两种史馆(我们VS他们),把满蒙划入“中华”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嘉宾的说法大意是“不把满蒙划入中国肯定是不对的”,但并没有详细展开不对的原因是什么。由此延展开来,发现自己一直以来都认为满蒙一定是中国,但这个想法似乎是源自于一直以来的教育,从来没有人论证过原因。
谷与酒:同样疑惑这个原因
五叶姐姐:为了更好的活着,为了世界和平,为了减少仇恨,我们是中国人,也是国际人,类似这种思路。
这感觉
这感觉
2021.2.08
作为一个商科学生,被这一期的主题吸引进来,突然发现很多共同的地方,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也可以运用在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构建上。这一期节目确实给打开了新的一扇门的门缝,感觉门后还有广阔的天地等着我去探索。感谢分享。
青眼旁观
青眼旁观
2021.2.06
45:08亚当斯密这段话,已经被用滥了。我们当然不能期望靠面包师的善良让社会更好,但这几十年的情况也一再证明了我们更不可能指望靠面包师的自私来来让社会更好。
sheldor:亚当斯密认为“善良”也是一种自私,他默认所有人都是有同理心的,人们做慈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理心。这是非常传统自由主义的观念。也就是说他的自私是包括私立救济的,而不是很多人狭义理解的自私。
躲藏的鼻哥窿: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自利」?謝謝
4条回复
Userxy
Userxy
2021.2.06
30:33 中国近代史被简单的等同于屈辱史,引起复仇心理,从而激起强烈的民族主义。
“多研究问题,少谈些主义”。非常喜欢这期🎉
-梁爽
-梁爽
2021.2.08
“我们的古代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原史,边疆史根本就不在整个叙事里面,近代史这种单向叙事遮蔽了其转型史”

“内卷的现象是人们在有限的市场空间投入了完全不成比例的资源带来的不成比例的回报,想要突破内卷就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这需要创新和改革;如今的博士生毕业想进高校已被极大的压缩,学历贬值和通话膨胀到了如此地步.....”

“新技术把人带进沟里的这种历史很多,但总会爬出来的,爬出来的时候新的伦理就产生了....知识传播技术的跃迁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不均衡现象,带来了人们对世界秩序的重新想象和现实间的深刻变迁”

“伦理、商业、价值不是对立的关系,好的伦理是有一个好的商业循环,伦理和它的利益是共振的...推荐算法带来的信息茧房不能简单以好与坏来评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息茧房,但其样式不同,算法需要克制.....”

“从定位于时代的观察者思考者出发,而不是什么主义者,教条主义者的意涵是从自己的价值偏好出发,而非是从现实出发,在极具变化的现实里,需放弃价值取向和价值偏好,搞清楚现实是什么,才知道自己的出发点是什么,在哪里...”

最后,整期我认为施展说的最到位的是——“资产阶级在过去和现在都是没有国界的,有国界的是无产阶级”。
多多-
多多-
2021.2.06
老师讲得太好了!“我与我们的身份认同”想到了《暗店街》
提个小建议,车轱辘话太多了,能用一句话表达的意义偏要用十句,听着难受
这是为京城来的侃爷吧?而且我很反感喷子等等标签化词语。这种简单化的描述,简直就拒绝思考
Autosave
Autosave
2021.2.13
我就想知道,知名历史学家是怎么评出来的?
Autosave
Autosave
2021.2.13
我能听懂他说的每一个字,但我不知道他想说什么。一种可能是他说的太高深了,一种可能是他也没搞懂,只是在搬弄概念罢了
居然请到你施展老师?!牛🐮!在得到听过施老师的课,非常喜欢!
政客出于某种目的把百姓引向民族主义,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每次看到网上那么多喷子,我不禁会怀疑:这真的是我所在的社会吗?!我也一直在思考,我是谁?我们中国人是谁?我们要往哪里去?我们为什么被西方围堵?很感谢施老师提供给我另一个思考的角度。
轶楠YZ
轶楠YZ
2021.2.09
12:04 学科越精致越分化离现实越远。此时要回到现实,提醒我们自己研究如何成为可以帮助解决问题,而不是限制思考的陷阱。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挺同意这个观点的,不过很多学习和研究可能就是再帮助思考,和培养思考的能力,也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找不到正解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能问题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但还是可以体现学习本身的意义
46:29 这个观点值得标记:我们似乎经常把伦理价值和商业对立起来,如果一个伦理价值和商业之间找不到某种共振点的话,这个伦理价值很难持续得下去,因为他无法转化为人们的道德实践。人的道德时间需要同时具备伦理价值的一面和物质回报的一面。一个好的伦理理应能帮助建立某种商业正循环。如果建立不起来,那么这个伦理本身的存活力是存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