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年,虽然但是|林红x方可成:警惕谄媚和爹味话语,还原青年主体性和主动权问题青年

10. 青年,虽然但是|林红x方可成:警惕谄媚和爹味话语,还原青年主体性和主动权

79分钟 ·
播放数13029
·
评论数70

传媒学者方可成,资深公益人林红和我们在五四青年节聊了聊为什么要警惕谄媚和爹味话语,以及青年行动的可能性。

【本期嘉宾】

方可成 | 传媒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

林红 | 资深公益人,前银杏基金会理事长

【本期介绍】

在各种“节日”中,五四青年节是一个略微尴尬的节日。

它是为数不多还没有全面沦为“消费节”的节日之一,还是个有较强政治意味的节日。似乎对于年轻人来说,它和大家的关系并不大。但无论如何,在中文语境下,当我们去谈“究竟什么是青年”的时候,也很难绕过五四青年不谈。

如果说“青年”的概念在近代西方发源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话,那么在近代中国,“青年”进入历史舞台就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时,青年被寄予了国家救亡图存的社会角色期待。此后,青年群体又不止一次被寄予了推动社会变革的期待。然而90年代后,青年的社会角色逐渐演变成为了消费的主体,退回到了私领域当中。

那么,在很多年轻人自视“社畜”的今天,面对“无人能逃离的系统”,青年行动还有哪些可能?

方可成的实践从专注于让更多人获得高质量的信息,到建立联结和共情,以及通过“解困式报道”让更多人看到希望。他分析了互联网变迁如何削弱而不是增强了个体的主体性,以及在今天关于“青年”的主流话语中值得警惕的地方。林红分享了十多年来在公益和社会创业领域中观察到的青年行动,分享了各种利他行动的形式,“比大家想象的要多得多。”

【收听指北】

04:14 当我们在做有意识的选择的时候,可能就没有那么无力和难受了。

11:03 我们可以从互联网变迁的角度理解人们的无力感,互联网并没有实现我们对它的美好设想。

13:25 互联网有个词叫newsfeed,这个词很形象,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确实在被“填喂”。

20:30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使大家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一样的,掩盖了一些中小型的可能性。

26:56 经常我们不想做一个事情,只是基于二手信息,而并不是亲身体验。我们需要获得“实感”,不要忽略参与的机会。

33:22 大家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把更多维度的声音都放大出来,不要让维度都被单一的取向所淹没了。

37:00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关于“青年的话语”,一种是谄媚,一种是爹味,但核心是使青年的主体性丧失了。

40:36 年轻一辈缺失了对年长一辈人的尊重,导致双方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43:29 我们所说的“行动”,是面向公共的,对公众利益有影响的。

44:56 “利他”的行为形式。比我们想象的多很多。

47:37 那些“看不下去就自己干了”的年轻人。

52:35 是什么因素触发人们对和自己并不近的人群或社会问题产生关心?

55:51 今天媒体的选题往往也来自于热搜,来自底层的、更多领域的选题能见度是不够的。

59:46 从“新闻实验室”、“政见”到“放晴公园”,方可成作为行动者的思考。

01:02:00 解困式报道,让善意获得更高能见度。让大家获得一些抚慰的同时,激发日常的行动。

01:07:09 如何与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相处

01:11:06 我们要更加主动寻找行动的机会。

【本期音乐】

Pastorale - Joel Cummins

Erik Satie - Gymnopedies 1

*本期音乐来自 YouTube Library 免费音乐版权库

【延伸阅读】林红和方可成在播客中提到的青年行动:

放晴公园:围绕互联网生态建设,致力于成为“数字世界”里的光明磊落。

Vision for a Nation、“看见”运动:慈善家陈禹嘉希望帮助全世界有需要的人看见、看清。

指尖巡河:青赣人受疫情影响,将“线下巡河”转型为“线上巡河”,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公众可以更便利的了解身边的河流。

宝贝爱蓝天精准捐衣:关注废旧纺织品再生领域,通过精准捐衣平台推动8成新以上可再穿衣物捐赠的有效性。

徽澜图书馆:流动儿童身边的“活”图书馆,馆员志愿者每周或每两周到城市边缘的打工子女学校服务,与孩子交流与互动。

融爱融乐徒步:为心智障碍人士提供定期的融合性娱乐文化体育活动。

【logo设计】Sam

【后期制作】王黎子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展开Show Notes
李颐Lisa
李颐Lisa
2021.5.05
置顶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上看到这篇文章:https://mp.weixin.qq.com/s/PjHsbLl6aqQx5YY5Kxhchw
李颐Lisa
李颐Lisa
2021.5.04
又逢青年节,果然又是一大波谄媚和爹味话语的话语...... 让人感到厌烦。这期我们聊了这些话语对于主体性的剥夺的有害性,以及如何通过行动,一点一点收回青年的主体性和主动权。
17:18我学的是计算机,目前打算就是不进大厂,身边人包括好朋友要么劝我去试试大厂,要么就是劝我考公进体制内,主播说的很真实。
没错,人生又不是只有两条路。
-梁爽
-梁爽
2021.5.05
很同意“看得太多,做得太少,局限在一个小山头,少了直接性,少了还有往后退往下走的可能性。往前走的路不止就只能往前冲,还有向后退(这个观点从看完当初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就有了
光看题目兴趣就燃起来了,青年节有这样的节目真是太应景了。但是今天也是一大波口蜜腹剑的施舍般的谄媚,别再糊弄年轻人了。
越向书
越向书
2021.5.11
01:05:56方老师:我们与闭路电视的区别是 我们是基于完全真实的报道——真是骂人不带脏字啊
衣加
衣加
2021.5.05
07:25现在青年人的问题会不会是选择太多可能性太少
Paxliver11:还蛮同意这个观点。因为社交网络,我们可预见的可能性太少了。虽然选择太多,但最终主流的路,能看到的真的不多。
衣加:主要还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绿色夏日
绿色夏日
2021.5.04
虽然现实苦困,但是总有青年眼中有光,心中有更大的世界。所有为了更好未来的努力,虽然道路不同,但是都将汇聚到大海,滋养着一拔又一拨的无关乎性别、民族、国籍、宗教、文化的人儿。
欧姆
欧姆
2021.5.04
23:25 社交媒体让我们更关注别人干了什么,不利于我们向内探索自己想要什么
欧姆
欧姆
2021.5.04
08:47 意识到自己在选择,承担自己选择的代价,这样就能找回主动权
《历史从来都有真性情》那本书里边讲中国的思想为何向心性像个人的深度的深刻发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结构的固化,知识分子无法改变社会只能改变自己,我想李叔同在当时也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社会的环境对于每个个体来说,都面对着很艰难的抉择,我们这代人好像参与的社会活动也就只有那些爱国行动了,这就像是达达主义的只破不立,希望以后的社会环境更开放吧
静坐听雨
静坐听雨
2021.5.15
这期大赞!无论在哪个时期,总会遇到一些以自己浅浅的个人经验与自以为是对你mansplain的人,甚至才二三十岁的年纪,早已爹味十足。

但仔细观察,你会看到这些人并没有拥抱未来和未知的勇气,基本的自我表达都做不好,缺乏对成人世界和现实生活的认知,但仍然有充足的自信向你说教。而这种反复的说教实际上,更是证实他们作为偏激、低质量信息源的实锤。

对于事物的认知真的是需要自己从实践和亲自做得到切实的反馈才会确定和完善,就像播客中说的去寻找“实感(reality check)”,而即使在尝试后不顺也没关系,毕竟在“在错误的方向能足够快的遇到足够强的阻力,也是一种别样的幸运”(via@中二怪),或者更大视角而言,我们仍在故事的中途
稳稳悠游
稳稳悠游
2021.5.09
01:16:48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欧姆
欧姆
2021.5.06
1:13:16 自己主动选择做多了之后会获得力量感
菌菌jungle
菌菌jungle
2021.5.04
真的是很棒的一期,是青年人五四节收到最好的礼物,感恩💙
Paxliver11
Paxliver11
2021.5.08
从老家安稳的一般公司跳到异地的大厂,这个选择是基于自己想要有更好的体验,慎重考虑最差的成本和代价我也能接受,就这么干了。入职10天,基本每天加班,白天没时间划水,工作压力有点大。从家里大房子换到了20多点的隔断房,不通风,气味重。现在状态是,工作能接受,生活质量有点降低。但是也能过,往下做,往下坚持就好了。告诉自己,再坚持一点点,再看看。
Aaron_
Aaron_
2021.5.08
54:13嘉宾这个说的太好的,很多人不是不关心,而是“看不见”
欧姆
欧姆
2021.5.06
1:14:03 找回自己生命的主体性。多主动思考,主动选择,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认识自己。
本雅鸣
本雅鸣
2021.5.06
39:54最可怕的就是犬儒年轻化
衣加
衣加
2021.5.05
09:40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年人拥有的选择是否过于昂贵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