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 28 误会的东方,幻想的远方——西方人能不能看懂中国艺术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 28 误会的东方,幻想的远方——西方人能不能看懂中国艺术

83分钟 ·
播放数30236
·
评论数114

随着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似乎成为一件很受关心的事情。我们常看到一些争论:西方人在了解中国时,是不是带着文化凝视、审美偏见和刻板印象?是不是难以做到不偏不倚、平等对待呢?大众文化尚且如此,要让世界理解中国艺术,特别是古典绘画这类精英艺术,难度可想而知。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嘉德教育的负责人刘昊博士和中国嘉德古代书画部的资深专家胡莹博士,和大家探讨西方人到底能不能真正看懂中国艺术的问题。胡莹的博士生导师方闻先生是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执掌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和大都会博物馆东亚洲部长达几十年,一生致力于教会西方人理解中国绘画。

我们将由“东方”进入西方人视野的历史说起,为大家讲述西方人如何倾注美好想象,幻想一个不存在的东方;如何在东方声音缺席的情况下,强行定义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东方;又如何在以大维德爵士、方闻先生为代表的中西方学者推动下,尝试理解真正的东方。 


内容包括

04:08 何为”东方”? ”东方”如何进入西方人的视野? 

06:38 抱月瓶与双羊尊,是欧洲人心中崇高的中国

10:43 中国青花瓷是奥林匹亚诸神的饮器

17:45 东方主义和文化凝视,划分“我们”和“他们”

21:02 马戛尔尼使团来访,从仰望到俯视东方的转折

27:35 小狗露提、金瓯永固杯和圆明园劫掠事件

38:03 西方人看中国画,难点在哪里?

43:14 现代艺术兴起,让西方人更容易理解中国画吗?

55:19 方闻先生用西方学界的语言解读中国艺术

67:18 理解中国艺术,必须理解中国文字吗?

69:16 中国艺术的象外之意,西方人和现代人如何感受?



本期节目内容来自嘉德国际艺术图书展期间,由剧谈社、嘉德教育和嘉德文库联合推出的对谈活动。



代表中国的器物

位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全球最古老的公立博物馆。其中国厅最前方展柜陈列的两件艺术品分别是明代的永乐青花缠枝纹抱月瓶和商代的双羊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在西方人的视角中,瓷器和青铜器是中国艺术高峰的代表。相比之下,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书法和绘画,就没有得到最高的重视。 

图为:商代双羊尊



放山瓶 (Fonthill Vase)

放山瓶是目前发现最早进入欧洲的中国瓷器。1381年由葡萄牙王买入,之后在欧洲贵族富商间几经辗转,并因长期保存在放山修道院得名。 

放山瓶的流传显示了早期中国瓷器在欧洲被视为珍宝,主要在顶层的权力者手中流传。

图为:放山瓶



《诸神的盛宴》

《诸神的盛宴》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作品,描绘了奥林匹斯山诸神在夏日的午后的聚会。其中希腊众神使用的器皿,包括了产自中国的青花瓷。异教神和遥远东方器物的融合,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富有阶层对异域和超现实的幻想。 

图为:《诸神的盛宴》


惊奇柜(Cabinet of Curiosities)

惊奇柜也叫珍奇屋、或好奇橱柜。是都铎王朝以来,欧洲流行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收藏方法。 富裕家庭会把地质样本、生物遗骸、宗教、民族的物品、乃至于艺术品放入其中,形成一个微缩的百科全书和记忆殿堂。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有一只17世纪生产的中国青花笔筒(Howzer Cup),被当时的主人安装上鎏金底座和把手,改造为一只奖杯,安放在惊奇柜中。可见当时许多东方幻想,也许恰恰无关东方,只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当下。 

图为:惊奇柜、Howzer Cup



英王阁(Royal Pavilion) 和邱园 (Kew Gardens )

英王阁是位于英国海滨旅游胜地布赖顿的豪华宫殿,建于1815年,为威尔士亲王乔治所有。邱园也叫英国皇家植物园,始建于1795年,起初为英皇乔治三世的皇太后的私人植物园。这些一时期的欧洲贵族在兴建宫殿花园时, 常加入大量他们想象中的东方元素,以表达一种异域的审美理想。 

图为:英王阁的尖顶建筑和邱园宝塔



小狗露提(Looty)和金瓯永固杯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劫掠了难以计数的宝物。其中许多东西在流入欧洲后,被以和东方人截然不同的方式包装和理解,京巴狗露提和金瓯永固杯就是其中代表。

其中京巴狗被起名为Looty(小抢劫)公开展览,成为美化侵略行径的符号。而金瓯永固杯作为中国皇帝新年祈福之用的国之重器,则被当初普通的掐丝珐琅器收藏。

图为:小狗露提和金瓯永固杯


变形主义

在研究中国艺术的过程中,西方学者结合自身的艺术史经验,也挖掘了一些在传统中国美术史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艺术家和创作题材。陈洪绶、吴彬、丁云鹏等被称为“变形主义“风格的画家,就是其中代表。 他们作品中山石怪诞的形状、花鸟人物夸张的比例,往往能让熟悉表现主义的西方观赏者眼前一亮。

图为:吴彬《十面灵璧图》局部;陈洪绶《莲池应化图》局部


张大千和泼彩

泼彩山水画是张大千在海外总结中国传统笔墨后,对中国青绿山水表现技法的创新。胡老师认为,尽管泼彩技法的主要来源还是张大千对中国传统的泼墨技法和石青、石绿这两种颜料的强大掌控力。但泼彩图像和西方抽象艺术的相似性,让这批作品同时受到了海内外人士的欣赏。

图为: 《爱痕湖》整体和局部;《秋曦图》整体和局部


教西方人看中国画

方闻先生是全球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艺术文物鉴赏专家、教育家。他尝试用西方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教会他们看懂中国画。在他担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亚洲艺术部的特别顾问期间,为了说明韩干的《照夜白》的重要性。他没有强调这副作品在中国美术史脉络中的地位,而是指出,这是最早能够准确把握马匹动态的作品,类似的绘画在西方要到数百年后才出现。

图为:方闻先生和韩干《照夜白》



明轩

明轩是坐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中式园林。在方闻、贝聿铭、陈从周等海外华人的推动下兴建而成。面积虽小,却是向西方人模拟东方艺术的展陈的环境、中国代文人的雅集场景的空间。对于帮助西方人理解中国艺术有着重要作用。 

图为:大都会博物馆和明轩


展开Show Notes
罗素质
罗素质
2021.12.30
置顶
我在弄一个小小的听友群。有兴趣的朋友看“节目详情”加我微信吧。欢迎👏!
优昙婆罗:节目详情没有加微信的内容啊
罗素质
:
suzhi_luo
18:16 这个观点在别的节目中也有听说,东方人眼中的西方和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更多的是彼此希望的模样,无论是文明还是野蛮。美化对方是为了讽刺自己,丑化对方是为了凸显自己。
罗素质
:
一定程度上也是难免的。人都要通过自己去了解别人。
monsieurX:前些年一股风的欧式建筑,甚至于对上海武康路的膜拜,形成了东西方权利关系的转移…洋气二字,是这个关系的最好写照。
4条回复
看过直播的微信群群友再来播客这边支持一下陶老师!听陶老师的发言有种齿轮与齿条完美啮合的感觉,每一句都恰到好处,没有一句废话,在没有背稿的前提下能做到这种程度的输出真的佩服。陶老师,播客界有你了不起!
罗素质
:
这位朋友,有点浮夸了!
丁乡JUMPNOA
丁乡JUMPNOA
2021.12.31
39:30 举手:其他文字也有书法。
罗素质
:
哈哈对。嘉宾的意思我想是其他文明的书法不会和绘画关系这么紧密,她主要在讲一个书画同源的问题。
丁乡JUMPNOA:明白明白谢谢罗老师!埃及象形文字和东巴文字捏?
5条回复
我是39
我是39
2021.12.31
今年的最后一天!首页通知书!新年快乐呀!
罗素质
:
哈哈哈哈39报喜鸟
pp_xyz
pp_xyz
2021.12.30
1:23:20 罗老师每次的总结都特别有温度
罗素质
:
嘿嘿 我也是看了眯眯眼事件有感而发
感谢主播!为中华文明感到骄傲!
罗素质
:
感谢收听
这期太好了,为中国文化感到骄傲。
罗素质
:
感谢收听!
穆辛
穆辛
2022.1.01
主持人很赞叹,每次都很清晰,总结得也非常潇洒,很想认识下!
罗素质
:
哈哈谢谢支持,欢迎来我们听友群玩啊
穆辛:咋加入
3条回复
Merlin1996
Merlin1996
2022.1.09
1:07:39 笔记:西方艺术从文艺复兴到印象派几乎是笔直的前进;中国艺术一定时期有复古运动,可谓是螺旋式上升。
罗素质
:
嗯。但这也是比较笼统的表述。如果考虑西方不同地区古代的艺术,情形就要复杂地多。
很赞 收获颇多👍
罗素质
:
感谢收听!
钱塘人士
钱塘人士
2021.12.31
前不久去上博看一个中欧陶瓷与文化交流的特展,感触挺深的。
罗素质
:
除了陶瓷这种显性交流,自古还有很多隐性交流哦。有机会我们请研究西亚考古的专家来说说。
钱塘人士:你们的节目内容我都很感兴趣,很高兴在2021年相遇。新的一年,祝节目越办越好。
3条回复
imuliugw
imuliugw
2022.2.16
神仙博客啊
太喜欢了 知识密度真大 值得反复听
asdfUfFE
asdfUfFE
2021.12.31
不如反过来问,中国人能不能看懂西方艺术?我想至少不少爱好者,从业者,可以坚定的回答,能。因为我们有了全球视角,有相对完备的西方艺术史著作,有丰富的西方艺术评论。。那么为什么西方人能不能看懂东方艺术会成为一个问题?答案可能是,责任在“我们”。我们的艺术史,艺术评论没有那么完备,不够清楚。(篇幅有限,不展开

而我们自己是否真能看懂东方艺术,其实也可以成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全球视角,那么理解“自己”的艺术也会有偏差。比如青花瓷,当然是中国艺术的一个代表。但只有看到大量的外销瓷,尤其是早期外销瓷,结合蒙元帝国的经济史,才能明白为什么由宋瓷的审美一下转向为青花。青花的蓝色其实是阿拉伯国家的传统偏好。而阿拉伯以及西方当时无法烧制瓷器,最多只能做出青花白陶。等到蒙元这个世界帝国的出现,大规模的合作贸易成为可能,于是釉料从阿拉伯进口,纹样器型由阿拉伯和欧洲定制,中国最后烧制。一方面销往全球,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我们自己的审美,完全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以至于我们看青花完全感受不到隐藏的异域特色的冲击,即使它和宋瓷的差别是那么巨大。

书画,同样。片面强调中国书画历史长,其实也对也不对。国博展过庞贝的罗马绘画原件,著名的采花女神。非常小的一张,但高度写实。如果对这一时期的绘画多看看,就不会只拿宋画的写实和文艺复兴比年代。更多的感受会变为: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中世纪基督教风格的转型,以及文艺复兴的“复兴”vs相对连续的中国绘画发展。

另外作为张大千黑也想吐槽几句,但还是算了,倾向性太强。总之嘉宾最后说的对,多看展。艺术在作品中,看的越多,各种解读才有意义。
罗素质
:
感谢耐心详细的留言。全球化的视角下,中国艺术史本来就是一个近世重新建立的学科。事实上,它在建立过程中也在大量吸收经济史、社会史和考古发现的成果。就我了解的情况而言,很多学者的感受恰恰认为目前艺术史学科对艺术以外的东西研究过多,而对艺术本身研究过少。不过研究和科普毕竟是两个层面的事。就像您说的,多看艺术品本身是第一位的。了解各种研究和解读都在第二位。 至于张大千,见仁见智,我个人蛮喜欢。
存在之城
存在之城
2021.12.30
每期质量都棒棒滴!谢谢!
罗素质
:
感谢收听
ewoyiue
ewoyiue
2021.12.30
芜湖,现场听了再来听一遍播客
罗素质
:
真是不错呀
萨宁
萨宁
2022.4.08
28:46 京巴狗外国好像现在养的好多,国内还越来越少了感觉...
罗素质
:
还真是,现在小区里很少看到
Merlin1996
Merlin1996
2022.1.09
1:07:25 这期干货太多了 撒花
罗素质
:
谢谢收听
春生茶
春生茶
2022.1.06
想到敦煌的历史就有点心碎
罗素质
:
找机会专门聊一期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