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问题是:
现在越来越多人投入到“身心灵”的课程和训练之中,任何问题都能用一个笼统的“爱”来回答。这些课程的高频词汇(当下、扩张、富足......)似乎是对当代人焦虑来源的精准打击,因此我身边一些朋友接触这些课程之后,情绪状态的确更加平和稳定。
但一些事情让我感受到了“身心灵”的狡猾和危险。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在接触了财富相关的身心灵课程之后,办了很多信用卡,并购入了大量奢侈品。在提出我的担忧后,朋友回应:信用卡是宇宙爸爸的爱,是宇宙爸爸给他的天使投资。同时他这么做是为了要无限地扩张,尽情地探索,无限地感受爱、丰盛、喜悦的扩大。
再如面临具体的选择时,朋友会说:“好好宠你内心的小孩,他会告诉你答案的。”“不要用脑子想,要用身体去感受,答案就在你心中。”
我看了一些身心灵课程后,总结出朋友的中心思想大概是“只有感受过有钱人的生活,才具备财富的想象力和获取财富的可能。”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想象力法则的另一种阐释。这样的话无论怎么提问都能给出同一个回答,在我看来就如诡辩一般。但我却无法说清楚具体的问题或者是潜在的危险,想听听李老师的看法。
节目里提到的一些文章:
两个例子:可以看看文章,再看看评论区
- 《众神归位:醒醒,你该回来头等舱了》mp.weixin.qq.com
- 《宇宙法则:打压自己就收缩,给爱就无限扩张》mp.weixin.qq.com
几篇论文:
- 《Effects of mindful-attention and compassion meditation training on amygdala response to emotional stimuli in an ordinary, non-meditative state》
- 《Split brain: divided perception but undivided consciousness》
- 《Interaction in isolation: 50 years of insights from split-brain research》
今天的内容是:
1 为什么要讲这个看上去翻电听众不会相信的东西,冥想的亲缘性观念
2 冥想:一种高度精英化的狂想体系
3 关于冥想:从“放松解压”到“所想即所得”的连续逻辑
5 关于两个关键主张的辨析
A 心智决定一切
B 人有多重意识
这期节目如果对维特根斯坦更熟悉的人,应该会更容易理解。
如果你要提问请将问题邮件发到 ask@flipradio.club 非常感谢提问!
1. 博客里批判的冥想和心身灵课程行为是国内这十年非常流行的现象,尤其在比较富裕的发达城市。人有钱了容易空虚,尤其是一些暴发户,无法管理突然来的财富,就只能花钱去上课,逻辑类似知识付费,以为付费了,知识就能掌握了,以为付费了心身灵课程,不去实践,就能解决心理问题。
2. 禅修(冥想也是一种称呼)是佛陀发现的一种解脱肉身之苦的方法(这些课程在印度缅甸是完全免费的),可其中一些被国内很多课程包装成高消费的心灵马杀鸡,报团取暖的课程。因为费用的门槛,几千三四天到几十万一个疗程,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这个市场如此之大?这么多人有这样的需求? 即便大概率交了智商税,封掉了那么多类似课程,可就是灭不完?美国七八十年代起也有这股风潮,现在发达的区域依然流行。
3. 说到科学性,禅修内观有个关键字是“观察”,如实观察当下的感受,这个是从生理层面来说的,举例(你跟一个观点向左的人起冲突),不管你的言语里有没有“评断”,心里有评断那刻就有了感受,感受之后的行为反应是言语上刻薄别人或心里瞧不上别人,禅修的方法教你那刻只是观察感受(即便很难做到),因为感受是变化的(无常),对感受起反应是生理本能,普通动物马上就反击(一些人也如此),人可以经过不断练习,慢慢进步(例如不那么快的反击,报复),要说超越是长期一辈子的,缅甸泰国印度很多人本身是文盲,一辈子没有机会识字读书(读哲学更是高门槛),但禅修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所有的困境。
4. 博客里批判的大部分我都认同,如果冥想是博客里举例的那些,很多心身灵课程都是一些很“厉害”的高知(他们读书并不少)在印度学了点东西,类似奥修那套,把这些再包装成更符合当代中国精英们更喜欢的样子,课堂上让他们爽,课程设计者非常懂得挑拨人心和安慰人心。费用即便门槛很高,有套餐几十万的,预约制,慢慢的变成了“精神领域”的EMBA(听上去比直接勾兑商业价值高级一些),他们交换资源,虽然花了几十万学费,最后交换的资源可比这个学费多。
5. 说起禅修冥想,公众人物里,梁文道是既读书又“实修”的,可他似乎从来不在公众节目里展开讲过,因为强调实修的内观禅修,是要通过冥想这种方式锻炼行为,用行为实践去超越人的动物性里很难的部分。靠说或文字游戏,说不通,一旦说,马上就被别人反手定义为“嘴炮”。
6. 完全同意很多人的冥想行为,就如很多人读哲学却从不实践一样,他们从更多是获取快感,跟相对普通的吃喝性,刷短视频玩游戏相比,是“高级的”,高级的方式获取快感,也很容易自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