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凤毛麟角?乌托邦?看见真实的素质教育现场问题青年

50. 凤毛麟角?乌托邦?看见真实的素质教育现场

74分钟 ·
播放数26215
·
评论数157

我们与《真实生长》的导演张琳、探月学院的老师竹飞一起聊了聊他们亲历的素质教育现场,和他们共同探讨了对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或者没有经历素质教育的大多数人而言,这些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有什么意义?我们能从中借鉴到什么?

【本期问题青年】

张琳 | 「真实生长」纪录片导演

曹竹飞|「探月学院」老师

小曾|「青年志」编辑

【本期主播】

Lisa | 「问题青年」主播

【本期介绍】

在当下,主流教育正在生产一波又一波非常焦虑的年轻人。他们中即使是比较成功的,也经常会面临两种批评或自嘲:一方面,这些年轻人仍然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旨趣以及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另一方面,这些年轻人更多是利己的,缺乏独立的判断和思考。许多主流教育出身的人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在这种迷茫和挣扎中摸索度过。

与此同时,随着北大附中王铮校长被免职,一种看似在培养着截然不同的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再度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在北大附中定制帆布袋上,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培养出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够热忱服务于社会,并在其中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今年2月,纪录片《真实生长》上线。这部纪录片从十一年前开始,记录了三个亲历北京十一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孩子的故事。无论是从片中的十一学校,还是这几年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学校中,我们都能发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关怀社会、探索自我的能力往往贯穿于它们的课前、课堂以及课后。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真实生长》纪录片的导演张琳和高中段创新教育项目「探月学院」的老师曹竹飞和我们一起聊了聊他们亲历的素质教育改革现场。

【收听指北】

07:05 素质教育是如何区别于主流教育,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关怀社会的?

13:05 纯粹的知识可能是“没用”的,也并没有那么重要

17:33 在素质教育的学校中,学生们是怎么参与到校园事务中去的?

20:55 食堂饭菜、清洁阿姨、社会事件...学生们都在关心什么议题?

25:35 “试卷和课纲知识之外的学习,也是学习”

29:18 “学校会强制要求一段时间,不能做任何跟学习有关的事”

30:13 在新的教育模式中,每个人都能被当作人去看,去表达“我是谁”

36:36 素质教育带给了“考一代”们怎样的反思?

39:11 “素质教育和社会是脱节的”,这种批评成立吗?

42:03 “脱节之后,我的教育却让我能对自己更加宽容”

47:05 到底谁在定义普通人?什么又是不普通?

50:12 “好孩子”“好学校”在当下是一个终点,但其实那才是问题开始的起点

50:39 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是断层的吗?是一种乌托邦吗?

59:52 “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勇气、有行动力地面对泡泡外真实的世界”

71:36 抛掉二元对立,让教育呈现更多的真实

【嘉宾相关介绍】

《真实生长》是一部记录了三位主人公从高一到大四毕业的8年时间内,他们学习、社会、人生选择的纪录片。它从另一种角度记录下了十一学校的素质教育改革现场。

「探月学院」是一个高中段的创新教育项目,致力于培养「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本期音乐】

坂本龍一 - Ieta

坂本龍一,Oneohtrix Point Never - andata (Oneohtrix Point Never Remix)

【后期制作】Unico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你还可以在小宇宙APP、喜马拉雅、苹果播客、网易云音乐、QQ音乐收听我们的节目,或者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年志Youthology」关注我们,与我们取得联系。

如果感兴趣与我们互动,欢迎添加小助手「olo鸡」的微信:qingnianzhi04,加入我们的读者群。

展开Show Notes
李颐Lisa
李颐Lisa
2022.4.29
置顶
本期文字稿在“青年志Youthology”公众号上可见。https://mp.weixin.qq.com/s/pGVqr_hFt83qb2el9cGClw
炎垚鑫:找不到呢~急急急~
李颐Lisa
:
公众号被… 目前搜不到了。可能得复制链接在浏览器打开。
Leah_L
Leah_L
2022.4.22
高中英语老师,之前有到大城市教学的经验。回来之后,每周都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告诉我们高考之外有很多条路,就算是很普通的大学,都要去上学,一定要走出去这个落后的地方。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很感谢当初她在我心中埋下的这些种子。
Ed1201:真好
圣光抛弃了梨
:
遇到一个好老师真的是受益一生的事!
4条回复
getabook
getabook
2022.4.27
33:22 其实对于现在的很多大学生来说,并没有从高中逃离,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在朝着考研保研直博的独木桥,按照高中那种消耗自己的老方法试图去走到所有人前面。而且大学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看见的是无穷无尽的竞赛,没完没了的通知要去完成,为了综测分要参加学校举办的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很多人都是∠45躺平,想摆烂又不敢,想往前又太难。大学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吗?多了。我们有那个能力吗?没有。我们没有在以前学习到怎么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休闲社交,怎样在老师对我们放手的时候自我管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能力我们要用大学来学会,可接下来我们就马上要步入社会。需求突然又改变了,我们只能手足无措。
getabook:就我个人而言,读书好像就是我的乌托邦。从小时候就很喜欢看书,在村里上学的时候,从杂志到报纸到姐姐上高中发的超厚的选读课本,我都会看,来者不拒。但是在有一次老师和家长聊天的时候,妈妈告诉老师我喜欢看闲书。星期一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看的什么书,我当时实际上是很无措的,就告诉了老师,其实都是很普通的科普性书籍,但是老师听完之后还是和我说,少看闲书,好好学习。但我还是喜欢看书,它让我明白了世界有多精彩,又有多极端。直到后来我慢慢地自己想到很多东西,越看书我就越感到无助,我懂了很多,但是更多的是未知。
Doffin不是喵:我也是这种感觉。
3条回复
Zzzzzzzzzyn
Zzzzzzzzzyn
2022.4.22
作为十一学校的毕业生,其实进入大学以来经历了不小的落差,也一直在思考十一留给了我什么,感谢这期帮我厘清了更多东西:对于身边与社会事务的关心、思考与参与,那些“无用”的课程、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对我的塑造,与对学习的所谓内驱力……作为问题青年的老听众也十分感谢这期及时的节目,让身处封校中的我稍稍抽离…
圣光抛弃了梨
:
去勇敢面对和做出行动吧!(套用了节目中竹飞老师的话
孤鸿影:
教育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社会问题。我更想知道那些素质教育的“失败者”(没有在“素质”之外完成社会对“成功”的要求)在这个蒙昧压过理性、威权压过自由的社会里又要如何自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素质教育只是独占“名校”资源的中上层家庭的奢侈品吗?素质教育是不是“公平”的教育?
小智慧大聪明:是的,素质教育的高投入注定是很多家庭的遥不可及
HD234779z
HD234779z
2022.4.22
但是十一学校这套体系需要老师和学生本身的资源和能力是比较高的;想要推广开的话有挺大的难度吧。
monsieurX:好房子就是给有钱人住的,只谈素质不谈阶层,是故意的忽略还是不愿触及。
一个老盆友:谈了很可能节目就没了,也算是可以理解吧。
“泡泡”也许并不是高考,而是学生时代坚信的,比如正义、公平、自由…走出校园,才发现原来不是必然的
很棒的一期!
传统教育的问题在于将考试高分、好成绩、考个好大学作为了人生终极目的,忽略了其作为手段的意义和在这目的之外的广阔人生。带来的结果就是在达成目的后的空虚,因为前方暂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等待他去完成,同时传统的教育方式把一切事物都拆分成了具体可执行步骤,带给个体一种只要在每个步骤里做到最好,那结果一定就是好的的固化思想,个体就像执行任务的工具,忘记了思考或许还有其他的方式和其他的终点,甚至不需要终点
小白_3Dzg:真的很赞同,上了大学之后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不知道自己以后能干什么,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今天产热了吗:珍惜当下吧 人生在于体验 向内探索 大学学了什么不是那么重要 在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终生学习认知
听完之后只感到莫大的悲切,看看中国大部分高中与北京的顶尖高中对比,差别不可谓不大。
这个世界永远会有阶级,永远没有公平,在上者永远需要下位者来陪衬,一些人除了对自己负责之外无路可选,而一部分人注定是牺牲品。
HD970064e
HD970064e
2022.4.28
33:08 这期的观点就很有趣,主播们都身处啥样的阶级,家庭教育会让他们天然的不把清洁工门卫当人看。我们绝大多数的人,父母不就可能从事一份快递员门卫夜宵摊主之类的工作吗。可以说这种视角是整个中文播客界的通病,视角太高了,精英到不行,他们离东京纽约甚至乌克兰很近,离邯郸宝鸡宿州南阳宜宾黄冈赣州娄底安顺阳泉很远。这样的教育,功利性也是很强的只不过是迎合另一套标准
山下郭:同意,有的人适合考试,有的人不适合
annea
annea
2022.4.27
我可能是生长在素质教育里的幸运者吧…在外国语高中生长,幸运躲过了中考高考,经历直升和保送,不是死读书的发展,也参加了很多活动,比如说组了乐队、参与了模联…但可惜的是我到现在,大四,考研复试被刷…依然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成为了大多数的普通人,可能看起来可悲,但我自己挺乐观的,至少我还在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哈哈哈
听到开场铃声吓得一激灵
23:51 作为一个老师,我教的是美术,但好处是我可以在课上跟学生聊一些与课堂无关的社会议题,但我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引导孩子思考,而是初三的孩子甚至都不愿意思考,一单聊到这些话题或者想要引导他们讨论,最后他们就会以一句:关我什么事结束,一旦问到他们将来想做什么,回答都是赚钱。所以大多数有教育理想的老师遇到的问题不是如何引导,而是如何让一些深受功利教育和只是填鸭的孩子有探索这个世界的兴趣。
爱喝水爱吃核桃:是不是因为先解决钱的问题,才能有精力去找那个不功利的工作、生活
Florasflora
Florasflora
2022.4.22
41:59 但教育和农业或者园艺一样,就是高度人工化的过程,即使是素质教育也充满着人为的设计。我觉得关键是价值取向需要多样化。里面提到有一个45分钟的新闻时间,就是不允许学习,这是不是一种强制性的干预呢?如果有学生没有跟上白天的课程就是想利用这段时间来复习呢?以一种价值取向取代另一种,其中不也隐含着很强的价值判断吗?当然我们就是要进行价值判断的,但这种判断的选择权在这个强制看新闻的例子里显然被越俎代庖了。
圣光抛弃了梨
:
是的,学生应该有选择做和不做的权利,所以小曾后面也有讲,自己的学校很像是当时公立学校硬搬的一套“素质教育”模版,存在很多“水土不服”的地方。在有关北大附中的讨论中,也有很多言论到学生没有选择“不做“的权利。但同时也有毕业生提出,这可能是当下应试主流教育的环境下,为了去推动改革而不得不“激进”地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还是像曹老师在最后所说,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不断去打破二元的教育理念。
Blackni:想具体问一下二元教育理念是指什么?
3条回复
如果高中时没有人告诉过你外面的世界很丰富,就会被困扰在井里,你的目标仿佛只有上个好大学,一旦到了大学就无法在更大更复杂的井里融合,就是所谓的接不上轨。这带来的是更多对自己质疑的声音,接着就是精神压力。在井里困过就会更想出逃,去探索这个世界上真实的自我,在经历无数挣扎过后才终于体会到真正活着的感觉,这种感觉更像是一种重生,只是来的比别人晚。
很羡慕别人能从小就被普及到世界最真实的样子,这样才会有自己独自生长的模样。虽然很讨厌现在的应试教育,但在国内来说真的无法改变,如果遇不到伯乐 那要做的就是主动提高自己的眼界叭
Kokivahere
Kokivahere
2022.4.22
想到了《死亡诗社》里那位老师
monsieurX
monsieurX
2022.4.27
第一,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怎么过好这一生。教育的很多问题是学校里和社会并不匹配。第二,素质更存在于逆境。不要在一帆风顺时当菩萨,在逆境时候变回普通人。上海抗疫暴露的一些问题,说明城市的素质,是有前提条件的。人亦然。
HD234779z
HD234779z
2022.4.22
过去的教育总是把学生当作工具,灌输的理念总是不断的再完成某个统一而既定的目标。当下我们期待更多元的表达和塑造,其实不光是从学校的素质教育入手,家庭教育也应该承担起一些责任。
圣光抛弃了梨
:
是的,焦虑的孩子背后是焦虑的父母
vin_pZ3G
vin_pZ3G
2022.4.27
其实处于我们国家现在的大环境,应试教育是必经的流程,用成绩筛选一部分人是相对公平的了,甚至可以说,接受应试教育是接受素质教育的入场券。不可否认的是有少数个体确实在年纪尚轻的时候就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但很大一部分人其实还没有形成太完备的世界观,都是觉得“因为大家都做,我也做”,那么这个时候由这种应试教育来规范价值观,为素质教育做必要的知识储备是很有必要的,也是一个可以有帕累托改进的选项了
野言野语
野言野语
2022.4.27
27:00 27:0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Rulili
Rulili
2022.4.27
我感觉这个学校比很多大学都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