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京沪双城记:“铜锅涮肉”和“鸳鸯锅”的对话 | 食日谈 Vol.05食日谈

疫情下的京沪双城记:“铜锅涮肉”和“鸳鸯锅”的对话 | 食日谈 Vol.05

42分钟 ·
播放数307
·
评论数1

节目介绍:

2022年春天,上海这座庞大、美好的城市因为疫情的原因陷入停摆,将上海以黄浦江为界分两浦东、浦西区分管理,也被大家称为“沪式鸳鸯封”。而一个月后,北京也因为城中心东、西城被周边需要封控的城区包围,获得了“京式铜锅封”的名号。

这期节目中,食通社的两位北京市民请来了两位上海市民朋友,在线上聊一聊上海这两个月来疫情居家的真实情况:比如每天吃什么,周期式的焦虑如何平复,给北京及其他地方的朋友的囤货建议等等。而北京正在经历管控和做好被管控准备的两位食通社同事也谈了上海封控对她们的影响,以及自己遭遇封控后的生活日常和心态变化。

聊到最后,这四位年轻人虽然都经历了愤怒、沮丧、焦虑、无奈,但也因为隔离在家,更加明白什么才是生活的必需品,并且在两周到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掌握了新技能,习得了新的好习惯。

在京沪两地疫情出现拐点,大家似乎都看到了解封的曙光之际,重新回顾这段生活,不仅让我们更加体会到自由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

申必人/ Wayne:申必人,前广告人,现街溜子,疫情期间变成了居家鲁滨逊。

二嗲萌tata:住在上海浦东的自由职业广告人,有一只叫“富贵”的猫。

#本期主播

晓晶:来自食通社,从小任何节气都被喂食饺子的北方人。

小超:食通社项目官员。在断舍离和囤积的路上曲折前行,在此过程中练就了忽好忽坏的厨艺。


时间轴

3:03 被封控的人吃什么:没有节奏的物资供给:像做项目管理一样管理冷冻的肉、油盐酱醋和时不时出现的新鲜蔬菜

6:32 北京的封控生活:虽然看过听过,有心理准备,真正需要隔离时依然很焦虑

9:56 疫情中能从城市周边的农场买菜吗?郊区卖菜需要保供资格证和通行证,城区想买菜不知道如何获得农场信息

13:21 没想到居家做饭油盐酱醋用得那么快:发的萝卜太大,想腌个酱菜,发现盐和醋才是奢侈品

14:58 居家口味大改变:从“轻食”到“红烧”,从偶尔放松到治愈郁闷

16:43 隔离使人技能爆发:自制爆米花和酸面包,但没人一起吃还是少点滋味

18:55 疫情还赋予曾经拥有精细菜市场的上海人“杀鱼杀鸡”和“庖丁解猪”的新必杀技

24:54 “《断舍离》这本书可以撕掉了!掼特了!”的上海话现场演绎,我们会因此变成新一代囤积狂吗?上海朋友们说反而不会!但因为知道了什么是生活必需品,解封后打算把高价衣服都卖掉。

28:27 疫情期间的健身:掉肌肉和长肥肉,以及“为什么不要焦虑,索性放过自己”的学院派解释

30:46 疫情的特殊生活其实部分治好了我的拖延、焦虑和抑郁。

37:20现状和期待:有人等待领取出门证,有人等来更严的管控,北京同事轮流被管控

tata的冰箱。做到库存动态管理并不容易。

tata在隔离期间掌握了杀鱼、切鸡等新技能。

tata说,目前还没有厌倦居家做菜。

努力用零散食材拼起来的汉堡,以及一起居家的名叫“富贵”的猫。

申必人的健身系简餐:怀着对出门的期待,他觉得自己该减肥了

封控期间,北京社区发放的蔬菜包。

冰箱里有养了一段时间的酵种,小超第一次挑战酸面包

这么大的面包吃不完,小超很希望可以带到办公室和同事一起分享。

小超用爆粒玉米做了一锅爆米花。

附录:


创作团队:

节目片头、片尾:岜农

策划/制作:晓晶

封面创作:万琳

图片:申必人、tata、小超

关于「食日谈」

听众群:添加「食通社」小助手(微信号:foodthinkcn),加入听众讨论群:

联络邮箱:xiaojing@foodthink.cn

展开Show Notes
绿野Eco
绿野Eco
2022.5.29
谢谢主播和嘉宾们的分享!除了对防疫人员表示感谢,和对阳性患者及疫情下受苦受难的人们的不幸遭遇感到同情,疫情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处理与食物关系,让我们发现忙碌的生活里忽视的幸福,也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和身边的人及环境的关系,一个新词“疫情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