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51 | 我们的语言在变得贫乏吗?聊聊「语言幼稚化」 feat.早见各站停车 | Local FM

JC51 | 我们的语言在变得贫乏吗?聊聊「语言幼稚化」 feat.早见

74分钟 ·
播放数12663
·
评论数186

语言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社会现实的切入点,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经验,也是社会思想现状的直接反映。我们阅读、聆听,我们言说自我,也在被言说,语言即我们世界的边界。疫情时代以来,语言经历了持续不断的语汇增殖,从医疗卫生、防疫政策,到社会心理、世界局势各个领域,新词汇都层出不穷,我们不得已浸泡在一个语词不断衍义的空间中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早见Hayami,一位谨慎的语言使用者,一起来感受她对语言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将着眼于一个近来备受瞩目的语言现象,我们把它暂且称之为“语言低幼化”(或者“幼稚化”)。这些幼稚化的语词围绕疫情生活的中心,逐渐散开到方方面面。从上述问题意识入手,我们谈谈对于当下一些语言现象(防疫用语,饭圈用语泛化,互联网口号等)的思考;并且以前段时间热议的《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为例,辨析相关的争议,审视我们的语言。我们在使用语言时,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语言本身。

欢迎大家在爱发电上支持我们❤️

| 说话的人

早见Hayami:产品经理,自由撰稿人(播客:余生皆假期,公众号:Hayami,微博:@早见Hayami)

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语言经验与现状

03:55 疫情新时代,新的语言经验

10:17 换一种语言,才能表达愤怒的情绪?

14:06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反抗现实吗?如何反抗?

24:19 “大厂用语”背后的权力逻辑:“毕业”模糊了劳资权责关系

32:04 从亲密关系中的“低幼化称呼”看主客体的意向性

Part2.从现象到分析

42:13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与电影《降临》:语言能够塑造思维吗?

49:28 中文大约的确是死了,但死因你找对了吗?

56:30 从输出的角度重新思考信息碎片化:找回写“豆腐块”的能力

63:04 做“语言发生学”的考察,追溯语言现象的成因

67:43 语词的增加≠语用的丰富,概念的层次感变得均质化了(例如:怼)

70:20 对文学形象做口号化的道德批判,会让我们的理解力变得匮乏

|参考材料:

李厚辰:抵抗,不能只靠反对说“羊”和“大白”

关于低幼化的心理学机制澎湃文章:“抄作业”、“开卷考”:萌萌哒说法的背后,是一个低幼化的社会

王左中右:中文大约的确是死了

莫狄骁山房:中文就算死了,你也没找对死因

展开Show Notes
置顶
本期很荣幸邀请到了早见Hayami,一起来聊聊疫情时代的语言问题,聚焦那些幼稚化的词汇,以及背后的文化成因。
有哪些词汇,是你不理解也不愿使用的?你认为「中文已死」了吗?对语言,你又有着怎样的坚持与偏好?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分享!🥳

参考链接:
早见Hayami的播客《鱼生皆假期》
JC16 | 我们的中文还纯正吗?浅谈「欧化中文」现象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补充一篇访谈,讨论了语言低幼化与自净能力。来自新京报书评周刊:《网络流行语背后,我们的日常语言更贫乏了吗?》 https://www.douban.com/note/835610195
Rrrra:我不小心点了举报键怎么办😭😭😭对不起😭😭😭
4条回复
思考没有增加,但是结论增加了。
智慧没有变多,但是标签泛滥了。
蛋妞_各站停车FM
:
说的太好了
ScarlettS
ScarlettS
2022.7.08
特别记得之前“阿中哥哥”这个称呼,当时某外媒给翻译成“Big Brother China”,简直太妙了,挑不出毛病又讽刺拉满
蛋妞_各站停车FM
:
谢谢你举了我们节目里不太方便说的例子
3013:准确👍
3条回复
常可樂
常可樂
2022.6.28
33:10 作为男生,我是特别反感“哄”女生的,一方面是播客里讲的一种地位上的差别,是种不平等的沟通;另一方面,哄本就有欺骗的意思,不管是所谓的善意还是故意。这种不真实,让我也很难做出“哄”这种行为。不能就事论事,是很耗心力的。
蛋妞_各站停车FM
:
对的,哄人就是很临时性的,也没法变成有效沟通
小橘子3223:对,还有在抖音或者小红书都会有这样子的文案,里面内容是说一个男生很宠女朋友,就像是宠女儿,然后他们说男生是“女儿奴”。可是“奴”本来就是贬义词,而且女朋友也不等于女儿
4条回复
三简
三简
2022.6.26
我觉得“怼”其实是个非常妙的词。像“批评”、“批判”比较书面,“骂”又说起来不太得劲,而“duǐ”从发音上就很有感觉,更能表现出那种针锋相对绝不让步的意思,我喜欢用“怼”,因为它更口语化,而且很多时候更贴近我想表达的感情。其实我觉得方言词汇进入普通话不是一件坏事,普通话规整且偏书面化,很多口语很难用普通话表达,而各地的方言里,有许多在发音上和传情达意上更有趣也更准确的词汇。
蛋妞_各站停车FM
:
我们完全赞成方言词引入的,可参考以前的一期: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950bb94b1c3b8d0f267855?s=eyJ1IjogIjYwMDJkNzIyZTBmNWU3MjNiYmFhYjI3MCJ9 问题是大量用“怼”可能挤占了其它词汇的空间,使得语义非常含混,比如有人说“我不敢怼老板”,可能只是想表达“我不敢和老板提意见,或不敢拒绝老板”。我们引入怼表达针锋相对的意味,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在并没有如此针锋相对的时候使用,会产生各种误会。比如讲“老师每天都怼我”,这种情况感觉像这个老师有失职业道德给学生穿小鞋,但实际可能只是提醒、批评、警告、说、讲等等。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词汇是有丰富的层次和轻重阶梯的。但现在我们大量语言输入场景是通过长短视频、直播等等媒介,势必导致单一流行词汇会在短时间内反复听到,这就很容易造成词汇贫瘠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虽然但是,「怼」这个字在现代汉语字典里的发音是「duì」😂不过看现在这个深入人心的程度,字典估计也快得改了吧
3条回复
冰洁柠
冰洁柠
2022.6.25
中文舆论场的问题不少,但那些讨论中文已死的文章水平也挺低的
肯定有人要说“简中”和“繁中”的问题,比如“简中死了但繁中还活着”啦,或者批判这背后的舆论环境以及导致此种舆论环境的成因啦。不过我觉得对语言的警惕是跨越意识形态的,谁说简中就不能好好说话?如果用简中都不会好好说话,换了繁中难道就可以了吗?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自由地乱说,和被规训的乱说,都是谨慎的语言使用者所拒绝的👍
紅茶花伝:好好说话,说人话
3条回复
kayiskay
kayiskay
2022.6.25
太喜欢你们播客了,选题好好,又有深度
宫阁的456
宫阁的456
2022.6.26
感觉键盘的使用提示我们大量同音字词,也是造词的很大一个原因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输入法功不可没
蛋妞_各站停车FM
:
对的,弹幕大量都是这些,还有就是语音识别出错的字幕
mayriot
mayriot
2022.6.26
10:03 话语即权力。hayami的女性视角的介入很棒!
小李_N9go
小李_N9go
2022.9.06
真的,同时幼稚化语言把人本来可以拥有的复杂细腻的感受,一下子大颗粒化了。就好像娱乐星座把人分成12中类型,mbti把人分成16种类型一样懒惰,一种忽略自身复杂性的懒惰
从“怼”这个表达的广泛应用我反而看到了中文强大的创造力,以及中文使用者对于语言的挖掘的激情。我觉得它首先是一种凝练的概括性更强的表达,这一个字包含了“反驳”这种观点上的反对,也包含了“愤怒”这种对于观点的情绪,但它又不同于谴责这种严肃性和正式性的强烈的驳斥,甚至能够形容出动作的“有点不顾忌后果”。不管是骂,批评,反驳,谴责,抨击,侮辱等等词汇都无法替换怼这个词在众多应用场景下的精准性和泛用性。所以对于有的观点说“大多数人想不到一个很好的替换词语说明我们语言使用能力的下降”,我觉得这恰恰说明了我们的语言还不够完善,需要发明一个新词才能精妙地表达。
从发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文的活力。为什么能够表达怼的意思的词以前没有被广泛的应用?我觉得怼这个词可以(但不限于)适用于下对上的这种逆转权力结构的反驳,而至少到今日,语言由统治阶级进行规范,由文化和社会结构进行修正,传播和抑制,在正统的表达空间和批评语境下,怼这种“大逆不道”的表达是会被抑制的。所以“怼”这个词的应用,甚至在一些官方的宣传场合的应用,恰恰反应出社会结构的变化。我们的语言规范不再由正统来全盘把控,自下而上的创造也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及肯定。伊藤发现无法用日语骂强奸她的人看出了日本对于女性表达的抑制以及对于女性人格的矮化和驯服,我们也需要看到所谓正统的表达在强调其正确性和严肃性的同时掩盖了哪些权力结构的压迫和对于大众表达和诉求的轻视和剥夺。
目前中文已死有一部分观点是批评语言运用的不规范和滥用。我觉得要区分问题出在语言还是语言的应用,尽管这两者有时密不可分。批评某些语言的运用习惯不代表要反驳新词的创造,而且更要警惕对于网络词汇低人一等的偏见。不过一个新的表达出现初期势必是缺少规范性的,每个人对于该词的正确用法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在创造初期去苛责其规范性,不给大众达成对于这个词汇表达的共识的时间和机会势必会扼制语言的创造力。也有观点表达了对于新词过度泛化替代了能够表达其他意思的旧词的使用的担忧,我认为在一次试验中,在各种领域进行语言的尝试是不可避免的,但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大众的论证,过度泛化的现象也会随着时间而消退。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感谢长评。语言的规范性与其说是律人,不如说更像律己(事实上大多数价值判断都只能律己)。尽管有相应的语言文字出版规范,但一个人非要由着性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倒也拦不住他。在各种语言尝试中,认清自己的语言偏好,形成自己的语言观念,问心无愧,交由时间沉淀吧。
蛋妞_各站停车FM
:
谢谢长评。我不反对“怼”的使用,反而非常欢迎,需要警惕的是,任何情况下都用这个词,导致语义的混乱。而且节目中说的,是我自我反思的一种途径,至于是不是规范这个我没有考虑过。下面这段是给其它听友的回复,我觉得也同样适用于你的评论: 我们完全赞成方言词引入的,可参考以前的一期: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0950bb94b1c3b8d0f267855?s=eyJ1IjogIjYwMDJkNzIyZTBmNWU3MjNiYmFhYjI3MCJ9 问题是大量用“怼”可能挤占了其它词汇的空间,使得语义非常含混,比如有人说“我不敢怼老板”,可能只是想表达“我不敢和老板提意见,或不敢拒绝老板”。我们引入怼表达针锋相对的意味,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在并没有如此针锋相对的时候使用,会产生各种误会。比如讲“老师每天都怼我”,这种情况感觉像这个老师有失职业道德给学生穿小鞋,但实际可能只是提醒、批评、警告、说、讲等等。 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词汇是有丰富的层次和轻重阶梯的。但现在我们大量语言输入场景是通过长短视频、直播等等媒介,势必导致单一流行词汇会在短时间内反复听到,这就很容易造成词汇贫瘠
6条回复
狗策
狗策
2022.6.27
至少个人觉得,对于批评要审慎,我觉得你们对于白瘦幼,宝宝等用语背后的解读有些过度了,认为你们用一种主观(当然如果是根据一些相关研究做出的结论我收回以上言论)来让整个逻辑的延伸变得合理这样的做法并不具有说服力,甚至有些过度解读和曲解
狗策:另外,我不认为举例是一种有效的证明手段,统计和具有普遍可证伪的研究才是
蛋妞_各站停车FM
:
我作为主播,对于嘉宾这样的看法也持保留意见,确实存在过度泛化的可能性,类似“宝贝”的昵称用法其实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因为这部分是录制时临场增加的,我们也没办法继续辨析下去
6条回复
一个老达
一个老达
2022.6.25
虽然但是,大白这个词来自超能力战队,不是漫威的产物😂
然后君子:超能陆战队它真的是漫威的,原作漫画就是漫威的
HD648303s
HD648303s
2022.6.25
哇 这期好有趣
没有情
没有情
2022.7.02
最后说到重点了,一些流行词其实减少了表达的多元化,大家会选择用简单粗暴的词语去表达,也许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但是减少了个体的多样性特点。
壹壹鹅
壹壹鹅
2022.7.01
我之前意识到语言的幼稚化和标签化,是有次同学在讲他朋友和女友的狗血故事,末了他说:这种就是你们女生说的渣男吧。突然我就感觉到这个词很无力,很泛化,甚至娱乐化,小到没说晚安,大到出轨杀人,都可以用“渣”来一言以蔽之,很多时候也成了女生自己调侃对象的形容词,大大弱化了本该有的道德谴责感。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这种时候就问问对方:你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展开讲一下?(当然如果对方令人讨厌就算了
Daniel声音好好听哈哈啊哈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我也觉得🥺
山有木兮_:你也很好听☺️
3条回复
可以很慢
可以很慢
2022.6.26
毕业还有总感觉是:学生总得要毕业,有种你离开是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asdfUfFE
asdfUfFE
2022.6.26
的地得的区分毫无必要。而且这正是之前说的欧化现象。中国历史上没有这种用法。文言文中根本没这种虚词。古代白话文,唐代出现了“底”,宋代“底、地”混用,比如活泼泼底。一直到红楼梦,“的、地”都是混用的。到了五四,邯郸学步,才试图学西方,参照西方语法用“的地”来区分定语、状语。

这是无意义的照搬。而当时的作家如鲁迅老舍等很多时间是“的地”混用。直到56年共党的教委才规定“的地得”的用法。即使这样,84年《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中又明确规定“的、地”二结构助词可以不加严格区分。

朝云暮雨,既无历史,又无道理。
蛋妞_各站停车FM
:
且不说古典白话小说中已经出现区分的地得的趋势了,以古说今才无意义,古今生活变了如此之多,语言结构复杂了这么多,怎能不变?五四本就是语言的探索期,被你“邯郸学步”一笔勾销,这种态度实在傲慢。其它观点,下面这个知乎回答已经足够反驳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494047/answer/827764138
小白兔砍大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多标点符号也不是中国历史有的,这些也去掉吧。
21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