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长 批 示丫把人分了四等!......
文 / 聂凡鼎
中国IP商学院 院长
【老聂聊IP】
第 3 季
《中国千古名流IP宇宙》
引言:这一季从个人IP的维度出发,洞察中国历史上那些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精神高度与情感浓度的人,通过对TA们所处的历史场景、社会环境、人生际遇、性格特点的梳理、解读,试图探索在今天和未来的语境下创新应用赋能全息生活的可能。
麒麟君子 X 麒麟才子 X 麒麟送子
【 麒 寶 】
麒 寶 带 你
思接千载 神交古人
打卡千古名流 重塑中国文旅
Hi all 我是鼎叔!欢迎来到【中国千古名流IP宇宙】第23期,上期是文比苏轼武比岳飞的超级猛人辛弃疾,今天是中国历史上躺的最最最平的大师庄子。
前戏部分①
【 爱咋咋地的模糊生平 】
诸子百家生平,很多说不清。今天推断,庄子大概是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左右,司马迁在《史记》里为庄子写传,一共就两百多字,开头是这样写的,说: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蒙在那儿呢?
一般理解是河南安徽北部一带,当时属宋国境内。今天很多抢庄子故里,比较靠谱的是安徽蒙城、河南商丘、河南兰考县。
今天我们推断,庄子应该是出生于一个下层贵族家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史书记载庄子年轻时:“其学无所不窥。”也就是说庄子是个杂家,啥书都看。这就反映出庄子家肯定不穷,因为先秦没发明纸和印刷术,竹帛成本很高,一部书的流传范围不会很广,能接触到这么多知识,不仅需要钱,更需要一定的身份地位。
今天我们读庄子发现他不是借钱就是钓鱼,就留下一个印象:觉得这哥们穷得不行了,但这应该是个假象。你想啊,操心一日三餐的人,未必有工夫写那么多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文章。打打鸟,钓钓鱼,很可能就是是生活方式,不见得是用来谋生的。兴致一来就把钓到的鱼都倒掉,如果是真饿着肚子的人,怎么可能?
史书里还记载,庄子临死的时候,他的学生想厚葬庄子,庄子没接受。这也从侧面说明,庄子既然有学生就应该有学费的收入,而且也有厚葬的经济条件。
大概在公元前344年庄子结识了一生最重要的朋友,就是惠施,不过从两人关系来看,叫杠友更准确。惠施热衷于跑官儿,混得不错,但也经常被庄子编排,杠友嘛。
不过庄子虽然编排兄弟,但自己也混进过公务员系统,做过漆园吏,相当于园林局局长,按理说这是一个闲差,但不知道为什么,庄子并不满意,干了几年就辞了。
辞职干什么呢?
还是那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跑到了楚国去旅游,结果在楚国旅游期间,正好赶上楚王计划出兵攻打越国,庄子就顺便当了次和平大使,劝说楚王要做一个爱好和平的好同志,楚王还听进去了,就放弃了发动战争的念头。
在楚国浪了一段时间,庄子就回家了,又过了几年老婆去世,庄子不但不难过,反而高高兴兴唱卡拉OK,又过了不长时间,庄子的好杠友惠施病故。据说庄子从此深瞑不言。开始过起了学术生活,没事儿就写写书,给学生们上上课,日子过得还是挺好。还经常和弟子们一起自驾游,去了不少地方,据说还到过赵国和赵惠文王喝过酒。
后来病逝时大约84岁,那时是绝对的高寿。
前戏部分②
【 那些噎死人不偿命的故事 】
濮水垂钓
据说庄子有一次在濮水边钓鱼,突然停下一辆小汽车,下来两个领导,恭恭敬敬的对庄子说,老庄,楚王派我们和你说一声,希望你能和我们一起回楚国,有个国务院总理的活儿想让你干干。庄子看了俩人一眼,一边继续钓鱼一边说:“国务院总理的事儿先放一边,有另外一事儿我问一问你们,你们从楚国来,我听说你们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结果你们大王把乌龟做成了标本,装在特别镶满珍宝的盒子里面供着,有没有这件事儿?”。这哥俩说,有这事儿。庄子又说,“那我再问一下你们俩,你们说从这乌龟的角度讲,是喜欢死后享受这种待遇被做成标本的待遇呢,还是宁可活着在烂泥巴里甩尾巴玩呢?”,这哥俩说,那还是选后者吧,好歹还活着嘛。庄子说,“这不就得了,我也想在烂泥巴里打滚儿,总理的事儿还是找别人吧”
鸱得腐鼠
说的是庄子的好杠友惠施当了魏国国务院总理。又一次庄子也去了魏国。搞得惠施很紧张,以为庄子是来和自己竞争上岗的,就下命令在魏国首都大梁城中搜捕庄子。结果庄子知道之后就主动找到惠施,给惠施讲了个故事,说,南方呀有种鸟,名字叫鹓鶵(yuān chú),从南海飞到北海,那么远的距离,一路上再累,不是五星级酒店也不住;再饿,不是米其林三星也绝对不吃;再渴,不是茅台五粮液也绝对不喝。这时候,旁边有只猫头鹰,只是抓了一只死老鼠,看见鹓鶵,就以为鹓鶵要和它抢死老鼠,心里很紧张,还威胁的咆哮声。你说,是不是很可笑?惠施听完惭愧的要死。
接着这个故事呢 ,再说个更爆裂的: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跑到秦国和秦王吹牛逼,结果吹得很成功,秦王就赏赐了他一百辆车。曹商很得意跑来个庄子炫耀,庄子说:“我听说秦王生病,能给背痈开刀排脓的,赏车一辆;能给痔疮吮脓舔血的,赏车五辆。原则是疗法越恶心人,赏车就越多。我估计你给秦王的痔疮没少舔吧,不然车子怎么多到这个地步?
濠梁之辩
这个故事非常有名,就是著名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件事儿。历来被看作是中国逻辑学的开端。说的是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鱼说:“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的,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啊。”
乍一听,这不就是抬杠嘛,纯属闲的蛋疼。但如果深究的话,其中的哲理非常深刻,牵扯到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这一点呢我先开个坑,等以后讲到老子的统一分析下。
最后呢,说说鼓盆而歌。
庄子晚年老婆去世,好杠友惠施听说后,就来吊唁。衣着肃穆面带悲悯,很严肃地进了庄子家的门。结果一眼就看见庄子正在棺材边高高兴兴的唱卡拉OK,而且很可能是已经喝多了,坐在地下两腿八字张开,看见惠施进来,也不招呼,接着唱歌。惠施实在看不下去了,冲上来关了音响,指着庄子就骂:“你丫太不是人了吧,你说你老婆跟你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就算你再看不上这黄脸婆,人死了你装也得装着哭两声儿吧,可你到好,在这儿唱歌,是人干的事儿吗?”,庄子瞅了一眼惠施,说:“你丫懂干屁,老婆从哪儿来的你知道吗?她没出生的时候,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不是。再早呢,不但不是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的生命。结果这个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今天虽然死亡,但她其实是回到了天地之间大自然的怀抱。你想啊,她现在相当于是从我们住的这间小房子,搬进了天地间这幢豪华大别墅。你说我能不欢送吗?”说完,庄子递给依然愣在那里的惠施一只麦克风,说,你丫想啥呢,嗨起来吧!
庄子有一本著作叫《齐物论》,这个故事非常能表现庄子万物一齐的生死观。事实上庄子对自己也是这样的,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学生们想用很多好东西给他陪葬。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万物都是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这么多?哪里还用着加上这些东西!”学生说:“我们恐怕乌鸦老鹰吃您的遗体。”庄子说:“我的尸体在地面上被老鹰吃,那在地下也会被蚂蚁吃,你们这是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太偏心了吧。”
前戏部分③
【 万世之神 】
今天了解庄子的,主要通过《庄子》一书,共六万五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总计三十三篇,不过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共五十二篇,十万言,可见传世之本不全。代表作主要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大多都是寓言故事,其实是挺好看的,当然很多学者研究,这些内容未必都是庄子写的,有一些可能是庄子学生委托庄子写的。不过我们认为《庄子》代表庄子的思想是没问题的。
那么,这是一种啥思想呢?
表面上看颇有一些躺平摆烂的犬儒主义味道,在这哥们眼里好像什么都不重要,比如荣华富贵不重要。因为庄子说,想荣华富贵就得当官,可当官第一风险太高,第二官场肮脏,第三约束太多,你说有啥意思?然后,仁义礼法不重要,因为第一,仁义礼法和人性冲突;第二,仁义礼法是胡折腾;第三、仁义礼法导致虚伪;第四、仁义礼法容易沦为统治工具。还有,努力学习也不重要,这个最有意思了,咱们中学语文学过庄子一句话,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听上去就是来提醒你抓紧时间认真学习的。但其实这句话是《庄子.养生主》里的,说全了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翻译一下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拿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这是很危险的。所以你每天还搞什么知识付费,找死啊你!
聪明智慧呢?也不重要。不过庄子的说法叫“去小知而大知明”。庸俗的理解就是有小聪明,花样百出的人成不了什么大事,杨康就比不了郭靖嘛。但其实呢,庄子还有更深刻的一个认知,就是他认为人类智慧在终极真理面前根本就是多余的。相反,绕过智慧,直接用心去面对大道,倒是可能的。
最后,美貌健康也不重要,庄子认为审美本来就不靠谱。他讲了个故事,原文叫:“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翻译一下就是说,毛嫱丽姬,是先秦时代公认的两大美女,可也就是人才这么看啊。要换个其他物种呢?说毛嫱在水边站着呢,一条鱼过来了,一抬头,“这什么人啊,怎么长这么恐怖,我躲远点罢。”“咕嘟咕嘟”,鱼沉底了。大雁从空中飞过,一低头看见丽姬,丑八卦呀,“扑通”,心脏病发作,它就掉下来了。这回知道了吧,沉鱼落雁其实不是形容美女的,而是站在鱼的立场形容丑八怪的哈!
那么,在庄子这儿什么是最重要的呢?那就是唯逍遥与调侃不可缺!简单讲就是游戏人间,用脱口秀的方式来消解这个世界一切主流价值。
庄子大体上把人分成了四等:
最低一等,就是世界上如你我一样的大多数人,被世俗价值观裹挟着过日子。这在庄子看来,是不可救药的傻逼。
略高一等的,是企图改变世俗价值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意见领袖知识大V一类,在当时就是儒家、墨家这些所谓的思想家。不过在庄子看来,这拨人比普通人强不到哪儿去,也是来添乱的,他们自己本来就傻逼,还逼迫别人和自己一样傻逼,你说得有多傻逼?
再高一等,就是鄙视世俗的价值观。但鄙视完了就完了,不多事。庄子把自己是搁在这个位置上的。
在庄子的哲学体系中 ,最高等的人是彻底无视世俗也不需要世俗(所谓“无待”)。站在他们的高度看,一切都是一样的,所谓“万物一齐”是也。我个人理解,能达到这个境界可能只有佛陀了,可惜那个时候佛教没传入中国,要不然的话庄子和佛陀哥俩估计能成为好基友。
说到这儿,有没有看出什么来?
对,表面上看庄子的思想确实有点犬儒主义意味,但如果我们究其本质的话,其实是有很深的哲学意味,因为它有宇宙观及认识论在里面的,和后来传入中国的佛教底层具有极大的互通性,只不过佛教在世俗层面体现出来的是规劝与压抑,庄子则崇尚一种自然主义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大自由。但无论是自然主义还是精神自由本质上还是一种“有待”,所以庄子认为自己还在修行的路上,还没达到最高境界,只不过在当时已经可以“藐视天下”了,而庄子又特边擅长用脱口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确实很酷很高级。这就为他在后世赢得了大量的粉丝,后来的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等,都是庄粉。而庄子的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艺术、宗教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庄子其人在后世还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把庄子封为“南华真人”,而这个“南华真人”也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作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宋徽宗时还封庄子为“微妙元通真君”,从唐朝之后,《庄子》一书就被称为《南华真经》。
未完……
完整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老聂聊IP】查看,感谢理解。
PS:关于文旅IP、个人IP、品牌IP的咨询合作,请发邮件到relax@188.com或添加工作微信:nfd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