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吴雨豪:当我们探讨如何治理犯罪时,永远不是“通通死刑”那么简单

一席 吴雨豪:当我们探讨如何治理犯罪时,永远不是“通通死刑”那么简单

28分钟 ·
播放数3592
·
评论数13

吴雨豪,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授,研究领域是刑法学和犯罪学。

出现恶性犯罪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评论区看到“通通死刑”的提议。这背后的社会心理是,许多人希望用刑法严惩犯罪人,起到震慑作用,预防未来的犯罪。

但是,重刑真的能阻止更多人犯罪吗?

这就是吴雨豪要讲的「刑罚威慑」。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家曾经实施过一个重要的刑事政策叫作“严打”,全称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什么“严打”期间,社会治安反而没有变好?

80年代,国家把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的恶性案件的死刑复核权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因此,那段时间里每年执行死刑的数量非常多。2007年1月1日起,死刑复核权正式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数量减少了,但并没有导致犯罪数量的反弹。

上述例子证明,“乱世用重典”并不一定能够起到预期中的最优的犯罪治理效果。为什么呢?

刑法威慑背后重要的前提,就是犯罪人会在刑罚面前做出利弊权衡。可是现代犯罪学的诞生,恰恰开始于对这些前提的质疑:所有的犯罪人都会在刑罚面前产生恐惧吗?刑罚越严厉,犯罪治理的效果就一定越好?答案并非如此。

在严厉的刑罚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治理犯罪?目前,世界各国的刑事政策都出现了转向,用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代替「严厉性」。 实际上,提高刑罚的严厉性恰恰是最简单、最不需要技术含量的,而提高确定性和及时性是一个更加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时间轴】

00:25 什么是「刑罚威慑」?

04:37犯罪人都是理性的吗?什么是「天生犯罪人」?

06:23现代犯罪学的研究发现,刑法对非理性的犯罪人难以发挥作用

9:09重刑主义真的能有效治理犯罪吗?

10:16是不是实施严打之后社会治安就变好了?事后的犯罪统计数据发现恰恰相反

16:01为什么要提高刑罚的确定性和及时性?

18:28如果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没有立刻得到惩治,更多人会因为知道没有严重后果而加入犯罪。

21:57用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代替严厉性:「夏威夷缓刑措施试点计划」效果如何?

25:24我们应该怎样治理犯罪?

【关于一席】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感兴趣,或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展开Show Notes
李小四
李小四
2022.8.26
16:42 刑事案件的侦破率不到1/3
树鬼:他可以回避了杀人案和刑事案的概率,所有的刑事案件算在一起破案率是三分之一,包括丢自行车。杀人案他没说,但他希望被你理解成杀人案只有三分之一
好喜欢听教授做讲座。。。就像在大学听课一样
go go
go go
2022.8.15
06:50 《犯罪人论》在描述人物特征时实在很大轮廓很粗糙
go go:(算命看相的描述都比这本书详细多了)
贞谅
贞谅
2023.1.04
我感觉这种理论甚至没有做到控制变量,光凭刑法力度和案件这两个坐标轴加上一点个人情感经验的直观判断根本说明不了什么吧🧐
一哥
一哥
2022.8.30
刑罚的确定性和及时性对治理犯罪的效果大于严惩
光看评论我还以为有啥暴论呢,我寻思这也没说要废死啊
BrightLin
BrightLin
2022.8.15
15:59 有没有一种可能,对于那些情况下的人来说,坐牢比一死了之更难熬
小虾明
小虾明
2023.2.18
16:20 学到了!
贞谅
贞谅
2023.1.04
20:08 这个点这个点好好!我也想说!!
HD578529z
HD578529z
2022.8.18
加繆在《思索死刑》中也提到了他反對死刑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認為死刑並不能阻止人犯罪。
EMMA_MA
EMMA_MA
2022.8.16
啊我听到17分钟,听到非常多数据,和推理。
但是也许是时间长度的关系吗?感觉论证之间还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