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简单打破局限
主播 | Jane简小杨
嘉宾 | 玉米「墨尔本大学教育学硕士」
子欣「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教育政策硕士」
「内容介绍」
玉米和子欣刚刚度过自己的人生1/4,也就是25岁的阶段。作为两名教育学背景的学生,同时拥有着国内基础教育和国际高等教育的学习经历下,深刻体悟到了成长中的阵痛与蜕变,在经历痛苦与打破认知、独自试错探索与接受他人指导之后,走出了一条更加目标清晰的事业追求之路。目前她们也正在开启和筹备自己的创业项目,致力于帮助更多年轻人找到成长之法。
本期栏目我是作为一名被采访者,以高中一线教师的身份视角,探讨和分享我对于“准大学生”这个独特群体的看法,关于高考应试、成长弯路、同辈压力、焦虑抑郁、社恐表现、内卷躺平等当代年轻人十分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观点碰撞,我也借此机会回顾了自己从事教育6年以来的心路历程,希望大家能够获得启发~
「高光时刻」
01:00 教育是一把钥匙,在人生初期打开各种可能性,国内与国际教育的多元经历打开局限视野
04:00 18岁-25岁的焦虑感大多来源于比较和同辈压力,每个人的成长都要经历过崩塌到重建
08:00 教师这一职业让我重新回顾自己作为学习者的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花期
12:00 多次gap year后如何看待“年龄焦虑”?正是有了一年的荒废才拥有了新的故事
15:00 勇敢度过成长的阵痛: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关键在于how you respond to it
19:00 面对面教过500+学生后,我真正接纳了人的差异性
21:30 当今的高考制度要求学生要尽早觉醒,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
26:10 关注个体的全人教育与终身学习,找到自己内心的安定之所
30:00 从社会分工来看,公立学校应该有筛选机制但并非零和竞争
33:20 受自己的mentor鼓舞选择创业,每个人都有潜力和能力做对社会有益的事
35:10 做一名理想主义的教育者,首先要坚定地承担起责任感
39:40 他人的善意是催化剂,前提是要考虑受助者是否准备好接受帮助
43:45 对“社恐”最重要的建议:打开自己去链接与是否内向性格无关
47:00 接纳人的多面性,建立牢固的自我价值体系
50:15 没办法做成快乐的猪,就从痛苦中变成快乐的苏格拉底
54:50 如何看待“内卷”与“躺平”,总有一种方法活下去
1:04:00 如果社会注定越来越卷,那就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卷”
——————————————————————
Bgm:Something to Say (Daniela Andrade)
你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信公众号:简单来说Keep it Sim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