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新谈论精英的傲慢与反思

今天,重新谈论精英的傲慢与反思

100分钟 ·
播放数64688
·
评论数374

【主播的话】

这期节目是为九九公益日所录制的一期特别节目。

在本期节目当中,我邀请了两位朋友一起来谈谈对于自身精英身份的反思和行动。如今,精英这个标签在某个意义上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人们不喜欢被贴上精英的标签,而普通大众则对精英抱有敌意。

而这正是我们认为在今天有必要重提精英以及精英担当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反思自己所获得的优势资源以及幸运,并将这份幸运重新分配,本身应该作为精英们的一种种义务而非做了很好,但不做也并非不道德的事情。

在时代的洪流当中,或许你也在反思同样的问题,并且思考如何能找到一份生活于当下的确定感与意义感。我们在这期节目中也提供了一种帮助你更好地服务世界的解法,有时候方法可以简单但很有效率,它就是“有效捐赠”(Effective Giving)。

公益盒子的团队经过了两年、几千小时的研究,选出了证据扎实、效果突出的项目,让你的捐款发挥最大价值。

如果听完节目你有所触动,欢迎为公益盒子今年推荐的有效公益项目进行捐款,链接🔗 mp.weixin.qq.com

【嘉宾】

何流,(公众号:益盒 CharityBox   播客:脆弱世界)

公益盒子的创始人兼CEO,牛津大学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PPE),清华苏世民学者。公益盒子致力于分析、推荐中国最有社会价值的公益项目,提升公益捐赠的有效性。

李治霖,公益盒子联合创始人兼研究总监,香港大学政治学和经济学专业

【主播】

若含 (微博:_若含)

【本期剧透】

03:25  为什么我们会想要聊一聊“精英”这个标签,以及这个词所经历的演变

04:51 如今,大家听到精英为什么都是批判的声音居多,以及明明是精英的人不愿意面对这个身份标签

10:31 什么是公平和正义?作为精英的反思

13:05 为什么如今许多获得了良好机会和教育的个体不愿意拥有精英的担当?人们为什么越来越不待见精英

19:00 所以如今的精英们究竟都在忙什么?他们的处境和心理是什么

23:00 如今精英面临的困境和价值观危机

29:00 为什么我们说今天社会对于优绩的定义是有问题的?如何定义有价值感的工作

32:00  在《精英的傲慢》这本书中,迈克尔·桑德尔提出的解法和局限性。如今的社会系统并不奖励为社会贡献正义的人

36:00  在如今的现实之下,作为幸运和获得了更多资源的人,我们如何更好地回馈给社会?

45:00 为什么有效的公益是更好地服务世界的一种解法?什么叫做有效公益

47:00 公益盒子为什么重视有效干预,为什么评估公益组织的有效性这件事非常重要?

57:00 不是所有公益项目都能给社会创造正向改变,有些项目甚至会给社会造成损失

59:00 正值九九公益日,目前中国公益的现状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和判断有价值的项目

1:10:00 公益盒子将为改变这个生态做哪些改变与尝试

1:13:00 为什么捐出自己收入的“10%“,这个项目的意义和考虑是什么?

1:20:20 为什么要相信益盒的研究和推荐,它靠谱的原因是什么?循证金字塔的含义是什么?

1:28:00  为什么今天我们仍然应该关心远方的和苦难和远方的人

【相关延展】

公益盒子(简称“益盒”)是一家独立的公益机构。

团队每年付出数千小时,通过科学、严谨、最新的研究,寻找高效的公益机会,帮你的捐款实现最大社会价值。比起给大量公益项目评级,他们着重于少量的优质公益项目,在彻底、深入的研究后进行推荐,帮助你的善意,有始有终。

《精英的傲慢》迈克尔·桑德尔

Giving What We Can 是一个与利他理念相关的有效组织,其成员承诺将其收入的至少10%捐献给有效的慈善机构

GiveWell 美国的一家公益评估组织

彼得·辛格 著名澳大利亚哲学家,有效利他理念代表人物,动物解放运动活动家。他专事于应用伦理学的研究,从效用主义的观点来思考伦理问题。

【本期音乐】

片头:Red Garland Trio - 'Tis Autumn 

片尾:Red Garland Trio - Stormy Weather

【节目制作】方改则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互动方式】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长期开放商务合作,可发送邮件至 [hibuheshiyi@126.com](mailto:hibuheshiyi@126.com) 或者私信官方微博 @不合时宜TheWeirdo

展开Show Notes
痴_T4IF
痴_T4IF
2022.9.08
主播们这么自省已经是精英里的清醒那一批了
18:30 不愿正视自己不是普通人,不愿承担自己应付的社会责任。
听到52分钟了。作为NGO从业者,在实践中的感受其实是,现实场景是更加模糊的,复杂的,难以量化的。尤其是心理社会方面的服务,需要以你相信的价值为本,以人而非数据为本,才能有方向。绝大多数公益项目,都难以符合大规模随机变量分组的评估苛刻条件,也负担不起。这一点是两位研究者需要看到的真实世界和现场。而且还存在一个悖论,有效才值得做吗。这必须勇于定义,你们说的有效的是什么意思?所推崇的量化又回避了什么?用科技理性的话语体系呈现的“改变”真的就是唯一真实吗?我的实际工作中体验到,这种有效是需要探索实践摸索出来的,不是评估出来的,凭借的是实践者作为研究者自己生产的实践知识。再有一点,现在行业里的“支教”乡村教育项目,已经不只是你们描述的那样了。任何人和群体的改变都是漫长和复杂的,不大可能因为任何一个短暂支教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请调整预期就好,而公益服务好像是接力赛,就是需要不同组织,不同关注关切的人接力来完成对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陪伴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也是播客主,如有兴趣可期待更多对话。
Eeeeeeeee:哈哈 捐收益高的这让我感觉好“精英” 这就好像 医生只治高频考点的病可能这样能效高? 如果病人不按考点生病就活该不配治 让我实在觉得太荒谬了 并且很多项目还没被评估到正在探索中 这就会导致最后能运营下来的Ngo只有“精英”项目 新兴ngo永远无法做起来 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社会独一无二的关切的话题 我并不觉得效率高的话题并不比起步困难收益率低的话题更加重要 只要是有一些效果的都应该继续下去 而且也有可能因为后者曝光率低效率低或许需要更多支持 当然公益项目需要注意给社会创造正向价值而非负向 可以借鉴一些研究尽量节省力气 但我觉得这更多的应该是公益人方面做出努力 在捐款这块找高效率我觉得并不认为是一个好的解法(当然可能社会也需要这样的力量但不是全部)
煮咸:受益匪浅,谢谢分享,不在ngo但觉得效率和价值的话题很值得思考
3条回复
54:57 为山区孩子驱虫、配眼镜,设身处地,用心投入,洞察实际需求,比起泛泛的支教(已沦为获取某种资质的标配)更有意义。想起《贫穷的本质》那届诺奖获得者在印度的实践。
Oklamania:不一样。教育难道不是山区孩子实际需求吗?某种程度上支教是满足孩子发展权的行为吧。
sheldor:没有可比性吧。她们夫妻俩的工作所对应的是那些分析宏观数据,给出非常宏观建议的经济学家;和那些给当地大手一挥建二十所小学,也不管当地有没有学龄儿童,有没有老师,甚至学校最后有没有变成恐怖组织培训基地的各种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她们俩其实也没有什么“实践”,大部分项目都是政府本身就有的,她们的工作更多是机制设计上的指导,以及数据分析和项目评估。
这两男的讲话真的让我不舒服,充满了自以为是
Jaxx:是嫌别人反省姿势不好看还是自己 ego 太大了
HD731197r:1:15:32 同感。 两个人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去定义什么是公益,什么是好的公益,什么是公益效率等。 而且整场停下来,前面关于精英的傲慢的讲解,我很感兴趣,而之后就满篇的野心。 他们在金字塔的顶端想要做出一番与众不同的事业,又当又立。 自己要为整个公益行业做KPI,认为自己可以有效的做好公益资金管理,还认为自己可以为捐赠者做好项目效益讲解。 ????? How dare you?!
15条回复
HD234779z
HD234779z
2022.9.08
11:07 生活在江浙沪的一线城市中,周围的朋友也都有着不错的生活条件。动则一顿饭要吃上几千,过去总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直到去过新疆、西藏,发现还有还有很多很多人的生活和我们还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时候,才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视野是多么的狭窄。
PonyM:去到边疆才能体会到,那你比你意识到的还要更富足一点,即使是一线城市,生活的参差多少也有感知,估计已经产生隔离了
HD234779z:是最近觉知更明显了 也会关注所在城市里不同人群的境遇
晨棔
晨棔
2022.9.09
听完啦!完全可以get主播和嘉宾们说的点。获得社会资源倾斜的人群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用人外有人这种想法来拒绝承认和逃避。
但只是要用精英这样一个有点标签化的词语就一定会有争议啦~其实感觉节目里有在重新定义精英,或者说不认可一部分的精英文化。所以或许可以在shownote或者节目开头说一说这样的定义,因为精英可以有很个人的定义,可以定一个本期节目讨论的定义,这样或许能既方便表达又减少一些争议和误解。
若含
:
感谢建议!
zxyz111
zxyz111
2022.9.09
20:52 说的太有共鸣了,大学只给了我一纸文凭,虽然它没有实际给你带来什么,但是你却要花时间来得到它,并且以它为职业敲门砖,就算它和我的职业并没有关系
连光
连光
2022.9.10
翻了翻这一期的评论,主播大概会对如今的舆论环境有很深的体会了吧。有很多原因会让他们对这一期的话题产生反感: 一个大ego的良好感觉被戳破,相比之下产生的道德、人格上的卑下,常常令某些人显出一副没见过好人的样子。很多人是无法对话的,很多问题是无需讨论的。这恰恰是因为某些精英的傲慢心态下对社会的设置,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的。你们在做很棒的事,加油。顺祝月饼节快乐!
seasonsinthesun:非常同意。某些人的自尊被这些愿意为common good付出的人刺痛了。
凉沫:对呀,感觉为了帮助别人而努力不是挺好的,评论好多人不知道为啥很酸……
4条回复
Absurdity
Absurdity
2022.9.08
大部分人对“精英”有很大的误解。总幻觉自己就是精英阶层。尤其是不少读书人。
若含
:
感觉社会现实是大家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拥有了优势资源,应该为社会做更多回馈?我感觉这期的重点也并不在于讨论要到什么成就才配叫精英…
爱来自修罗道:在求权利的时候臆想自己是精英,在讲义务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是普通人。我想这期播客很明显更想讨论的是后一个问题吧?
8条回复
Cathyfrom
Cathyfrom
2022.9.11
实在忍不住说 这期讨论不成立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对“精英”定义的偏差 这位嘉宾口口声声的压根不是精英 而是有钱人…学历高 有钱就是精英??这种认知本身就非常不“精英” 是教育的失败也是自我认知的失败
垃圾苏:好奇~请问你对精英的定义是什么呀?
Cathyfrom:如果是真正的精英根本就不要这些反思 这是作为精英最基础的要求
6条回复
49:25 不觉得太急于求成了吗?城里长大的孩子你给一次教育会有很大的影响吗?为什么对农村一次支教的期待这么高?连慈善都变得如此浮躁。
From43:城市有很多农民工学校,从帮助你身边的人开始。上海很多成熟的项目都做了一二十年,很多人默默在做。
姚坤:确实一棒子打死支教本身这件事有点极端,不过在慈善机制没那么完善的现今中国,相比起一些看起来“伟大”形式主义的支教,依靠量化机制让慈善资源更加有效化并不是虚浮的存在,毕竟那些困境是真实且严峻的存在
4条回复
StellaKw
StellaKw
2022.9.13
大学的时候被人呛过,大意是如果把你的家庭条件换给大山里拼命读书因为那是唯一出路的学生,何止才念UCLA,藤校全奖如探囊取物,don’t take it for granted.
我很纳闷,那难不成要take it for stolen吗?

正视自己privileged的一面、愿意为此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是令人钦佩的,但我并不认为“精英”是一种原罪、一种债务,也不认为追求个人的成功就是虚无的、唯有collective welfare才是高尚的终极。
爱来自修罗道:你和你的点赞很好地证明了本期播客的实际意义
Evelyn_97
Evelyn_97
2022.9.09
51:09 这里有一点疑问,是关于实验伦理问题。实验法虽然是一个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但是在人文社科界使用时必须要谨慎处置伦理问题。人文社科的实验对象通常是人,有的时候让某一群体得到某些资源,但不让另一些群体得到,这是不是会涉及到公平以及资源分配的问题?听到这里稍微有点疑惑,总觉得在人身上进行的实验应该经过严谨、细致的论证和伦理审查的。
Leci:51:13 对对,听到这里我也有相同的疑问,这样的实验也都需要被试者充分了解实验过程并经过同意。如果一方知道自己没有得到资源但要参加实验,如何才能确保样本的bias够小
Karrot:考虑到嘉宾的学术背景,很可能是用的RDD或者DID这样的方法去研究natural experiment里的“treatment group”和“control group”,所以并不存在“实验者随机让某一群体得到资源”这样的实验过程。
3条回复
呜呜呜又更新了,你们是生产队的驴嘛
若含
:
驴都没我们勤快
伊爗5883:10:24 這小子,好自傲呀
Niuyq
Niuyq
2022.9.13
我觉得…我…我…我…,这是出现在期节目里词频极高,以自我为出发点的argue是否不够全面。客观事实与需求的立论在哪里?
JinFM:他们说话也只能代表他们自己吧?我以前的导师曾经说过我在陈述观点时说“我想”太多,需要注意。但原因不是因为这会让人感到我的观点完全是出于个人主观臆断,而是这样给人过于谦逊甚至对自己没有信心的印象。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他们所举的大量例子?
孚若:不用我,难道用人类?
肉面条
肉面条
2022.9.08
听完觉得两位嘉宾是找到做学术的意义了
HD205495h
HD205495h
2022.9.15
39:12 自以为是的善 还是精英傲慢的一种
52:32 为什么一开篇大家在谈对抗单一的评判标准,这里却谈的是成绩?那不是依然在单一评价体系里在做事嚒?
颖winnce:精英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不同的概念
姐姐来了_sandy:53:39 我不解的单一的评判标准,我们能否尝试去突破?
5条回复
甚至希望如果有一天公益也能成為消費的一種類型就好了,就像大家可以比誰買了新的手機,也可以交流今天做了更好的捐贈項目,但這麼一想,好像又覺得太理想主義了
From43:NGO的项目多的是,香港的乐施会还有台湾刺激和国内有很多公寓项目,上海很多外企一直有公益项目,自己报名参加就可以了。就在你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