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61 | 东亚世界的文化流动:什么是「汉字文化圈」?各站停车 | Local FM

JC61 | 东亚世界的文化流动:什么是「汉字文化圈」?

51分钟 ·
播放数14355
·
评论数123

汉字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符号。在历史上,它甚至辐射到了中国周边地区,极大地影响和塑造着包括日本、韩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文化。尽管语音不同,但东亚各国的商贾使节,仅凭纸笔,亦可通过汉字“笔谈”。如此奇景,足见汉字在东亚文明的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尽管东亚世界看似“同文”,但是各国却有不同的改造与发展。“汉字文化圈”背后的文化细节,实则各有千秋、复杂多元。精通中日韩三国语言的韩籍学者金文京,就在他的《汉文与东亚世界》里为我们追溯了汉文流变之历史,辨析了各国汉文之异同。本次我们也借助该书,以汉字为切入口,一起剖析这个既密不可分又截然不同的东亚世界。

| 谈话人

蛋妞、小盒子

| 时间轴

Part1.作为现象的汉字

03:50 我们对汉字的态度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自我膨胀与自我毁灭

11:35 站在东亚看“汉字”:哪怕文字相通,文化也大有不同

15:17 在日本感受到的汉字存在:商店招牌,姓名注音,年度汉字,汉字竞赛

Part2.汉字文化圈的发展与传承

20:10  训读现象:借汉字的形和义,赋予其本地的发音。比如:用方言来读书面语

24:48 汉字文化圈的四个阶段:

  • 1.同文时代,原样移植
  • 2.通过借此、音读、训读三种方式归化汉字
  • 3.仿造阶段,创造本民族使用的汉字
  • 4.创造汉字型音节字母

29:28 接受汉字的过程,也是文明的主体性建立的过程

34:51:从日文的训读历史里,重新认识了文言文

40:50 “汉字文化圈”有可能吗?为什么?

46:08 文字的流动性使得单一的、固定的文化形态极为困难

| 参考书目

[韩]金文京:《汉文与东亚世界》,上海三联书店,2022年

展开Show Notes
置顶
💡重新在文化的流动中思考汉字,可以让我们脱离或是自我膨胀、或是自我诋毁的极端想法。我们对汉字的认识基本止步于中小学阶段,它是否应该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对象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分享自己对「汉字」或「汉字文化圈」的理解。

我们会评论区中选取2位听友,送出由新经典·琥珀工作室提供的《汉文与东亚世界》各1册,欢迎大家参与🥳

本期相关单集:
JC20 | 中文70%词汇来自日语吗?浅谈中日的“语词漫游”
JC29 | 如何理解我们身处的亚洲?亚洲主义与中国知识分子
韩港瘫
韩港瘫
2022.12.18
其实我觉得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保留下来的表意文字真的蛮不容易的,我现在在埃及做汉语老师😂正好教的是汉字课,学生觉得汉字难写但是它背后的演变故事很有意思,诚然阿拉伯语从右向左书写的方式也造成了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在和埃及文字演变的对比中,不得不感慨汉字以及汉语文化的传承性,古埃及使用的也是象形文字,(题外话,他们使用猫头鹰、秃鹫等鸟的形象作为文字刻在石头上进行记录,而汉字里面“写”的本义就是把鸟放置在屋檐下,虽然两大古老文明相距甚远,但其中真的有莫名的相似性)现在埃及使用的阿拉伯语已经成为表音文字了,我还蛮想了解一下古埃及文和现代阿拉伯语之间又怎样的联系的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文字起源和人类学关系很密切,能发现不少人类思维结构的共性
WJoel:现在埃及人是阿拉伯人,都不是古埃及那批人
4条回复
推荐大家可以看一本书《汉字寻踪》。
之前用了2个月的时间给几个2年级小朋友讲这本书,让他们学习汉字。

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从甲骨文到秦文字,金文,隶书(基本就是繁体字),都很容易跟孩子们解释。

反倒是如何演变成简化字,让我常常尴尬到说不清楚。。。
HD1002840j:简化字就是广泛应用的传统俗字,后来因为识字率低导致亟需普及教育,然后普及教育的政策方向使得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完全不难解释啊……
蛋妞_各站停车FM
:
还是有点渊源的,像是草书、俗字、日文简化字等都有借鉴。简体字比较大的问题应该是同音但意义差别很大的汉字,归并到同一字的问题。
8条回复
老家湖南中部,我们当地方言“走”是跑的意思,“行”是走的意思,比如“行路”。高中上文言文课的时候有了这个发现之后,觉得千年前的语言跟自己的母语产生了奇妙的联结
蛋妞_各站停车FM
:
是的,非常有意思,方言字和文言的关系比普通话更紧密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很多方言里都保留了古汉语的特征,像客家话里就用“眠床”指床铺,因为“床”在古代是用来坐着待客的,多了解方言真的很有趣
7条回复
MOMO796
MOMO796
2022.12.19
07:51 开头谈到了对汉字的两种态度,节目里谈到了不同文化对汉字的理解应用发展,但好像没有谈西方中心论者对汉字的诋毁,其实我更想听听这方面。首先我是不觉得语言文字有什么优劣的,而是和使用的人有关。只是不知道学术界有没有这方面系统严肃的论证,比如汉字真的表达不了抽象概念吗?现代汉语是否吸收了西方文法,与古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英语是否也是朝着汉语这种孤立语在发展?
蛋妞_各站停车FM
:
其实一开始就讲到了,五四对汉字的诋毁是来源于西方语音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现代汉语当然吸收了西方文法,这个可以看王力的《汉语史稿》第三章。 至于学术如何讨论适合表达抽象,这个其实很难论证什么叫适合,什么叫不适合。比如单就时间的表达来说,中文确实没法很精确,这种不精确在一般语用层面可能是不够抽象的体现,但在更长远的历史观上,可能又是更抽象的体现,所以这方面是很难给出一个价值定性的。
龄纪年:你是白听了吗?开头就说了西方中心主义对汉字的诋毁 文字就是对语音的映射 什么什么使用的人才重要?什么叫汉字无法对抽象的东西进行描述?你问题根本就是空对空 不知所云
3条回复
李驰A
李驰A
2022.12.18
覆盆子是树莓,但似乎也有人把覆盆子叫做野草莓
蛋妞_各站停车FM
:
涨知识了,两种东西是有亲缘性的
冷露无声湿桂花:原来树莓的别名是覆盆子!真的很形象啦
4条回复
云生羽
云生羽
2022.12.18
梳理了很多之前听到会混乱的概念,原来不同的人对”中文“和”汉字“的理解也不一样的。
蛋妞_各站停车FM
:
中文是语言,汉字是文字,一种语言可以用多重文字,一种文字也可以用在不同语言。只不过中文从始至终都和汉字牢牢绑定,语言和文字区别的观念很难自然产生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对,我录的时候也嘴瓢,把很多该说成“汉语”的地方说成了“中文”,让我好好反省一下😂
韩港瘫
韩港瘫
2022.12.18
49:34 也不能说汉字没有吸纳性,比如日本借用了汉字创造自己文字之后,也造了很多汉字词又被借回中国使用,我印象中像“手续”、“取缔”,是日本借词,并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
蛋妞_各站停车FM
:
嗯,这里说的是对音译词,或者字母词的接纳性
麦女士:最经典的感觉是“科学”这个词
14:21 这里我完全不敢苟同,汉字可以用拼音来标记?那为什么事到如今在去汉字化如此严重的韩国重要官方文档都必须用汉字书写?蒙古语可以用西里尔字母也完全是近代历史的一种强权改造。。。
蛋妞_各站停车FM
:
1.你可以听一下我的语气“理论上…是可以的”,瞿秋白在30年代就出了拉丁化方案了。ni juede buxing zhishi ni buxiguan eryi。⬅️读这样一句话不难吧。虽然中文不适合表音化,但不代表不可以。 2.韩国官方文件什么时候规定汉字书写了?据我所知,汉字至多只起到标注作用。 3.这里只讨论可不可以,不讨论是不是被迫的。如果硬要讨论这个,那汉字在域内的普及被某些后殖民价值观攻击的更加厉害。
HD768916z:这 东 干 语在他们当地会不会是一 种新的方式
8条回复
3492
3492
2022.12.22
我这段时间在听英文播客的时候才开始思考,我们对汉字的认知真的是深入骨髓,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在听的Hidden brain这个播客,我光看名字压根儿不知道它想传达的信息,但是我们熟悉的很多四字中文播客节目:东腔西调、忽左忽右、不合时宜等等的,一看节目名称就能感觉到大概是个什么调性。(当然也包括刚刚订阅的本节目)
小盒子_各站停车FM
:
Hidden Brain感觉像探讨人脑奥秘(比如“你不知道的提升记忆力10个小秘诀”)的哈哈哈
那我国的今年年度汉字可太多了,不好多说。
冰洁柠:哈哈哈 事情太多、轉彎也太多了
HD879149o
HD879149o
2022.12.19
qq我小时候记得很多同学说球球啊😂
蛋妞_各站停车FM
:
不会这么写下来。有写扣扣的,但也不普遍
冰洁柠:球球一股非主流的味道,也沒有普及開來
10条回复
ATzfield
ATzfield
2022.12.19
10:07 语言本身就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我只是觉得思维方式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区别。
蛋妞_各站停车FM
:
是的,而且语言往往也和自然客观条件有很大关系,难一概而论
想入非非
想入非非
2023.1.10
38:48 闽南语“历史”也有k的音
RhinoLewis
RhinoLewis
2023.1.03
这期收获好大!好有趣!
尧日木楠
尧日木楠
2022.12.23
作文中文系的大一学生,现代汉语真的很难学😭尤其语音部分
Syrinx:重学拼音,发现全都学废了
蛋妞_各站停车FM
:
确实...
RINSHINU
RINSHINU
2022.12.19
哈哈哈哈文字学研一新生报到😋
蛋妞_各站停车FM
:
见笑了,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出
39:56 哇这个点我要好好学学
想起了网上的一个梗,日本和中国关于“手纸”的定义
一月安东:在日本,起初人们把文房四宝之一的纸放在随时可取的手边,所以称之为手纸。后来人们常用来写上一些文字,以传递问候、信息等。这样就把“手纸”(手边的纸)转意成了“书简”。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信”。因此日文“手纸”的意思就是“信”。 据说(没有考证过),咱们中国人把随手可取的“纸”放在厕所里,所以那种纸就叫“手纸”。现在都不说厕所了,都说卫生间,所以手纸也就成了“卫生纸”。
一月安东:中文"爱人"一词来自日文,其在日文中的原意是“相爱的人”,但是婚姻家庭关系方面日本仍然是非常极端的封建残余国家,夫妻关系的基础并不一定需要“爱”的,所以“爱人”自然而然地被理解为“婚外所爱的人”。而“爱人”之词的最初之正面含义由当年从日本返回中国的那些年轻上进的人们引进到中国的现代汉语中,其定义似乎仅局限于合法夫妻关系的男女之间相互称呼的一种,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显示“有文化”,很多人都开始积极流行使用“爱人”之词!
4条回复
文字公认的定义是一种符号化的传播信息的工具,汉字作为一种工具,好与不好,评判标准应该是它够不够“好用”,如果它文化符号的价值大于实用价值,它确实就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工具,何况汉字经过简化之后已经失去了表意文字的定位,表意形旁被大规模俭省之后,它的表意文字的定位已经非常尴尬。
柏拉高清大图:中国文化的封闭性,不易传播,不得不说真的有汉字难以学习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汉语其实不难学,难学的主要是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