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时宜x王德威:抒情亦有公共性,文学终在生活里

不合时宜x王德威:抒情亦有公共性,文学终在生活里

95分钟 ·
播放数34181
·
评论数83

【主播的话】

这是2023年的第一期节目,我们想来聊聊文学。

去年十月份,我去了趟美国,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拜访了王德威老师。王德威是海内外知名的文学研究者,著有《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想像中国的方法》、《被压抑的现代性》等数十部专著,在华语世界和欧美学界皆享有盛誉。

与王老师长聊近三小时,从李安到张爱玲,从鲁迅到沈从文,历史与当下,文学与政治,抒情与革命,世界性与中国性,以及下沉年代里人该如何自处。访完像是做了一场therapy,近来那些无处安放的对时代对个人的焦虑与苍凉,都被文学暂时托住了。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仍是文学给人慰藉、赐人想象。

近日,由王德威老师主编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版由理想国出版。我们的对谈就从这本书开始。

——磬

【本期主播】

王磬:微博@王磬

【本期嘉宾】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知名文学学者

【本期剧透】

02:23 用十年的时间,编纂一部文学史

09:59 是一部文学的学科史、也是一部向西方介绍现代中国的通识之作

18:39 在中国悠远的文化脉络里,“文”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23:20 文学是我们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象征性的活动,形塑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感觉结构

28:30 从鲁迅到梁启超,清末明初的人们为何用文学来革命

31:00 从比较文学的视角,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可以为世界提供什么样的想象和经验?

39:43 文学与历史、与政治之间不断地交互与对话

46:06 中国文学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文学”可以译成literature,但“文”为什么很难译成英文?

50:31 曾邀请李安来谈《色戒》,讲述张爱玲的黑暗与迷人

55:06 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极端”:鲁迅与沈从文

01:01:38 被误解的抒情传统:革命与启蒙之外,抒情在中国现代性中的角色被忽视了

01:10:06 为抒情辩护,亦是为文学辩护,为诗辩护

01:15:25 王佳芝在最后一刻的反叛,为何具有公共性?

1:21:36 抒情传统与女性写作

1:26:45 王德威为谁写作?

【参考书目】

王德威主编,理想国出版,《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本期音乐】

片头曲:《送别》

片尾曲:《新秋之歌》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hibuheshiyi@126.com或微博私信

展开Show Notes
赵子君
赵子君
2023.1.09
王德威教授,摩多摩多
20:24 哈哈哈哈确实,第一次看到一本现当代文学史只有两三篇讲鲁迅的文章。其中我很喜欢那篇《文章身后事》 让我想起米兰昆德拉写卡夫卡的《被背叛的遗嘱》——鲁迅的遗嘱也是被背叛了,我想这两位作家如果对自己在今日文学史书写中的种种意义及其生成过程泉下有知的话,应该都不会高兴吧。
鲁迅去世后,被冠上他绝不会接受的种种头衔,被用以支持各种他绝不会赞同的政治事业。无论是鲁迅公开地表示自己希望身后被人遗忘,还是卡夫卡嘱咐友人烧掉他的手稿,某种程度上都基于对写作之危险性和局限性的痛切体认。只不过鲁迅选择将作品公之于世,让文本自己发声,以防止他人尤其是仇敌掌握他生命的解释权;而卡夫卡则选择不完成、或者销毁自己的所有作品,销毁自己曾经以写作认识这个世界、并最终只是证实了世界之不可理解的文本证据,也避免自己的人格和作品被他人用粗暴而虚伪的谎言之网「审判」。
更让我觉得不安的是,两位作者会许下这样的遗愿本身就说明了他们深知这种对文本和作者的「审判」和无法确证的「阐释」在某种意义上是必要的,而这种「必要」是更加可怕的。正如大屠杀以后,「遗忘」是必要的、「赋义」是必要的,「组织书写」是必要的——这些不必是「真的」,我们只需要认为这是「必要」的。
把谎言当成必要,如此才能解释不可理解之物。细思极恐。

很喜欢这套文学史,是不同于传统学科体制的视角,和大二第一次读王德威老师的《想象中国的方法》一样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期播客也很有意思(老师的声音太好听了💕)感谢主播和老师!
Rock:同感。生前只愿速朽或者无名的愿望,是两位作家不希望被过度解读甚至误读的初衷,而且后来发生的种种也确实证实了他们的担忧…
王磬
王磬
2023.1.12
这期是面对面录的,结果我的麦克风临时掉链子,没有录进去,最后只能用手机录的back up文件。剪辑师已经补救过了但只能到这个样子,就实在是对大家不好意思啦~还好王老师的麦克风没问题。这期也有文字稿:https://mp.weixin.qq.com/s/Xf8Oe96Axd1BKCdqBov5rA
青冥浩荡不见底:谢谢你⊙▽⊙
intoo
intoo
2023.1.10
女主播的声音不太清楚……😭
PepeYu
PepeYu
2023.1.11
真心非常喜欢这期,甚至超过喜欢随机波动那期。
要是女主播声音再大一点就好了,来回调节音量在听🥺
HD307553n
HD307553n
2023.1.15
我刚好在看台版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我边读边有种强烈的战栗,每篇短短千字,那便是一位文学家,一组相关的学者,激荡的一生。借文学一角揭开残酷的,被隐藏的近代历史。像莫亚的《错乱》给我的冲击:浓重的历史虽被切成纷纷碎片,但“诗意”的文字让其不断地快速闪现。轻轻一笔,是带血的子弹。历史一次次射向它的读者。
王德威教授做客的播客都是俺好中意的!!上次是随机波动:【随机波动】王德威:把故事的前因和未来都讲下去,这是公民的责任
诡谲子
诡谲子
2023.2.20
聽完「不合時宜」跟王德威的訪談,其實我發現大衛王不過也是一座孤島。他的立場其實並沒有那麼華語語系,更準確的還是後遺民比較合適。「抒情傳統」表面上反抗的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革命和啟蒙的二重奏,延續了他早期在《被壓抑的現代性》反抗路徑,只不過年紀大了之後,歲月的痕跡抹去了年少時後現代式的輕狂。反抗的不只是革命傳統,同時也要對西方理論的霸權做出反擊。
其實這麼做的海外學者裡比比皆是(周蕾,史書美),但最後大家還是分道揚鑣。只是王的立場在如今都顯得很難被兩邊看作是同路人(民國的幽靈)。作為外省人的後代,在台灣的語境下,他太中國,爾在中國,他又太海外,在海外,做中國文學的,又太邊緣。民國的慢船開呀開,開到了南洋,開到了馬華,開到了南方以南。
GCNHHNS
GCNHHNS
2023.1.20
评论这么少看来没几个人认识王德威教授啊,有点可悲😂
青冥浩荡不见底:还是有的hhhhhh 中国现当代文学海外研究第三代领军人物
小巴
小巴
2023.1.10
午后一杯咖啡加上王老师的声音,梦回大学
听到最后深深被王老师的温柔包容所打动 文学评论不一定是必须要批判的愤怒输出 每个时代语言环境 都有它该有的印记 抒情也是 同时有一点点伤感 写到最后 王老师说到很多东西是写给自己看了 感受到了时代的空洞 对抒情这样不是极具符号工具性的探索的那种时代的无奈 功利性的理解 功能性的需求 让抒情在这个时代变成可有可无的存在
遊樂
遊樂
2023.2.01
1:32:59 “我不知道为谁而写,就为自己而写吧”。
两位嘉宾音量差距有点点大,听起来有点费力。
33:57 夏至清“感时忧国”批评的误解在今年宝珀理想国的书评人发言中仍然得到了延续。当时听到这个词的时候确实是一愣。
Briant
Briant
2023.1.11
1:22:50 某些人的偏见与片面性,在这里彰显无疑,简中被删太可惜了,是我们读者莫大的损失。
别的蝶蝶
别的蝶蝶
2023.1.10
真的很感動!從「文」的傳統談到「情」的傳統,而「文」和「情」都依然在今日流轉。最後王老師談到自己的寫作只在小範圍內流傳,不過不論如何還是要寫,為了自己而寫。
HD870437t
HD870437t
2023.1.10
44:01 你就问现在有几个还看文学的吧?别的不说,有几个看过莫言的小说?甚至,现在莫言都成了抹黑中国的了
槛内人71
槛内人71
2023.1.09
哇这是不是王德威老师第二次上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