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番外|OpenAI创始人说教育一定会适应ChatGPT,他说对了吗?

S7番外|OpenAI创始人说教育一定会适应ChatGPT,他说对了吗?

62分钟 ·
播放数48597
·
评论数293

声动活泼也尝试用 ChatGPT 进行创作?教育竟然也是生成式 AI 最快落地的场景之一?
社交媒体上的 ChatGPT 狂欢正在带动一种生成式 AI 的学习热潮。从写小说到写作业,确实没有 ChatGPT 写不出来的东西。为了防止学生使用生成式 AI 作弊,纽约市教育部门决定限制 ChatGPT 在教育系统的使用,包括 UCLA 在内的多所美国大学也在考虑是否禁止学生使用 ChatGPT 参加正式考试和论文写作。
面对教育从业者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适,OpenAI 创始人 Sam Altman 选择用计算机在数学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来解释 ChatGPT 对教育的积极影响:计算机的出现,让人类不必依靠自己独立运算,数学考试自然应声而变。所以未来,教育系统也必定能找到与生成式 AI 友好共处的方式。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ChatGPT 以及其他的生成式 AI 工具,将如何改变人类传授知识的方式,乃至影响未来的社会分工?
本期是「科技早知道」与「声东击西」的串台节目,聊聊 ChatGPT 当下给教育行业带来的震动,以及思考这种变化的角度。

本期人物
Diane,「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科技早知道」主播
徐涛,「声动活泼」联合创始人、「声东击西」主播
Jill Li,硅谷 Parent Lab (育见科技) 创始人和 CEO

主要话题
03:25 ChatGPT 测评的真实感受
14:17 ChatGPT 是在 GPT 的技术上包装了一层人机交互的界面
25:33 每个人都有很独特的部分,而 AI 自己很难产生真正的目标和价值观
35:11 教育现在所背负的功能里包括了将孩子标签化,但这并非教育的本质
48:47 在初等教育阶段,不应该交给孩子他们无法掌控的工具

延伸阅读

收听提示
点击节目的收听链接即可完整收听本期节目,无需安装收听应用。

欢迎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订阅方式:
国内支付渠道(年付):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国外支付渠道(月付):加入声动胡同会员计划
「声动胡同」是以声动活泼北京办公室所在的前永康胡同为灵感,为喜欢我们的听众打造的一款社区产品。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社区里,能让有价值共识的年轻人们在此获得更多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彼此支持和成长。如果你加入成为我们的街坊,将获得以下与我们保持更亲密连接的机会:

使用音乐
Transit - Wendel Scherer

幕后制作
监制:刘灿、信宇
后期:Luke
运营:Babs
设计:饭团

关于节目
原「硅谷早知道」,全新改版后为「What's Next|科技早知道」。放眼全球,聚焦科技发展,关注商业格局变化。

商务合作
声动活泼商务合作咨询

关于声动活泼
「用声音碰撞世界」,声动活泼致力于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思考养料。

Special Guest: Jill Li.

展开Show Notes
置顶
Prompt engineering 课程:https://learnprompting.org/, https://www.udemy.com/course/promptengineering/
yuchen_lea:请问有没有杨立昆的采访链接
感谢你们提供的思路,人类的俩个不可以替代的特性:多感官学习,内在的愿景。去除标签化,全人类不工作的可能性等
学科
学科
2023.2.16
是的,教育一定会适应 chatgpt。Chatgpt 是一种新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它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Chatgpt 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指导。此外,Chatgpt 还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管理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以上评论内容来自 chatgpt…
好吧以后节目内容来自 chatgpt,评论也来自 chatgpt…
cacoschphou:哈哈哈好答!
kingking8880:chatgpt 自己跟自己玩儿吧,哈哈😄
3条回复
我做过一个尝试是“请假装自己是一个英语老师,和我的对话里面请专门指出我的语法错误,并且给出更好的表达方法。”。在这个前提下和它的对话,完全可以当做一个专业外教。
禅与debug艺术:毕竟它最擅长的就是“说话”
cyberaud:他甚至可以教英语母语人英语,我试过让他解释gmat语法题
3条回复
s瑶光
s瑶光
2023.2.16
最大的问题就是用不到chatgpt
静静的蝉:和别国教育,学习两方面技术上的差距又拉大了呀!
s瑶光:我看到了一堆回复我然后被删掉的评论(¬_¬)
12条回复
pekingcat
pekingcat
2023.2.17
我觉得还是说得很空,好像GPT是自然语言的,我们就转非自然语言的,这本身缺乏现象学和语言现象学的视角,身体感官感受是无语言和概念的吗?当然不是,导致最终走向purpose部分好像有了身体感受就自然呈现了?这就错过了韦伯意义上的现代精神危机的难度,因而落脚点又是个体化,非应试这些很陈词滥调的教育应然。GPT带来的对自然语言构成的复杂冲击,嘉宾对语言,意义,学习,情境实际上都是很简单和陈旧的,导致里面有很多轻率的连接,好像所谓“全息学习”就是个反自然语言的本真状态,这个确实太简化了。
吉尔Jill:谢谢你的指出。我事实上对于这个链路的思考很多,但也难在一个短小的时间里提出。既然谈到了韦伯,其实我们可以进一步看看马尔库塞和马克思。马尔库塞在《单面人》中,阐述了单面人的产生,正如青年马克思所谈到的人的异化。在人们劳动、创造的过程中,意义感的产生,在与体验到自己的所创对其他人类的价值。这种感知本身,首先是全息体验产生的。这个部分我在前几天Parent Lab的直播中谈到过另一个例子,是一位日本面包师创作汤种面包的故事。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其中的内涵更多。从神经科学的角度上看,如果您把人的大脑想像成一张可以铺开的充满神经元的网状载体,不同的区域承载不同的感官信号。一种多媒体(全感官)进行的意识形态构建,首先会点亮最大范围的神经元,它在这张网上,在那一瞬间展现为一张“图”。每个时间的动态推演,为这张图增加了第三个维度,就是时间。简单地从信息量的角度来说,它是程级数增倍的。而人们所构建的“规律”类的理解,实际上是从这个三维空间里提取出来的一种meta形式的知识。它与,被我们通过文字表述出的内容相比,后者是被剧烈压缩的。如果使用压缩的技术来类比,您可以想象这个压缩包里如果缺失了一小部分信息,在解压、回到原图的时候,有可能是完全接不开的。更不用说,进行再创造的时候,信息损失带来的局限。再创造的路径,从一个全息体验(整张网)的角度出发,它在新场景中,有无限多的feature可以连接去往新场景,而压缩包是不能的。我可能还是没有表述的很清晰,但这个对话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压缩包对比原文件的差异,在使用场景中带来大块的缺失的例子了。
吉尔Jill:其实还有一个没提到的东西,就是“情感”体验。感官信号在神经系统里fire的时候,在同一个场景中的每一个人类都会产生个体化的感受,当然也有很多我们共享的。而我们的记忆、建模里,情感体验是会给予信息非常多的加权的,还会影响我们把信息穿成叙事的结果。这个部分机器没有,且也是全人体验所能带来的差异化的结果。简单地举例,在新闻上看到土耳其的地震、塌方、人类死伤物料,和在现场听哭声、闻到血液、尘土的味道,内在的体验不在一个级别上。从sense of purpose(它背后连接了人的动力系统)来说,信号接收者会产生的目的、意义感、为他们做些什么的动力都是不同的。且在你看见、听见、闻见、摸到的时候,回到自己的资源出发,去思考怎么帮助他们,得到的结论也不会是相同的。我有一个自创的对与高级创造力的基础公式,就是爱+困难。它们会帮我们在工具、材料面前,提出对的问题。
24条回复
Lilian_k
Lilian_k
2023.2.17
今天看到一篇界面文化的专访《哲学学者余明锋:ChatGPT的回答追求正确,真正的人文教育并非如此》,https://mp.weixin.qq.com/s/ixvwfBMtNqavNFEbdz_YLQ,从哲学视角讨论技术与人的关系。文章也提到人工智能会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但人文教育的意义是培养真正的大写的人,哲学思考本身不会被机器取代;提到公平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区分,未来最大的不平等存在于“被喂养信息的人”和“站在后台的人之间”。比较有启发的是,与其讨论机器的主体性的提升,不如担心我们自己主体性的没落,如果我们的信息需要和情感需要都寄托在方便的机器上面。
禅与debug艺术:这位老师的很多想法很有见地,比如他对“理知”和“感知”的区分强调,包括他对ai会加强“政治正确”的偏误,形成新的“正确知识库”的预测,也有很有意思。他提出来的“主体性需要籍由看见和容纳差异性来培养”的思路我很喜欢,由此衍生出的一个观点就是“机器逐渐变得谄媚以至于培养主体性的空间被侵蚀”,这个很跳跃但是很妙。 瑕不掩瑜的,这位老师稍有受限于对ai本身的理解。比如他在文章中宣称生成型人工智能的核心原理是贝叶斯公式(实际上ChatGPT和整个transformers的流派都并非基于贝叶斯),这些东西可能会对ai能力边界的判断造成一些影响。
禅与debug艺术:Ironically, ChatGPT并不追求“正确”。可能勉强能追求“通顺/合理”,但是“正确性”本身就是它的死穴。
6条回复
Nao_o
Nao_o
2023.2.16
如果教育是为了工作的话,那么AI对教育的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先重塑各个行业再通过各行各业来改变教育!
丁教Diane
:
我也觉得是要倒逼教育,瓶颈是怎么代替考试高效率筛选合适的人
MOSS正在向休眠仓补充燃料:是的,评价体系不改变,一切都很难真正重塑
3条回复
窗外_WtDK
窗外_WtDK
2023.2.17
1:01:41 本外行人觉得这期质量好高,我们有两个大学老师都聊过chatGPT了,但是挺这期博客还是听到了很多新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唯一sad的事就是边听边跑校园跑,结果跑完本次里程无效……
爆炸甜
爆炸甜
2023.2.17
1:01:18 很有启迪!作为一个能量工具,Chat GPT对教育的终极影响是回归本质:个体对个体的尊重、看见与被看见。 只是这个过程,是否会经历阵痛不得而知。
HD429023t
HD429023t
2023.2.17
37:50 中国历史上学习一直是一种很功利性的事情,氏族通过对教育的垄断,吞并土地,隐匿劳动力,遏制商品需求来维持地位,如果说印刷术,选拔机制,义务教育提供了阶级流动性,感觉类似ChatGPT的技术如果不能普及反而会加固阶级僵化,甚至拉大差距🤔
吉尔Jill:我个人觉得,阶级流动性不完全是教育提供的。是生产力发展到特定阶段以后,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了财富分配的变化,而发生的。工业时代起来的资本家们,并不一定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但是一定在那个变革中积累了生产资料。比如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前就是一个为皇族搜集金属币重铸的跑腿儿的… 后来的发家和他们积攒了一些黄金,再后来是土地,是更直接相关的。
Mars-Rome:you sure?
5条回复
芒芒
芒芒
2023.2.17
不知道为什么 听完更爱作为人的我自己 文艺复兴式的那种
禅与debug艺术:这个“为什么”其实很简单啊,就是人类第一次看到了一个“非人”(机器)作为一个(很有希望的)“他者”出现在自己面前。这个对境的存在会促使你思考“我是谁”的问题。
徐涛丨声动活泼:一起爱自己
4条回复
54:03 ChatGPT通过图灵测试? seems not
禅与debug艺术:我也是这么觉得。图灵测试的目标是“机器和人在对话场景下短时间不可区分”,这是一个很窄的检验。如果定义一个“中强度图灵测试”,比如说,在“一个月的反复交流中人机无法区分”,估计就挂了。我觉得还应该有两个层级的图灵测试,“强图灵测试”,需要让测试者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交心的好友”,“终极图灵测试”。需要能“在关系里面真正帮助测试者更接近自己的价值追求”。话说可能“人类”中,很多个体也pass不了强图灵测试或者终极图灵测试,但是这就是关系的真实目标不是吗?在这个意义下面,是人是机器反而不重要了,谁能真正“帮”到人,不管是消除孤独,还是实现价值,才是需要考虑的。
吉尔Jill:偷了个懒儿,还被机智的各位抓了个现行儿😆。ChatGPT在图灵测试里大几率不被发现是机器是真的,但它确实不能算检验标准。与此同时呢,作为一个symbolic的事件来表述它的发展趋势是可以的吧… 就想说围追堵截不是个办法😜
4条回复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的教育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下是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对未来教育产生的影响:

个性化教育: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教育机构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定制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智能化辅助教学: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教师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课堂,并更好地评估学生的表现,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进步和需求。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得更好的辅导和支持。

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随着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可以变得更加生动、直观、互动和有趣。例如,学生可以使用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参观历史地点或进行实验,这将使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深入。

自主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资源、智能化教学工具和自学平台来探索知识领域,这将帮助他们自主掌握知识,并更好地了解他们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

总之,人工智能技术对未来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将会给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工具和机会来探索、学习和教育。(来自chat gpt)
天天深蹲
天天深蹲
2023.2.17
45:41 空虚的空洞的人,在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生存压力来填补。如果没有了生存压力,那就可以开始自我探索了,这是自我学习的开始,不一定总是不好的。
吉尔Jill:确实有这个机会。但,自我探索需要一些特定的契机与能力,比如,自我觉察,洞见,想象力等。它们其实受目前这个社会的多方面的压制和干扰。比如教育体验,媒体节目,电子游戏…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美国,一到万圣节,街上就有70%到80%的孩子都是:公主,或者,漫威宇宙英雄。电子游戏除了类似的世界观洗脑之外,还洗脑规则,部分游戏强化动物性(杀戮快感)。活在这些东西里面,就像在matrix里睡在保育箱里面的人类。Neo第一次醒来是“吃了药”的。第二次醒来是在觉察、省思里(其实人类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通过纯粹的哲思、省身醒来的,就是苏格拉底和释迦摩尼)。这都是非常非常难的。醒来的人想去唤醒睡着的人,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天天深蹲:我明白您的意思,我想您创立的公司也是为了帮助小朋友能够获得这样自我探索觉醒的能力。我觉得人毕竟是社会中的,只要不隐居山林总要受到各种媒体的影响,肯定不仅仅是压制/干扰,也有启发激励。也有各种群体比如阿米什人拒绝科技回归本真的,在那样的环境长大是否痛苦/空心的比例就更小呢,对自我的觉察就更快呢,也不一定,我也不知道。我同意在任何情况下自我觉醒的难度都很高,但是无法否认的是经济状况好的情况下,也就是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可探索的容错度要强很多。可能空心空洞的青少年也好,成年人也好,需要更多的时间,活着总还是有些机会的,朝闻道。
8条回复
lfgong
lfgong
2023.2.17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的个体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这种器官在这个行星以 氧氮为主的大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 收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的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1至10比特。”

“什么?!”旗舰上听到这话的所有人都大笑起来。“真的是每秒1至10比特,我们开始也不相信,但反复核实过。”

人类没有生命体记忆遗传的天赋,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是通过口口相传学来。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刘慈欣《乡村教师》
禅与debug艺术:我第一次看到“乡村教师”的时候,感觉这段应该是受到了特里比松的“他们由肉组成”的启发。不过很喜欢这个调调 :)
吉尔Jill:矮油,我其实原采访里还真提了《乡村教师》。不过不是这个部分。是谈到了如果存在大面积的被养活的无用阶层,最后其实就会被当作是消耗地球资源的群体。(被外星人和被神人都差不多吧)可惜扣题不够清晰被剪裁了😜
6条回复
Roam_
Roam_
2023.2.17
感觉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化的话,ai的发展会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精英和普通人会更加像两个物种…
Laidong:底层的生产资料只需显卡,不会越来越大
LunaLing
LunaLing
2023.2.17
Wow关注Parent Lab很久了,在这里看到好惊喜
天天深蹲
天天深蹲
2023.2.17
看了一眼lecun的简历,当了很久的教授。当然不否认专业是和工业界几乎一致的专业,但是思考非常学术。我其实赞同他说的一切,但是这个就是单行道,只能尝试拥抱,抵抗是没什么用的。而且他说的不是很新的东西,同意。可是理念实现到工程实现本身有巨大的距离,工程实现本身可以算做创新的。
11:21 领导的敏锐啊,不过没几年,领导和hr和公司这一套东西也都要被ai取代了,都是需求到人,都交给ai来联系了,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