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那个没见过世面怕闹笑话又胆小的自己,我们一直都记得:脸庞发红,耳朵发烫,手心出汗,声音颤抖,内心抵触,想找一件能隐身的斗篷,把自己和全世界都隔离开。
有些经历依然历历在目,比如第1次去到陌生的地方,第N次等待未知的结果,第N+1次拓展自己的舒适区边界。回头看这些往事,也许第一反应是这有什么好慌的,可是再想一下,又觉得也许只是我们忘记了自己曾经的模样。
我们肤浅讨论了:
01:00 从一些关于《如何如何》等视频说起
03:10 在线等,第一次坐飞机不会解安全带怎么下飞机?
06:50 请问你们餐馆怎么不打个招呼就直接卖套餐呢?
10:30 餐碟到底是用来放餐,还是放垃圾?
14:30 这位女士,那个玻璃杯可要1500哦!所以呢?
16:55 掐自己一下,舞台下的观众就能变成木头吗?
22:25 看病的路上一边紧张,一边忙着分遗产?
32:00 怎么别人解锁游乐园那么驾轻就熟?
34:10 出远门前为什么老是少装几样东西?
37:40 要不说格兰芬多是哈利波特的主角呢…
40:45 《相约未知地带》和《既然出生,就环游世界》
53:40 你知道怎么坐宇宙飞船去火星吗?
我们限时引用了:
起源微博:
原视频出处:
抖音 ID:打工仔小张;《如何如何系列》
《相约未知地带》
《既然出生就环游世界》
本期音乐:
正文:Foam Rubber
来源:alexandernakarada.bandcamp.com
片尾引用:《我亲爱的偏执狂》陈绮贞
本期主播:Iris和别笑
微博微信:限时肤浅
邮箱:knowinglessandless@yeah.net
这里分享前段时间看过的纪录片——「施图茨的疗愈之道」,里面提到面对不完美、瑕疵用来自我激励的工具,觉得很适用。
“珍珠串”——「从自我激励的角度看,这或许是你能教自己的最重要的东西。
你只需要画一串珍珠、一条线、一个圆圈,以此类推,每个圆圈代表着一个行动,但重点是每个行动都有相同的价值,这关乎自我认同“我是谁?”“我不怎么样,我什么都不是”。
我不要这样看待自己,我只从我采取行动的习惯的角度,看待自己不管是失败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你都要继续前进。
就这样,所以基本上来说早上起床就是一串珍珠,只要起床,然后做你当天必须做的事,别去给行动贴上价值标签,它们都有相同的价值。
所有这些小圆圈里面都有一个更小的黑色圆点,这些黑色圆点是屎,比方说现在我们在拍这部电影,无论成品如何它都不会是完美的,它都会有屎在里头,我不知道电影拍出来是好是坏,所以我不需要担心这个,我只管继续前进,把下一颗珍珠串在绳子上。」
在实现最终目标,完成整个任务的过程,就像串珍珠串儿,受挫受锤动弹不得,不完美不满意暴露缺点就好比珍珠上出现那颗黑点,看见它,面对它,与它争斗僵持是痛苦的、挣扎的,也是不得不的,但也提醒自己,无论如何,我们要向前,要串完珍珠串儿。
片中导演也给出他的视角——「我现在的人生哲学是完全相反,与其说珍珠里面有坨屎,不如说每坨屎都有颗珍珠包围着,因为遇到不如意的事时 我会想,我能从中学到很多,能从中受益很多。」
是重视体验和经历,还是一定要如何,是可以选择的,什么都没有很绝对,也没有所谓的全然的完美无缺,这么告诉自己,觉得好了很多,也轻松了一些。
就像允许自己在重新出发,面对「第一次」时的紧张和慌乱一样,至少我有一颗又颗珍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