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or「悬浮」,这是个我们常用的评判尺度,用来评价我们看到的许多国产影视作品。我们总是试图在虚构故事里找到最贴合我们当下状况和心境的描述,那些故事也总是想要挑起我们的情绪,我们曾经讨论过,为什么许多“爆款”最后都会成为一场闹剧?
但纪录片不在这样的评判和争吵范围内,它把镜头对准了正在流动的现实生活,对准了一个个具体的鲜活的人,创作者在摄影机后面观看着,也参与,观众很少质疑它的“真实”。在观看它的时候,弹幕都变得丰富和安静了:争吵是无意义的,因为剧情随时可能改变;下判断是危险的,因为真实的人总有复杂的侧面。
最近B站专门为纪录片举办了发布会,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公布的片单里,有许多熟悉的纪录片的续作,也有很多新鲜、当下的选题。项飚老师曾说:「普通人不去做研究、不去拍纪录片,可能没有那样的条件去切实感受。但我们在理解陌生人的时候,至少可以去想象。」这一期我们展开聊聊那些影响了我们的纪录片,聊聊它们是如何同时构建了远方也发现了附近,如何让我们与陌生人拉近距离,消弭了部分争吵和喧闹。
在充满不确定的时代里,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点真实的希望和信心。
第一部分:我们与纪录片的故事
04:36 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纪录片:《算命》《大同》《辛普森:美国制造》《杀马特我爱你》《寻找小糖人》《矿民、马夫、尘肺病》
14:17 纪录片的特点:缓慢、真实、复杂,“高光时刻”之后的故事
17:35 “当我觉得很累很苦的时候,我就会看《张艺谋的2008》”
第二部分:让我们意外的《人生第二次》
25:23 「人生第二次」如何理解?或许这是属于中国人的「重启人生」
31:44 主题的特别:《圆》里生动的妈妈和复杂的儿子;《纳》里何华杰的非典型叙事
40:35 纪录片与弹幕观众的互动:不是一边倒的刷屏,而是不断拓宽自己的认知
49:26 细节和台词的特别:“我是你妈妈,你过得好吗?”“我喜欢我的想象力,不喜欢我的命运”
58:40 人物的特别:出狱的毛徽、像郭柯宇一样冷静的周东晓、努力的李婷,“至少我们不能解构这种努力”
1:15:13 文化亲近的特别:观众不会指责纪录片里的细节“陈旧”和“悬浮,因为那也是我们的日常生活
第三部分: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们
1:24:14 《人生一串》为代表的美食纪录片们和美食up主们:“无数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1:33:08 《守护解放西》类的“综艺”纪录片:大量真实素材建构的“附近”
1:34:44 《但是还有书籍》类的职业、知识类纪录片: 冷僻的知识和行业被注意到的方式
1:39:31 《小小少年》类的议题纪录片:“空气凤梨男孩”抵抗“内卷”
1:41:30 徐云或许是集大成者:美食、风光、知识……应有尽有
1:45:32 我们通过纪录片,对陌生人和远方有了了解和想象
1:48:09 在不确定的时代里,纪录片给我们提供的希望和信心
本期音乐:
Crucify Your Mind by Rodriguez
本期提及的其他纪录片:
《某某与我》《罗马:幕后纪实》《盛会》《权力的游戏:最后的守夜人》《抽象:设计的艺术》《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制作<社交网络>》《幻程故事》
《大同》
《辛普森:美国制造》
《杀马特我爱你》
《寻找小糖人》
《矿民、马夫、尘肺病》
《张艺谋的2008》
《人生第二次》
《人生一串》
《守护解放西》
《但是还有书籍》
《小小少年》
《某某与我》
《罗马:幕后纪实》
《盛会》
《权力的游戏:最后的守夜人》
《抽象:设计的艺术》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制作<社交网络>》
《幻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