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61|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E61|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63分钟 ·
播放数44148
·
评论数238

有一句话叫“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们很难靠自己来认识自己,而是需要在和他人的互动中,更好地认清自我。《组织进化论》制作的职场人物类节目,就是想要大家认识一些与自己不一样的人。

本期要介绍的是一位 90 后创业者,甲子光年创始人、CEO 张一甲。她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却选择从事文化事业。迷茫的时候,她花了 2 个月时间去“见他人”,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发现自己“会被喜欢的人吸引,会被喜欢的事吸引”,最终确定“这就是我想要的”。

对于年轻职场人,她建议:“至少在工作的头两年,真正沉浸式、心无旁骛地 involve 到一个事业当中。” 为什么很多职场人兜兜转转很多年,还是在原地踏步?因为一个人实质性的进步,一定来自于真正地陪伴着一个产品或者一项业务成长。

见天地、见众生,然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希望这期节目,能够在“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件事上,对你有所启发。

本期节目福利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听完本期节目的感受,我们会选出 5 位听众,送上嘉宾推荐的《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一书。

点击获取本期节目飞书妙记逐字稿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和使用飞书,欢迎填写《组织进化论》播客听众专属的咨询渠道,免费获取 1v1 的使用咨询及产品演示联系飞书

【主播】
小北 ,飞书产品市场经理

【嘉宾】
张一甲,甲子光年创始人、CEO

【主要话题】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03:02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我们自己很难认清自己,在和他人的互动中,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
03:45 我以后一定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04:51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06:45 如何在面试中测试候选人的乐观性?
08:33 乐观是一种选择
13:08 如何对当前的时代保持乐观?

为什么很多人兜兜转转很多年,还是在原地踏步?
19:05 远方的敌人——看了很多新闻,看到了很多远方的活法儿,脑补出了一些敌人
20:32 给年轻职场人的建议:愿意为一份工作,真正沉浸式的、心无旁骛地努力至少一到两年的时间
21:31 为什么很多人兜兜转转很多年,还是在原来的领域里原地踏步?
21:47 实质性的进步来自于你真正陪伴一个业务成长
23:39 两年半的时间写过上百万字的文章
27:03 建设的力量和解构的力量

极致理性与极致感性
30:03 理性与感性,大数据与小数据
32:13 小问题靠计算,大问题靠感觉
33:56 文艺复兴:理性和感性在同一个时代爆发带来的璀璨结果

寻找自我与接纳孤独
37:19 北大数学系毕业,为什么选择从事文化事业?
38:50 花了 2 个月时间寻找自我,最终发现自己会被喜欢的人吸引,被喜欢的事吸引
41:01 见天地:体验超出自己体系外,完全不同的世界
42:48 先见世界,才有世界观
46:07 接纳孤独,孤独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9:01 意志力不是一种品质,而是一种能力
59:50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入山不必太深,下笔不必太浓,人生不必太刻意

【Staff】
监制 ^ 小北
后期   声音故事
文字编辑 ^ 程斯羽、小北、Della
运营 ^ 瑞涵

【相关阅读】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作者 [美]马克·舍恩、克里斯廷·洛伯格。在一个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世界,我们却经常觉得焦虑不安,这是过于敏感的生存本能导致的。本书旨在探索生存本能对人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焦虑、不安、恐慌等不适感受与生存本能之间的联系,给出一些实用的方法,让读者学会如何以正确的方式去应对外面的世界,摆脱恐惧与挫败感,展现个人的最佳状态。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作者张靓蓓。本书以第一人称口述的方式,讲述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真实回顾了他的成长岁月、每部电影创作的用意、遭遇的困难、和演员的相处、参加影展的经验、得奖幕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作者 [美] 沃尔特·艾萨克森,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杜兰大学历史系校聘教授。达·芬奇的天才之处正是基于那些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提升的能力:热切的好奇心,认真的观察以及异想天开的想象力。本书的起点不是达·芬奇的艺术杰作,而是他令人震惊的 7200 页笔记,像好莱坞电影般演绎着另类而有趣的一生。他提醒我们,人生不止于吸收知识,更要去质疑,要充满想象力,敢于不同凡“想”,就像任何时代的异类天才和创新者一样。

点击获取 《组织进化论》妙记版
点击获取《组织进化论》文字版

【关于我们】
飞书(www.feishu.cn) 是先进企业协作与管理平台,整合即时沟通、日历、视频会议、云文档、云盘、OKR、开放平台等功能于一体。
飞书 OKR (okr.feishu.cn)是飞书上的一款目标管理工具, 帮助组织聚焦目标,实现战略落地。我们也有来自飞书的实践专家 ,手把手帮你的组织落地 OKR。
公众号/微博:飞书

【加入听友群】
如果你喜欢这档节目并想和我们深度交流、结识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欢迎加入我们的听友群。请添加小助手“feishuokr”,并备注你的姓名和公司,小助手会拉你进群。

展开Show Notes
置顶
关于中插的新尝试:之前的是“入群方式+评论送书”,但觉得有点无聊,所以这次尝试了加入歌曲(是嘉宾推荐的),希望增添趣味性,但不确定是否会影响内容收听,也希望听下大家的反馈
李凡_KEgH:不好听,突兀,主要是谈的话题和音乐没啥关系
夏日悠长:请问本期的音乐可以推荐一下吗~
3条回复
Iglisten
Iglisten
2023.6.23
听领导讲话的感觉
Scarlett111:笑死
HD753905z:哈哈哈
9条回复
Joey--
Joey--
2023.6.21
认真听了组织进化论的很多很多期 第一次评论 本着为节目提供建议的立场 确实觉得主持人有几点可以优化的地方 一是普通话水平需要提升 二是说话的衔接有点生硬 为了推进节目进程而说一些与上文毫无关联的内容 三是需要多加练习总结别人话语的能力吧
自己是组织进化论的忠实听众,听完这期有些比较强烈的表达欲
1、主持人和嘉宾的互动太少,问题挖掘不够。就是基本上在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问,没有进一步的挖掘,没有“冲突”,感觉像是捧人的,其实主持人也说如果做好对客户(嘉宾)的提前了解,已经超越了80%的面试者(主持人),是否可以思考一些做一些深度的问题做一些深挖。
2、嘉宾整体给人感觉很自信,但其实很多观点很空洞,很虚,不落地,像是领导在讲话,比如“悲观者永远正确 乐观者永远前行”这样的话,都是很早的观点了,没有看到新的解读。很观点流于表面,没有自己视角的思考。
3、嘉宾喜欢给自己加分和贴标签,比如“70人”,“王小川”,“每2天写一篇文章”,“打辩论”等等,这个方式是很好,但是也希望能介绍一下能对听众分享啥,自己到现在的成功的关键点在啥,这些才是大家希望听到的。
4、希望嘉宾能更加内心平静一些,能看出嘉宾是一个很在乎ROI的人,很多事情都在强调其的意义和价值。井上雄彦曾经说过人生大部分努力都是徒劳的,也许看了一场电影就是一场电影,纪录片就是一部纪录片。
祝好
来一口小糖包:第二点can't agree more... 我的理解是CEO的角色让她习惯了这种强势+绝对的说话方式吧...😅
南城北宛:赞同,认知的很深但比较空。比如说理性感性结合,是北大数学系有很多玩音乐的,玩到什么程度呢?怎么好呢?达芬奇的例子也泛泛而过,诸如此类的,说服力不强
3条回复
30:05 除了主持人不行,嘉宾观点也很怪,总结就是:我牛牛牛,我玩的人也牛牛牛,你们不同意的都有问题,我也不关心你不同意,因为我乐观嘻嘻
王_本华:是的,太主观,太自大了。
Nathan-SAHH
Nathan-SAHH
2023.6.23
39:59 嘉宾最终其实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走上了采访/创业/媒体的道路。虽然之前嘉宾推荐让年轻人做一份工作要超过两年,个人觉得在当下AI赋能的时代,大可不必经历这两年的磨练,直接投身自己的热情或许是最直接的选择,AI飞速发展的当下,每天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即使是在最前沿的科技公司也是无法学习和体验到的。另外,查了一下嘉宾的经历:201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获经济学双学位;曾任职于奥美中国、百度;2015年,联合创办新锐科技媒体Xtecher。如果信息正确的话,平均一份工作也只做了1.5年。十年前的状况和当下来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校的学生或者刚毕业的人则要筹划得更远才行,看见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的世界。
一个小小建议,主持人可以练练普通话🌝🌝
Isabella梁丹妮:111111真的不能再同意 听起来有点减分啊
HD981300z
HD981300z
2023.6.22
44:45 提个不成熟的反馈:主持人的预设也许可以减少一些,生硬地给嘉宾的人生路径安上“见自己,见他人,见众生”的主题,也许会限制住嘉宾自我的发挥。
30:44 感性是更多背后数据的因果,理性是小数据的因果,这个洞察好深刻
建设的力量&解构的力量
底层更自信的人会更乐观

感性是大数据:我今天特别想吃什么,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感性的背后是大量的信号输入和输出,是综合的本能的直觉,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感性对于计算机计算更难
理性是小数据:因为我今天生病了,所以我不能吃;理性是用相对少的信息量就可以推出来因果;理性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跳出来,有大局观的思考问题

小问题靠计算,大问题靠感觉
当遇到小的问题,例如利弊的问题做分析,用大脑做决定;
事业的选择和伴侣的选择用,要依赖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只有内心深处最强大的需求做支撑才能做下去

呵护感性

见天地:见完全超出自己体系、比自己厉害的、和更丰富的不同类型的人;真正意义上了解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保持开放性,真正感受到大家的多样性和世界的无尽可能

见自己:寻找自己喜欢什么,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自己到底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

见众生:没有目的性的回馈社会和大众

关于毅力:意志力不是自律来维持的;是靠自己的眼界达到一定的层次的东西,审美 眼界 成为一种本能 投入时间去维持的;让输入成为一种习惯,愿意不断去涉猎东西;能把涉猎的东西类比、迁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来;意志力是一种能力,不是品质;意志力是全球性的眼界,渊博的审美摄入,分寸的大局观,体谅别人又懂得舍弃,能坚持己见又能忘掉我执,形成本能的习惯

拥有创业心态比创业这件事情本身更重要
把时间尺度拉大

在刚做管理时“为什么我可以做到,但是你做不到”的误区
Libbyyyyy
Libbyyyyy
2023.6.21
这期讲的太精彩了!!!现在讲躺平讲偷懒讲对立真的已经成为了政治正确,一说奋斗就是资本主义,这种风气最后受害的也是刚毕业的人哪!讲的太好了!
孔寒寒:这点确实赞同。 其实需要一些尖锐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现实。 想要获得一些成长,就是要去经历现实世界,奋斗,卷,遭遇各种好的不好的。
Jason_niu
Jason_niu
2023.6.21
小北,你做的很棒!加油!
一个蓝
一个蓝
2023.6.23
意志力是一种能力 不是一种品质
全球性的眼界 渊博的审美摄入 知分寸的大局观 体谅别人 懂得舍弃 能坚持己见 忘掉我执

对事情投入度 要性

感性:更多背后输入输出 综合的本能的直觉(大数据)
理性:小数据
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谈谈我的理解:
1、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乐观不是先天所确定的,而是自我认知和眼界下的选择。
这个观点让我对乐观和悲观有了新的理解。它并不是天性使然,且没有好坏(我之前认为悲观是不好的)。

2、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很多人一辈子都可能寻找不到真实的自我,嘉宾分享了一个自己的方法:找不同的人去聊,去体会,增加输入,渐渐地就会找到喜欢的人,喜欢的事物。

跳出心理舒适区,去探索自己认知之外的事物,才是真正的见天地的意义。

这个时代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不断地输入新知,不断地探索未知,才能屹立时代潮头。
这一期讲的太好了
听完后引发我思考的点:
1.提到乐观悲观,大家想到的基本都是性格使。嘉宾提出乐观是一个人的认知,是深刻思考后的反映。
2.小事靠分析,大事靠感觉。(感觉自己相反的,很多时候大事靠分析也很难果断做决定)
来一口小糖包:内向外向是性格使然,乐观悲观确实本来是一种认知方式啊...
谢谢小北,栏目很棒,你也很棒^_^
陈国芬
陈国芬
2023.6.21
28:54 音乐来的有点突然,覆盖了一部分对话的内容。会对听众的节奏带来一定的影响。Ps.说口音的朋友们可以停一停了,这里不是CCTV。专注内容就够了。
雪莉是个毛孩子:为什么我很喜欢这段音乐,很有感触😂
陈国芬:我错了,重新听了一次,那个音乐起的时候,只是前奏接嘉宾最后话QAQ,没有太突兀
3条回复
王_本华
王_本华
2023.7.21
主持人但我口音就不说了,这个嘉宾,说的一些道理倒是有道理,但是缺乏人味、缺少必要的人文关怀,并且在这个数学人的思维里,只有理性,没有感性,也没有把不确定性因素考虑进去,着实有些主观和自大了。
南城北宛:是的,特别狠,很可能缺少人文关怀和同理心,至少节目的谈话中没看到,只是在追求成功or成为厉害的人
ALL林
ALL林
2023.6.22
46:48 确实好多反馈没接住…比如我很好奇一甲嘉宾两个月和很多人聊的时候一般会怎么聊呢?是列了提纲去聊还是随着意识流动随性问么?不知道和那么多人聊的时候高频的问题会是什么呢?孤独不需要排解,一甲是怎么和孤独相处的呢?对一些很难静下心放松休息一到周末反而满脑子乱麻麻难以忍受孤独的人,一甲对他们的建议会是什么呢
奶茶仙子:这些都是好问题,我也非常想知道!否则嘉宾看起来像个有很多标签在身上的成功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