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文科生,别把自己想成科技时代的受害者

073 文科生,别把自己想成科技时代的受害者

67分钟 ·
播放数66639
·
评论数502

在高考选专业如火如荼的7月,考研名师张雪峰的“如果孩子学新闻一定打晕他”的言论再次引爆了互联网。唱衰新闻专业、文科生难就业、国外多所大学缩减文科生招生规模及院校的新闻一直是科技化时代的热点,尤其在chatGPT出现之后,文科专业和工作可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恐慌更为甚嚣尘上。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文科及文科生,真的将成为时代的眼泪吗?本期播客我们邀请从考古专业转型到工科大学任职的沈辛成老师,来聊聊他在高校中观察到的文理工科现实状况,以及他眼中的文科生大有可为的未来。


- 聊天的人 - 

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史教师,研究技术社会史与博物馆学,新书《破局之战》主编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1:29 从考古专业到科技工作坊,沈老师成功转型

04:50 夸我“理想主义”可能是在骂我

06:32 “新闻无用”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培养方式的落后于时代

13:12 传统的文科真的“衰落”了吗?

17:19 所学专业想不被时代淘汰,需要战略思维

21:41 如果你还读文科专业,得换一个选专业的思路 

26:26 未来的文科专业应该是一种“定制化”需求 

29:17 文科生的就业饭碗始终在,只是存在形式深刻改变了

35:29 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可以说都属于人文社科的范畴

43:30 文科绝不是我们逃避现实出世的“桃花源”,优秀的文科内容都紧贴现实

47:45 技术深刻影响了流行音乐,人文艺术从未与技术分道扬镳

50:06 理工科的教育机制筛选的是那0.5%适合搞科研的人

55:23 故事会没落了,但人类对故事和审美的需求却从未缺消失 

01:03:33 未来的文科生,既要有纵深的储备,也要有横向整合信息能力


- 支持我们的赞助商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UNISKIN优时颜 - 《优在悠哉》,一档由优时颜出品,JustPod制作的全新生活漫谈播客。优时颜是专研国人肌肤的抗老品牌,但在这档节目中,不只聊肌肤,更聊聊那些我们关于当下生活和健康的好奇与迷思。将与最有意思的医生、学者和年轻人展开对话,共同探寻背后蕴藏着的有趣科学知识,为现代生活找寻一套松弛、自由的健康提案。欢迎在各平台搜索并订阅《优在悠哉》。


- 制作团队 -

节目统筹:禾放 Aya

倾情协力:卷儿

声音设计:啸天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展开Show Notes
JustPod
JustPod
2023.7.07
置顶
🛎 互动话题:
你正在从事和专业相关的职业么?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我们将从评论区中抽出两位,各送出《破局之战》一本。
JO0oo:我是学新闻与传播的哈哈!目前在科研院所做实验室行政【狗头】,虽然我本人是一个新闻逃兵,但学新闻带给我的思维模式的改变,批判思维的养成,文笔的锻炼都让我很受益。我没有真正的进入新闻业所以我就不乱说了,就说一下我们班的就业情况,有一大半的人进入了公务员和事业编岗位和国企,还有一部分考公失败的回了老家融媒体,有四五位留在了省会电视台,还有极少数进入了互联网公司。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考公是最理想的出路,至于新闻理论,倒也很少有人提起了。怎么说呢,我感谢新闻专业,但如果是我家里的弟弟妹妹要学,我不推荐😅
年年是只大面包:新闻学本科毕业一年多了,报社短暂实习后感觉理想泡沫有点破灭,转行到了广告业 ,像最近很火的沉淀文学里讲的一样,柴静《看见》领入门 也是有经历“谁给我选题写写 哇我写的这么棒 我就是当代普利策 ”以及毕业后薪资不可观,口罩时代舆情后,决定彻底不再传统媒体发展的历程。 听这期播客很有感悟的是“千万不要被学科框住” ,感觉说的好好,其实对本科的专业是有一个由爱转恨,然后又变得漠然,近期又感觉其实之前过于极端,不可否认也有所收获的转变过程 。 怎么能说新闻学没有让我的思路更开阔呢,让我的逻辑更清晰呢 我所学到的远远不是标题导语倒金字塔和各种传播理论 ,更是一种更加客观的立场和更开阔的思维 。可能随着年龄增长,经历增多,对新闻学的感悟又会有变化,我认同张雪峰老师从就业角度不要报新闻学的观点,但我也没有后悔自己选择了这门学科,学什么都不是捷径,都是生活谋生和认识世界的工具罢了。
22条回复
Momonoemo
Momonoemo
2023.7.10
突然感觉这期播客很像去过外乡外国的人回到家乡,和家乡人围在篝火旁谈外乡的故事。
Zoebucket:哈哈哈你评价得好礼貌啊
v爱说废话:装外宾是吗hhh
11条回复
15:59 前面都很认同,但说到人文社科不能接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结果,不太能认可。首先,用专业划分人群就很粗暴(不客观且无意义);其次,科技发展更能被理工科所接受(或者只是不反抗)是否因为这更是他们的使命,而人文社科的更多的使命是记录历史和讨论变迁(讨论势必会更关注受害的人群?)。最后,接受科技进步、历史变迁,不代表可以忽略其弊端、不代表不关怀那些被历史脚步丢下的人。可能我读的人文社科类,我没有那么“科技思维”,我才能更辩证地思考科技和发展,看到人,看到自己。
原耀辉:你清楚你在讲什么吗,你说的是首先不能划分,划分很无聊,其次,你又把划分的很清楚🤔
大王贰十三:应该是我不太能接受分人群做判断,能接受分情况溯源吧。如果我没说清楚就算了。珍惜周五夜晚吧朋友。
3条回复
听到前面还蛮新颖的,听到最后只能说太精英视角了
夹心xx:是的,我有同感,说的有一定道理,但语言方式有一些傲慢。
HD121984u:赞同,普通人还是大多数的
4条回复
我认同老师说的话,但我也认同张雪峰的话,人群不一样,咨询张雪峰孩子的人大多都是底层的人,高考很大程度上是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他们的根本诉求就是未来好就业,而且张雪峰也不是不允许追求梦想,他都是看孩子看家庭的,并非一刀切。想我高考选专业,我两眼一黑,那些我根本不知道选什么,最后选了当年热门物流管理(是我爸妈替我选的)我其实也不知道我在读什么,我根本没读,后来我选择做设计,我在大三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我读的专业,很迷茫,后来我自学报班去学软件去学画画,可是这些兜底的费用是我爸妈提供的,我毕业也荒废了一段时间,那些咨询张雪峰的人真的有这么多的机会试错吗?我一个小康的孩子都没那么多的机会试错,更何况5年后的今天呢,老师说的话我也认同,比如我是设计里算术最好的哈哈哈哈,很多时候尺寸,三维这些我很快在脑子里就想好了。敏捷都不怎么说话哈哈哈哈哈哈哈🤔
叮叮当当不对劲:我还是认同张雪峰老师对大多数普通学子的帮助!!对千千万万个家庭来说,可真的毕业了面对的是现实啊!谁都不想去走那条更远的路,有直达的捷径肯定选择快速的那条。主播举的什么去美国留学,巴菲特制定的目标,谈滋养?就飘低一点行吗?真的没有这么多试错的机会,能月薪过万对很多人来说已经算学有所成了,就这么功利现实。
大娃敏捷
:
沈老师说话太逗了哈哈哈,这期我远程录制的😆
6条回复
大众谈论文科无用,是在说比起理科,文科就业难、薪资低、壁垒薄易被替代。底层年轻人是没什么退路的,不仅是在钱这个问题上,还有在没有心理精神支撑这方面。所以专业选择,不仅仅是背着个人的自我目标、更是在承受着社会家庭的压迫,说白了就是没给那么多可选择自己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选择理科比起选择文科,是更大概率养活自己的、是更大可能过得不错的。文科当然有文科的用武之地,当然其形式随时代发展演化,概念上自然是同理科平起平坐的。这大家肯定都明白,一直拿这点说事是没意义的。主播说文科跨理难,嘉宾说数学跨机电这些更工科的难,怎么能比呢,不太懂这个逻辑。资产100w的家庭A对资产1000w的家庭B说,送孩子出国好难,家庭B却说自己也没办法像资产上亿的家庭C那样送孩子去哈佛。整篇听下来只能说,精英有精英的视角,他们选择范围之内的自我寻觅与自我实现,就是普通人这里需要自断生存道路甚至放弃家庭社会关系的理想主义。
可爱女孩titikaka:我觉得有些观点还是让我困惑,跟你一样。 我觉得普通人而言,家庭和环境以及教育,有时候占比不比所谓的【主观能动性】少。 有时候我在想,播客里面的【战略性思维】,到底应该怎么培养?对于生计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我,这种【战略性思维】是否也是一种理想主义? 对于【立场先行】我持保留态度,但是我觉得,大部分普通人,可能都是苦苦挣扎的,没那么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也没有那么多自如。 就是,熬人
可爱女孩titikaka:但是多听多看总没错啦
3条回复
张鸦鸦
张鸦鸦
2023.7.09
这期的受众说的并不是张雪峰说的那个人群吧😂
SXC_Gjjc
SXC_Gjjc
2023.7.10
大家好 我是嘉宾沈辛成。那天录high了 没来得及说 我补充一点:我编写《破局之战》这本书的立意和张老师没有冲突的地方。书的七个篇章来源于七次技术史工作坊的分享,七位来自机动物理电子航空的硕博生给大家带来的就是立足于实践岗位所看到的行业发展纵深,让读者也能看到以后从事某一行业的实际模样。《破局之战》提供的视野,就是为了帮助那些没有生在罗马的人抹平高考和择业时候的信息差,摆脱一脸懵的状态,从而摆脱一味竞逐考分薪资所带来的潜在偏狭。自这本书出版以来,我也不止一次面对“精英主义”的疑问,对此我想说:没有生在罗马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尽快赶到罗马,所以时间是最宝贵的。要节约时间就需要规划,要规划就得尊重自己的才能与爱好展开,方能实现稳定且可持续的发展。不少人似乎默认热爱与从业是对立的,我觉得并不是。我的人生无疑是幸运的,不用太在意试错成本,但是书中七位作者并不全然如此。交大的研究生中出身清寒小镇的人不在少数,本科也未必就985,许多都是所谓“张雪峰老师的受众”,他们都是靠奋斗一路辗转奔来,他们的道路并不“精英主义”,但也一样需要发现心中热爱。所以我在封底写了:“此书是向平凡的科研工作者致敬,愿更多人看到他们的热爱与志气”,书的主角不是我,我只是搭台的人,希望这一点关于“精英主义”的误解我能尽力澄清一些。最后,感谢大家对《破局之战》的支持,书的所有收益我将和七位作者平分。我在节目里说了“赏人饭吃就是无限功德”,希望自己能成为那样的人,我们一起努力。
HD463054w:沈老师多做做博客啊 圈粉了
红发雪糕筒:沈老师多做播客啊,你的观点需要被更多人听到!书已买!
18条回复
瞬梨
瞬梨
2023.7.10
36:48 这里给人一种第三视角的居高临下感,仅谈个人感受如有冒犯抱歉。虽然我明白本意可能是打破文科生的认知偏差,但好奇如果主播不是现在的这种身份,而是置身于困局里的人,是否还能讲出这样“铿锵有力”的字眼。
Faye_Y
Faye_Y
2023.7.07
好喜欢这期。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确实能点醒和排解很多疑虑(果然人还是要多读史)。来自一个曾后悔没有选文科的工科生,一个从事专业相关行业但偏文字工作的打工人,一个正在接受、学习和拥抱人生多样性和可能性的学徒。
__sisyphus:我也很喜欢 但我也接受大多数人不喜欢 因为我觉得能懂的人就懂了 不能懂或者不认可的人也不用强迫他们懂了 但这期老师说的很多内容 我都非常赞同
JustPod
:
谢谢你的分享,我们将送出《破局之战》一本。 请将本条评论及您的小宇宙主页截图私信给 @JustPod 微博,我们将尽快为您寄出图书!
3条回复
我从小就对语文感兴趣,非常自然地选了文科,希望成为一个做好内容的人。目前工作了五年,先是在媒体,后来跳到医药行业当PR。我觉得任何人在职场/自我发展方面,讲故事都是刚需技能,但真的少数人才做得好这件事。我也还在学习摸索中,期待读到这本书!🥰
poplarity
poplarity
2023.7.07
26:11 主播说得很好,这就是虽然某种意义上有学文科很坑的心情,但完全不后悔学文科
劳劳
劳劳
2023.7.08
嘉宾发言有很多颠覆认知的地方,最深刻的莫过于“高考语文分高一点就以为自己可以读文科,就可以不用被理科‘折磨’了。”因为直到今天为止,我就是他说的这种人。
技术发展的趋势,不能简单地以文科淘汰理科存活的逻辑来遮盖,可能大部分理科没学好的人,被大部分文科也没学好的人“骗了”,因为他们掌握了舆论。又或者这只是文理界线被“用歪”的一个方面。
技术革新需要故事,我们缺的不是低头拉车,而是抬头看路的人。文科生里有很多像沈老师一样的看路人,历史上也是如此,文学上的,史学上的,思想上的。而无论是文是理,找对方向永远比掘地三尺更重要。
此外还有人为制造的舆论对立,沉默的理科生,文科生对“美强惨”的顾影自怜,知识体系与个人志业,对技术的审美,等等,全程听得非常舒服,来当个分母看新书能不能先睹为快~
嘉宾过于傲慢了,披着转型科技史的外壳,说着二元对立的观点。书卖不动不是因为社会的接受度,是你也很喜欢自我“美强惨”
爱酱萌:最后落点在咨询,我懵了
被消失的娜拉:是的🤦‍♀️,他这期播客简直是图书劝退吧哈哈哈哈
小鱼怪
小鱼怪
2023.7.09
我是本科从芯片设计转到商科的逆行者。一些经历告诉我 如果专注于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优质工具 人会狭隘太多,现在正在非常努力的将两者融入自己的生命,不用文理去区分自己的生命和未来,将自己作为整体去面对生活
Zz_IpQA:优质工具人形容的太好。大家一直讨论如何选专业,学什么才能更好的就业,其实就是在说,怎么才能当优质工具人啊!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全社会似乎都不知道除了当工具人之外还能怎么挣钱。 这就引发了另一个问题,难道当工具人,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优质的工具人,就能高枕无忧了?我见过太多计算机博士、算法博士、电池相关专业的博士,这可都是热门专业的博士了吧,依然被企业挑来挑去,大龄的依然有职场中年危机。 这些顶尖的人,竞争对手同样是顶尖的人。 所以我觉得,破局的根本,是从局里跳出来。破局的根本,是永远别被局困住。可以去企业工作,但这可以是为了了解一个行业如何运转,也可以是为了学习一家企业的经营之道等等等等,千万别是因为除此之外不知道怎么挣钱,要尽快找到自己独立就能吃饭的本领,永远不依赖外部。
或或马
或或马
2023.7.10
25:08 嘉宾对中文系是不是有误解?
沐阳wink:感觉嘉宾印象中的中文系是插科打诨风花雪月……🙃
端生:听到嘉宾这样傲慢又陈旧的评价实在惊讶
allegraaa
allegraaa
2023.7.10
不喜欢“战略思维”这种说法 认为“每个行业都经历阵痛”其实就是抹杀文科特有的困境 显得文科生无病呻吟呗
Omar_v:您能展开谈谈文科特有的困境是什么吗?比较好奇这个问题。
allegraaa:很简单啊,在处于现代化初期的国家,需要大力发展stem学科,文科重要性远远不如理工科,职业发展、补贴政策都明显偏弱。
5条回复
茗华君
茗华君
2023.7.10
50:40 谈到此我想应该重新定义所谓的“理科”和“文科”吧,有的时候我们会对些两分对立的概念产生反感但又跳不出这个圈子。从学科划分角度,有“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不准确的分法),每一个下辖的范围中也有不同的细分项,拿“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举例:哲学、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算是一种分法,而每个领域的基本技能要求也不太一样。就数学而言,更多的是一种逻辑外化(数理逻辑),还有很多其他的逻辑及其外化(分析逻辑,图像逻辑,语言逻辑等),所以数学在学科划分和科学研究上并不是高人一等的,就像哲学也不是在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中高人一等的一样。我是一名从自动化(工学大类)转到历史学方向的学生,我认为系统工程思维、正负反馈和函数解析等用于工程学上的东西同样有利于分析历史文献真伪和历史事件的考异,文理借鉴本来理所当然,只不过作为社科人文从业者,应该多储存些理工思维和计算机操作的相关知识,这方面看上去弱于某些自然工程科学的从业者。从未来从业和收入上讲,人文社科作为一种依附性的专业肯定收到社会变迁和自然工程科学的影响,收入相对不如后者理所当然,问题是我们能不能找到属于这个世道的位置(position)以便借力打力才是关键。最后,从科学史上也能看到文理交互的影子,且世界上大部分时代里,宗教、政治、文学、哲学都是压倒自然工程学科的时代(直到20世纪还存在类似现象),现在科技翻身做主,盖积怨已久。
荔柠:50:41 你说得好好!
06:41 错,新闻专业的问题在于房间的大象,不可说的原因。
05:35 太喜欢这句话了,“真的知道我要干什么的人,不喜欢被说是理想主义,而是具有战略思维。”即使道路上布满无数荆棘。

我是复旦外国语专业,大学学了数据科学辅修、刷实习,本科毕业后在鹅厂做数据科学。对互联网史狂热热爱,最喜欢《沸腾新十年》。今年入职三年,重新进行战略思考,在职场里去做更难而正确的事。😆
特别喜欢这期节目,可以的话能和教授connect嘛!感谢🙏
Yvaine_Pan:可以跟你connect嘛
布鲁克唐:欢迎啊 发我私信吧~我们交换下联系方式
3条回复
哈哈虽然有点暴论,但我觉得网络交流变成这样以及年轻人居高不下的心理问题,有一部分,就是轻视人文社科教育的锅。我本人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头到尾都读的理科,因为以前对文科有偏见嘛,也很少阅读文科书籍,觉得文科学的东西就像小时候读不懂的名著一样,晦涩又无用。但当自己遇到人生的困境时,到处寻找解药寻找答案时,是人文社科的知识给了我二次生命。现在觉得,如果我早一点接触文科知识,我能更好的面对社会、对待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