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郁哲,2004年-2010年间就读于广州二中,初中阶段在本部应元路校区学习,高中阶段在黄埔科学城校区学习。毕业后他听从内心的声音,在自己热爱的体育领域里探索遨游、发光发热。虽然已离开二中校园多年,但他依然心系母校,发起并创立了广州二中校友篮球俱乐部,将个人的兴趣与事业结合,服务和影响更多二中校友。
# 01
二中校友篮球俱乐部的由来
一切源于2020年的二中90周年校庆活动,当时罗郁哲担任“校庆杯”三人篮球赛负责人,他带领校友志愿者与在校的学生篮球社团成功举办了活动,共招募了近50支球队、200位校友球员回母校参赛。活动圆满结束后,罗郁哲觉得难得搭建起来的校友篮球平台不应该这样“沉默”下去,于是在2021年初,他在当时的比赛球队球员群里发起了首次二中校友篮球比赛,组建校友篮球队伍与其他业余篮球队友谊赛交流,广州二中校友篮球俱乐部也因此成立。
随后,广州二中校友篮球俱乐部的活动得到了更多校友的积极响应,每周周三一场球的形式逐渐被大家的热情固定下来。通过他的努力,俱乐部至今已经连续开展了120多场校友篮球活动,组建了“年轻组”和“老男孩”两支队伍,累计吸引了300多位不同届别关注篮球的二中校友。
# 02
与体育、篮球结缘
2010年从二中高中毕业后,罗郁哲以良好的学习成绩与国家二级篮球运动员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中山大学,并担任了中大男子篮球队的队长。大学毕业后,因为对体育和篮球的热爱,他选择了投身体育行业,先后在知名体育运动品牌、国内领先的体育营销公司工作,而后他选择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在大众体育场馆与赛事运营方向创业深耕。
他表示,从小学到中学参加篮球训练和比赛的经历培养了顽强的性格,塑造了勤奋、刻苦的意志品质。在大学时期,经历的重大伤病也让他“停下来思考更多”,从一个突出的个体运动员,角色的转变成为“队长”、“管理者”,位置的不同带给他不一样的经历与体验,而同样不变的争胜心与对运动的热情,驱使他带领团队取得同样值得赞许的成绩,而他对于篮球和体育的理解也因此更丰富、深刻,更加坚定了他择体育作为事业的决心与使命。
# 03
二中的学习时光
回顾二中的学习时光,罗郁哲在应元路初中本部,科学城高中部度过了六个春夏秋冬。说起他对于两个校区的印象,他觉得环境好是共同的特点,本部依越秀山而建,高中部依苏元山而建,在繁华喧嚣的都市里闹中取静,是适合读书学习的“静土”;然而相比之下,他认为高中部寄宿相对封闭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自主管理学习和生活的机会,减少了市区走读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与课外运动生活的发展。
应元路初中部
在被问及对初中部与高中部的情感那个更深刻时,罗郁哲坦言初中是青春记忆的起点,每个上学日必须“攀登”的大门口“百步梯”,抬头仰望凝视学校主楼“顶天立地”的标语,完成人生第一次扣篮的大榕树下篮球场,以及初中生情窦初开的青涩回忆与故事。科学城高中部
# 04
体育、事业与人生
许多运动员出身的体育从业者身上都有一种积极、乐观、进取的品质,这些特点在罗郁哲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体育的教育价值与其他的学习方式不同,在极致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调动身体、意志与全身每一个细胞,完全投入到竞技之中,当完成了某个动作、达成了某个结果,“赢”的体验会形成深刻的记忆,同时也强化人内在的意志与精神。这样的过程不仅仅是头脑的学习与记忆,而是深入骨子里获得的身心力量。
社会中许多的教育都在教我们怎么样去“赢”,而在体育的世界里我们学会如何去面对“输”。运动场如战场,胜负乃兵家常事,在比赛中的每次失败、总结不足、调整改进,都在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强大,懂得如何去适应和面对“失败”。无风无浪的人生未免显得枯燥单调,而经历起起伏伏后的勇攀高峰才最能品尝喜悦的滋味。
最后,罗郁哲选择用一首周杰伦的《蜗牛》表达了他对于二中、体育与人生的情感,无论在哪一个阶段与方向上,他都像一只小小的“蜗牛”,一步一步缓慢地向上爬,纵然会经历风雨、跌落与挫折,但心中大大的梦想不会变,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