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在岛屿读书,在地铁读书,在人生低谷期读书

077 在岛屿读书,在地铁读书,在人生低谷期读书

56分钟 ·
播放数12398
·
评论数55

余华、莫言都成了有名的段子手,但幽默背后,他们的作品却往往是严肃的。作家和作品是不是存在着某种割裂?今天我们谈论文学的时候,有一种羞耻感,文艺青年也仿佛成了贬义词,文学远离日常生活,到底是真实还是一种幻象?

我们邀请了叶子老师一同来加入这场关于文学、关于阅读的对话。叶子老师出身书香门第,叶兆言、叶圣陶,家族里的名字如雷贯耳。她被苏童、余华亲切地称为“文学的孩子”,在由今日头条-江苏卫视联合出品的外景纪实类读书节目《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中,叶子老师担任常驻嘉宾。

这也是一次开放的对话,我们希望你,在咖啡馆,在地铁里,在任何你觉得舒服的地方,以你觉得舒适的方式,打开一本书。


- 聊天的人 - 

叶子,南京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常驻嘉宾

一兰,十余年一线媒体资深文化记者,擅长将明星大腕儿拉下神坛(微博:@lilian一兰

敏捷,影视制片人、科幻内容主编

阿秋,独立策划人、导演,渴望用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的一切


- 时间轴 -

06:00 进入文学时,是不是应该跟这个世界有一步的距离?

06:21 我们都有躲避生活压力的需要

08:40 文学不在日常里,但是作家在日常里

11:17 幽默提供了一种必要的距离感和平衡感?

21:17 AI 来了以后,文学应该怎么适应新时代的变化?

23:02 “文艺青年”变成了贬义词,谈论文学有羞耻感

32:12 叶子老师读不下去的书

34:14 余华和史铁生坐火车往事,羞于谈论“作家”

39:52 有的时候文学性反而是发生在那些有缺口的地方

45:06 文学里的日常和真实的日常有没有差别?

50:57 一旦你有名有利了,那又是另一种困境

54:32 很多作家写童年,是在回忆人生中那些被否认、拒绝的经历


- 制作团队 -

节目统筹:禾放 Aya

声音设计:啸天

节目运营:小米粒

封面设计:Jessi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3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互动方式 -

商务合作:ad@justpod.fm

微博:@JustPod @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JustPod / 播客一下

小红书:JustPod气氛组 / 一兰 

展开Show Notes
置顶
本期与叶子老师深入聊了聊作家的创作故事,治愈综艺《我在岛屿读书》第二季温暖回归,在岛屿开启向往的读书生活,翻阅生活里的无限可能。
评论区分享你印象最深刻的本期观点,或最喜爱的作家书籍,截至9月8日,我们会从评论区选出1位朋友,赠送叶子老师签名版实体书1本
lilian一兰
:
同时,欢迎加入每个月听友群,有爱交流,添加微信号:mgyzynmyt,暗号:每个月
劳劳
劳劳
2023.9.01
一方面,无论是线上线下的图书市场规模、各种知识付费,还是整体的人口基数、受教育人数和受教育程度,我们对知识的需求都处于历史上的最高点,甚至到了要用双减来“踩刹车”的地步;而另一方面,正如几位所说,文学却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一种离散于“主流生活”以外的审美飞地,某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过剩”或者“过饱和”的状态。
隔壁贝望录最近一期对谈洪晃的节目里,有一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她说互联网让很多以前能够“作假”的事情没了市场——所有信息,尤其是大众媒体上的信息,都要经受流量和时间的考验。换言之绝大部分曾经被一小撮“精英”垄断的话语权,在极短的时间内“下放”到了全体公民手上。相比起传统的文学出版,由此派生出了指数爆炸级别的渠道和商品。
也就是说,虽然文化的池子在迅速变大,但是文学的“浓度”却好像降低了。
还是借用几位的说法,各种形式的读书会,以及对于经典的再探索,都在说明文学它自有顽强的生命力。本人不才,也曾在一些公益组织的帮衬下,主持过几场文学主题的读书会,其中还包括略显“晦涩”的俄罗斯文学,得到的反馈算是相当不错。对阅读怀揣着憧憬和好奇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是遍布在各行各业,各种地方,所以在这方面的展望上,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和叶子老师高度重合的一点是,我也习惯了倍速播放,而且是越来越快——以至于到了电影院会觉得像是放了慢镜一样。
最后说说文学性。就我而言,文学性曾经代表了一种发散-收束的线性叙事,也就是人们评价故事质量时常说的首尾呼应,逻辑严密。直到后来看到一个说法:人们会用“嘀嗒嘀嗒”来形容钟摆来回的声音,但其实绝大部分的钟摆声都没有“来回”,也就是“滴滴”或者“嗒嗒”,说成是“嘀嗒”,只是人为地赋予给它的“故事性”,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只要和人产生了互动,就可以成为文学性的一部分。这当然有浪漫化的成分,但我更愿意相信,文学性就是人性,就是那些内心深处的“嘀嗒”声,是让我们在任何时刻都可以“第一身”视角来解读世界的可能性。
lilian一兰
:
劳劳回来啦
劳劳:哈哈一直都在呀
蓝朵
蓝朵
2023.8.31
叶子老师的声音好好听啊,很知性也很温柔。对自己是读书人或者是文艺青年为什么要觉得可耻呢?其实没有人在乎你标榜自己是什么吧,只要是真心热爱,自己享受,沉浸其中就可以了吧。最近很爱的一本书是《老派少女购物路线》,母女深情,日常里的朴素饮食,点缀起母亲最后的岁月。很有共鸣,推荐给大家。
lilian一兰
:
这书名有意思,mark了
Frender:你理解错了叶子说的耻感吧,她说的包含很多方面
6条回复
HD557572w
HD557572w
2023.8.31
“不把读书当作习武那样的苦读,当作疗愈。”说得真好。和主持人一样青春期读的的《活着》同感“身心震撼”,觉得作者一定很严肃、不苟言笑。一兰说是罗丹的“思想者”戳中笑点。看苏童的《武则天》也觉得作者肯定是女的。每次听一兰、敏捷和阿秋的播客总是共鸣满满,哈哈哈。感觉作品是正片,这综艺是彩蛋,顿时要把综艺追起来~说起最喜爱的作家是严歌苓以及她的《穗子物语》,像叶子老师说的她也善于用幽默讲述沉重。
JustPod
:
恭喜你中奖啦,请把本条评论,及你的小宇宙个人信息页以及详细收件信息(收件人,手机号,地址)私信到微博@JustPod ,我们会安排送出礼物哦~
问文学有什么用的人,更应该要去看看文学,改改用这功利的视角看待一切
lilian一兰
:
是的
ccccc_yi
ccccc_yi
2023.9.03
梦幻联动,刚看完岛屿2
花见青山
花见青山
2023.9.04
好爱岛屿读书,听几位老师交流文学,如听一首舒缓的弦乐一样,和谐融洽自然。叶子老师在最后一期的结束语中引用了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一个明亮如故的惊讶:岛伸出一只手,把我从哀伤中捞起”,那一刻我的心灵为之一荡,阅读又何尝不是把我从某些情绪中捞起呢,于是又期待起第三季我们能“重见岛屿的时候”。
KarenTT
KarenTT
2023.9.16
叶子老师祖父是叶圣陶,家里几代人都从事文学教育工作,一项事业自然而然在家族中得到传承本就是很浪漫的事情。
up to earth
up to earth
2023.9.03
近半年听到的最舒服的一次播客
lilian一兰
:
🥹
敏捷破坏神:谢谢😘
梁小JO
梁小JO
2023.9.04
06:13 我也是诶,地铁读书效率蛮高
喜欢叶子老师🥰🥰🥰
f兑def言
f兑def言
2023.9.22
23:40 我也跑题赞同保持某种程度的“耻感”,摒弃某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基于这两种不同的底色,所呈现出来的样貌,恐怕也是不尽相同的🍀🍀
Hazelll_say_
Hazelll_say_
2023.9.15
喜欢这一期!读书让我短暂的进入另一个世界(逃离现实)~
好喜欢这期!!!
-D_uiGc
-D_uiGc
2023.9.06
51:55 幸福的时候也能写作吧 不一定得书写痛苦🥹
21:30 会在的,文学的意义是我陪伴
啊啊啊啊好爱叶子老师 岛屿忠实观众
我就是觉得读书无关文学,就是喜欢,想从书里看看更多生活的可能,毕竟脚步有限时间有限,不想错过那么多的精彩,想去看看更丰富的可能。
陈小D
陈小D
3天前
我也只会为工作写东西了,有点难过😔
九月海岸
九月海岸
2023.10.04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