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安徽人都很喜欢去南京生活和发展,今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
背景:
南京市人口931.46万,其中安徽人一共132万,占比14.15%
南京市所有外来人口中安徽人占30%
10个在南京居住生活的人里面平均有1.4个是安徽人
一. 地理位置:
南京一共接壤了6个城市,其中安徽省3座:滁州,马鞍山,宣城,三座城市环抱整个南京市的北部至西部再至南部。江苏省3座,扬州,镇江,常州。
二. 经济:
2022年南京市GDP:16907.85亿,排名全国第10位
2022年合肥市GDP:12013亿,排名全国第21位
两座城市的差距是4894亿,相当于一个贵阳的差距(贵阳2022年排名全国第58位)
因此从经济发展程度上,其实安徽人更愿意去南京发展,而不是省会合肥
三. 历史原因
朱元璋的模范带头作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定都南京
明代设立南直隶地区,首都南京,包括江苏,安徽,上海
清顺治二年,建立江南省,其范围包括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北部,江西婺源,湖北黄冈,省会设立在南京,江南省是当时中国最富裕的省份,赋税占全国1/3,科举上榜人数占全国1/2。
清中期,将江南省拆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南京短暂的成为安徽省的省会,后改为合肥。安徽的安指的是安庆,徽为徽州,现在的合肥。
四. 交通:
马鞍山高铁去南京,只要17块钱,17分钟,几乎半小时一趟
芜湖距离南京和合肥直线距离几乎相同,最快36分钟,38块,几乎半小时一趟,但去合肥,40多分钟,60多块
南京禄口机场4F级,两条跑道,多维度领先,合肥新桥机场4E级
南京在建的11条地铁里,有4条是通往安徽的
李荣浩初中的时候每周坐火车去南京学低音提琴
五. 语言:
南京话和安徽南部很多城市的方言非常接近
吴语:吴语主要分布在黄山以北和以东地区的14个县市,太平、泾县、芜湖、南陵、繁昌、铜陵、石台使用吴语比较频繁。
南京话,又称南京方言或金陵话,是一种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及周边地区使用的方言。它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吴语支,是吴语的一个重要方言。
六. 饮食:
皖北:沿淮风味,以蚌埠、宿州、阜阳等地为代表,主要流行于安徽中北部。沿淮风味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的特色。在烹调上长于烧、炸、馏等技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佐味。代表菜有:“奶汁肥王鱼”、“香炸琵琶虾”,“鱼咬羊”、“老蚌怀珠”、“朱洪武豆腐”、“焦炸羊肉”等。
皖中:沿江风味,以芜湖、安庆地区为代表。沿江风味以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酥嫩、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代表菜有“清香炒悟鸡”、“生熏仔鸡”、“八大锤”,“毛峰熏鲥鱼”、“火烘鱼”、“蟹黄虾盅”等。“菜花甲鱼菊花蟹,刀鱼过后鲥鱼来,春笋蚕豆荷花藕,八月桂花鹅鸭肥”。
皖南:安徽南部菜系皖南的菜以徽州地区的美食为主,是徽菜的发源地之一,重油、重盐、重料,口味较重,比如毛豆腐、臭鳜鱼、果子狸等等。苏南菜口味也是比较重的,以淮扬菜为主,重油、重辣、重甜
南京菜,金陵菜原料多以水产为主,注重鲜活,刀功精细,善用炖、焖 、烤、煨等烹调方法,口味平和,鲜香酥嫩。菜品细致精美,格调高雅。讲究刀工,擅长火功,富于变化的技法以及南北皆宜的口味特色,同时兼取四方特色,适应八方之味。
共同点喜欢吃鸭子,河鲜
安徽知名连锁老乡鸡,在省外的第一家门店就在南京
七. 文化认同:
徽京银行的省外第一站也是南京
安徽省支持深入融入南京都市圈
感谢大家的收听,也欢迎大家和我们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