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教育家”播客终于开播了!
创办人彭晓芸此前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体人,主持过多家媒体的评论部门,经历过时政评论的鼎盛时代,她开拓主张的说理而不煽情的深度评论模式,引发新闻学界业界广泛关注讨论。
此后,彭晓芸转身回到校园深造,当起了“高龄”全职博士生。在中大校园里,她遇到了同门大黑同学,两人因对教育的共同关切和对哲学的热爱而结缘,成为了一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神仙伴侣。
开通“人人都是教育家”播客,聊聊教育议题,对他们而言是顺手之举,从两个人的教育夜谈开始,是轻启动。当然,他们也可能会不定期邀请嘉宾“锵锵三人行”。欢迎您留言提供建议意见,参与节目共创。
主播简介
大黑:哲学博士 上海著名双语学校不著名儿童哲学教师 |著名小区教育家彭晓芸老师的不著名丈夫 |热爱运动没时间运动的二娃爸
晓芸:哲学博士 大学老师、前媒体人|从广州上海到伦敦的社区教育实践者|开设“爱情哲学”“学术写作”等一堆课的上课手艺人|在家当甩手掌柜的斜杠中年,兼职终身学习爱好者。
内容简介:
1.为什么说人人都是教育家?
2.抑郁了,才意识到快乐教育的重要性:为什么要为孩子的快乐辩护?
3.应试分到印象分,我们的基础教育缺了什么?
4.城乡差异与教育公平
13:33 哭着练琴和笑着练琴是一样的吗?
17:31 松弛感、家庭绩效与快乐教育
20:47 教育预期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22:48 成年人缺乏职业的快乐体验,
是家庭教育忽视孩子快乐体验的重要原因
34:06 印象分有它的正当性,从应试分到印
象分,教师的评价能力不能丢失
41:20 农村娃的共情能力更好吗?
本集音乐:Bach: Goldberg Variations BWV988, Aria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评论,说出你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