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一起读《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有个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跳岛FM

167 一起读《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有个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77分钟 ·
播放数17173
·
评论数40

本期岛上主播:何润哲

也许你刚进地铁就看到了跳岛FM的更新。要点开看看吗?你还挤在乘客之中,努力抓住吊环保持平衡。你想掏出耳机戴上,但左边那家伙的背包让你腾不开手。你决定把这期节目留到摸鱼或午饭的时候听——这种断断续续的引诱让周五变得没那么难熬……那么就先看看导语吧。

你终于点开了本期「一起读」,听到了由普通读者何润哲、专业读者赵松和飞行读者得闻念出的熟悉的开场白:“卡尔维诺说,经典是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你记得这本书的评价一直两极分化。“元小说”之类的名词让你眩晕……不过,他们说这本书是“20世纪最后的奇迹”,还说是自己的初恋书,从目录开始就让人大开眼界——这么厉害?既然这样,那再听听吧!

原来10月15日是卡尔维诺诞辰100周年啊!这位痴迷于民间童话、宇宙奇趣和机械游戏的作家,从未停止过他的文学实验。但这次从“新现实主义”扭头转到“元小说”,他是不想再关心现实世界了吗?把一个故事讲得收不了尾,这究竟是花哨的炫技,还是想要展示他在《美国讲稿》里提过的“轻逸”?

“那些被定义为‘元小说’的作品,其实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魅力本身。”跟随这部作品深入文学世界的普通读者,如今正如卡尔维诺在书中所预言的那样,嚷着“别关灯,还没读完!”,并对文学未来的可能性深信不疑。毕竟,这可是为新世纪文学图景写下备忘录的卡尔维诺,谁知道在他那温暖而明亮的梦里,还有多少扇暗门等待读者推开?

地铁快到站了,你迅速点进空空如也的评论区,敲下:「第一,来了!」

【时间轴】

01:35 初读《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每个人都大开眼界!
07:57 为什么说这是一本最能体现卡尔维诺巅峰创作水准的作品?
17:05 超越悬疑与反转,卡神的叙事已经走向了一种“诱动”的艺术
24:54 卡尔维诺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是怎样的?
36:14 7型读者人格大测试:细嗅蔷薇型or天马行空型?
45:55 “元小说”之问:关于小说本身的小说,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吗?
60:59 如何理解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
67:34 一起读小撇步:这些书能让你发现卡尔维诺的更多侧面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 人名

豪·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代表作有《小径分叉的花园》《沙之书》等。
罗兰·巴特(1915-1980):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和评论家。代表作有《恋人絮语》《神话修辞术》等。

  • 书籍

《树上的男爵》《看不见的城市》《美国讲稿》《分成两半的子爵》《我生于美洲》《宇宙奇趣全集》《意大利童话》《帕洛马尔》《命运交叉的城堡》[意]伊洛塔·卡尔维诺
《重现的镜子》[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人生拼图版》[法] 乔治·佩雷克
《法国中尉的女人》[英]约翰·福尔斯
《冠军早餐》《五号屠场》[美]库尔特·冯内古特
《生活在树上 : 卡尔维诺传》[意]卢卡·巴拉内利 / 埃内斯托·费里罗
《风格练习》[法] 雷蒙·格诺

  • 其他

得闻在节目中提到的1981年《纽约时报》对卡尔维诺的访谈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阁楼客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后期剪辑】Viann
【片头音乐】DTlina - LoFi Chill
【片尾音乐】AURA.Pote - Lazy Man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展开Show Notes
跳君
跳君
2023.10.27
置顶
【讠平 讠仑 贝曾 🌳🌳】
请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看书:评论区将随机抽取一位岛民,送出两本卡尔维诺传记《生活在树上》,记得邀请朋友来看,感谢译林支持🌳
鹿茸小溪
鹿茸小溪
2023.10.27
25:11
“读者自身是不是处在敞开的状态。”
“教育对人的教化其实是一种固化,导致人原初的感官慢慢走向封闭,取代用知识武装我们,用知识面对作品的时候,只会得出一些可有可无判断。”
“真正好的读者面对作品的时候,感官永远是打开的,有敏锐的感知力,对微妙的变化不一定可以说得清楚,但可以感觉到、被击中。”
in_M7V1
in_M7V1
2023.10.27
为什么一定要反复强调不是炫技呢?好像这东西很丢人一样。我觉得能想到和能写出一种不一样的新鲜的东西,作家就是会很得意啊。这不能炫耀吗?我不明白。卡尔维诺自己恐怕也不会同意“不是炫技”就有多了不起吧。是炫技又怎么样呢?
Udaimonia:乌力波的很多作家如果按一般标准来说就是“炫技”啦。比如佩雷克的全书不使用e或者用数学的方式来编排小说元素。但是小说并不是只关乎“内容”(故事、角色、情节等)的,小说的形式(对文体、文本、结构和叙事)的探索也很重要以及有趣。这些在一般看来会被视为炫技的东西,恰恰也是小说很重要的一部分
HD654924q:卡尔维诺:快来看啊!我想到了一个很酷的写法!😎😎😎
DiscOption
DiscOption
2023.11.04
第一次读卡尔维诺是手术前。那间外科病房有8张床,我坐在被加进来的第9张床上。绝望和乐观的面孔交替逡巡在那间屋子里,我凝神在纸页上,被尚不能理解的字句击中,祈祷般专注地默读,护士过来给我量体温,问我在看什么书,我把封面举给她看,听见她发出了“切”的一声。那本《看不见的城市》现在还摆在我书架上的瞩目的位置,书脊表面出现了裂纹,页边有很多幼稚和困惑的笔记。它保存了曾在病房里逆光飞舞而后又落定的一颗颗灰尘。卡尔维诺和文学的可能性曾带领我腾空而起。
跳君
:
📣📣📣恭喜这位幸运的岛民获得本次赠书,请添加小助手VX(TDFMZS)领取~有效期七天,太久不找我就过期没有了哦
DiscOption:加您了呢~微信通过一下;)
今年开始读卡尔维诺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是读的第六本。听节目之前正因为被这本书连续催眠两天犹豫要不要弃读,听完节目我决定再试试🌝
紫色C8HNO
紫色C8HNO
2023.10.28
真的好喜欢卡尔维诺啊啊
诸二梵
诸二梵
2023.10.28
高中第一次读到卡尔维诺是在老师发的阅读材料中,那种轻奇跳跃的文字氛围让人很难不惊叹于作者的奇妙想象力,就好像第一次闻到薄荷味的新奇感受。但后来很可惜地忘了那个短篇的具体内容,只保留了阅读体验,听了这期想重新阅读了!
圆规
圆规
2023.10.28
好久之前看了电子书,翻出来发现标记了第六位读者的话:“总而言之,如果你们需要很少几页书便能激发你们的想像力,我需要的则更少,需要的仅仅是对一本书的许诺。”内容都忘的差不多了,听完这期一定再看一遍🥺!
Udaimonia
Udaimonia
2023.10.27
24:41 赵老师提到的寒冬夜行人中不同角色对应的不同“读者类型/状态”,想起帕慕克天真与感伤的小说家里写到的“天真的” 与“感伤的”的读者和创作者的状态(在小说中,读者和作者是合谋的,互为一个整体的),以及在这两者之间的同时既天真又感伤的读者和小说家们。
Udaimonia:1:12:46 感觉博尔赫斯相较于卡尔维诺是质感更“重”的。不光他的叙述语言的质感更重,他也更经常构造史诗、神话或者百科全书般的叙述体验,字里行间藏着更多被压迫的重量以及欲言又止的哑谜。他像一个讲笑话的人(好的笑话讲述者一般技艺都极为高超,如塞万提斯)但如果开了头,就一定会把一个笑话的结构仔细精确地讲完直至发展成一篇悲剧。相较,卡尔维诺则专注于把笑点最精华的部分摘取出来,并不在意是否把故事讲得足够宏大或者完整。这点从他们各自的文学讲稿中似乎也能看出:博尔赫斯注重史料的挖掘和调研,时常陷入一些最精微的细节中去,在这些细节中发现并重新诠释他所爱的宏大浪漫。卡尔维诺像一个当代艺术家,常常用他的视角带你重新审视一个作品,在你发出惊叹时在背后露出自豪的微笑。卡尔维诺的轻也像是一种对幽默、反叛以及趣味性的重视——这三者在许多层面上都是共通的:幽默即为一种反叛,而趣味性则是幽默施展了反叛的效力消失后,读者和作家最后在干净的地上找到的由始至终绵延不断的东西。
KUMA爱抄手
KUMA爱抄手
2023.10.26
哈哈哈哈shownotes怎么窥探我的生活
Tinki
Tinki
2024.8.24
男嘉宾…
叶织秋
叶织秋
2023.10.29
催更惊奇电台。
叶织秋
叶织秋
2023.10.29
这本书就像一个文学“大串烧”,但被串起来“烤”的不一定是书中的内容……
叶织秋:还有一点,书中采用的第二人称叙事固然很新奇,但也正是这个方式,会让人有一种被迫参与的感觉,因为读者在这里面完全是被操纵着前行,像傀儡一般。
HD322433y
HD322433y
2023.11.20
愤怒的邻居一直在跺楼板么?
小曲
小曲
2023.11.12
今天开始看了 看了2章感觉很有意思
之火无烟
之火无烟
2023.10.30
聊得真的太乱了
Anthony_JEJm
Anthony_JEJm
2023.10.29
谁会拒绝的了卡尔维诺呢
芒朵
芒朵
2023.11.21
可以帮我问问德文主播,为什么惊奇不更新了吗
山刀口比兔:😼来听得闻的新播客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53b847a040778d37ace4507
芒朵:感谢🙏
仓颉_EFLY
仓颉_EFLY
2023.10.26
卡尔维诺!!
狮小羯
狮小羯
2023.10.27
第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