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AI时代,什么工作不“狗屁”?职业代际传递机制还有效吗?

04.AI时代,什么工作不“狗屁”?职业代际传递机制还有效吗?

60分钟 ·
播放数69
·
评论数4
欢迎来到“人人都是教育家”电台。

“受到良好教育”等于“拥有好职业”吗?“拥有好职业”等于“拥有好生活”吗?什么职业的父母还在期待孩子子承父业?

今天,两位主播以“职业的代际传递”现象为主题,探讨未来时代的职业选择与教育的关系。

从《毫无意义的工作》一书中挖掘的观点出发,我们探讨了当前劳动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狗屁工作”现象。这种工作类型的盛行,挑战了传统关于“好工作”的定义,揭示出职业选择的主观性和多样性。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追问的是,为什么不同阶层之间对“教育投入”的观念差距如此之大?为什么精英阶层热衷于高强度的教育投入,并认为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而普通阶层却不再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音乐教育领域的高投入高期待又是什么逻辑?

“小镇做题家”困境真的像《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一书所揭示的那样吗?工人阶级孩子是否注定要继续父辈的职业路径?应试教育没教给“小镇做题家”们的,恰恰是他们最稀缺和急需的东西。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席卷各行各业,过去二十年的职业偏好已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接受良好教育的初衷是为了开拓更宽广的人生道路,但在教育与阶层流动的命题中,当前的教育资源似已不足独自打破现有的局限。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教育当如何回应这些挑战,提供新鲜的经验和资源,是我们所乐于探索的。

主播简介

大黑:哲学博士 上海著名双语学校不著名儿童哲学教师 |著名小区教育家彭晓芸老师的不著名丈夫 |热爱运动没时间运动的二娃爸

晓芸:哲学博士 大学老师、前媒体人|从广州上海到伦敦的社区教育实践者|开设“爱情哲学”“学术写作”等一堆课的上课手艺人|在家当甩手掌柜的斜杠中年,兼职终身学习爱好者。

09:40 光鲜亮丽的华尔街金融工作竟然是“狗屁工作”

11:40 高成就感的工作也有狗屁成份?这是现代科层体制的问题

13:00 “大厂”光环再也没办法吸引年轻人了?他们为何喜欢小而美

26:09 都市里的“打工人”已经无法实现阶级跨越

29:00 大多数农村孩子没有变成大黑老师

40:27 小镇小孩长大后为何更亲近传统文化

47:17 AI时代来临,教育不改变命运,教育是回应命运的改变

49:15 文科真的是“服务业”吗?服务的特质与IA有什么不同

49:55 幼儿园老师就该比大学老师高薪,他们更不易被AI取代

55:42 以学术思维做菜的彭老师占了什么大便宜

这些问题或许能引发你的兴趣,让你重新审视教育与职业选择之间的关系。

本集音乐: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评论,说出你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一起讨论。

关于我们

“人人都是教育家 ” 播客创办人彭晓芸此前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体人,主持过多家媒体的评论部门,经历过时政评论的鼎盛时代,她开拓主张的说理而不煽情的深度评论模式,引发新闻学界业界广泛关注讨论。

此后,彭晓芸转身回到校园深造,当起了“高龄”全职博士生。在中大校园里,她遇到了同门大黑同学,两人因对教育的共同关切和对哲学的热爱而结缘,成为了一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神仙伴侣。

开通“人人都是教育家”播客,聊聊教育议题,对他们而言是顺手之举,从两个人的教育夜谈开始,是轻启动。当然,他们也可能会不定期邀请嘉宾“锵锵三人行”。

欢迎您留言提供建议意见,参与节目共创。

本期提到的书籍:

编辑:小饼

展开Show Notes
Nan不叭叭
Nan不叭叭
2024.11.07
唉😞很想听下去,但是因为男主播实在是太爱接话头,导致女主播的表达总是被打断,听感真的不太好。
彭晓芸
:
哈哈,大黑老师生怕冷场呢😝
罗啵
罗啵
2024.1.29
👍👍👍👍
彭晓芸
: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