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一位嘉宾——来自广州的老朋友,老王,一起坐下来聊聊。当然,我们还做不到请嘉宾“打飞的”专程来录节目的高度,只能是趁着老王来沪的空档,把他抢过来。
我们一家于2017年搬到了上海,但与广州的朋友们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尤其关注我们呆过的学校、小区的教育生态。老王,这位曾经的媒体评论员和教育观察家,也是一位超级奶爸,是小区里的模范爸爸,也热心介入家校建设。这次畅谈,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对比起了穗沪养育环境的差异,当然,都只是我们的个体经验和观察,不具有代表性,仅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跳出自己的圈层,多多关注我们的周边。作为总是亲自带娃的家长,我们能找到的如此安静聚在一起聊天的时间,总是在孩子们沉沉入睡之后。因此,这嘉宾还非得是适合夜聊的老朋友才行😊
嘉宾 王秀宁 前媒体人、知名评论员,教育观察者
01:12 让00后生孩子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
03:00 房价和生育率哪个会掉的更快?
04:53 儿童友好空间是什么样的?
10:58 把孩子带去游乐场就够了吗?
14:00 热爱户外的上海:疫情后的上海更放飞自我了
15:47 禁止课间活动的学校,是不是儿童不友好?
28:01 多动症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
32:33 上海综合症,如何让卷不再成为城市的痛?
34:18 让孩子与家长共同行动,营造“附近”。
本集音乐:
片头:Numb Little Bug-Em Belihold
片中:Safe At Home
片尾:Biddle Mo Farewell
欢迎留言,写下你的评论,说出你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一起讨论。
关于我们
“人人都是教育家 ” 播客创办人彭晓芸此前是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媒体人,主持过多家媒体的评论部门,经历过时政评论的鼎盛时代,她开拓主张的说理而不煽情的深度评论模式,引发新闻学界业界广泛关注讨论。此后,彭晓芸转身回到校园深造,当起了“高龄”全职博士生。在中大校园里,她遇到了同门大黑同学,两人因对教育的共同关切和对哲学的热爱而结缘,成为了一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神仙伴侣。
开通“人人都是教育家”播客,聊聊教育议题,对他们而言是顺手之举,从两个人的教育夜谈开始,是轻启动。当然,他们也可能会不定期邀请嘉宾“锵锵三人行”。
欢迎您留言提供建议意见,欢迎加入“人人都是教育家”听友群,参与节目共创。
编辑:鼎立/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