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狂怪的少年
当我们在谈一种艺术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从两个层面讨论它:一个层面就是规范或者法度,审视其中的美学原则,“谢赫六法”说的就是这些;另一个层面我们会说到艺术品展现出来的作者性格,因为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作者性格和情绪的表达。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说欣赏一个艺术品,其实是在欣赏作者的性情。当然这个理解我们不能太片面,从《兰亭集序》或者《祭侄文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书者的性情,从《九成宫》或者《倪宽赞》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书者的性情,端正平和、刚毅干脆也是一种性情。
今天说的怀素,我们透过他的作品,看到他的性情就是“狂”和“怪”,当然,怀素的狂怪也不是一天两天,他是从小就狂怪。
公元737年(唐开元25年),怀素生于湖南零陵县,今天属于湖南永州市。他比张旭小52岁,俗家姓钱,后来有一个字叫藏真。今天看,怀素的家境是不错的,上溯三代都曾经做官,而且还是书香门第,他的叔叔钱起是有名的才子。叔爷爷是个出家人,法号惠融,酷爱书法,据说临欧阳询做到“世莫能辨”,被吏部尚书韦陟[zhì]看到,大加赞赏。
怀素学书法也面临这种问题,但是怀素小朋友不等不靠,动脑筋、想办法。他就发现周围很多芭蕉的叶子宽大平整,适合写字。于是怀素亲自种了很多芭蕉树,专门用芭蕉叶子练习书法,据说怀素在自己的住处周围种了上万棵芭蕉树,绿意映天,因此他给自己的住处取了一个十分富有诗意的斋号“绿天庵”。
但是怀素这勤奋劲一上来,每日挥洒千百张,写多了发现光用芭蕉叶子还是不够用,而且也不太环保,更重要的是出门不方便携带。于是他又想了一些新办法,比如他用木板做成漆盘和漆板代替纸,最后竟然把这些木板都写穿,所以后人说怀素也是退笔成冢,洗墨成池。
怀素长大以后,虽然是出家人,也跟张旭一样,嗜好喝酒,而且酒量进步的速度丝毫不比书法慢,酒和书成了怀素的日课,他的朋友茶圣陆羽说怀素“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
对于早年的书法学习,怀素是一个叛逆者,他并不在意汉魏以来的法度,更不在意当代人们的好恶,过去的榜样他不感兴趣,流行的潮流他不愿涉足,他要凭借直觉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年少轻狂的怀素就这样没日没夜的写,虽然早期没有什么像样的老师,但是怀素的书法也有进展。

怀素
秋兴八首.杜甫诗.怀素书-2
秋兴八首.杜甫诗.怀素书-3
秋兴八首.杜甫诗.怀素书-4

邬彤书法 (1)

邬彤书法 (2)

邬彤书法 (3)

邬彤书法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