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的黄金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买高不买低的心理,让人们的购买热情更足了。而且2023年的婚庆市场在反弹,年轻人也开始流行起了金饰消费,以及上半年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带来的黄金避险热,这些都让2023年的黄金市场尤为热闹。
根据中国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835.07吨,同比增长了7.32%。这里面,黄金首饰消费占了2/3,有552.04吨,同比增长了5.72%;金条及金币占1/4,有222.37吨,同比增长15.98%;而工业及其他用金同比是下降的,只有60.66吨。
这样的消费增长数据,想必各大黄金首饰品牌商们一定都赚得盆满钵满吧?事实还真不是这样,有的黄金品牌商的销售额不升反降,甚至还有下降超过一半的!这是为啥呢?因为2023年出现了一种叫“水贝模式”的现象级玩法。
水贝,其实指的是深圳的水贝黄金珠宝批发市场,但这个市场是位于深圳罗湖区的一个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黄金交易商厦和店铺的片区。其中最有名的是水贝金展、水贝银展和水贝一号等若干个商业大厦。几乎全国所有知名的黄金企业都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几乎所有大型的珠宝商都在这里设有展厅。水贝,是全中国最大、影响力最强的黄金珠宝产业集散地,是中国黄金消费产业的源头,全国有70%以上的黄金首饰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水贝金展、水贝银展,以及楼上的黄金展厅是不对散客开放的,他们都是有大产能的黄金大厂商开的,只服务行业里头部、中腰部的品牌商、加盟商们,供他们交流和进货。而那些影响力不足、交易量不足的小厂、小企业,只能在水贝金展负一层租个小柜台,面向小买家做生意,但也是只谈批发和加盟。
品牌商们从水贝进货,价格按照“克重+加工费”的模式来计算。也就是,黄金克重价格,参照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价格来浮动;加工费呢,大概是每克15~30块钱。而品牌商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是按照“克重+加工费”和“一口价 ”两种计价模式来销售的,甚至近两年一口价产品的交易比例被推高到了40-50%,这样就能得到更大的毛利空间,来做品牌营销和招商加盟。
但到了2023年,这一切都变了,因为“水贝模式”流行起来了。
简单来说,“水贝模式 ”就是上游厂商跳过中间商,直接把黄金首饰按批发价卖给消费者的做法。也就是让终端消费者也能像批发商一样,先按公开的市场价格买投资金条,再委托生产企业把投资金条加工成首饰,最后再把加工费和税费交了就行。
是不是听着很熟悉?对,这其实就是黄金首饰行业里的“一件也批发”。
2023年这一年,“水贝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年初的时候,一批直播代购涌进了水贝金展的负一层,他们并不是给自己买首饰的,而是开着直播、喊着宝宝、点着计算器,按照粉丝留言要求来帮他们看货、拿货的。他们虽然不懂行规,但却手握大量有强需求的人群,所以他们涌进水贝后的消费力也很强,硬是推着批发档口的小老板们把生意模式从只做批发,扩展成了批发+零售。而且很快,整个水贝金展负一层都变成了网红代购的主场,甚至让有些小档口的生意规模直接超过了楼上的大展厅。
第二阶段:是春节以后,金展负一层仍然挤满了替全国人民买黄金的代购们,甚至还有一些本地、外地的消费者直接跳过代购,自己走进了水贝。而水贝其他商厦的负一层小档口也开始学金展负一层,后来就连一些楼上的大展厅也坐不住了,开始主动邀请主播们来逛逛。
而这个时候的水贝,已经开始吸走整个深圳的黄金消费交易量了。而金展负一层,也成了抖音、快手、小红书上金饰消费者们心中的买金胜地。这股水贝热甚至让抖音这类大流量平台也开始特别关注珠宝首饰的零售。
第三阶段:从2023年6月份开始,水贝模式被复制到全国,尤其是各省市区域市场的黄金珠宝批发市场。比如成都的梨花街、郑州的金多银多等这些当地黄金品牌、加盟商们拿货的地方,因为如果不做,流量就会都被水贝吸走。
综合来看,“水贝模式”会让一些大牌零售商很挠头,但是却给了那些中腰部小企业自立门户、套用水贝模式来发展的机会。
另外,我们也要看到“一件也批发”这种模式,可能会在各行各业中、在基于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变形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