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中年人的“仪式感”与家庭的教育决策

06.中年人的“仪式感”与家庭的教育决策

90分钟 ·
播放数226
·
评论数0

欢迎来到“人人都是教育家”电台。

今年的春节,我们在伦敦与好友小创、梓新一家一起吃年夜饭,度过小创着力打造的隆重的中国龙年。

这是我们一家第一次在海外过年。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伦敦的华人,已经超过了50万人。除夕当天,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看到,华人面孔的行人提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看得出来他们过年的架势。今年春节,潮汕英歌锣鼓第一次登陆伦敦,又掀起一轮华人文化热潮。

不过,节日的气氛,更多还是依靠个体与家庭的自我营造。

大人准备年夜饭,小朋友在旁也玩得投入,一个大纸箱让两个小的孩子折腾了几个小时,好不欢快。而两个大孩子,也算是同行,都是玩音乐的人,躲在房间里,切磋作曲的技艺。

饭毕,孩子继续玩,大人继续聊。酒过三巡,大黑见大家聊得挺嗨,轻轻地架上了手机,于是有了这一期播客。

我们从女主人小创的“仪式感”聊起,为什么在海外更注重年味呢?小创说,她的年味是蘑菇鸡汤,而孩子们的年味是什么?她非常珍惜与孩子一起在制造节日仪式感的过程中去让孩子体验其中的价值。

梓新则分享了他作为大龄学生在UEA攻读创意写作的体验和所见所感。对他来说,过年的仪式感带有独特的含义,似乎激发了一种更强烈的表达欲望。庆祝这些节日的仪式,似乎也是表达个人身份认同的方式。

作为都是从事教育的人,我们的话题免不了关联到教育。对于不同的家庭而言,究竟什么是好的教育,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但我们却相当一致地推崇更松弛、更关注孩子们当下快乐经验的教育观。致力于推动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观的教育事业,也是这两对中年夫妻当下很重要的快乐。

嘉宾简介:

徐小创:故事星球创始人 养儿育女20年 上海创业10年 旅居伦敦4年

李梓新:三明治创始人  英文创意写作者  播客@新气集Thinkage 主理人

12:12 仪式感与形式感是不同的

16:50 对你而言,年的味道是什么样的

24:00 教育的审美,上去了就下不来了

30:50 心理测试是一种对暗号,是一种社交工具

36:03 英国大学的课堂,不抢着发言就没机会了

56:45 留房还是留学:说说教育的提前消费

59:42  教育是一种体验,我愿意花钱买体验

01:16:41 中年人的家庭决策:理性还是直觉?

01:27:18 中年人的婚姻与爱情:变与不变

01:28:51 爱情与哲学是当代年轻人的思想火药库

主播简介

大黑:哲学博士|上海著名双语学校不著名儿童哲学教师 | 著名小区教育家彭晓芸老师的不著名丈夫 |热爱运动没时间运动的二娃爸

晓芸:哲学博士|大学老师|二娃妈妈|上海伦敦双城生活|上课手艺人|斜杠中年|兼职生活哲学教练

加微信:one-inch-edu 入听友群,参与讨论

联系方式:138818818@qq.com